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水腫是必然?4因素讓你腫,但要小心病理性水腫

2020-12-17 鴿子醫生育兒

不少孕媽到後期,飽受水腫之苦,尤其是有些人明明沒有很胖的,卻因為水腫程度嚴重而給人胖嘟嘟的錯覺。這時,看到沒有很腫的孕媽,難免羨慕不已,其實腫不腫攸關造成水腫的原因和個人體質,只要不是病理性的水腫,就耐心等到生完孩子吧!

孕婦一定會水腫嗎?80%的孕媽在懷孕接近足月時,都會發生生理性下肢水腫的情形,周數越大,水腫情況越明顯,足月時,體內平均增加2~3公升的水分滯留,臨床上的表現為腳踝和腿部的水腫。

4原因造成生理性水腫

不過,每位孕婦的水腫嚴重程度不一樣,還有生育胎次越多,水腫越加明顯。不同原因引起的水腫,再加上個人體質因素,使得同為水腫,但每個人的嚴重程度有所差異。造成水分滯留體內有4個原因:

1.體內的血漿滲透壓會下降,造成水分從血液中累積至下肢的組織間隙中。下降程度越多,水分滯留組織間隙的量越多。

2.懷孕後期,逐漸變大的子宮會壓迫到身體右側的下腔靜脈及骨盆腔的靜脈,導致靜脈血回流至心臟不順,造成靜脈血滯留。

3.孕期接近足月時,分泌前列腺素的增加,會造成靜脈血管管壁的鬆弛及過度擴張,導致靜脈瓣膜閉鎖不全,並發靜脈曲張的發生。

4.懷孕增加抗利尿激素的釋放,導致水分滯留體內。

以上這些因素造成的水腫,稱為生理性水腫,而單純的生理性水腫,多發生在孕婦大腿以下的部位。

水腫之外,還有惱人的靜脈曲張困擾孕媽

動脈負責將血液輸送到全身各處器官,再由靜脈將血液送回心臟。下肢靜脈的運作是通過腿部肌肉和靜脈瓣膜的收縮得以完成,然而,當下肢靜脈過度擴張及瓣膜閉鎖不全時,會造成血液堆積在下肢,導致水腫,甚至靜脈曲張的發生。靜脈曲張會隨著生育的胎次增加而變得明顯。生產後症狀輕的會有所減緩,程度嚴重的則可能需要至外科手術。

要小心病理性水腫

相較懷孕造成的生理性水腫,由心血管疾病、肝腎疾病、自體免疫疾病或妊娠併發症(如:妊娠高血壓、先兆子癇)所造成的病理性水腫,更需要孕媽提高警覺!生理性水腫多在接近足月發生,但病理性水腫早在第二孕期就會出現,而且越早出現,表示狀況越嚴重,孕媽務必加強自我監控。若孕媽的水腫出現在下肢以外的部位,包括:臉部、上肢、會陰等全身各部位、體重突然急速上升(通常第三孕期每周增加0.3~0.5公斤,若體重快速增加就需注意),還有血壓飆高,或是合併頭痛或視力模糊的症狀,可能為病理性水腫的信號。孕媽若下肢水腫合併有高血壓及蛋白尿的情況,必須小心子癇前症的發生。如果孕媽原先就有上述危險因素的內科疾病時,要定期產檢,及時和醫生溝通,確保母子均安。

區分水腫嚴重度

到底是水腫?還是胖?伸出大拇指按壓小腿前的脛骨約兩秒,將手放開,觀查其恢復程度,就能判斷是胖或水腫,如果按壓處的皮膚有馬上回彈,是胖;反之,沒有馬上回彈,且皮膚還下凹的話,就是水腫,凹陷程度越深,水腫程度越嚴重。

另外,則是從水腫部位觀察嚴重程度,單純生理性水腫,局限在下肢部位有水腫現象;若為病理性水腫,水腫部位遍及全身,提醒孕媽,若有水腫,又有血壓飆高,頭痛、視力模糊的現象發生,請務必立即就診,千萬不要等到產檢,因為這可能是子癇前症的徵兆,絲毫輕視不得。

全身性水腫+妊娠高血壓+蛋白尿=子癇前症

有產科殺手之稱的子癇前症,是指妊娠高血壓伴隨全身系統性的器官傷害(包含蛋白尿、肝腎功能異常、中樞神經症狀、血小板低下或肺水腫的發生)。子癇前症不僅會對母體造成巨大傷害,也會影響胎盤功能,造成胎兒生長遲滯,早產,甚至增加周產期的母胎死亡風險。簡單的自我監控方式,就是孕媽每次產檢的血壓測量和尿蛋白的評估。妊娠高血壓的定義為懷孕20周後出現高血壓的情形,即收縮壓大於140mmHg或舒張壓大於90mmHg。

