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直以來都流傳著一句老話——「民以食為天」。可見從古至今,我們對「吃」這件事,都是十分認真和講究的。煎炸蒸煮炒……光是烹飪方式就有二十餘種。
其實對於全世界的人來說都一樣, 「吃」是頭等大事,是人們保持生命活力的最基本的方式。但是你是否曾思考過一個問題,到底吃什麼、怎麼吃能讓我們的身體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呢?
「生機飲食」可能是回答上面那個問題最佳的一個答案,這種飲食概念對國人來說有些陌生,卻在國外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800年。
生機飲食(Raw & Organic Foodism),顧名思義分為「生食」與「有機」兩個方面。「生食」是指不加熱直接吃或是主張食物的烹飪溫度不超過46攝氏度,最大程度上保留食物的營養。「有機」則是指使用以有機的蔬果谷芽為主的食材。
成長於臺灣的她
在紐約與「生機飲食」不期而遇
芳芳出生於臺灣花蓮,從年少時就喜歡明察秋毫、追求真理的她,在大學選擇了念哲學。
大學期間,因接觸佛教哲學開始了解素食,之後又接觸到動物保護相關的議題,升起慈悲之心,「這種不忍心讓我吃素沒有任何掙扎。」
27歲時,她毅然決然決定離開臺灣,獨自到紐約學習藝術。
「臺灣是一個很小的島嶼,我在那快要悶死了,不管生活還是家庭,我在那裡是一個受困的狀態,找不到人生方向,對未來迷惘。」芳芳說道。
而紐約這座自由、開放而包容的城市,徹底為芳芳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視野,其中就包括對食材和飲食的看法。
一次偶然的機會,芳芳在紐約的一家書店發現了一本叫做《Raw》的食譜。
她對這本書一見鍾情,也從沒想過就是這樣一本食譜,會在未來徹底改變了她從前二十幾年的飲食習慣,乃至今後的人生軌跡。
處於莫名的喜愛與熱情,她二話不說便把這本書買了回家,一道菜一道菜跟著做,耗時半年,終於把整本菜譜完成了。
而身體在這半年多時間裡,不知不覺中的改變讓她感到非常意外——「我身體輕盈、內心愉悅,覺得自己被光環籠罩,像仙子走在人間。」
《Raw》食譜主張「全生」的素食哲學,強調未經過高溫處理的食物才得以保留其完全的生機與營養。這本革命性的全生素食料理食譜,是芳芳飲食上的一位導師。
它拋棄文化帶給食物的包袱,從科學的角度,直奔食物的本質,以及與人類靈性的關聯,說明生食素食帶給身體的好處。
她花了15年的時間嘗遍上百種食材
細心記錄食物與身體的關聯
仿佛發現新大陸的芳芳,從那以後開啟了全生素食料理的探索之旅。此後的15年間,她像神農嘗百草那般,把自己當成小白鼠,遍嘗幾百種未經烹煮的食材。
隨機搭配各種食材,嘗過之後如實地記錄身體和內心的反應,只為探索最富能量的生食組合。芳芳說,「生機飲食沒有傳統,基本靠組合,組合對了,料理就像活了過來。」
芳芳做的生機料理,食材包含豐富的蔬菜、堅果、穀物、水果等等,屬於自然的清新顏色搭配在一起,顏值超高。它是一場視覺上盛宴,也是一盤營養極高的能量盤。
在這期間,芳芳的人生也歷經跌宕起伏,她離開了熱愛的紐約回到國內,四十多歲生下女兒,一度在感情中沉浮。是全素食料理,給了她自愈與重啟的力量,為她帶來了從身體到靈魂的純淨通透。
在全生素食的幫助下
50歲的她擁有少女般的腰身和神氣
曾經連續幾年的時間,芳芳奉行百分之百的全生素食。但在離開紐約回國後,由於客觀條件限制,難以做到完全生食。
但是生食成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也積極地向身邊的人分享「全生素食」的理念。
平時她獨自一人帶孩子,還要兼顧工作與做私廚,生活忙碌,而一杯經過精心搭配調製的「不知名生機飲」,就能讓她恢復活力。
芳芳今年50歲了,她看上去體態輕盈、神態從容,無不煥發著活力滿滿的能量,一點也看不出是個年過半百的人。
她雖然沒時間去健身房,但常年實踐生機料理,使她的體脂率,達到運動員的標準。真是印證了西方的那句諺語:You are what you eat!
簡單易做的生機料理
廚房手殘黨也能輕鬆學會
生機飲食,摒棄複雜繁瑣,追求回歸食物本味。
而製作生機料理,食材操作簡單、花費時間很少,是忙碌生活中最營養與最高效的吃法,超級適合沒時間做飯,又想吃得健康的上班族。
往期精彩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