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簡單介紹一下自己,本人是一個80後,工作後由於懶於運動加上飲食的不合理,兩年前身高175cm的我已經是一個體重超過200斤的大胖子,三高外加重度脂肪肝,最終在醫生的囑咐下痛定思痛開始跑步,從最初的每次跑3、5公裡到如今參加全程馬拉松賽,體重也減掉了50斤;從最初的只是用手機跑步軟體記錄跑步數據到後來入手Forerunner 920xt做跑步監測,本次測評就從一個跑者的角度對Garmin旗下的兩款專業GPS心率跑表做一個較為詳細的橫向對比測評,方便廣大跑步愛好者在選購產品前對產品本身有更全面的認識。
Forerunner 235 為 Garmin 公司今年新發布的光電心率跑表,與上一代產品 Garmin Forerunner 225相比,首次採用了 Garmin 自主研發的稱作為「Garmin Elevator」的光電心率計,利用手錶背面的三顆發光 LED 讀取手腕皮膚下的血液流動速率計算出實時心率;Forerunner 920xt 則採用傳統的胸觸式心率胸帶綁定在人體的胸前,通過心率胸帶兩側的電極測量皮膚中的心動電流周期變化,再通過無線傳輸技術發送給心率跑錶轉化為便於觀察的心率。(Forerunner 920xt 裝中搭配的是 Garmin HRM-Tri 心率胸帶)。兩種心率監測方式相比較而言,Forerunner 235 的光電式心率監測擺脫了如同佩戴 bra 般的胸帶,因此更為方便快捷與舒適;而 Forerunner 920xt 的胸觸式心率胸帶則是較為成熟的技術,與目前醫院心電圖儀採用的監測原理一致,從而心率監測的準確性已得到普遍認可,但缺點也是顯而易見:在整個跑步過程中須在胸前綁著那一根不太舒服的帶子,尤其長時間跑步過程中佩戴容易摩擦皮膚。
在跑步路線追蹤方面,與上一代產品 Forerunner 225 相比,Forerunner 235 也首次採用了與Forerunner 920xt 相同的GPS 和 GLONASS 雙衛星系統定位,並將記錄的時間間隔也提高到與Forerunner 920xt 相同的每秒記錄一次數據,從而確保了路線追蹤的精度。
1、錶盤正面(左為Forerunner 235,右為Forerunner 920xt+Garmin心率胸帶)
兩表正面都是非觸控式彩色液晶錶盤,Forerunner 235 採用的是圓形錶盤,錶盤直徑 44mm,正面無任何按鍵,Forerunner 920xt 則是方形錶盤,錶盤長X寬為 55mmX48mm,正面下方有兩顆功能按鍵,分別為返回鍵與確定鍵。從正面錶盤來看,Forerunner 920xt 顯然要更大一點,MM 們的細手臂戴著可能有點 HOLD 不住,Forerunner 235 錶盤則小巧簡潔一些,且圓形錶盤更符合傳統手錶的樣式,個人認為更適合平時出街佩戴。
2、錶盤側面(下為Forerunner 235,上為Forerunner 920xt)
兩者側面都採用實體功能按鍵。右側面, Forerunner 235與Forerunner 920xt 都為兩個按鍵,但功能卻完全不同,Forerunner 235右側上方的按鍵單獨用粉紅色標記,按鍵上還有一個黑色的跑步姿勢的小人,個人覺得這個按鍵設計非常人性化,可以讓新用戶很容易理解這是一個跑步功能鍵,按下這個按鍵就可以直接跳轉到「跑步」運動模式了,粉色按鍵的下方是一個黑色的返回功能按鍵;Forerunner 920xt 右側的兩個按鍵為上、下選擇按鍵,用於選擇不同的菜單選項。左側面,Forerunner 235有三個按鍵,左側最上方的是開關機按鍵,左側下方為兩個上、下選擇按鍵;Forerunner 920xt 左側上方是開關機按鍵,左側下方為菜單選項按鍵。通過圖片可以看出,兩塊手錶的按鍵樣式區別明顯,Forerunner 235 除了右側單獨的一個粉色按鍵, 其餘5個按鍵都為與錶盤一致的黑色, Forerunner 920xt 的正面兩個按鍵為黑色外,兩側的4個按鍵均為區別與錶盤顏色帶有防滑紋路的銀色按鍵,這種按鍵設計使 Forerunner 920xt 看上去更專業,但Forerunner 235 的按鍵設計更為簡潔,與錶盤一致的顏色使得整個跑表更融為一體,更適合休閒佩戴。(事實上,時尚界的寵兒 Apple Watch 的按鍵配色也是與錶盤顏色一致)
3、錶盤背面(左為 Forerunner 920xt,右為Forerunner 235)
