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醫學】納米技術+醫學,一波巨浪正向你湧來

2020-12-13 澎湃新聞

【精準醫學】納米技術+醫學,一波巨浪正向你湧來

2020-12-11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納米技術作為21世紀的關鍵技術之一,推動了各個研究領域的迅猛發展。特別是在醫療領域,納米醫學已經成為現代醫療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為許多疾病的診治提供了全新的思路。目前,納米醫學已被廣泛用於對腫瘤、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重大疾病進行診療,效果顯著。基於納米技術的醫療設備如分子馬達等也逐漸進入了實際的應用。納米醫學已然成為生命科學與材料科學的交叉前沿。隨著納米技術的蓬勃發展,納米技術和新興的材料將對生物醫學領域帶來一場深刻的革命。

2020年11月28日,廣東首個納米醫學交叉融合平臺——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納米醫學分會在廣州正式成立,同期召開首屆華南納米醫學高峰論壇。

納米醫學分會主任委員、深圳大學醫學部醫學中心PI、主任醫師欒萍教授表示,分會目前已吸納了一大批納米醫學跨領域、多學科的專業力量和技術資源,未來將依託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的平臺優勢,積極開展學術交流、科研合作、標準制訂、技術推廣、智慧財產權保護、成果轉化等工作,促進和推動納米生物醫學及技術在相關領域的應用、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為支撐國家經濟發展,解決相關領域的瓶頸問題不懈努力!

納米醫學分會主任委員、深圳大學醫學部醫學中心PI、主任醫師欒萍作分會介紹

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副會長王頎出席成立大會並致辭表示,隨著納米技術的蓬勃發展,納米技術和新興材料為生物醫學領域帶來了一場深刻的革命,納米醫學已然成為生命科學與材料科學的交叉前沿。此次分會成立,對於構建跨領域合作生態圈、助力精準醫學研究與應用意義深遠。

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副會長王頎致辭

論壇聚焦納米醫學新技術、新應用、新進展,來自省內外從事納米醫學精準醫學相關的醫療衛生、生物醫藥、大數據、人工智慧、健康產業等方面的專家、學者、企業家200餘人齊聚首屆華南納米醫學高峰論壇,現場探討該領域發展趨勢,為與會代表提供了面對面交流最新研究進展、臨床轉化等科研信息的契機和平臺,對促進納米醫學跨領域、多專業的交流、合作,加速相關領域精準醫學研究與應用進程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主任委員授牌儀式

 

分會顧問授牌儀式

納米醫學分會主任委員、深圳大學醫學部醫學中心PI、主任醫師欒萍教授在作分會介紹及工作設想時指出,分會目前已吸納了一大批納米醫學跨領域、多學科的專業力量和技術資源,未來將依託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的平臺優勢,積極開展學術交流、科研合作、標準制訂、技術推廣、智慧財產權保護、成果轉化等工作,促進和推動納米生物醫學及技術在相關領域的應用、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為支撐國家經濟發展,解決相關領域的瓶頸問題不懈努力!

 

納米醫學分會顧問、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陳春英作《Roles of the Protein Corona in Precision Nanomedicine》報告

 

納米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山大學藥學院(深圳)副教授曾小偉作《納米遞藥系統的構建及其在腫瘤治療中的應用》報告

 

納米醫學分會委員、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副研究員李志斌作《二維黑磷的表界面調控與生物醫學應用》報告

 

納米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南方醫科大學藥學院教授喻志強作《金屬鉑藥遞送體系的構建及逆轉耐藥性研究》報告

 

