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名譽教授 促學科建設

2020-12-13 教育信息速報

本報訊(記者秦洋)12月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名譽院長、河北省骨科研究所所長張英澤蒞臨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交流指導,該院黨委書記李保為張英澤院士頒發了「骨科特聘名譽教授」聘書。

張英澤院士針對學科專項規劃、創新生態評估、創新平臺共建、「雙一流」高校學科建設和重點臨床醫學專科建設等問題與該院領導及骨科代表展開討論,籤訂合作協議書,並就兩例病例進行手術示範、交流。

座談會上,張英澤院士與山醫大二院院長趙斌籤訂了合作協議書。該院與張英澤院士將通過臨床指導、遠程會診、疑難患者轉診、前沿技術指導、學生培養、進修培訓等方式,在平臺建設、人才培養、合作交流以及實驗室建設等方面開展深入的戰略性合作。旨在通過合作,進一步提高山醫大二院骨科在複雜骨折微創治療、創傷免疫、膝關節骨關節炎致病機制及微創保膝等領域的基礎研究和臨床診療水平,進一步提升骨科實驗室建設水平及醫療團隊和學科建設水平。

張英澤院士還與骨科各專業組主任前往手術室,進行手術示範。第一例是為一位39歲的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手術。張英澤院士採取了提前髓內植骨支撐的方式進行手術治療,該項手術技術是河北醫大三院發明的,目前已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成果,成果已成功轉化。第二例是為脛骨平臺粉碎骨折患者進行手術,手術用時1小時。採用張英澤院士團隊的微創治療手術方式,大大縮短了手術時間,降低了手術風險,減少了患者痛苦,通過關節鏡可以觀察到,微創復位及關節的平整度較之傳統手術均有著顯著的優勢。

(責編:李琳、馬雲梅)

