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此前被關注一年多的「河南瑪莎拉蒂女主醉駕致2死4傷案」終於正式宣判, 主犯譚某某最終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處無期徒刑。
不過,在本案最終結果宣判之前曾出現過這樣的插曲:此案宣判的前一天曾爆出雙方就該案中的民事部分達成合解。這也是本案正式宣判後引起爭議最大的地方。
畢竟,在此之前網上曾傳出的消息是這樣的:
「譚某某試圖通過天價賠償和當庭下跪等方式,來試圖求得受害者的諒解同,但受害人家庭卻明確表示,拒不接受道歉,只希望法庭判處譚某某死刑」。
至於理由也很簡單,拋去寶馬車上2名已死亡的乘客不說,對於目前依然在ICU每天靠花費萬元續命的司機來說,譚某某方面不僅沒有表現出絲毫歉意,而且連承擔醫療費的打算也沒有。甚至還放出了「錢和人只能選一個,要麼拿錢撤訴,要麼一分拿不到」的言論。
而最讓當事人家屬憤怒的是,譚某某在法庭上所謂的聲淚俱下懺悔,也不是什麼真心悔過,反而是一直通過咬同夥來推諉責任,以為自己種種的過錯找藉口。也難怪受害人家屬會對外放話:「不接受,求處死」
誰想到如今卻畫風突變,不但雙方以1000萬元的總賠償突然達成合解,而且還是在正式審判的前一天,也無怪乎有人懷疑這背後有貓膩。
事實上,會有這樣的結果和賠償完全就在預料之中。因為,早在一個月前就有律師曾表示過,譚某某的死刑概率較低。
畢竟,此次譚某某被起訴的罪名十分特殊,並非交通肇事罪,而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這雖然會使得其最終的量刑會比較高,但也意味著,如果譚某某有坦白或自首等行為,都會減輕最終的判罰結果。
此外,本案中的譚某某和受傷的司機和死亡的2名乘客並不相識,這也就排除了其主觀故意的成分。因此即使其沒有與被害人家屬達成合解,被判死刑的概率也不太大。
所以,綜合以上因素來看,目前譚某某被判無期徒刑確實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判罰。至於為何要在判決結果出來的前一天達成和解,或許真的如譚某某的律師所言:先和解再宣判,化解了大糾紛對各方都好。
而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還是要相信法律的公正性: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會放過一個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