若是懷孕前就有高血壓的病史或是懷孕後被診斷為妊娠高血壓,平日應養成量血壓的習慣,以監控血壓的變化。對於有白袍恐懼症高血壓的孕媽,每到醫院產檢,血壓就莫名地比平時還高,這時也可以拿在家自行監控血壓的紀錄給產檢醫生參考。高風險的孕媽請定期測量,並做紀錄,產檢時,再讓醫生評估。

懷孕時會有輕微的糖尿和蛋白尿,在第三孕期的正常的蛋白尿一天約150~200毫克,若是產檢的尿蛋白檢驗結果出現+++,就要擔心有子癇前症的可能性。一旦孕媽被診斷子癇前症,除了控制血壓避免腦血管意外的發生,最終的治療方式都是將胎兒及胎盤娩出後,所有症狀即會慢慢消失。所以,請孕媽務必配合醫囑,產科醫生和您討論最安全的胎兒出生周數,讓母胎都能平安度過孕期。

為何懷孕會有蛋白尿?

懷孕期間體內的血液容積會增加50%,為了應付大量增加的血液容積,孕媽的腎臟會變身超級過濾系統,腎小球濾過率約增加25~50%,所以腎臟功能指數的血中肌酸酐會下降,但是會有輕微的糖尿和蛋白尿,在第三孕期的正常的蛋白尿一天約150~200毫克。但是常見的妊娠併發症像子癇前症或是腎臟疾病,自體免疫疾病都有可能造成腎臟功能異常,導致尿中的蛋白流失增加。血液的大量蛋白質流失會讓體內的血漿滲透壓快速下降,不僅容易造成下肢水腫,嚴重時更可能造成致命的肺水腫。

5方法預防與減輕下肢水腫

孕媽可以通過以下5個方法預防或減輕下肢水腫的不適:

方法1.調整姿勢及運動

工作時避免長時間站立或久坐,適時地活動一下筋骨。孕媽可以依自己的體力狀況,懷孕後仍可以維持運動的好習慣,利用每日睡前進行10分鐘的抬腿運動,也能幫助預防或是減輕下肢水腫的症狀。

方法2.調整睡姿及充分休息

休息及睡覺時儘量採取左側躺的姿勢。因身體的右側有負責運送血液回心臟的下腔靜脈,如果長時間維持平躺或右側躺的姿勢,就會壓迫到右側的下腔靜脈,導致靜脈血回流不順,增加心臟的負擔,造成水腫。

方法3.彈性減壓襪

穿著醫療用彈性減壓襪有助預防或減輕下肢水腫的症狀,甚至預防下肢血栓的發生。購買時,應根據足踝、小腿及大腿周徑,來決定醫療用彈性襪尺寸。

方法4.泡腳及腿部按摩

洗澡時,可先用溫水浸泡小腿大約10分鐘;洗澡後,可以按摩腿部,先從腳趾至腳踝處均勻按摩,再從小腿肚至大腿均勻上下按摩,注意不要像民間足底反射按摩一樣,去按壓足底穴道,以避免造成疼痛反應而引發子宮收縮。

方法5.減少高油高鹽飲食

孕媽除了均衡飲食外,還要增加動物類和大豆類等優質蛋白的攝取,也要減少高油高鹽的飲食習慣。因為鹽分高,鈉的含量也高,體內的鈉若過量累積,不只會破壞身體滲透壓的平衡,造成鉀的流失;也讓水分滯留在血管內,造成血壓上升。加工食品因鹽分高,鈉含量也就隨之增加,常吃的話,對於血壓控制自然有不利的影響,儘量吃含鈉量低的天然食物。成人的鈉建議攝取量為每日不超過2400 毫克,大約為6 克食鹽。

都水腫了,還要喝水嗎?

水腫的表現嚴重程度是和血液的滲透壓息息相關,懷孕期間體內的血液容積會增加50%,補充足夠的水分才是最重要。此時,不應該刻意減少水分攝取來改善水腫,而是減少鹽分的攝取。因為體內的鹽分越高,鈉也更多,讓滲透壓越高,造成水分滯留體內,更是加重水腫程度。反之,孕媽若水分攝取不足,會導致胎盤和臍帶的血液灌流量下降,間接影響胎兒健康,所以每日的水分攝取一定要足夠!

