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外面會是什麼樣子?科學家提出三種觀點,一個讓我們害怕

2020-12-21 探索宇宙說

在人類走出地球之後,我們終於知道了,地球之外還有更加浩瀚的宇宙空間。地球在宇宙面前連一粒小小的塵埃也算不上。

當我們知道了宇宙的存在之後,人類又找到了新的奮鬥目標,那就是星辰大海,成為宇宙的霸主。人類在數百萬年前誕生於地球上,經過漫長的進化演化發展,成為了地球的霸主,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

當人類成為了地球的霸主之後,我們感到非常自豪,同時很多人也不知道人類的未來應該朝哪個方向努力。直到我們走出地球,見識到了宇宙的浩瀚之後,我們有了新的奮鬥目標。

當然,要成為宇宙的霸主,成為宇宙最強大的超級文明,其難度遠遠超過成為地球霸主。相對於宇宙來說,地球實在是太渺小了,而要成為宇宙的霸主,首先我們就要對宇宙有足夠的了解,要破解宇宙的所有奧秘,尤其是兩個重要的終極謎團,一個是宇宙的起源,另一個則是宇宙之外的情況。

對於宇宙的起源,目前主流的觀點是奇點大爆炸,也就是起源於138億年前的一次奇點大爆炸。宇宙誕生之後,並沒有停止,它仍然在快速地向外膨脹,到目前為止已經膨脹了138億年,速度也超越了光速。

目前的宇宙到底有多大,無人能夠說得清楚。而以人類現在的科技,我們能夠觀測到的宇宙範圍約為930億光年。這個範圍有可能只是整個宇宙的冰山一角,而通過宇宙能夠不斷膨脹,說明宇宙之外應該還有一個更加浩瀚的空間存在。

那麼宇宙的外面會是什麼樣子?對於宇宙之外的情況,目前我們是無法進行探測了解的,因為我們連宇宙的邊緣都無法觀測到,更不要說探測宇宙之外的情況了。雖然宇宙之外的情況我們無法探測,但是卻並不阻礙人們對它的一些猜測。科學家對此也提出了三種觀點,而最後一個觀點更是讓我們感到害怕。

第一個觀點:宇宙之外還有數不盡的平行宇宙存在,多元宇宙論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這是科學家對於宇宙的一種猜想,而且這個觀點得到越來越多科學家的支持。

在人類沒有走出地球之前,我們通過仰望星空,猜測這個世界之外應該還有更加巨大的世界存在。當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之後,我們終於證實了古人的猜測。地球之外的確有更加浩瀚的空間存在,而地球只不過是這個宇宙中的一粒塵埃。

在人類剛剛走出地球的時候,我們的觀測範圍是非常有限的,基本僅限於太陽系。而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有了更強大的望遠鏡之後,終於能夠觀測到太陽系外的星空,這個時候我們知道了銀河系的存在。而太陽系在銀河系面前也只不過是一粒塵埃。

後來,我們又觀測到了銀河系之外更加浩瀚的宇宙結構,直到觀測範圍擴大到930億光年。通過這些讓我們明白了天外有天的道理。我們的觀測技術在不斷提高,觀測距離也在大幅提升,可是我們仍然能夠看到更加遙遠的空間並不是一無所有,反而是非常精彩,到處都是各種星系。

如果我們將目光放在宇宙的角度,穿過宇宙之外,那麼我們是不是也會看到一個更加浩瀚精彩的宇宙之外世界?這個可能性是非常高的。或許我們站在宇宙之外觀測,你同樣會發現數不盡的宇宙像星球一樣懸浮一個浩瀚的空間之中,而我們的宇宙也只是其中的一粒塵埃。

對於平行宇宙,還有一種觀點那就是多維空間,有科學家認為宇宙是多維的,可以劃分為11個維度。而每一個維度又由無數個宇宙組成,我們生存在三維宇宙中,也同樣有無數個平行宇宙共同存在。

這些宇宙就相當於一個又一個的碎片,碎片之外是一個更加浩瀚的空間,而這樣的空間有11個,每一個空間代表一個維度。每一個維度又有無數的宇宙組成,每一個宇宙都是相互獨立互不幹涉的。而所有的11個維度空間共同組成了一個大宇宙。

第二種觀點:宇宙之外什麼也沒有,這個觀點其實跟跟第一個觀點有一點相似之外。它們都認為宇宙之外是有浩瀚空間存在的,只不過第一個觀點認為宇宙之外非常熱鬧精彩,有無數個宇宙存在。

