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是著名的晚清名臣,他的識人之術在當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也正是得益於他懂識人、會用人,慈禧太后都對他大加讚賞。
人生在世,可以不識字,但不可以不識人。一個人就算不識字,卻還是可以通過勤奮努力經營好自己的生活。但一個人如果不識人,就很容易在這個魚龍混雜的社會中連連吃虧。
我們都知道在人際圈子中,最為複雜的圈子就屬官場了。如果在官場不懂得識人用人,就很容易被他人牽連,或是讓人下套。輕者丟掉俸祿,重者直接判刑。而曾國藩在官場混跡幾十年對此更是認識深刻,於是便在自己的筆記中記下來自己識人用人的妙法:「識人不算什麼,一是觀貌,二是鑑心,把握好這兩點,識人無有不準。」
一、觀貌
相術,自古以來就在中華文化中廣為流傳著,這門神奇的觀人技巧曆來被人們所推崇。民間百姓用此術來看自己的禍福得失,帝王將相則用此術來觀人用人,哪怕是到了現代,此方法依舊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們在社會上與他人打交道,總是會碰到形形色色的人。當我們第一次面對陌生人時,該如何去判斷此人可不可交呢?這個我們很難把握。
但如果單單憑藉人的美醜好壞就來憑空判斷,那麼十有八九我們會猜錯。古人說人不可貌相,因為面相上的美醜並不會直接透露出人內心深處的思想,所以我們千萬不要看到帥哥美女,就認為他們一定是可交之人;看到長相奇異之士,就認為此人絕無成就。
那為何曾國藩還會說要「以貌取人」呢?其實曾國藩所說道的「貌」,並不是指人的外貌,而是包含了人的言行舉止已經外出一切的行為表現。常言道「相由心生」,人們便是通過這個外在表現出來的種種相,來判斷並看清楚這個人的內心。
二、鑑心
俗話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比葫蘆畫瓢對於畫家而言是一件比較容易的事情,但要畫看不到的內在東西時就會犯難。與人打交道,我們可以看到他人的言行,卻很難猜透他人的內心。
交朋友最怕交到的就是笑面虎,整天看看樂樂呵呵的,沒有半點危害。可一旦產生了利益糾葛,就可以立馬在你背後捅上一刀,讓你痛苦不堪,身敗名裂。
我們都知道著名的軍事家孫臏,曾遭受了挖膝蓋的酷刑,就是因為他曾犯了不識人心的錯誤。
孫臏與龐涓都曾在鬼谷子門下學習,因為兩人是同門師兄,所以關係很好。龐涓總是對孫臏十分熱情,這也使得孫臏把龐涓當作了自己的摯友。
可後來,孫臏卻被龐涓惡意陷害,魏王聽信讒言,把孫臏抓了起來,並施以酷刑。因為孫臏的識人不明,遭受了此等冤屈。
像這種識人不明,而被背後捅刀子的事情該如何避免呢?記住古人的一句話便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在交往識人時,一定要從他人的表面行為中,看出他的內心和真實的性格。這就是曾國藩說道的以心鑑人的道理。
在生活中,並不能因為朋友多多益善,就隨意結交。在與他人交往時,一定要先分清此人的真實面目,切勿被他人利用。在為人處世之中,以貌示人是對言行的分析;以心鑑人是摸清他人的內心動機。只要掌握熟記這兩個口訣,看人一看一個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