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於百度)
《紅玫瑰與白玫瑰》是張愛玲諸多作品中一部廣為流傳的中篇小說。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普通人隱秘的心理與情結, 展現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中西方文化交匯時人們的情感、婚姻生活, 揭示了傳統與現代融合下男權社會中女性難以擺脫的悲劇人生。
作者介紹: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1日左右),原名張煐,筆名梁京,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中國現代女作家。7歲開始寫小說,12歲開始在校刊和雜誌上發表作品。1943至1944年,創作和發表了《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小說。1955年,張愛玲赴美國定居,創作英文小說多部,但僅出版一部。1969年以後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1995年9月在美國洛杉磯去世,終年75歲。有《張愛玲全集》行
張愛玲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個獨具魅力的作家,她一生的創作涉及小說、散文、劇本評論,其中以小說成就最高。張愛玲小說超越了她所處的時代。她的小說無論是選材、立意,還是人物塑造、敘事結構和語言技巧無不顯現出個人的特色,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就;她的小說無論是超越雅俗,還是對邊緣化小人物的深入描寫,都是20世紀40年代的其他任何作家無法比擬的。因此她的小說不能歸於任何一個小說流派,而是個獨特的存在,為中國小說史做出了獨特的貢獻。
作品背景:
張愛玲的一生充滿奇異而不協調的內容。祖父張佩綸為清朝同治年間的進士, 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使, 是名噪一時的「清流」的代表人物, 祖母是李鴻章的女兒, 到了她的父親養成了滿身惡習, 卻又迎娶了一位受了西方文化薰陶、優雅而敏感的新式女性為妻, 這樣的家庭便不能不破碎。因此張愛玲雖然身出名門, 早年的生活環境卻極端的陰冷和惡劣。孤僻寡情、與世隔絕、我行我素是她的個性。
1944年2月初, 張愛玲與胡蘭成戀愛了。處在熱戀中的張愛玲, 心境有了很大的改變, 剛涉足愛河的她, 渴望一個如父如兄般男人的呵護和疼惜。在她看來, 遇到胡蘭成, 生命在荒涼的世界裡出現了亮色。即使胡蘭成當時是有婦之夫, 但張愛玲毫不在意, 一心一意地愛著他。不久胡蘭成離婚, 與張愛玲籤了婚約。但好景不長, 胡蘭成很快喜新厭舊, 又有範秀美、小周等情人。因此張愛玲不再與胡蘭成聯繫,初戀就此結束。《紅玫瑰與白玫瑰》就是這個時候寫成的。
內容概要:
佟振保是一個,上進的好男子,在法國留學,歸國後,憑著自己的一雙手打下了江山,有了一個嫻靜美麗、大學畢業、家世清白的妻子,還有一個9歲大的女兒。他養家、養母親,提拔弟兄,兢兢業業、範本一樣生活著。但是他同自己的妻說不上有多深厚的感情,他娶她,無非她是最適合做妻的那一種人。佟振保心裡更有一類女子,放浪可愛、熱情奔放的,尤其以王嬌蕊為甚。嬌蕊是他老友王世洪的太太,一個帶有異國風情的、紅玫瑰一樣熱情、有誘惑力的女人。佟振保禁不住那種誘惑,成了嬌蕊的情夫,因為這個緣故,不得不與王世洪斷交,並且中止了與嬌蕊的關係。再之後,佟振保一步一步規矩地走著自己的人生之路,娶妻生子,娶的妻子煙鸝是那種聖潔的白玫瑰型,符合心中範本。可是這聖潔也顯得無趣,日子久了,振保不免生厭起來,在外流連。一日,振保與弟弟篤保偶遇王嬌蕊,她離婚了,又結婚了,抱著孩子,顯得蒼老而憔悴。但是振保回到家看到一成不變的妻子,甚至嫉妒起嬌蕊的蒼老起來。夫妻關係越發冷淡,妻子終於忍受不住,和家中的裁縫苟且,被振保撞見。振保便更有理由變本加厲、放肆地玩女人、打老婆。終於,在一個晚上,他心底的良心告訴他該收手了,於是,第二天起床,他又開始做一個規規矩矩的好人。