而這個觀點則認為,宇宙是唯一的,宇宙之外空間的存在只是為了我們這個宇宙不斷膨脹而形成的。我們可以用氣球來做一個比喻,比如,我們將氣球放在一個什麼也沒有的巨大空間中。然後給這個氣球不斷充氣,它會不斷膨脹。

隨著這個氣球的不斷膨脹,它也不斷佔有氣球之外的有限空間。直到有一天,它佔滿了整個空間之後,也就不再繼續膨脹。宇宙之外的空間可能也跟此類似,它只是一個什麼也沒有的浩瀚空間,存在的作用就是為了能夠讓我們的宇宙不斷膨脹下去。

如果這個觀點是正確的,那麼宇宙的膨脹也是有極限的,當它佔滿了宇宙之外的空間之後,也就會停止膨脹。而要證明這個觀點,對於現在的人類來說自然是無法做到的,可是在未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或許我們有能力觀測到宇宙的膨脹情況。

如果有一天發現,宇宙停止膨脹了,那是否說明宇宙之外已經沒有足夠的空間供它膨脹了?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測,宇宙如果停止膨脹,可能還會有其它的原因,比如供它膨脹的暗能量不足了等等。

第三種觀點:我們的宇宙可能是一個生命體,甚至更極端的觀點則認為,宇宙可能是一個浩瀚生命體的一部分神經無組織。這個觀點讓我們感到害怕,宇宙是生命體這樣的猜想並不是吃瓜群眾提出來的,而是有科學家提出來的一種猜想。

其實隨著我們對宏觀和微觀認知的不斷提升,宏觀和微觀也是相對的,宏觀的盡頭是微觀,微觀的盡頭也是宏觀。如果站在宇宙的角度,當宇宙縮小到太陽系這麼大,那麼地球可能只相當於一個粒子那麼大。

可能在很多人看來,宇宙是浩瀚的,它不可能是一種生命體。可如果宇宙之外真的有浩瀚空間存在,那麼宇宙其實也是非常渺小的。人類已經開始大力研究納米科技,如果未來納米機器人出現了,那麼它就可以走進人類的內部。

如果我們以納米機器人的視角走進人類的身體內部,你同樣會發現人體內部是一個非常浩瀚的空間。如果人體內部的細胞有意識的話,它們也會思考: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之外的情況會是如何?它們可能也會對人類生存的世界充滿各種猜想。

以上三種觀點就是科學家對宇宙之外可能的情況的一些簡單的描述。當然,這些只是目前的猜想,我們還無法觀點到整個宇宙的範圍,也無法觀測到宇宙的邊緣。只有真正有一天,我們能夠看到的邊緣,或許才有希望真正窺探到宇宙之外的冰山一角。

