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編輯:徐豪
據新華社,辛巴威儲備銀行(央行)日前發表聲明稱,將發行大面額貨幣,緩解現金短缺局面。
這是辛巴威儲備銀行(央行)5月15日公布的10元和20元面值的新辛巴威元票樣。
圖片來源:新華社發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世紀初的惡性通貨膨脹中,辛巴威政府印了迄今為止世界上面值最大的貨幣——100萬億。曾被網友戲稱為「全球唯一能與天地銀行一較高下的貨幣」。
2009年,辛巴威在經歷惡性通貨膨脹後棄用了當時的本國貨幣辛巴威元,轉而採用美元、日元、人民幣等作為自己的法定貨幣。2019年11月,津央行發行了首批新津元,從而結束了該國10年沒有本幣的局面。
辛巴威將發行大面額貨幣緩解現金短缺
據新華社,辛巴威儲備銀行(央行)15日發表聲明說,將發行10元和20元面值的新辛巴威元,以增加市場流動性,緩解現金短缺局面。
聲明說,10元面值的新津元將於本月19日開始進入流通領域,20元面值的將於6月初開始流通。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代辛巴威元是1980年該國獨立時開始發行的,它取代了原來的羅得西亞元。當時1津元相當於1.47美元。但由於惡性通貨膨脹,貨幣貶值,2006年津央行不得不從原貨幣面值上去掉3個零,發行了第二代津元。2008年8月,津央行從津元面值上去掉10個零發行了第三代津元。2009年2月,津央行又從第三代津元面值上去掉12個零發行了第四代津元。
圖片來源:辛巴威儲備銀行 (public domain)
2009年,津央行曾發行100萬億面值的津元紙幣,成為世界上「零」數最多的紙幣。不過根據當時的官方匯率,100萬億津元僅能兌換40美分。
對於當時的辛巴威人來說,最不缺的就是「錢」了,老百姓個個都是「兆億富翁」。2008年的津元比起1980年的津元,其貨幣價值幾乎為0,換算過來只相當於1980年的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分之一!(2乘以10的35次方)而這張錢竟然還不夠買一個麵包。
在當時的辛巴威,你可以看到當地人推著一車一車的貨幣,只為在市場上買點菜,或去商店裡買卷衛生紙。據《紐約時報》,當地人表示:「雞蛋、蔬菜、水果、牛奶每個小時都要漲價,極端的時候甚至幾分鐘漲一次。」由於本國貨幣還沒有紙張值錢,當地居民甚至將手裡的巨額鈔票當做紀念品賣給外國遊客,換來的美元要遠遠超過貨幣的面值。
辛巴威人推著一車鈔票買菜
2009年,辛巴威經歷惡性通貨膨脹後棄用了本國貨幣辛巴威元,轉為流通美元等外幣。由於經濟低迷和貿易收支惡化,外幣在辛巴威長期供應短缺。為此,津央行於2016年11月開始發行與美元等值的債券貨幣(所謂債券貨幣,本質上也是一種貨幣,但與美元掛鈎),以保持市場流動性。
2018年下半年以來,辛巴威的美元和債券貨幣官方匯率與黑市匯率出現較大差距,導致物價大幅上漲。去年2月,津央行開始通過市場手段調節美元與債券貨幣匯率,不再將兩者官方匯率鎖定在1比1。
發行債券貨幣以來,辛巴威一直面臨現金短缺難題。去年11月,津央行發行了首批新津元,從而結束了該國10年沒有本幣的局面。辛巴威儲備銀行行長表示,新津元全面進入流通領域後,將逐步取代債券貨幣成為辛巴威唯一的流通貨幣。
5月16日,在辛巴威首都哈拉雷,市民瀏覽刊登10元和20元面值的新辛巴威元票樣的報紙。
圖片來源:新華社發(肖恩·朱薩攝)
2019年6月24日,津政府籤署法令,宣布不再允許美元等外幣流通,只允許本國發行的債券貨幣在津境內使用。
但是,由於首批發行的新津元最高面值僅為5元,在通脹高企的情況下,市場現金短缺沒有得到緩解。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此前表示,新津元發行以來貶值嚴重,影響了投資者和民眾信心,加上農產品歉收和自然災害等因素,導致辛巴威經濟去年萎縮8.3%。
世糧署:辛巴威430萬民眾面臨嚴重糧食短缺
值得注意的是,辛巴威曾有「非洲糧倉」之稱,但惡性通貨膨脹和近段時間的新冠疫情正在將它推向一場糧食短缺危機。
據新華社此前報導,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4月8日發表聲明說,由於極端氣候和新冠疫情等因素,430萬辛巴威民眾面臨嚴重的糧食短缺。該組織計劃籌集1.3億美元,為這個南部非洲國家提供糧食援助。
世糧署在聲明中說,受南部非洲乾旱和洪水等極端天氣、辛巴威經濟衰退帶來的惡性通脹、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辛巴威有770萬人處於口糧不安全狀態,面臨糧食嚴重短缺的人數從去年年底的380萬上升至430萬。如果不對相關民眾進行緊急援助,他們會陷入更深的困境。
辛巴威首都哈拉雷街景。圖片來源:攝圖網
世糧署表示,辛巴威去年糧食產量只有2018年的50%左右。據專家預測,今年收成可能會比去年更差。由於辛巴威農業水利基礎設施較差,機械化程度低,糧食收成基本「靠天吃飯」,在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的情況下,該國糧食安全也受到越來越大的威脅。
該機構認為,辛巴威的惡性通脹造成玉米、小麥等基本食品的價格大幅上漲,超出了大多數民眾的承受能力。與此同時,新冠疫情給辛巴威的經濟造成嚴重衝擊,加重了該國糧食短缺危機。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
新華社、每經App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