相關焦點

  • 孕期水腫還分生理性和病理性?找準原因消腫快
    孕期變「大白」不僅是胖,還可能是水腫。大部分寶媽都會有腳腫的經歷,還有些寶媽連腿一起腫,甚至有個別寶媽腫到肚子,臉和手臂。哪些是正常哪些是病態一定要分清啊!生理性水腫消除還是很簡單的,病理性就要去醫院了,以免對孕媽媽造成身體傷害。孕期腫腫,生理性原因在何?
  • 孕期水腫少喝水就不腫了?小心更腫!
    方法:用大拇指壓在小腿脛骨處,當壓下後皮膚明顯凹下去,不能很快恢復,則為水腫。反之,孕媽,你是真的變胖了!接下來我們再好好聊聊孕期水腫這個話題!如果是生理性水腫還好,懷孕媽媽85%都會出現這一現象,但如果是病理性的水腫就有些麻煩了,先教孕媽們有個初步預判吧!
  • 孕晚期水腫身材變形苦惱極了 解決孕婦水腫怎麼辦有4招
    孕婦水腫分生理性水腫和病理性水腫,如果只是生理性的水腫,無需治療,,只需注意日常飲食和生活習慣的改正。如果是病理性水腫,就應該通過藥物治療了。來看看那孕婦水腫怎麼辦。孕婦水腫怎麼辦如果只是生理性的水腫的話無需藥物治療,只需注意日常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的改正。
  • 孕期水腫又難看又難受,有什麼辦法可以緩解水腫嗎?
    孕晚期的產檢,醫生常常會看看孕婦下肢,並且用手戳一戳,這是因為孕期容易出現下肢水腫,有些人可能影響到走路甚至穿不進去鞋,還有些可能站坐太久之後也腫得很誇張,這是正常的情況,但也要注意觀察。那麼,如何緩解孕期水腫呢?
  • 早起眼睛腫?4個妙招快速緩解眼瞼水腫
    導致水腫的原因造成眼睛浮腫的原因很多,有些是生理的,無需特殊處理;有些是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及時糾正即可;而有些則是病理性的,必須要去醫院進一步處理。攝入過量食鹽,導致體內水鈉瀦留,腎臟的負擔增加,從而引起水腫的情況發生。03、喝水過多。正常人睡前喝水不會引起水腫,如果喝水量過多,可能會出現眼瞼水腫的情況。(晚上喝200ml白開水是較為理想的攝入量。)04、因哭而腫。
  • 孕晚期腿腫、腳腫,手指頭都腫!分享4個去水腫的實用小技巧
    其實這還只是開始,從孕中期小腿水腫,逐步發展到孕晚期雙腳水腫,甚至十根手指都腫的像胡蘿蔔一樣,連筆都握不住了。那麼孕期水腫是所有孕媽媽都要經歷的嗎?孕晚期為什麼會水腫呢?有什麼好方法可以緩解嗎?孕婦妊娠期水腫是血管內的液體成分滲出血管,積聚在組織間隙中造成的,一般來說孕期水腫容易發生在懷孕28周以後。
  • 【健康科普】孕婦水腫怎麼辦呢?教你幾招消除水腫
    孕婦水腫怎麼辦呢?教你幾招消除水腫組織間隙或體腔內過量的體液瀦留稱為水腫,通常所說的水腫指的是組織間隙內的體液增多。水腫可表現為局部性或全身性。孕婦水腫的原因孕婦水腫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妊娠子宮增大,壓迫靜脈,造成靜脈回流受阻造成的。
  • 健康天天測,孕婦為何會發生水腫?
    多數的孕婦在妊娠的後期後出現不同程度的水腫,這其中多屬生理性水腫,這是由孕期的解剖變化、血液循環、激素水平等帶來的,在分娩後會自然消退;但是,也有一部分孕婦會因孕期出現的異常變化或疾病而發生水腫,比如孕期營養不均衡,而導致了低蛋白血症,會使機體組織間的滲透壓改變,血管內的液體滲漏到組織間,發生局部或全身性水腫。那麼,哪些水腫是病理性的特徵?又該如何應對呢?讓測驗內容帶您思考吧。
  • 9大應對孕婦水腫的正確處理方法
    懷孕期間女性一定要多了解一些孕期知識,才能更好的預防和應對孕期出現的各種情況,下面就來看看孕婦水腫怎麼辦吧!   孕婦水腫怎麼辦 1、休息 孕期水腫的準媽媽要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避免過於緊張和勞累,避免長時間站立或行走,輕度腫脹最好通過白天短暫的休息進行緩解,適當抬高下肢。休息時建議採取左側臥位,能有效改善胎盤血液供應,減輕浮腫。
  • 懷孕後怎麼會變腫了呢?孕期水腫正常嗎?
