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歌手》進入第一輪淘汰賽,劉柏辛意外奇襲華晨宇,雖然最後落敗,但是國際化的曲風和穩健颱風依然讓大家對她印象深刻。
劉柏辛,原名劉昱妤,2013年9月入讀長郡中學,2014年9月從長郡中學高考實驗班轉到國際部(長郡中學國際課程中心),高三收到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福特漢姆大學等多所名校的offer。2016年6月畢業,前往美國福特漢姆大學學商科。
奇襲Round1 :學霸秀出「明星範」
劉柏辛是土生土長的長沙妹子,在年少的成長歲月裡,劉柏辛是在奶奶的教育下長大的,那時候她還叫劉昱妤。奶奶年輕的時候是一名教師,經歷過傳統年代的她深知女性發展職業道路的艱難,因此也對此格外在意。「女孩子一定要在家庭和社會上有地位」。
劉奶奶和父母對她寄予厚望,嚴格的「重點栽培」讓小柏辛喘不過氣來。4歲學跳舞,6歲學鋼琴,同時還要兼顧學業。不過也正是這樣的培養,讓劉柏辛從小養成了獨立、自信和不畏競爭的卓越氣質。
於是從小到大,劉柏辛一直是很多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優異,在長郡中學本部上高一時成績一直穩定在前三,高二轉到國際部後在年級期中考試中總分、託福、SAT成績都在前二名;才藝出眾,從小學了十來年的跳舞和鋼琴,在長郡中學110周年校慶上演出,並獲得學校頒發的多才多藝獎。
這樣一個標準的優等生,讓我們難以和現在在臺上畫著煙燻妝、穿著短皮裙的酷女孩聯繫在一起。
奇襲Round2 :Live house裡的全優生
98年出生的劉柏辛接近於一個00後,發達的網絡和科技讓她有了更多的機會接觸國際性的流行文化,找到了自己的音樂夢想,也逐漸成為優等生中的「奇行種」。
五、六年級開始,她開始喜歡Lady Gaga、Lana Del Rey 、Rihanna這些歐美流行歌手,開始嚮往美劇《緋聞女孩》、《歌舞青春》裡與她不同的十幾歲。於是她開始學起Rihanna的歌,學著美劇裡的角色張揚地走路以體現自己的個性,調侃自己是個「問題少女」。
14歲的時候,學校的一場義賣活動上劉柏辛被同學推上臺撐場,慌亂之中她唱了首自己最熟悉的 Rihanna 的《Take A Bow》,沒想到讓觀眾聽到一臉驚訝,這讓她發現唱歌是自己的一種快樂,於是開始用「唱吧」分享自己的翻唱作品,開始結識長沙的地下歌手,登上Live House的舞臺……
「問題少女」和「優等生」之間自然是有矛盾的,但是劉柏辛用加倍的努力來平衡。老師家長不太理解為什麼一個女孩子要去地下酒吧做「Live House」。但是,「如果成績好他們就沒話說了。」為了參加Live House的演出需要請假,因此她最早到教室開始做作業,努力地趕超進度,因為需要比別人快一步才能不落後。
劉柏辛第一次站上Live House的舞臺做現場演出時只有16歲,當時她的自我介紹是這樣的:「大家好,我叫劉柏辛,來自長郡中學。」這樣的自我介紹在一群地下歌手之間顯得有些奇怪,但是無論地下rapper們對她來自「地下」認同與否,她都覺得自己有著「地下血液」。
對於劉柏辛來說,「Live House」是她成長的起點,她終於擁有了和同齡人與眾不同的十幾歲。
奇襲Round3
SXSW音樂節第一個受邀華人
「如果當初沒有勇敢去做,我可能還是那個稚嫩懵懂的學生,那個舊的自己。」
成長無法逃避抉擇。高一時因為嚮往伯克利音樂學院,劉柏辛選擇從長郡中學高考實驗班轉到國際部。高三時,她已經收到伯克利音樂學院的offer,雖然父母表示「想讀音樂就去讀吧」,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去福特漢姆大學學商科滿足家人的願望。
當時和粉絲分享的視頻裡,她嬉笑著解釋「因為我想要做一個精明的女商人」,而選擇這個學校的原因之一是兩萬五千刀的獎學金和四年的住宿,可以幫助自己達成經濟獨立的願望。
真的想做女商人嗎?入學前,沒辦法遏制一腔熱血的劉柏辛還是做了一學期的音樂,因而推遲了美國的入學時間。
拒絕所有的party,窩在宿舍裡寫作業和寫歌,很快她就拿到了全A的成績,GPA高達3.85。她依舊是那個優等生,但還是那個愛音樂的個性少女嗎?