背面是兩種不同心率監測方式在兩塊跑表外觀上最大差異的體現,Forerunner 235 的三顆光電式「Garmin Elevator」LED 發光探頭明顯突出於背面,個人認為這樣的設計的目的是確保發光探頭能與皮膚表面緊密接觸,從而確保心率監測的準確性;Forerunner 920xt 的背面為一金屬材料平面。
4、錶帶(左為 Forerunner 920xt,右為Forerunner 235)
兩款跑表的錶帶配戴感覺區別也很大,Forerunner 235 的錶帶寬度為 21mm,採用5孔設計,但其實只有中間的孔是通的,錶帶末端通過一根卡針卡在中間孔的不同位置調整錶帶鬆緊,錶帶材質非常柔軟,同時錶帶表面也感覺是採用了膚質感膜塗層,佩戴的感覺非常舒服;Forerunner 920xt 的錶帶比較硬,錶帶寬度達 26mm,比235足足寬了 5mm,且錶帶中間為單個大扁孔設計,錶帶末端的卡針也比235要粗大得多,顯然Forerunner 920xt 這樣的設計是為了佩戴得更為牢固,這也許是因為Forerunner 920xt 定位為鐵人三項手錶,不光要戴著跑步,還要考慮遊泳與騎車。
5、同步充電線(上為Forerunner 235,下為Forerunner 920xt)
兩款跑表的同步充電線也截然不同,Forerunner 235 的同步充電線為夾子式的,通過夾住跑表背面的4個觸點來進行充電和同步,Forerunner 920xt 的同步充電線為卡扣式的,通過扣住Forerunner 920xt 的兩個側面來進行充電和同步。需要說明的是,表面看上去Forerunner 920xt 的卡扣式同步充電線似乎與錶盤的接觸更牢固,但其實Forerunner 235 的夾子式同步充電線的夾緊力量也很大,夾住Forerunner 235 錶盤後絲毫不會有鬆動現象。(不會出現像 Apple Watch 的磁吸式同步充電線稍微用點力碰觸後就會與手錶脫開的現象)
既然是跑表,首要的功能肯定是跑步路線的追蹤,這其中包括跑步距離的的測量與跑步過程中實時速度的測定,下面就通過三種不同情況下的跑步情況對比Forerunner 235和Forerunner 920xt在路線追蹤方面的性能。
MFA180跑步測試
MAF180 訓練法是最常用的有氧跑法之一,是用180減去跑步者的年齡,得出的數字作為最大心率 HRmax,這個數字再減10得出最小心率 HRmin,跑步時候把心率控制在這個區間,儘量接近 HRmax,MAF180 訓練可有效提升心臟泵血能力、單位血液的攜氧能力以及運動中代謝脂肪供能的效率。
測試時間:2016年3月13日早晨
測試地點:無錫市新吳區大溪港省級溼地公園
將一個小時的 MFA180 跑步記錄,同步到手機端的Garmin Connect 軟體中,數據顯示 Forerunner 235 測得的跑步距離為 9.58公裡,Forerunner 920xt 測得的跑步距離為9.57公裡,但在總爬坡高度方面,Forerunner 235 測得總爬坡高度為48米,Forerunner 920xt 測得總爬坡高度為3米,考慮到大溪港省級溼地公園一路平坦的實際情況,Forerunner 235 顯然產生了較大的誤差。另外,卡路裡消耗值兩者之間也有較大的不同,由於卡路裡消耗主要受心率影響,表明兩塊跑表在心率檢測上也不一致,關於心率監測的對比將在本文第四部分討論。
為了對比兩塊跑表在跑步過程中的實時配速測定,我們將兩塊跑表的數據從 connect.garmin.cn 網站上導出,再通過 Garmin 專門的數據分析軟體 Garmin Training Center 進行展示與分析。
從上面這張配速對比圖可以看出,在前5分鐘內,Forerunner 235 與的配速曲線都有較大幅度的震蕩,Forerunner 235 曲線震蕩幅度大過了Forerunner 920xt 的震蕩幅度,說明在起步階段,兩塊表的速度測定都還不是很穩定,5分鐘以後,配速曲線趨於平緩,逐步與實際的跑步情況趨於一致。
亞索800跑步測試
亞索800訓練法是通過若干組800米衝刺跑所用的時間算出每組800米所需時間「分:秒」,來推算出全程馬拉松所用時間的「時:分」。這種訓練法與 MFA180 訓練法正好相反,要求跑步者用接近自己腿部肌肉乳酸閥值的速度全力去跑,對提高肌肉力量與比賽成績非常有益。
測試時間:2016年3月14日早晨
測試地點:無錫市體育中心室外公共體育場