    孕期變「腫」,其實多是孕期水腫所引起的,常見於妊娠後期,多發生於腳掌、腳踝、小腿等人體較低處部位,有時臉部也可以見到輕微水腫。 那麼孕媽媽怎麼知道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水腫,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 什麼是「生理性水腫」?
  • 懷孕真辛苦,孕婦水腫成「象腿」!5個小妙招輕鬆緩解
    懷孕後,很多孕婦會出現腿腳水腫的情況,而且隨著孕期增加,水腫越來越厲害,原本纖細的小腿、可愛的腳丫都變成了「象腿」、「象腳」,難看不說還非常遭罪,讓人不禁感嘆懷孕真的是太辛苦了!當然,孕期水腫並不是必然發生的,具體還得看孕婦的身體狀況,飲食狀況以及生活習慣等等。
  • 身體這些部位常水腫?要小心!
    夏季悶熱,很多人早上起來都會感覺呼吸沉重、四肢乏力,精神很不好……洗臉一照鏡子,發現自己不但眼皮腫、眼袋腫、臉頰腫,甚至小腿、手臂、肚子上也是一按一個坑。
  • 懷孕真辛苦,水腫成這樣還有誰!孕媽消除水腫試試這幾招!
    水腫是妊娠期正常的生理改變,在妊娠晚期,這種現象表現得更為明顯。孕婦可以通過以下的一些症狀來檢查自己是否遭遇水腫。⊙腳踝、小腿、胳膊或者是臉脹起來,用手指對腫起來的部位按壓下去之後,皮膚出現明顯的凹下去,而不會很快地恢復,這表示你遭遇了孕期水腫。
  • 孕期水腫如何緩解 孕婦水腫吃什麼好
    孕期水腫如何緩解1.飲食調理懷孕後的飲食需要吃的清淡一些,最好能夠控制鹽分的攝取,因為在你懷孕之後身體調節鹽分、水分的機能就會下降,所以孕婦飲食所社區的鹽含量最好不要超過6克,對於一些醃製的鹹菜、鹹鴨蛋之類的,孕媽媽們最好就不要再吃了。
  • 你可能不是肥嘟嘟,只是孕期水腫了~
    懷孕後,許多曾經身材苗條的孕媽會變得臃腫,有的臃腫是體重增加造成的,有的臃腫則是水腫造成的。那如何判斷自己是「腫」了,還是水腫了呢?孕期水腫大多發生在小腿、足部等下肢部位,有時可延伸至腹部及全身,通常表現為「凹陷性水腫」。
  • 孕期水腫很煎熬,「3個原因、4個緩解辦法」,孕媽要了解
    水腫會讓孕媽在孕期更煎熬,引起水腫的原因是什麼?應該如何緩解水腫呢?孕期水腫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芬芬是個懷孕34周的準媽媽,對於35歲才升級當媽,芬芬的生活和身體變化被一家人時刻關注著。前天早上,芬芬覺得手腳腫的厲害,之前輕微腫,但突然腫的更大。用手按一下,好一會兒才恢復。
  • 孕期正常的水腫和異常水腫分析及如何緩解水腫
    最近有朋友問,你老婆懷孕期間有沒有出現水腫的情況?聽到這個問題後,我笑了笑說道:"對於這個問題嗎?你可是問對人了,當時遇到這種情況我還是比較緊張的,平時可能不會這麼關注,畢竟這是在孕期,一切都要時刻注意著。"
  • 要警惕這種水腫可能導致胎死腹中
    周一到了單位,和跟一個生過孩子的同事聊天時,同事建議小雲要到醫院查一查,是否正常?雖說孕婦水腫很常見,有一類水腫不僅是孕期疾病的前兆,嚴重時更有可能影響胎兒發育,甚至讓寶寶「胎死腹中」!那麼,如何分辨孕期是「胖」還是「腫」,什麼類型的水腫又該引起準媽媽們的重視呢?
  • 孕婦為什麼會水腫?該如何改善水腫的問題?孕媽早知道能少受罪
    通常水腫是在孕晚期,這時是因為靜脈回流不順暢,導致孕媽出現水腫的現象。引發水腫的因素不少,但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子宮問題。因為隨著胎兒的成長,孕媽的子宮也會被撐大,靜脈受到壓迫後就無法像過去一樣順暢,身體循環不暢很容易出現水腫的情況。不良生活習慣。許多孕媽因為行動不便乾脆就很少走動,經常一坐就是一整天。
  • 孕婦水腫的原因和治療 孕婦水腫的原因及預防方法
    睡前進行的話可以解除腿部酸痛有助於睡眠,洗澡時按摩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孕婦水腫看那些1、孕婦水腫的原因孕婦出現水腫可能是因為身體內的某些組織分泌太過旺盛造成的。讓體內的水分沒有辦法正常的排出,從而會降低排尿,所以就出現了水腫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