學習之餘,音樂成為她在異國他鄉唯一的救命稻草,一年裡她寫了22首歌。因為一首洗腦的《Coco Made Me Do It》,她收到了全球十大音樂節之一美國西南偏南音樂節(SXSW)的邀請,成為第一個收到此音樂節邀請的華人。
從紐約一路奔波到奧斯汀,由於沒有團隊,妝發、造型、酒店都需要劉柏辛自己解決。儘管忙的焦頭爛額,最終她還是成功登臺表演了二十分鐘,把自己準備的所有歌都唱了一遍,沒想到觀眾的反應還不錯。這樣的肯定,比二十分鐘更珍貴。
入學一年多後,騷動的夢想依舊讓她改變了原本計劃好的安穩人生。休學,回國,參加比賽,出專輯,她的熾熱願望已經來不及等到畢業後了。
奇襲Round4
我要的流行就是創造流行
上周五的《歌手》播出後,微博知名音樂博主「耳帝」評價劉柏辛的《Manta》是《歌手》舞臺上有史以來曲風與氣質最「新」、最接近國際潮流化的歌曲。
新氣質?……Idol?Rapper?
都不是。
其實早在高二暑假,劉柏辛就曾一個人去韓國參加了選秀節目《K-pop Star》,沒想到一路闖到了TOP4的位置,但當比賽結束YG要與她籤約時,她明確地拒絕了。
全方位的監控、流水線式的培訓以及強制的性格定位、造型設計、音樂風格,這種造星模式讓一直崇尚個性的劉柏辛難以忍受,也確定自己要做歌手而不是流量明星。
2018年,劉柏辛進行了第二次選秀的嘗試,參加《中國新說唱》,最終以一首《木蘭》晉級全國總決賽4強。
海選的時候,導演質疑她:「明明不是rapper,為什麼來參加比賽?」儘管自己只是偶爾說唱,她仍期待帶著自己的風格來闡述「新說唱」的新玩法。
比賽結束,不俗的成績讓她成為大眾眼中的女Rapper,今年參加《歌手·當打之年》奇襲華晨宇,又讓大眾好奇為什么女Rapper選擇奇襲華晨宇?其實她認為自己的定義也並非Rapper。
「我現在做的東西就比較綜合,可能有點像Pop、Urban Contemporary、Hiphop、EDM結合的一種音樂,更像Melodic Rap」劉柏辛很好的闡述了新世界的多元化,音樂也不應該被傳統的定義所局限。所有音樂風格都不會過時和消亡,而是在融合和碰撞中獲得新生。
很多人覺得劉柏辛像Rihanna,或者是中國版的她,但她表示「世界上只有一個Rihanna,世界上也只有一個我」。
2019年末在Apple Music「2019年度最佳100首歌曲榜」,劉柏辛成為唯一一位同時躋身中國地區榜單和美國地區榜單的華人歌手,甚至被美國時尚雜誌NYLON冠以「中國下一位頂尖女音樂人」。
難以被定義禁錮的劉柏辛帶給我們驚喜,她奇襲的不僅是華晨宇,還有自己22歲的人生。也許接下來,她即將創造新的流行奇襲。
來源:長郡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