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子,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能,科學研究證明,枸杞子的有效成分為枸杞多糖,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抗腫、抗衰老的作用。
《神農本草經》記載道:「枸杞為上品,久服堅筋骨,輕身不老。」《本草綱目》亦記載道:「枸杞滋腎,潤肺,明目。」
枸杞泡水,有助於為身體補足所需的營養物質,但是關於枸杞泡水的禁忌,我們一定不能忽視,這樣才能起到最好的養生效果。
現在才知道,枸杞雖能養生,但這5禁忌,最好避而遠之,別再犯錯
1、脾胃虛弱的時候不要食用
常喝枸杞泡水,雖然能夠幫助養生,可是對於出現脾胃虛弱的人群,此時服用枸杞反而會加重自己的症狀,對於脾胃虛弱的人需要先滋補自己的脾胃。
補氣先補脾,脾胃不分家便是這個道理。枸杞屬於微寒的食物,並不適合脾胃虛弱,需要滋補的人群服用,否則很可能會加重脾胃虛寒的問題。
在我們生活中,如果出現了脾胃虛弱的現象,就不要飲用枸杞,放下保溫杯中的枸杞,先保護自己的脾胃才是關鍵,希望你不要犯錯。
2、染有風寒的時候不要食用
枸杞對於人體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當自己偶然風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此時吃枸杞,很可能會導致身體出現上火的症狀。
這個時候一定要緩解自己的風寒症狀,再通過枸杞滋補身體,所以這個時候就不要再把枸杞端上飯桌了,以防身體健康恢復受影響。
3、便溏洩瀉的時候不要食用
雖然枸杞能夠起到滋腎潤肺補肝明目的作用,可是當身體出現便溏腹瀉等情況時,還是先停下枸杞吧,因為枸杞和山藥茯苓等類似,都有潤腸的作用。
枸杞具有一定的潤腸通便作用,對於本身腹瀉的人群,大便成形本來就比較困難,此時服用枸杞反而會加重症狀,導致症狀難以痊癒。
所以對於腹瀉的人群,枸杞這種食物最好避而遠之,等到身體慢慢恢復之後,再食用即可。
4、熱性體質的人群不要食用
對於經常喜歡吃寒涼的食物,愛喝水容易全身發熱的熱性人群來說,枸杞並不是一種很適合他們用來滋補的食物。
如果經常吃枸杞很容易導致身體上火,所以對於這類人群而言,常吃枸杞不僅達不到養生的效果,反而會慢慢損害自己的健康。
所以當你的身體素質不適合某一種養生食材的時候,就不要勉強了,可以選擇其他養生方法,也有助於呵護身體。
5、枸杞不能過量食用
很多人都知道枸杞具有較強的養生效果,只要是近期出現體虛乏力,視物模糊等症狀,就會頻繁大量的補充枸杞,恨不得把枸杞當成大米。
枸杞作為一個藥食兩用的滋補品是不能大量食用的,否則很容易導致身體出現上火的問題,甚至會導致雙眼出現不適感,所以枸杞養生也要控制好食用量。
關於枸杞泡水的禁忌,已經為大家介紹完畢,希望大家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養生方法,另外在生活中也要學會正確搭配,畢竟僅用一種食材泡水效果比較單一:
枸杞加菊花(明目)
枸杞和菊花搭配在一起泡水喝,雖然比較簡單,只需要將枸杞,白菊花等同時放入比較大的杯子中即可再用開水衝泡,放到適宜溫度就可以飲用了。
但是這一款對於經常上班的人群以及長期對著電腦的人是非常有益的,能夠起到明目的作用,還能緩解眼睛的疲憊感。尤其是肝火旺盛的人也可以適當喝一點。
枸杞加黃芪(補氣)
黃芪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食物,對於補充腎氣有幫助,男性感覺腎氣不足,可以經常用黃芪泡水喝。
枸杞葉本身含有多種營養成分,能夠幫助養肝護腎,如果和黃芪搭配在一起泡水喝,養生的效果也會翻倍,更有助於滋補腎臟,補腎益精,彰顯男性魅力。
枸杞加薏米(健脾祛溼)
有些女性因為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往往會加重,體內溼氣溼氣過重就會增加身體患病的風險,可以把枸杞和薏米搭配在一起泡水喝,更有助於健脾去溼。
首先要將薏米挑出雜質,再用清水淘,洗乾淨以後控幹水分放入到平底鍋當中,在不必放油的情況下開小火翻炒直至出現香味。
此時加入適當的枸杞,浸泡幾分鐘之後就可以放心飲用了,每天適當喝一點,對於利水消腫健脾祛溼有非常好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