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尋味記#
想到臺北,你會想到什麼?
是林青霞逛街的西門町?
周杰倫初戀的淡水小鎮?
還是《康熙來了》中常提到的夜市美食?
這些都是臺北,又不能完全代表臺北。
這裡的小吃豐富、多樣。
讓味蕾有了不同的享受。
在色、香、味豐富的同時,
往往也讓人愛上這屬於臺灣在地的濃濃感情,
並見證了手藝與飲食美學的代代傳承。
今天,我們就和這位潮州小姐姐
一同來到臺北,隨著它的步調,
感受它的市井人情,享受它的悠然。
寫於出發前
自由行通行證 :當地出入境管理中心,拍照,身份證,兩周就能拿到了。
入臺證 :拿到通行證後,找萬能的淘寶/旅行社辦理。下載/填寫所需材料的表格,配額日2-3個工作日出籤後,雷射彩色列印出來即可。
交通 :7-11、全家、各車站有售悠遊卡,適用於公共運輸工具,包括單車。
手機卡:除了在機場辦理,或營業廳辦理,最划算的是上萬能的淘寶買5/7/10/15天的電話卡。
換臺幣 :除了提前在大陸各大銀行預約兌換外;還可辦理一張華夏銀行卡,在任何含有銀聯標誌的ATM機上,首筆都是免手續費(2017年改為每月第一筆免手續費);可備些RMB到當地郵局兌換也是免手續費哦;如果土豪,也是可以直接用銀聯卡在機場提現~賊便捷!
貼士 :充電轉換頭,需要提前準備;機票從澳門飛最便宜,適合背兩套衣服就走的出行者;住宿可在各大app訂到青年旅舍,價格約90-110不等,多數青旅含早。
豆漿油條
民以食為天,中國地域遼闊,油條各地有各地的叫法。譬如:北平人稱之為「果子」、麻花;杭州人稱之為「油炸燴」;福建人亦稱之炸面。
除了梁實秋在一篇《燒餅油條》一文曾提及,張愛玲曾在《談吃與畫餅充飢》中寫到:我進的學校,宿舍裡走私販賣點心與花生米的老女傭,叫油條「油炸燴」,我還以為是「油炸鬼」——吳語「檢」讀作「鬼」。總而言之,對於這味炸物,各地叫法不一。
吾鍾愛豆漿油條,排著隊聞著那淡淡的豆子香氣,和那炸的熱乎油條的香濃。可現如今真正好吃的油條,不多。
臺灣,特別在臺北,據說豆漿與油條做得特別棒,也確實可見遍地的永和豆漿等。但是假冒的永和豆漿也很多。真正好吃的不多,需要自己探索。因離開臺北的那天我仍未找到滿意,是一遺憾。ps:其後在臺南,我找到了!往後分享給你們~(心滿意足 眉開眼笑中...)
關於夜市
臺灣的面積是北京的兩個大,但卻擁有2000多個大大小小的夜市。夜市裡,來來往往的當地人,充滿了人間煙火氣息,但也不乏遊客侵襲。
雖說夜市是打開臺灣最好的方式之一,鄙人愚見,夜市雖然是一個非常美妙的地方,但走對夜市真的真的很重要。不然淪落個大同小異、千篇一律,猶如廣州上下九、北京路走一遭。
關於臺北夜市:士林夜市(最大遊客最多)、寧夏夜市(較小)、師大夜市(大學附近多為創意小吃)、逢甲夜市、饒河夜市..最終在臺北共走訪了三大夜市,食物似乎沒有驚豔到我。反而是臺灣人的細心和耐心,和在極為容易製造垃圾的夜市中,垃圾不落地,夜市出奇的乾淨,以及攤主時刻熱情掛在嘴邊的「謝謝」,另我感動。
後續我會推薦這一程最喜歡的夜市。關於臺北夜市、只對較為小眾的寧夏夜市附近一家生魚片做評價。它位於寧夏夜市旁一個菜市場門口。無意路過並坐下來,旁座是一位袖口繡著中國國旗的大叔。猶如一個深夜食堂,開啟了一瓶臺啤,加綜合生魚片(約NT200),尤其是牡丹蝦,請務必嘗試!無論是口感還是甜感,真的回味無窮,滿嘴回甘,真的不要太滿足了。
