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金剛經》中有這樣一句話: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此四無相說所指就是緣起生滅法的實相,前三重點在空間,最後第四相「壽者相」,借「時間」為名方便說法,點出前三相(世間相)的本質,令學人(世間人)參入。人的一生都經歷過許多時期,包括嬰兒期、幼兒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這都是自然法則下的生命規律。造物主為了繁衍生息,造就女性和男性兩種不同的亮色。而今天我們將來討論一個女性的重要話題。
作為女性,在40-65之間,常常出現心煩氣躁、腰膝酸軟、失眠多夢等症狀,這實際上是更年期的表現。對於女性來說,更年期簡直就是她們的噩夢,雖然「更年期」是一個正常的過渡階段,但此時的女性朋友,生理和心理層面都會有很大的變化,稍有不注意就有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那如何對待更年期的不適症狀,是積極應對還是消極苦熬,接下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有關更年期的種種知識。
一.更年期的醫學論述
更年期,醫學上也稱為「圍絕經期」,是婦女從成年進入老年期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這一階段中,女性卵巢功能會逐漸開始衰退,其雌激素水平也會逐漸下降,有人在絕經過渡期症狀已開始出現,持續到絕經後2~3年,少數人可持續到絕經後5~10年症狀才有所減輕或消失。而在這個階段,由於雌激素的減少,容易導致各種代謝紊亂,包括脂代謝異常、糖代謝異常等,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也會明顯增加,如果未及時發現及早幹預,有些人可能會進展為不可逆的代謝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絕經期這段時間內婦女身體及精神上發生了巨大變化。多數婦女能平穩度過這個階段,但也有少數婦女由於更年期生理與心理變化較大,被一系列症狀所困撓,影響身心健康。
西醫學認為,女性更年期症候群是由於卵巢功能的衰退和雌激素分泌含量的降低所致,因此補充激素可以緩減由於雌激素含量的低下所帶來的各種代謝紊亂,改善絕經期女性的症狀。中醫認為,女性更年期症候群多以腎陰虛立論,認為本病的主要發病機制有以下幾種:第一,女性年屆「七七四十九」,腎氣漸衰,天癸枯竭,衝、任二脈虛衰,精血不足,結果導致陰陽失衡;第二,乙癸同源,腎精不足可引起肝失所養,疏洩失常,肝鬱氣滯;第三,腎陰虧損,陽不潛藏,脈失於濡養,臟腑氣血不相協調。其中,多數中醫認為「肝腎陰虛、肝鬱氣滯」是女性更年期症候群的主要致病機制,通過辨別臟腑虛實,抓住腎氣虛衰這一共性來判斷鑑定:肝腎陰虛,頭暈耳鳴,心煩易怒,陣陣烘熱,汗出,兼有心悸少寐,健忘,五心煩熱。
二.更年期女性的改變
]更年期是一個過渡的階段,是女性邁入下一個人生階段的分界線,因此女性在此過程中會有以下兩個方面的變化。
(1)生理方面:月經紊亂、潮紅、潮熱、全身酸痛、乾澀、皮膚衰老、萎縮、肥胖等;心腦血管疾病開始發生,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接踵而來;骨質疏鬆、關節酸痛也非常常見;更年期更是女性常見腫瘤的高發年齡,常見的有子宮肌瘤、子宮頸癌、卵巢腫瘤等。
(2)心理方面:更年期婦女的精神狀態往往不太好, 常常表現輕度的抑鬱、焦慮或認知障礙,悶悶不樂、欲哭寡言,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夜間多夢,或者多疑多慮。更年期綜合症的女性自主神經系統功能會受到影響,感覺神經偶爾會有輕微的問題。例如,更年期婦女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導致咽部肌肉收縮,反過來可能導致其自身認為喉嚨中有異物。在這種情況下,家庭成員應該更加安慰和鼓勵,但絕不能與已經非常沮喪的更年期婦女作鬥爭。有一點還需說明,有些更年期婦女情況可能與上述相反:具有興奮,情緒不穩定的精神,甚至喜怒無常等症狀。並且可能為一點點事情而生氣,下一秒之前可能什麼事也沒有。當女性進入更年期時容易發火,但這並不意味著精神和情緒方面會生氣,所以面對這種表現,家庭不得與她們爭吵,以免進一步刺激對方,要包容和理解,我們必須明白,這只是更年期綜合症的一種表現而不是她們自己是意願。
三.更年期的從容應對
更年期是一個正常的生理變化過程,不是女性自己的問題,而是自己無法左右的身體問題,因此出現一些症狀是不可避免的,不必過分焦慮,要解除思想負擔。當然,更年期中的女性由於個體狀態,生活環境各不相同,因此產生的症狀差異很大,有的可能不用幹預,有的則需要藥物治療,通常以下做法能幫助女性更加良好的度過這一時期。
古話有"民以食為天",善於吃會有助於身體健康。這個時期的女性飲食宜以清淡為主,減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多用蒸、煮的烹飪方式,少烘、焙、烤、炸食物。具體的飲食原則:控制高脂肪和糖類的攝入;多吃魚蝦和豆類;多吃蔬果和粗糧。同時要保持豁達、樂觀的情緒,多參加一些娛樂活動,以增加生活樂趣。當不能通過自我疏導減輕症狀時,要及時就醫疏導心理障礙,建議服用一些專門針對更年期的藥品和保健品。最後,更年期的女性需要有一個自我調節的適應階段所以家人的理解很重要,一定要及時的給予精神上的幫助,不要疏遠,要多多交談,加強思想上的溝通,從而緩和其情緒與壓力。
最後,祝願各位朋友都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