不論職場還是生活中,能說會道的人往往比一般人容易獲得好機會。有這樣的人在場,大家都不會覺得冷場或者尷尬,很多人都願意圍繞在這樣的人身邊,他們也能輕鬆搞好人際關係。
而有些人天生性格有點內向,不善言辭,和人在一起的時候,往往不知道要說什麼,容易變成人群中的小透明。然後就默默承受這樣的結果,把一切歸因為自己嘴笨。其實職場社交並不一定需要能言善辯,有時候注意一些社交技巧,照樣可以收穫好人緣。
一、多聽少說,偶爾附和即可
不會找話題,不會說話?沒關係,咱們就聽。有時候人與人交流的時候,其實很多是為了傾訴,需要一個好的聽眾。既然如此,與喜歡傾訴的人相聚,我們儘管用心去聽就好。
聽的時候,目光真誠,讓別人感覺到我們的認真,覺得自己的感受被對方認同,天然地會對你產生好感。
對於話題中,你認可的部分,或者你有共鳴的地方就間隙發表自己的想法。這樣就能做到有來有往,對方主導,你附和,找到共鳴,給人的感覺會好過能說會道者。因為太能說會道的人,有時候喜歡掌握聊天的主動權,反而壓制了別人的傾訴欲,適得其反。
二、模仿對方說話方式、思路,能拉近彼此距離
我們能與朋友建立友情,大多數情況下都會基於相同的興趣愛好、三觀、成長經歷等等,說白了就是有相似的地方。從這點可以看出來,人與人相處能最快速度拉近彼此感情的方式,就是有相似點。
既然如此,我們在和人聊天的時候,學會先觀察對方的說話方式、邏輯思路,去模仿與之對話。能第一時間讓對方感覺一種找到知己的感覺,對你另眼相看,主動多和你聊天。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領導會莫名其妙地喜歡上一個年輕人,處處包容,就因為從那個年輕人身上看到曾經自己的影子,都是一個道理。
另外,聊天是相互的,除了模仿,我們還要學會投其所好。觀察後發現對方喜歡電影,那我們就可以找電影相關話題來聊;喜歡娛樂,就聊明星。不要明明對方已經表現出對遊戲毫無興趣,你還拼命去聊昨天遊戲裡三殺、五殺,那就真是話不投機半句多了。
三、多觀察對方反饋,及時體諒他人感受
其實有時候社交並不僅僅是為了聊天,也不是只有說話才能建立人際關係。
我舉個自己的真實例子,我剛工作那會被分配到鄉鎮當秘書,經常得陪著領導出去應酬。雖然我也需要喝酒,但因為是秘書,又是女的,其實我喝的不多。
因為領導與客人們在吃飯,我得跑出跑進,忙裡忙外安排好一切。有次領導和檢查組的人一起吃飯,對方人多,我們就2、3個人,領導喝得有點多了,快撐不下去了。看出他的為難,我拿了個水杯倒了小半杯葡萄糖水,偷偷拿給領導讓他喝下解酒。
之後領導和我說,雖然我平時話不多,但這一小杯葡萄糖水,讓他那天撐下來,沒有因喝醉出糗,非常感謝我。從那以後,工作中領導也對我處處多加照顧。
性格內向之人,大多是敏感、細心之人,更懂得去觀察、感受到對方的狀態,及時做出應對。 這種細心之處比起誇誇其談,更能讓人暖心,也更容易讓別人記住你。
一個暖心之舉可能比你說上一晚上的話還管用。
總之,不要因為自己性格內向, 不善言辭就給自己貼上嘴笨,搞不好人際關係的標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在人際交往中,找準適合自己的方式,不用多說話照樣能收穫好人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