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觀鵬(生年不祥~1771後),清代畫家,藝術活動於康熙末期至乾隆中期,北京人。
丁觀鵬專工道釋、人物、山水,亦能作肖像,尤擅仙佛、神像,以宋人為法,不尚奇詭,畫風工整細緻,受到歐洲繪畫的影響,學明代的丁雲鵬筆法,有出藍之譽。
雍正四年(1726)進入宮廷為畫院處行走,是雍正、乾隆朝畫院高手,與唐岱、郎世寧、張宗蒼、金廷標齊名。造詣深湛,頗得乾隆皇帝賞識,在宮廷畫院五十年左右,作品近二百件。其弟丁觀鶴,亦供奉內廷畫院處,工人物。
《乾隆帝歲朝行樂圖》軸,清乾隆,丁觀鵬 郎世寧等繪,絹本,設色,縱305釐米,橫206釐米。
款識:「臣郎世寧、沈源、周鯤、丁觀鵬合筆恭繪。」下鈐「臣沈源」朱文方印、「恭畫」白文方印。幅中鈐乾隆皇帝「八徵耄念之寶」、「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太上皇帝之寶」鑑藏印。
這是由中西畫家共同創作的一幅畫,擅長人物肖像寫實畫的郎世寧畫乾隆帝像,中國畫家沈源、周鯤、丁觀鵬等人畫小童、房舍、樹木。這件中西方繪畫藝術在皇權之下有機交融的成功之作,不僅渲染出了皇家歲朝喜慶祥和的熱烈氣氛,同時展示出了乾隆帝與諸皇子間融融的親情。
乾隆帝繼承皇位後,許多方面都承襲前朝典制,每遇漢民族歷代相承的傳統節日,如元旦、上元、清明、七夕、中秋、重陽等,他都要求在皇宮中舉行相關的慶祝活動。在眾多的節令中,他對新年伊始的第一天,即歲朝(元旦),尤為重視,每到這一天,他要與家人團聚在一起,在宮苑內點竹放炮,祈求平安吉祥。同時他還要認真地書寫《心經》一冊,以示慶賀。圖繪乾隆皇帝與皇族子弟在庭院內點炮竹,慶賀歲朝的熱鬧場景。其慈祥的目光,溫柔的舉止,顯現出他身為帝王之外,作為普通家長的一面,令畫面充滿無限的愛意與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