鑑賞作品主題:
初戀、情人、妻子,這三個人對振保的影響是深遠的。通過細膩、複雜的人際關係和心理描寫,張愛玲反映的是小資階層的生活縮影和人類對情感的需求,怎麼也不會得到最終的滿足。娶了白玫瑰,那這朵玫瑰不再是純潔、嫻靜的花,不過是幹了的大米飯料,硬而無味,看著讓人生膩,娶了紅玫瑰,那這朵玫瑰不再是熱情、鮮豔的花,不這是牆上的蚊子血,可有可無,看著讓人噁心。振保在酒後愛惜自己的皮肉,是因為他在正視自己以後,覺得自己最愛的還是自己,折射出那一時代,那一階層的人性的自私。
初戀、情人、妻子,這三個人對振保的影響是深遠的,通過細膩、複雜的人際關係和心理描寫,張愛玲反映的是小資階層的生活縮影和人類對情感的需求。小說並沒有對「紅玫瑰」和「白玫瑰」兩種類型的女人做出嚴格意義上的價值判斷,而只是在很稀鬆平常的故事發展中揭示出她們自身的生存狀態,敘寫她們自身的情感體驗,並在這些生存狀態和情感體驗中顯現出她們在男權社會中所面臨的生存困境。造成這種生存困境的根源,除了兩位女主人公自身的原因,與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男主人公心中根深蒂固的男權意識是分不開的。在當時的中國,仍然是封建文化傳統根深蒂固的時代,男權意識仍然是社會的主導意識。在這種意識主導之下,女人一旦威脅到男人的權威,必定會受到懲罰,王嬌蕊和孟煙鸝就是這種不公平待遇的受害者。雖然在當時,也有一部分女性也曾試圖衝破傳統的束縛,她們上新式洋學堂,穿新式洋裝,出入各大交際場所,努力爭取自己應有的權益,但性別仍然束縛著她們真正意義上的進步,就像作品中的嬌蕊,勇敢追求自己的真愛,但是卻也最終無法真正衝破傳統的束縛,依然為傳統所不容,男人們永遠將他們的道德限制和人格限制強加於女人,這就使得她們總是處在生存的困境中,無論如何努力,也是徒勞。
鑑賞文字之美: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紅玫瑰與白玫瑰》
玫瑰花意象最為典型。小說中,紅玫瑰與白玫瑰象徵伴隨男人生命流程的兩種女人類型。在以振保為敘述主體的「玫瑰之戀」中,振保與紅玫瑰、白玫瑰分別發生了各自獨立的人生故事,但是因為有玫瑰花意象作為小說的結構焦點,兩個分離的敘事環在情感意緒層面構成了正反並置的矛盾體,藉助內在的心理邏輯,張愛玲建構起文本的復調性與有機性。
而從意象意蘊上看,「紅玫瑰與白玫瑰」意象深層次地隱喻了男人(其實也可以包括女人)在情感(婚姻)選擇上的困惑。這種生命困惑本質上是一種人性衍生物,所以具有不可避免性,雖然振保的「玫瑰之戀」囿於個體原因不見得蒼涼透骨,但張愛玲卻在玫瑰花意象隱喻的情感世界中看到了深深的絕望。
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佟振保這個人物可以讓我們看到白描出的人性,還有平凡生活中普通人的掙扎與悲哀,其中又有瑣屑且易逝的歡喜,最終卻是是無奈,被淹沒在時代裡浪潮裡。
振保的生命裡就有兩個女人,他說一個是他的白玫瑰,一個是他的紅玫瑰。一個是聖潔的妻,一個是熱烈的情婦……。佟振保帶著點悲涼的犧牲感,娶了身材單薄、靜如止水的孟煙鸝。新娘給人的感覺只是籠統的白淨。卻喚不起他的愛憐。而他生命中的「紅玫瑰」嬌蕊,風情萬種,光豔照人。不禁讓她憐愛有加,只是往往得到幸福的那位,卻不是攜手共度一生的人。雖然振保是有始有終的,有條有理的。是一個最合理想的中國現代人物,縱然他遇到的事不是盡合理想的,給他自己心問口,口問心,幾下子一調理,也就變得仿佛理想化了,萬物各得其所。
張愛玲的小說在語言表達方面技巧圓熟,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她能準確地描繪帶你看到實質,文字又如此的乾淨才氣盎然,妙喻蓋世,不得不承認她是一代才女。讀她的文章,猶如敲打鋼琴上的音符,讓人樂而忘憂,創造生的和諧,而且總會讓我們有所感慨,有所啟迪,有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