納米醫學分會主任委員、深圳大學醫學部醫學中心PI、主任醫師欒萍作《二維納米材料在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應用》報告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未來醫學的明珠——抗菌納米材料
    2.接觸型滅菌機理帶負電荷的微生物細胞容易吸引帶正電的納米顆粒,通過正負電荷的轉移來穿透細菌的細胞膜,使其蛋白質變性,無法代謝和繁殖,直至死亡。同時,納米顆粒並不會被消耗,能夠保持原有的抗菌活性,因此可以長期有效的起到滅菌作用。抗菌劑納米抗菌材料的核心是抗菌劑。抗菌劑主要分為天然、合成兩大類。
  • 運籌新數據,中山大學精準醫學中心的新存儲之道
    北京2020年11月5日 /美通社/ -- 什麼叫精準醫學?百科是這樣定義的:精準醫學(Precision Medicine)是以個體化醫療為基礎、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快速進步以及生物信息與大數據科學的交叉應用而發展起來的新型醫學概念與醫療模式。
  • 煙臺山醫院醫學影像科:技術引領設備護航,精準服務造福一方
    「除常規檢查外,醫學影像科還開展了諸多特色檢查,主要包括:雙肺低劑量CT掃描、肺結節高分辨CT技術、前列腺癌MR篩查技術、胎兒和胎盤 MR檢查、膝關節軟骨MR延遲增強掃描技術、腦ASL掃描等。」張國偉表示,醫學影像科承擔著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濱州醫學院、大連醫科大學、萊 陽衛生學校、山東省醫專等醫學院校的影像專業實習教學任務以及各級醫院進修醫師培訓、住培醫師培訓等工作。煙臺山醫院醫學影像科致力於臨床影像工作,每天都常規進行疑難病例會診、教學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傳幫帶效果,培養了一大批年青骨幹醫師。
  • 淺談高職擴招醫學技術類專業——醫學檢驗技術和醫學影像技術
    前面小編已經介紹了醫學類、醫藥類專業,那今天咱們繼續聊聊醫學技術類醫學檢驗技術和醫學影像技術兩個專業。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醫學檢驗技術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旨在培養可從事醫學檢驗和實驗室診斷工作的高等技術應用型醫學檢驗專門人才
  • 8院士齊聚羊城,縱論中國精準醫學前沿與創新
    ,引領精準醫學前沿,集智聚力、建言獻策,助力精準醫學發展。5年過去了,精準醫學發展取得哪些成果,中國精準醫學的科技創新水平和競爭優勢如何,未來又將有哪些走勢?他圍繞了「開創合作新文化、組學研究和測序技術」進一步展開闡述。他提出生命的數位化,認為所有的科學學科都有共同語言,使得生命科學、醫學與其他學科同步進入大數據智能化時代。【5】研究分子酶學,藥物設計才接近精準醫學目的
  • 8名院士論劍高峰論壇,研討精準醫學發展戰略
    徐濤院士視頻致辭金力致辭時談到,精準醫學作為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在醫學臨床實踐的交匯融合應用,是醫學發展的必然方向,伴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精準醫學開始進入大數據、大平臺、大發展的時代。「精準醫學高峰論壇,正是為了研討我國精準醫學發展的戰略,促進精準醫學行業向專業化、網絡化、規模化和國際化發展。」金力提出,期待論壇能引領精準醫學的研究和應用,推進跨領域平臺的搭建,促進技術創新和產業轉型,服務科技經濟的融合發展。
  • 2020精準醫學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
    11月27日,2020嶺南科學論壇之精準醫學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8名院士共聚一堂,為我國精準醫學發展集智聚力、建言獻策,帶來精準醫學的前沿動態。 開幕式上,廣東省科協精準醫學學會企業聯合體宣布成立,並啟動首個大型公益健康幹預項目「彩虹計劃」,擬組織全國1000家醫療機構對100萬慢性肝病人群進行肝細胞癌發生風險的預測評分,助力肝癌早篩早診。2020廣州精準醫學博覽會同步啟動,50家該領域的龍頭骨幹企業帶來最前沿的技術和產品。
  • 醫學之醫學技術類專業綜述與簡介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中,醫學技術類(1010)下設醫學檢驗技術(101001理學學士學位)、醫學實驗技術(101002理學學士學位)、醫學影像技術(101003理學學士學位)、眼視光學(101004理學學士學位)、康復治療學(101005理學學士學位)、口腔醫學技術(101006理學學士學位)、衛生檢驗與檢疫(
  • 十二月底,2020中國精準醫學大會在廣州召開:大咖雲集,共襄醫學盛舉
    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會議期間將舉辦與腫瘤防治及精準醫學領域檢測、診斷、治療研究有關的藥品、試劑、儀器展覽會。是"參展企業」了解商機、獲取知識、推介產品、交流經驗、促進合作、共同發展、展示成就、彰顯實力的首秀平臺,大會致力於打造「精準醫療」領域內最高規格的博覽會。亮點紛呈,不得不贊!
  • 【精準醫學】獻禮中國醫師節,這三大分會獲批成立
    為促進慢性呼吸道疾病發展,加強學術交流,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正積極搭建一個新型的中國慢性呼吸道疾病會診平臺——慢性呼吸道疾病分會,通過開展行業培訓、促進成果轉化、推進位訂慢性呼吸道疾病團體標準,引領、規範、促進慢性呼吸道疾病精準醫學研究和應用,提升臨床和患者對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認知水平。牽頭髮起人:
