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洪 我們生活在資訊高度發達的時代,設計作品如何成為茫茫訊息中的焦點?怎樣的設計作品才是具有了備受關注的超凡氣質?
圖形作為視覺注目的中心,圖形創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觀者的注目程度,好的圖形不僅要在強烈的視覺衝擊下,抓住觀者的視線,還應富有創意、簡潔又充滿著哲理,這樣的作品才能夠歷久彌新。 那麼圖像的視覺理念是什麼呢?
生活處處離不開創意,沒有創意的生活是灰色的,死板而又毫無生機可言的。那麼創意來源於哪裡呢?創意來源於對生活敏銳的觀察,創意來源於我們的新奇的想像,來源於一種非常規的思維。
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們需要做的是去發現美,發現不同於以往的美,暫時丟掉那些固守的思維,打破常規,如孩童一樣,始終保持一顆新奇而敏感的心,去重新觀察,確立嶄新的視角,會發現事物的多種角度和樣貌是我們所不曾知道的,從而展開豐富的創想,創造出獨特而新奇的視覺形象。
對於圖形創意設計而言,就是圍繞主題所展開的一種開放式的思維創意,它絕不是一種現實的簡單再現。它把握的形象是含有豐富的想像性、創造性、敏銳性的美的形象。圖形創意無疑是拓展了主題的表現和表達的廣度和深度,再經過頭腦的綜合分析、提取、分解和整合,創造出又「新」又「奇」,並且富有個性,又與眾不同的視覺形象,又加之獨特的表現手法,別出心裁的視覺感受,這樣的圖形才更具有吸引力,更可以達成深度傳播的目的。
創意的靈感和風格並非靈感乍現,難以捉摸,它是可以捕捉的,有很多的方法可以遵循,例如形象聯想、意向聯想、異影圖形、正負形、剪缺圖形、同構圖形、混維圖形等,都可以成為不朽創意的方法來源。但是無論運用怎樣的方法去創作,它的差異都來自於設計師的自身的差異,是設計師綜合素質的體現。
言有盡,意無窮的境界,也是圖形創意所追求的,除了主題意識表達的準確外,圖形還應該是富有寓意、耐人尋味的。所以創作圖形應善於思考、勤於思考,冥思苦想、絞盡腦汁地挖掘圖形的深意,「感而思、思而積、積而滿、滿而發」,這也是設計師心路歷程的總結,富含深刻的寓意的圖形,會引人深思,挑起懸念,揭示出事物的內涵和本質屬性,那麼信息的傳播性就不言而喻了。
圖形創意的寓意也不是憑空想像而來的,它是有很多的方法可依的,以此為設計師完善創意圖形的設計提供一些路。例如:同構圖形,通過不同形象或材質的的非現實的巧妙結合,打破原有物形的組合,創造出新的圖形,吸引眼球的同時也突破了舊有的含義,拓展出新的趣味和寓意來。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方法,影變、無理、聚散等方式來表達,用比喻、擬人、借代、象徵、幽默等修辭方式來詮釋,無論是什麼方法來創作,表意正確,簡潔有力,富有寓意的圖形始終是最具魅力和傳播性的。
圖形與語言文字等媒介有著相同的功能,那就是具有了一定的信息量,目的在於傳播某種訊息、思想和觀念。圖形隸屬於視覺藝術範疇,它是藝術作品中先聲奪人的視覺焦點,如何用好視覺語言,快速從眾多訊息中脫穎而出,是圖形設計的視覺理念的核心部分之一。
想成為視覺焦點,圖形的視覺衝擊力是不可或缺的。運用色彩的因素,來加強圖形的對比,提高視覺衝擊力。色彩有著先於圖形的視覺優勢,通過色彩的渲染,營造出一種強烈視覺感受或藝術氛圍,從而達到引人矚目的目的。 運用構圖及簡潔有力、高度的概括的圖形,一日瞭然,也會因此而得到更多的關注,提高視覺衝擊力。運用局部特寫,增強視覺張力,提高視覺衝擊力。
圖形設計為了便於信息的傳播,易於消費者理解記憶,勇於打破單一的傳統的思維模式,充分發揮想像思維,利用各種形式的有機組合,將想像和意念形象化、視覺化。
①仿變,就是某種物質模仿其他物質對象的屬性、質感、運動變化的方式等的形變,打破事物常規的結構特點,尋求該物質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出現的結果和變化。例如仿融化、仿碎裂、仿彎曲等等。由此形變,達到融合嫁接後具有雙重比喻寓意、生動新奇的特殊視覺效果,使原本平淡無奇的形象重獲新生。
②借代,就是不直接闡述要說明的事物對象,藉由與其有著緊密聯繫的其它事物來闡述和傳遞廣告語義。往往借代手法的運用,能夠引導觀賞者的思維聯想,使得形象表達更加鮮明突出、生動具體,有著顯而易見、無庸贅述的奇特效果。 仿變、借代手法,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賦予了源對象某種特殊寓意,使源對象和仿變對象、借代對象之間產生著某種特定的聯繫。
在創意表現中可以重新選擇圖形的組合,利用直接或間接的物象替換原有的圖形,讓圖像所傳達的寓意更為直觀和深刻。也就是俗語常說的「偷梁換柱」,在圖形構成方法中稱為置換圖形。圖形經過重組再生,沒有改變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結構關係,但在新的形態結構中誘發邏輯上產生了「掛羊頭賣狗肉」的趣味效果,很容易與觀眾產生共鳴和聯想。
在設計師的眼裡世上萬物皆可歸納為點、線、面。任何圖形元素在編排時,都可以幻化成點、線、面以抽象的觀念觀察和表現主題。點、線、面是三個通過相對比較而得出的概念。在版式設計中,點強調位置,線追崇方向,面講究形狀。當圖形作為單體構成元素編排於畫面時,就好比是點的排列,它帶給人們心理感應的不同便取決於採用何種構成形式。
點最容易凝固視線,形成視覺中心,畫面焦點。當單體移動產生動感,便形成了線,有了運動趨勢和方向,它能引導人們的視線,不同形態的線有著不同的視覺感受,是極具表現力的圖形構成元素。當單體對象被放大或被強調外部形態時,便可以將其看成面。面圖形的作用在於是否被賦予涵義,個性特別並賦予涵義的面圖形能給予人們更為豐富的視覺衝擊。
對於圖形創意設計來講,視覺衝擊力是首先抓住觀者眼球的有力手段,但支撐觀者繼續看下去的理由,一定要有與之相匹配的富有創意的內容,可以引發觀者展開聯想和思考的空間以及可以探尋下去的深層的寓意,如果只有形式的衝擊,即使視線停留了,也會瞬間就消失的,圖形也猶如過眼雲煙,不會在記憶裡留存下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