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啤酒行業市場,向來是被雪花、青島、百威、嘉士伯、燕京啤酒五大啤酒巨頭把持,從行業格局來看,佔據了83%的市場份額。
雖然市場被巨頭壟斷,但並不是毫無變化,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升,對美好、品質、多樣化生活的嚮往,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尋求,更好味道、更好口感的啤酒。
基於此,啤酒行業出現一股新生力量——精釀啤酒。據行業公布數據來看,2013年中國有17家精釀啤酒企業,2014年33家,2015年74家,2016年293家,截止到2019年,已接近2000家精釀啤酒企業。
僅僅6年時間,從無到有,從十幾家到幾千家的精釀啤酒,國內精釀啤酒迅速地走完了萌芽期狀態,進入到了全新的發展階段。但是國內的5大巨頭也全部進入到了精釀這個領域,在工業啤酒巨頭的虎視眈眈下,創新的精釀啤酒到底該如何做?
熊貓精釀作為精釀啤酒領域的頭部品牌,從2013年10月首款瓶裝款上市,到2017年5月獲1.19億A輪融資,如今已經走到了精釀啤酒的前列。他們是如何做的,他們又是如何理解「精釀啤酒」這一全新的市場的。
-01-
精釀啤酒定位
精釀啤酒品牌井噴,但在營銷打法上千差萬別,有的主攻線上,通過社交媒體、電商平臺,完成用戶的認知和交易;有的主攻線下,通過開設餐飲零售門店擴張的形式,實現消費者的品牌認知和消費購買。
而對於熊貓精釀,潘丁浩告訴新經銷,「精釀啤酒不像紅酒,一位好友從國外帶了一瓶好酒,約上三五個朋友一起分享。跟白酒的忠誠更不一樣,假如想喝啤酒,立馬就要喝到,喝不到熊貓精釀,會考慮雪花或燕京。即使一個精釀愛好者,也可以無限的降低底線,繼而選擇其他。」
從過往熊貓精釀的銷售佔比來看,餐飲渠道佔了大頭。因此,熊貓精釀將自己定位成一個重線下的快消品牌。
精釀啤酒作為一個全新的東西,消費者無法簡單地通過一瓶酒,理解背後的文化故事。前期只能通過開設門店,讓消費者去體驗,精釀啤酒怎么喝,搭配什麼樣的食物。
告訴消費者精釀啤酒,不僅代表啤酒,更代表的是全新的,更有品質,更注重儀式感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腳踩一箱酒,喊到不喝完今天誰也不要走」。所以熊貓精釀期望通過門店,去做精釀文化的普及教育,同時也是一種品牌的宣傳。
-02-
精釀啤酒的未來
啤酒的未來一定有精釀的位置,但具體有多少還不知道。可能有人會將中國的精釀啤酒市場對標美國,美國當下正處於精釀啤酒的成熟期,有八千多個品牌存在,幾乎在任何一個區域或角落都能看見精釀啤酒的售賣。
那麼,中國的市場會怎麼樣呢?
潘丁浩坦言,留給中國精釀發展的窗口期會非常短,工業啤酒巨頭的進入會影響整個精釀的發展。如今這些巨頭已經進入到布局階段,到全面鋪開,可能也就3-5年時間。但是創新的精釀品牌仍然有很多機會,畢竟才剛剛進入發展階段,是消費者必然的選擇趨勢,行業有機會市場有容量,但是能拿到多少份額,就要看創新的精釀啤酒怎麼努力了。
PS:熊貓精釀聯合創始人潘丁浩先生,將作為演講嘉賓參加新經銷8月24日-8月26日在上海舉辦的「2020年(第三屆)中國快消品大會」,屆時他將分享更多創新精釀啤酒營銷乾貨內容,具體的線上線下打法,感興趣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本次大會!
PS:2020年8月24日-26日,由新經銷舉辦的第2020年(第三屆)中國快消品大會將在上海震撼開啟!100+重量級分享嘉賓,2000+快消行業從業人員,16場重磅議題。本屆大會將以「數位化新基建」為主題,發掘數位化新基建為行業帶來的機遇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