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不僅冷,還很乾燥,早上起來的時候經常會感覺口乾舌燥,喉嚨也會不大舒服。為了增加空氣溼度,一般我們都會採用加溼器來加溼。不過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比較天然的方法也可以增加室內的空氣溼度,那就是在室內養上幾盆有「加溼」效果的盆栽植物。這些植物在增加室內溼度的同時,還能供我們觀賞,綠化,可謂是一舉兩得。那麼有哪些花的加溼效果是比較好的呢?
1、散尾葵
散尾葵一般都比較大,葉子多,蒸發水汽的能力比較強,家裡如果養上一兩棵散尾葵的話,可以較好地提高空氣溼度,使我們感覺更加的舒適。散尾葵除了增加空氣溼度外,也能吸收苯、三氯乙烯、甲醛等有揮發性的有害物質。
散尾葵具有較好的耐陰能力,即使家裡的光照條件不是太好,沒有陽光照射進來,也可以養,最好就是擺放在客廳這樣的空間較大的位置,光照會好一點,生長的空間也會更大。不過在冬季養護的時候記得要做好保溫工作,氣溫下降了要關好門窗,不要讓冷風凍到,低於5度散尾葵有可能會被凍死。遇到晚上低溫時,可以用一兩個大的塑料薄膜套一下保溫,如果有暖氣那就更好了。
2、滴水觀音
滴水觀音雖然有毒,但它葉片寬大,水汽蒸發能力強,提高空氣溼度的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如果家裡沒有小孩的話,還是可以養的,平時我們在養護的時候只要注意一點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不過冬季養滴水觀音一樣是需要做好保暖,儘量把它放在10度以上的環境裡面,溫度太低了葉片會被凍黃、凍死,太冷了植株也會被凍死。滴水觀音有較好的耐陰能力,冬季陽光溫和,可以適當地曬曬太陽,提高周圍的溫度,也增強抗寒的能力。有空的時候可以多往葉片四周噴噴水來增加溼度,這樣滴水觀音會長得更好,有效地提升室內的空氣溼度。
3、琴葉榕
琴葉榕也有較好的加溼作用,其植株比較大,葉子像提琴一般,放在客廳的位置可以做綠化觀賞,也能順便改善一下室內的空氣溼度。
在擺放琴葉榕時應選擇空間較大的位置來擺放,四周最好有明亮的光線,這樣有助於它四面的葉片均勻受光,均衡生長。冬季只要保證氣溫在5度以上基本就能安全越冬,平時養護的時候澆水可以稍微澆多一點,琴葉榕較為喜溼,但冬季要是氣溫較低,也要適當減少澆水次數,讓盆土偏幹一點會比較好,以免因為水溫過低把根系凍傷。
大家家裡有養這3種「加溼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