  • 【精準醫學】眼底病分會招募開始,搭建跨領域合作生態圈
    近日,經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常務理事會審議,由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眼底外科主任呂林教授牽頭髮起的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眼底病分會獲批成立,並啟動了分會委員推薦工作,歡迎各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參加。如何通過新技術、新設備等挽救更多眼底病患者的視力,已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難題之一。呂林教授表示,眼底病分會將充分發揮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的平臺優勢,充分融合眼底病跨領域、多學科的專業力量和資源,構建生態圈,共同開展學術交流、科研合作、標準制訂、技術推廣、智慧財產權保護、成果轉化等工作,共同為減少眼底病發生及其對視力可能產生的損害,為眼科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 菲洛嘉醫學全新升級菲歐曼FILLMED,用科技與醫學,締造美麗奇蹟
    2019年,菲洛嘉醫學以全新的形象開啟品牌升級之旅,可以說,40多年歷史的菲洛嘉醫學發展成為今天的菲歐曼FILLMED貫穿其中的除了科研、技術、品牌等,還有堅持樹立和跟隨正確的消費理念。
  • 口腔醫學技術如何轉口腔醫學專業報考醫師
    同學經常問"羅老師,我的中學是牙科假肢或口腔技術大專。我已經從高中畢業並加入了這項工作,以了解口腔技術不能參加醫生的資格證書,這將阻礙其上班。想申請大專或口腔醫學大專文憑,以申請執業醫師資格證書。現在羅澄老師詳細回答了兩個學生之間的區別雖然只有口腔醫學技術和口腔醫學"技術"這兩個詞的區別確實有很大的不同,學生在申請考試時應睜大眼睛。
  • 醫學技術類(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專業介紹
    但個人覺得也不是沒有機會,身邊的很多小朋友畢業之後先選擇在小醫院就業(但是現在一般的縣醫院也要求本科以上學歷),首先累積經驗,同時如果覺得自己想要機會,需要隨時關注應聘和招聘信息,因為不可否認的是知識是一直在更新的,年輕人在學習新知識和一些新技術應用上還是有優勢的,機會總會有的,所以個人建議先就業再擇業。
  • 紅會福娃娃生殖醫學技術學術沙龍:聚焦前列腺精準治療 共促男性...
    紅會福娃娃生殖醫學技術學術沙龍:聚焦前列腺精準治療 共促男性生殖健康 9月18日濟南紅繪醫院第十七期「學術興院,興院為民」紅會福娃娃生殖醫學名醫學術沙龍活動成功舉行,以「前列腺特殊治療及臨床應用」為主題,醫院門診專家齊聚一堂,共享學術盛宴
  • 白城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醫學技術學院工作成果顯著
    為了構建教學工作責任體系基礎,進一步提升學院內涵建設水平,醫學技術學院實行了專業負責人制,醫學影像技術、醫學檢驗技術、醫學美容技術、眼視光技術、放射治療技術五個專業分別設置了專業負責人崗位,選配了五名的政治思想素質和師德修養好,業務水平高的,組織管理能力、服務意識和敬業精神強,並且熟悉本專業發展動態的優秀教師單位專業負責人,實行教學院長領導下的專業負責人制。
  • 【精準醫學】每21秒就有1人死於腦卒中!築牢健康屏障,我們在行動!
    【精準醫學】每21秒就有1人死於腦卒中!築牢健康屏障,我們在行動!,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科副主任、中山大學醫管處副處長洪華教授牽頭髮起的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腦卒中分會在廣州正式成立,並同期舉辦首屆華南腦卒中精準醫學高峰論壇。
  • 女生學醫,選醫學影像技術還是臨床醫學?前者是技師後者是醫生
    女生學醫目前人數也是比較多的,在大學可以說男女基本能佔到一半,雖說學醫很辛苦,但是真正成為一名醫生後,前途很好,薪酬不錯,作為女生學醫,硬核的臨床醫學當然會更好,但是還是要看女生的性格,如果性格不太潑辣,比較文靜的話,最好還是選擇醫學影像技術更好一些,為何這麼說呢?
  • 上海矽酸鹽所在納米催化醫學研究中取得進展
    「納米催化醫學」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施劍林團隊提出的學術思想,旨在通過響應腫瘤部位的特異內場微環境或外源性雷射、超聲作用場,利用無毒/低毒納米材料所引發的瘤內原位催化反應,高效實現腫瘤細胞的氧化損傷及細胞死亡。
  • 丹納赫生命科學發布使命宣言和精準醫學解決方案 | 美通社
    近日,全球科學與技術的創新者丹納赫旗下生命科學平臺中國區發布了使命宣言「共享全球科技 成就全民健康」,並同時發布了涵蓋基礎臨床醫學研究、診斷和個性化治療三大領域的精準醫學解決方案。 此次丹納赫生命科學平臺發布的有機組合的精準醫學解決方案,為全面滿足中國市場需求而來。以基礎和臨床醫學研究為例,根據客戶從「生物樣本」到「數據挖掘與成果轉化」的科學探索規律,提供「三維立體」的精準醫學科研方案,覆蓋從細胞、體液到活體的各種樣本類型,從精細觀測、精確捕獲、精密提取和精準測量四大步驟出發,滿足從基因型到表型的各分子水平分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