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吐槽外,或許我們可以換個角度看這個現象!
自從有人開了時令菜的先河後,主廚朋友們就一個季節一焦慮,不知道從哪找靈感,出新菜。杭州西子湖四季酒店金沙廳的王勇師傅,一年9套菜單,四季之外,再加白蘆筍、白松露等特色食材。
當然,要論勤奮,自然要說肯德基師傅&麥當勞爺爺。兩家在相互競爭,不斷追趕中,產品更新速度極快。每天早晨,兩家都會發來消息,咱家又上新了,快來吃呀。
從2002年,肯德基推出了寒稻香蘑飯開始,兩個品牌便開啟了「偷師中餐」的歷程。去年金拱門改名為「金拱門」時,正式加快了中國化的進程。
中式早餐已攻陷半壁江山
國人飲食習慣中,早餐最難更改,你總不能在半醒的清晨,塞一個漢堡吧,因此兩家在早餐PK上各出奇招,中國化產品差不多佔了早餐的一半多,饅頭、油條、豆漿,輪番登場。
他家的粥長這樣
麥當勞以粥為主打,分別有酸菜脆筍雞肉粥、 皮蛋雞肉粥、鹹蛋黃雞絲粥,此等搭配,著實骨骼驚奇。除皮蛋雞肉粥能看到雞蛋瘦肉粥的影子外,其他兩款感覺是直接把配白粥的鹹蛋、小菜放在粥裡煮,這操作有點6。
其實很早之前,肯德基就推出過潮汕風味乾貝大蝦粥,嗯啊,聽名字就很不正宗。
我一度懷疑這兩家對粥有什麼誤解,在潮汕,你能發現粥的種類可以開一大桌宴,或者吃一個月不重樣。相對於小圓盒裡黏糊糊的粥,潮汕人講究稠而不爛,米粒要分明。
當然,潮汕人說糜不說粥,選新米,猛火燒沸,小火慢慢熬,等到煮開米花時,就關火,餘溫慢慢煮熟,最後成為了米香十足,層次豐富的一鍋糜。粥中還可加料,海鮮、肉類、蔬果皆可,鮑魚、龍蝦等食材也可以融入粥中,提升品質感。
肯德基這邊的研發團隊肯定有很多北方人,推出了大餅卷萬物來對打,有京醬滷肉絲和香烤雞扒蛋兩種口味。
土豆絲、滷肉絲、薄脆、類似於甜麵醬的醬、炒雞蛋、黃瓜條,這應該是滿大街的滷肉卷的升級版,或者叫做大雜燴版的煎餅果子,加料,加各種稀奇古怪的料。
為推廣大餅卷萬物,特意邀請大鼓藝人演唱《大餅卷一切》
正宗的天津煎餅果子,由綠豆麵攤薄餅,加雞蛋、油條或者薄脆的「餜篦兒」,食材雖少,卻極具衝突感,這或許是它成為經典的力量。其實所謂創新,並非空想與拿來,街頭小吃可以成為靈感來源,因為他們成為國人愛吃的那一口,肯定有口味或口感上的優勢,向內看。
福和慧的「魔幻煎餅果子」
像米其林一星餐廳「福和慧」就有「煎餅果子」,染黑的麵皮之上是一線麻醬(又類似甜麵醬)、黃瓜條、炸脆的腐皮、烤好有肉感的菇,服務員特意強調要卷著吃,真正捲起來時有一種超級魔幻的感覺,類似於煎餅果子,有脆感又有韌勁,是記憶的復刻,又給人驚喜感。
多元辣口味打先鋒
今年上半年,兩家又在辣味上正面對打,肯德基用川辣嫩牛五方拉了一波情懷,中式川辣醬是幹辣勁十足。此時,麥當勞推出了特色蘸醬,一款川味贊醬在美國火到爆,排長隊才能買到,一度炒到了5W美金,這難道不是中國網紅的走紅路徑嗎?
可是配料表上的蘋果汁、薑蓉、醬油加味淋的組合,讓我深深懷疑,這是啥川味,連個辣椒都沒有。感覺和左宗棠雞一個套路,是外國人眼中的川味。
川味蘸醬 圖片來源:麥當勞微信公眾平臺
此系列的蘸醬,還有宮保風味贊醬(芝麻醬、花生醬、蛋黃醬的混合版)、蒜蓉辣椒醬(估計是上海風味的,口味偏甜)。
辣味是秋冬季節兩家重點推出的口味,至今出的單品有川辣泡椒雞塊、油潑辣子雞,秘制川辣雙雞堡。
從川菜味型來看,帶辣味的味型大體有:
麻辣味型:水煮牛肉、麻婆豆腐為代表,花椒、辣椒為主,因菜而不同,郫縣豆瓣、花椒粒、花椒麵都可入其中。
酸辣味型:相比麻辣,酸是主角,在辣椒與生薑的雙重辣味中突出重圍,酸味醇厚微微辣。
泡椒味型:群眾基礎強大的味型,泡椒鳳爪、泡椒牛蛙、泡椒雙脆、泡椒仔兔,以泡椒微辣又回甜的口味為主調,再加醪糟汁、冰糖調製柔和。
怪味味型:鹹、甜、麻、辣、酸、鮮、香並重(點擊查看,怪味內容)。
糊辣味型:幹辣椒在鍋中炸成糊辣殼,因此稱為糊辣,宮保(點擊產看,宮保內容)菜可大體歸在這一味型中。
紅油味型:朝天椒、二荊條、小米辣等不同辣椒在油中彰顯著辣味,再加醬油、白糖,辣氣有,又不燥,夫妻肺片、烤椒皮蛋都是代表菜。
魚香味型:加了泡辣椒,因此有了微微的辣味。
川菜以麻辣見長,但細分之下,辣味又有區別,藏身在各味型中,且味型皆有側重,並非大把辣椒下鍋那麼簡單。且不論兩家對辣味的開發是否正宗,但大體已經出現了麻辣、煳辣(宮保)、泡椒幾種。開個腦洞,雞作為兩家的主打食材,可以玩的口味和類型非常多,不知未來會不會出現怪味雞塊,或者出魚香蘸醬、紅油蘸醬。
川菜20多個味型,內涵豐富,味道在調味順序和用量多少之間千變萬化,中餐多元的菜系,不知道又有多少味型(點擊查看,30個味型的解讀),肯德基和麥當勞都開始俯下身子,靠著豐富的辣味打天下,我們為何不再深入下,向內尋找創新的靈感呢。
在「偷師中餐」的五六年中,還有一些季節性的美食推出,如蛋黃鮮肉粽、小鮮肉月餅,最讓我印象深刻則是麥當勞在8月8日推出的定勝糕,這是一個新的信號,中式糕點已經成為了他們的新目標了。 老字號的中式糕點依舊是老味道,但樣子質樸,重新吸引年輕人著實有點難,有些星級酒店拿來重新改造,打造中式下午茶,時尚,又有親切感。
傳統的定勝糕
中餐一切皆有可能,無論是粥、餅、面、飯,還是酸甜苦辣的層層味道,只取決於你,願不願回頭望,回頭探。採訪很多老師傅時,提到中餐對外的學習,擺盤是一方面,但在味道上,很多人都堅定地說,回到傳統吧。
此文並非要指責或吐槽肯德基、麥當勞偷了多少中餐的料,而是它就在那,你應該回來,把它們修整好,鼓點一響,像個角兒一樣,鄭重登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