【來源:山西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院士專家山西行】聘名譽教授 促學科建設
    本報訊(記者秦洋)12月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名譽院長、河北省骨科研究所所長張英澤蒞臨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交流指導,該院黨委書記李保為張英澤院士頒發了「骨科特聘名譽教授」聘書。
  • 贛醫一附院院長鄒曉峰教授應邀參加國家衛健委智庫學科建設與質量...
    贛醫一附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鄒曉峰教授作為國家衛健委智庫學科建設與質量安全專委會成員,應邀參加此次活動並作交流發言。  國家衛健委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副主任、智庫理事會理事兼秘書長方建寧主持了智庫學科建設與質量安全專委會工作啟動會,中山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肖海鵬教授致歡迎辭。智庫辦公室成員、無界進修總編輯許一方介紹了智庫和專委會設立的背景、章程和組織架構等。
  • 「新時代 新文科:全國藝術類學科建設研討會」成功舉辦
    在新時代建設、新文科使命的召喚下,清華大學將以更大的力度支持美術學院學科建設,為新文科,特別是藝術學科的創新發展積極創造條件,鼓勵美術學院立足新時代、回應新需求,充分利用清華大學的學科平臺與資源,與全國兄弟院校一道不斷產出優秀成果,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 「學科中心院內外一體化建設——心臟健康關愛計劃」正式起航!
    2020年8月21日,由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蘇州工業園區心血管健康研究院主辦發起「學科中心院內外一體化建設——心臟健康關愛計劃」啟動會成功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心血管專家學者就該項目的美好願景、落地方案等進行分享。
  • 首屆明德藝術論壇:聚焦新文科背景下藝術管理學科建設
    論壇涵蓋「新文科背景下藝術管理學科建設」「音樂表演理論話語體系學術研討」「跨界與融合:當代學院藝術新趨向」三個主題。 近日,教育部發布了《新文科建設宣言》,新文科概念的提出和新文科建設宣言的發布,為新時代包括藝術各個學科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提供了新的可能和思路。如何理解新文科的豐富內涵?如何運用新文科理念進行藝術學科的人才培養?
  • 中大醫院影像中心李澄教授工作站、血液病多學科協作診療分中心...
    12月17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影像中心李澄教授工作站、血液病多學科協作診療洪澤分中心籤約揭牌儀式在淮安市洪澤區人民醫院隆重舉行。,中大醫院院長助理兼醫學影像部主任李澄與洪澤區人民醫院、中醫院院長王林森代表雙方共同籤署李澄教授工作站協議書,中大醫院血液科葛崢主任與王林森院長籤署血液病多學科協作診療分中心協議書。
  • 教研促成長-語文英語學科專家蒞臨廣州市華穎外國語學校培訓指導
    秋風送爽,耕耘不息,教研合力,共促成長。11月12日、13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石麗媛老師和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徐蘇燕副教授相繼蒞臨我校進行培訓指導。石麗媛老師是小學高級教師(副教授),現任華師附小語文學科組長,教學能力出眾,多次被評為市、區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多次獲省、市優秀科研成果獎。在課堂教學上,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特色——「以讀促思、以學激能、以美育人」,在識字教學方面,強調導入環節的遊戲性趣味性,強調識字環節的重現和鞏固,強調寫字環節的細節教學。
  • 某教授發的雙一流調整建設高校名單
    聽說某教授發的雙一流調整建設高校名單,各位珍藏。這個版本最大的特點是:1.有下車的,2.名單中一流學科高校數量少,不像其他版本一流學科高校得15所以上3.以附件3的形式突出了調整字樣,契合了動態調整,有上有下。 實話實說,河南理工大學綜合實力相對名校顯得普通。
  • 交叉學科是什麼?什麼學科交叉受重視?為何將成第14個學科門類
    集成電路等交叉學科將出爐  為什麼學科交叉獲得如此重視?南京大學學科建設與發展規劃辦公室主任陸現彩教授告訴記者,已有學科的分化和融合是學科發展的趨勢,也是新學科的生長點。「南大以基礎學科見長,上個世紀70年代末,比如計算機等學科從數學系分化而出,之後電子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學科從物理學科生長而出,南京大學曾一度建有50多個一級學科,學科體量位居全國前列。」
  • 「會議簡訊」「北京地區高校國際關係學院學科建設」研討會召開
    2020年12月1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家全球戰略智庫主辦、《世界經濟與政治》編輯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承辦的「北京地區高校國際關係學院學科建設研討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舉行。
  •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秦昕教授交叉學科團隊最新研究在國際頂級醫學...
    近日,中山大學管院秦昕教授交叉學科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Association of high profile football matches in Europe with traffic accidents in Asia: archival study」在國際頂級醫學刊物《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教授交叉學科團隊最新研究在國際頂級醫學刊物《英國醫學雜誌...
    近日,中山大學管院秦昕教授交叉學科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Association of high profile football matches in Europe with traffic accidents in Asia: archival study」在國際頂級醫學刊物《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學科會聚引領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路徑探討
    也就是說,「雙一流」建設強調以新的理念和範式,加快學科交叉融合,打造應對重大需求的學科生態系統,這為新時代頂尖學科和頂尖大學建設指明了方向。本文嘗試提出學科會聚的基本內涵,聚焦四所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動案例和浙江大學的探索性舉措,對學科會聚引領一流大學建設的路徑進行初步探討。
  • 南京中醫藥大學召開「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專家評議會
    以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廣基為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中國科學院院士嶽建民,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醫科大學校長沈洪兵,教育部高等學校中藥學類專業教指委主任委員、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原校長匡海學,國務院學科評議組中藥學組成員、中國藥科大學副校長孔令義以及南京大學徐強教授等7位專家組成專家組,對學校「雙一流」整體建設情況、中藥學學科建設情況進行評議和指導。會議由校黨委書記程純主持。
  • 和美陽光沐東原—東平縣佛山小學學科教學品牌建設研討會圓滿成功
    2020年,在這個不平凡的4月伊始,在孟昭君校長的引領、馮殿玉副校長的組織下,佛山小學組織召開了一次「一科一品」學科教學品牌建設的骨幹教師研討會。分學科探討如何更好的發展學校的未來。如何提高佛小教師的專業成長。如何提高佛小孩子們的綜合素養。大家齊聚一堂,共同獻計獻策。
  • 靜以致知,定以彰德——復旦大學政治學學科帶頭人陳明明教授
    陳明明,畢業於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法學博士,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復旦大學政治學系主任、陳樹渠比較政治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面對政治學科中諸多關鍵議題,陳老師以歷史視角切入,操庖丁之刀解析出我國近現代政治的筋骨與風韻。陳老師的研究成果一方面聚焦於黨與國家關係問題,在二者的互動關係中解讀中國現代國家的建立、建設與發展,一方面著眼於當代中國政治史的研究拓展,點明其中的學科視野與問題意識。陳老師在問題意識、學科意識、研究章法上均對當代中國政治學界中作出了應有貢獻,在得到儕輩盛譽的同時,影響和培育著後輩政治學人。
  • 學科評估 | 音樂學院舉行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部署推進會
    新聞網訊 11月26日下午,音樂學院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部署推進會在德雅樓音樂廳舉行,院長王靜怡主持會議並作了具體工作安排。王靜怡指出,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是對學院各項教學工作的一次大檢閱,全院師生務必要高度重視起來,群策群力認真準備評估檢驗,並對做好迎接評估工作提出了幾點具體的要求:一要認真學習評估的具體指標要求,準確把握評估政策內容;二要全面梳理各學科的材料,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把材料做實做細;三要利用此次評估工作,把學院的學科亮點和優勢特色充分展現出來,進一步提高學院的辦學名氣;四要藉助評估工作,推動學科發展
  • 吉首大學資環學院召開生態學學科全國第五輪學科評估推進工作會
    紅網時刻湘西12月14日訊為積極做好生態學科全國第五輪學科評估的參評工作,吉首大學生物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於近日召開了生態學科全國第五輪學科評估推進工作會議。會議由學科帶頭人、學院院長譚敦炎主持,學院學術分委員會成員、學術骨幹及學院中層幹部參加會議。
  • 要促進傳統翻譯學科向「新翻譯」學科轉變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鄒進文教授,湖北省翻譯工作者協會會長、武漢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劉軍平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蔡聖勤主持開幕式。  實現翻譯事業創新融合新發展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許鈞基於多年的翻譯研究和實踐經驗,以「關於翻譯和翻譯研究的幾點思考」為題進行發言。
  • 中地君豪為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捐資助力學科建設
    5月14日,中地君豪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地君豪)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一院」)學科建設項目捐贈儀式在中山一院院史館三樓會議室舉行。此次捐資金額為人民幣1000萬元,所捐資金將用於中山一院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醫療設備採購等多個方面,助力中山一院繼續加強學科建設,在醫學領域開展深入研究,向「具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國家醫學中心」的目標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