相關焦點

  • 宇宙外是什麼樣子?科學家:泡泡宇宙假說!讓人難以置信
    地球是一個橢圓形球體,我們生存在內部,宇宙中像地球一樣的球體數不勝數,而人類也在嘗試尋找外星文明,但是至今未果,不過前段時間英國科學家發文稱已經通過科學運算計算出太陽系中存在36種外星文明,而人類可能也是外星文明中的一種!太陽系已經如此,那銀河系呢?整個宇宙呢?
  • 宇宙之外是什麼?科學家提出三種不同的解釋,你期望是哪一種?
    我們對於所生活世界的認識逐漸的在加深,從最初的地心論發展到日心說,從而認識太陽系,認識銀河系,知道了宇宙是那麼廣闊。但當我們繼續深思的時候,問題就出現了,宇宙是無限的嗎?但是現在的主流科學觀點認為宇宙是誕生於138.2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這也就意味著現在的宇宙是起源於曾經無限緻密、體積無限小、質量無限大的奇點,並且隨著時間的流逝,宇宙不斷的在膨脹,目前已經形成了930億光年直徑的可觀測宇宙,科學家預估不可觀測的宇宙直徑至少在23萬億光年。但無論怎麼說只要給出了具體的數字,那麼也就意味著宇宙是有界限的。
  • 宇宙的膨脹,告訴我們外面可能還有空間,那麼外面會是什麼?
    在人類沒有走出地球之前,我們探索研究的是地球上的秘密,對於星空我們只能向望。可是當我們真正走出地球之後,科學家探索的重點目光也放在了浩瀚的宇宙。宇宙有太多的謎團等著我們去破解,而在眾多的謎團,探究宇宙的起源是科學家最早進行的,通過大量的宇宙觀察研究,科學家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論。
  • 一個害怕失去你的男人,他會是什麼樣子的?
    一個害怕失去你的男人,他會是什麼樣子的?01當一個男人開始害怕失去你的時候,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其實當一個男人深愛一個女人的時候,他最害怕這個女人會離開自己,而自己就圖省一次次的悲傷。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做的也就是好好珍惜自己的生活啦。
  • 宇宙物質是怎麼來的?科學家告訴你答案,不是無中生有!
    宇宙是非常龐大的,在這個龐大的空間內,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天體,而地球只是其中一個渺小的天體。雖然人類當前所具備的能力已經非常強大了,但是人類對於宇宙依然還存在著很多未知。宇宙是浩渺無邊的,科學家曾經發現,宇宙是在不斷發生膨脹的,而人類目前可觀測到的宇宙只有930億光年,在930億光年以外的宇宙究竟是什麼樣子的,人類也沒有答案,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宇宙環境是非常複雜的,在宇宙中存在有害射線、輻射等物質,這對於人類來說都是有致命的傷害的。
  • 宇宙會以什麼樣的方式結束?科學家給出了不同的預測
    這說明它一定起源於一個更緊湊的狀態,也就是我們口中的宇宙大爆炸,這也意味著時間確實有一個起點。」簡而言之,大爆炸產生的能量太多了,導致宇宙仍在繼續膨脹。但是,宇宙會繼續膨脹嗎?回到我們的氣球例子,如果氣球持續膨脹產生能量和空氣,最終,氣球會因為變得太大而爆破。研究人員認為,在遙遠的將來,宇宙也可能會發生同樣的情況。
  • 宇宙的外面是什麼?科學家給出答案,可能很難讓人相信
    哈勃證明了宇宙在膨脹,同時也帶來了一個難題,既然宇宙在膨脹,並且可能源自於137億年的一場大爆炸,那麼宇宙就可能存在一個開端,科學家就需要去思考「宇宙為什麼出現」以及「宇宙的結局」這兩個問題。如果認為宇宙永恆存在,並且一直靜止,就不需要考慮宇宙未來的演化,但是現在的研究告訴人類,宇宙存在一個「開端」,也就是宇宙大爆炸,那麼科學家就需要研究宇宙未來的演化,因為很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宇宙會迎來一個「結局」。宇宙的外面是什麼?
  • 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在宇宙誕生之前,世界是什麼樣的?
    話說在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他的廣義相對論。從這個時期開始,天文學的一個細分領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這個細分領域就是宇宙學。所謂的宇宙學研究的是宇宙整體的演化和歷史。
  • 100萬年後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子?科學家:生命可能實現永生!
    人類確實是宇宙當中非常特殊的存在,恰巧在46億年前太陽系中誕生了一顆可以滿足生命出現的星球,在隨後幾億年的時間內,這顆星球上慢慢的出現了簡單的生物,後來又演化出了宇宙當中唯一的高級智慧生物人類。人類與地球上最為強大的生物,這其實一點都不過分,因為我們僅用了500年,就實現了從原始社會進入到高度發達的文明社會。
  • 宇宙到底是什麼形狀?會是球形嗎?科學家用數據告訴我們答案