後得知這家是兄弟倆經營了12年,從嘉義來臺北打拼。除了鮮活海鮮供應外,也能吃到傳統道地的中式料理。
臺北市大同區寧夏路81號
營業時間:17:30 ~22:30
上引水產
共有10個主題區,通過批發自營、產地直送的模式來把關品質,並且價格合理透明。正因為這樣,也吸引了許多饕客們在這裡買到超值又優質的海鮮。
店鋪開在臺北魚市,以魚市最新鮮豐富的魚產做後盾,加上每日從國外產地空運來的海鮮,讓饕餮們吃得滿嘴新鮮。
吸引我前去是壽司「立吞區」。立吞的概念在國內比較少,「立吞」二字,其實最初是來源日本江戶時代:不設座椅的站前小館,名「立吞處」。除曾在重慶接觸立吞文化喝立吞精釀啤酒外,再也很少見到了。
立吞區需要排隊等位,如果想看師傅親手捏握壽司,可選坐在吧檯區。等待排隊,也或許是因為時間,讓每一道食物都覺得十分滿足。個人推薦紫海膽,和馬糞海膽。菜單上可見。在國內很少能吃到品質較佳的海膽。新鮮的海膽,滿滿的一口,進口馬上化開,所有的濃、甜、腥、海水的香氣一直充盈著口腔,直至擺筷離開...
▽另外還有鮪魚綜合拼盤、牡丹蝦
ps:附近是早市,想逛市場請趕早~;松山機場也在附近,可以看正起飛的各類巨型灰機~
臺北市民族東路410巷2弄18號
營業時間:06:00 ~24:00
關於麵包
小姐姐的小癖好:走訪一座新城市,除了當地的蒼蠅小館(越髒約好)、特色食物、獨立咖啡館、精釀啤酒外,我還會抽空去拜訪當地的麵包店。在此趟臺灣的旅程,嘗試的手作麵包店不下8家。但在臺北,這家一定得分享給你。
在這裡,先普及一個小知識。歐包即歐式麵包,大致分為:老歐、硬歐、軟歐包等。軟歐麵包:一般為較高成分麵包,配方中使用的糖、油脂皆為麵粉量的10%以上,其餡料為麵團重量20%以上。顧名思義,軟歐的組織較為柔軟,可運用各種口味的餡料來做成最終之烘焙品。內部組織細緻均勻,風味香甜柔軟。但也有不加或者稍加奶糖,是使用各式的發酵烘焙手法,來保持麵包的軟度。
也許,是受到日本的影響,臺灣的麵包,特別是軟歐,做得非常棒。在國內,曾經和一個麵包愛好者交流過,他認為國內目前沒有一家軟歐是符合自己的標準。那我想,如果你喜歡鬆軟、清香的軟歐,你一定不能錯過臺北這一家店。
這家軟歐日式風味的麵包店,堅持使用自家培養的酵母、堅持不添加香精及改良劑。(國內多數軟歐都有添加香精一口香精味讓人好不舒服)所以聞不到加工的香味,只有淳淳的麵粉香味!店內人氣的「 海鹽奶油卷」,烤得外酥內軟,搭配海鹽顆粒,咀嚼中先是海鹽的鹹脆、其後是麵包本身的甜味,麵包體的鬆軟與細緻的味道,真的讓人回味無窮!
除此之外,結合當地特色改良過的豆乳芝麻、和豆漿貝果,都非常推薦。是否可以想像,抱著滿滿一牛皮袋麵包的我,走在臺北街頭上,每吃一款都瞪大雙眼、愣住、呆滯、吞咽的狼狽樣兒?我想,它一定是我重遊臺北的理由!
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233巷34號
營業時間:10:30~21:00
臺北發生的小故事還有挺多的。諸如:坐在麵包店啃麵包時,突然擁進一大波過萬聖節盛裝打扮的小孩、並給他們派發糖果等從未經歷過的趣事,且讓小姐姐慢慢道給你聽~
「來克」不是品牌名,而是潮汕地區方言。普通老百姓相約喝茶、吃飯、玩耍的相約用語。它可以是「來克甲」(一起去吃飯),「來克踢桃」(一起去玩樂)而或是「來克滴茶」(一起去喝茶)。
是時候或獨身一人、或攜同好友,帶上這份美食地圖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