    而真正讓我們認知到地球形狀的時間其實是在人類首次走出地球之後,也就是1957年,人類首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的那一刻。當我們真正走出地球之後,地球的形狀和樣子已經是一目了然。站在太空中,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地球是一個藍色的球形。當我們知道了地球的形狀之後,科學家又在思考宇宙的形狀會是什麼樣?會是一個球形嗎?
  • 為什麼科學家相信還有其他宇宙?即:至少有三種物理模型的宇宙
    儘管我們對「宇宙」沒有一個嚴格的定義,但通常它的意思就是存在的一切。實際上,真實情況並非如此,因為我們無法看到宇宙的全貌,至少是因為它們受到了物理學基本定律的限制。因此,當我們談到可見宇宙時,請不要把它與存在本身混淆起來了。事實證明,它是無限的。
  • 宇宙起源於奇點大爆炸,那爆炸之前是什麼?科學家的答案顛覆認知
    、熱量從高到底的一個過程,宇宙萬物都起源於這個奇點,而穩態理論則認為,宇宙一直以來都在維持平衡,就像是一種能量消失以後又會轉化成另一種形態的能量一樣。所以說按照宇宙大爆炸的理論,宇宙和時間都是有開端的,但是這樣的想法有一個致命的漏洞,那就是在奇點誕生之前,也就是時間和空間都不存在的時候,是什麼樣子?宇宙是一片虛無嗎?那虛無又是什麼樣子的?
  • 科學家為什麼說我們的宇宙是二手的,可能源於舊宇宙的反彈?
    圖:宇宙大反彈理論宇宙的能量是恆定的,而宇宙的熵趨向於最大值——魯道夫 克勞西斯人類通過過去一個世紀的努力,目前大致已經能夠確定宇宙是如何形成的,現在是什麼樣的,未來有什麼樣的可能。宇宙如何誕生,未來會如何,我們目前只能從三方面入手:我們知道的,我們認為會這樣的,在前面兩個的基礎上得到宇宙應該是這樣的!圖:如今的宇宙,星系聚集在我們的如今的宇宙中充滿了恆星、星系、黑洞、暗物質、暗能量和輻射。
  • 地球是球形的,那麼宇宙又是什麼形狀,科學家終於揭開了它的面紗
    如果有什麼東西可能沒有形狀,那可能只是宇宙起源的神秘奇點。然而,這個奇異點是否曾經存在仍然是未知的。因為宇宙中所有的東西都有形狀,所以對廣闊的宇宙來說沒有形狀是不可能的。宇宙會是什麼形狀?如果我們想清楚地看到物體的形狀,我們需要站在物體外面。例如,如果我們想知道地球的形狀,我們只有走出地球才能看得清楚。在我們走出地球之前,我們只是在理論上推測地球的形狀。
  • 科學家找不到四維空間在哪,為什麼就敢斷言宇宙存在11個維度?
    首先我們需要搞清楚「四維時空」和「四維空間」的區別,我們生活的宇宙就是一個「四維時空」,在三維空間的基礎上加上了一個「時間維」,這個時間維我們可以進行簡單理解,但是無法對它造成任何影響。如果我們進入更高的維度空間中,並不會變得無所不能,反而下場會十分悽慘。既然人類無法理解其他維度空間,為什麼科學家認為宇宙中存在其他維度呢?我們在未來又應該如何尋找這些高維空間呢?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的暗物質正在減少,是什麼在「淘汰」它?
    1922年,天文學家卡普坦通過觀測宇宙,發現星體周圍很可能存在著一種看不見的物質,而在那之前,科學家們曾經認為,宇宙中普遍都是明物質,也就是說,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可以看到的。那麼,這種看不見的物質會是什麼呢?
  • 科學家提出了太陽系「牢籠」說,我們為何難以突破時空的束縛?
    不過,正所謂知道的越多,未知的也會更多,科學家們對宇宙研究的越深入,我們就愈發覺得人類的渺小,在茫茫宇宙中也愈發體現出人類的孤獨。最明顯的感覺就是我們似乎無法突發空間的束縛,太陽系就像一個「牢籠」一樣緊緊地把我們鎖住。
  • 宇宙真實面貌是什麼樣的?愛因斯坦早已解答,我們看到的是假象
    提起宇宙的形狀,科學家們很難給出具體的描述,在中國古代詞彙的解釋中,宇宙代表空間上的無邊無際和時間上的無始無終。根據我們對宇宙的探索成果,它的已知直徑已經超過920億光年,並且還在不斷膨脹之中,很難確定宇宙究竟是怎樣的狀態和形狀。
  • 宇宙的邊緣是什麼樣子的?帶你看時間的盡頭!
    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我們的宇宙起始於138.2億年前。138.2億年來,宇宙不斷膨脹,這個過程中,物質受到引力吸引逐漸匯聚,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宇宙。因為宇宙的廣闊和我們的渺小,非常遺憾的是,我們能看到的宇宙非常有限。而仰望星空的人總會想到一個問題,宇宙的邊緣是什麼樣子?
  • 原子被放大一億倍後,是什麼樣子的?出現了宇宙模型!
    宇宙是非常龐大的,在茫茫的宇宙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天體,每種天體對於人類而言都是非常神秘莫測的,一直以來科學家對宇宙的探索也是源源不斷的,但是人類所探測的宇宙也只是冰山一角。人類是生活在太陽系中的,但是當前人類連太陽系都無法飛出去,更別說探索宇宙的深處了,不過經過人類的不懈奮鬥,人類可觀測的宇宙範圍為930億光年,即使宇宙還在不斷發生膨脹,但是相信在未來人類一定可以探索到宇宙更多未知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