本次亞索800跑共進行了6組800米跑,每組休息間隔3分鐘。無錫市體育中心室外公共體育場的跑道為標準400米跑道,因此每組跑步為繞跑道兩圈,6組共跑12圈。從上圖中看出,Forerunner 235 的測定距離為5.04公裡,Forerunner 920xt 的測定距離為5.37公裡,兩者都與理論距離4.8公裡相差較大,同時,在總爬坡高度數據方面,Forerunner 235 測出的總爬坡高度數為42米,而Forerunner 920xt 沒有測出爬坡高度,顯然,在平坦的操場上跑圈,Forerunner 235 測出的爬坡高度數據是不對的。這裡為了進一步弄清楚距離偏差原因,我們將兩塊跑表測得的地形數據導出到 Google Earth 做進一步分析。
通過 Google Earth 地圖看出,Forerunner 235 與 Forerunner 920xt 在跑圈中的軌跡與實際的跑道都有偏差。在跑到的直線段,路線追蹤軌跡與實際跑道尚能重合,但在跑到的圓弧段,路線追蹤軌跡與實際跑道產生了偏移的現象,這是因為跑表的定位系統對弧線的測量是通過直線記錄點差值擬合確定的,不同跑表直線記錄點的密度與差值算法的差異都會對弧線擬合的形狀產生偏差。通過查閱網上的一些資料可以得知,在民用消費領域,目前幾乎所有的跑表與手機在圓弧形線路追蹤上與實際路線情況之間的誤差已經成為無法克服的痛。這裡小小的期待一下咱們中國自己的北鬥導航系統,希望不久的將來能出現採用北鬥導航系統的跑表,並在弧線測量精度上有所突破,打破美國和俄羅斯的壟斷。
全程馬拉松測試
在整個Forerunner 235 的試用期間,恰逢有著「人在畫中跑」稱號的2016年無錫國際馬拉松舉行,本人作為參賽者之一,有幸戴著Forerunner 235 參與了全程馬拉松實戰,在實戰中對比Forerunner 235 與Forerunner 920xt 的測試數據。
測試時間:2016年3月20日上午
測試地點:2016無錫馬拉松全程賽道
全程馬拉松的測試結果與 MFA180 的測試結果非常相似,從跑步測得的距離來看,Forerunner 235 測得的距離為42.50公裡,Forerunner 920xt測得的距離為42.51公裡,兩者相差0.02%,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但在總爬坡高度及消耗卡路裡方面,兩者之間又產生了較大誤差,Forerunner 235 顯示總的爬坡高度為206米,Forerunner 920xt顯示總的爬坡高度為83米,測得總卡路裡消耗上,兩者也有656千卡的誤差。
從配速對比圖上看,兩塊跑表的曲線基本處於統一區間,但兩者又不完全重合,Forerunner 235 的曲線震蕩幅度還是較Forerunner 920xt 大一點。
Forerunner 235 採用了新型的光電式心率監測技術,與Forerunner 920xt 傳統的胸觸式心率胸帶在心率監測方面的對比自然也是重頭戲,下面仍然通過上文提到的三種跑步測試將兩塊跑表測得的心率數據導入Garmin Training Center 做一番對比。
MFA180跑步測試
從 MFA180 訓練的心率對比圖上看,在前10分鐘,兩者完全不重合,Forerunner 235 的心率曲線在前5分鐘以內起伏較大,5分鐘以後才基本趨於平緩。10分鐘以後,兩塊跑表的心率曲線基本完全重合,自己猜測Forerunner 235 出現此種情況可能是由於前10分鐘身體還處於熱身狀態,手腕皮膚下的血液流動速度尚未處於穩定狀態所至。
亞索800跑步測試
兩塊跑表在亞索800訓練法中的心率曲線形狀基本一致,但 Forerunner 235 的波谷心率全部低於 Forerunner 920xt 的波谷心率,在波峰心率上,兩者基本完全一樣。
全程馬拉松測試
兩塊跑表在2016無錫國際馬拉松賽中測得的心率曲線差異之大讓人有點吃驚,從曲線圖上看,Forerunner 235 的心率曲線一直位於 Forerunner 920xt心率曲線的上方,Forerunner 235 測得的全馬全過程平均心率為179,最大心率甚至達到了207,Forerunner 920xt 測得的全馬全過程平均心率為168,最大心率為177,考慮到本人全程中幾乎勻速的跑步情況與心臟承受能力的實際,感覺Forerunner 920xt 的心率數據更可靠一些。
在官方說明書中,Forerunner 235 的待機時間在手錶模式下可達6周,同時開啟 GPS 和手錶背面的光學心率監測約為10小時,Forerunner 920xt 的待機時間在手錶模式下可達4個月,在 GPS 開啟的訓練模式下約為17個小時。實際使用下來,兩塊手錶的電池確實非常耐用,本人平時每天開啟手錶的 GPS 跑步時間約1個半小時,加上平時的日常使用,晚上也不關手錶,兩塊手錶基本都可以5天左右充一次電。下圖為參加2016年無錫馬拉松比賽之前和比賽之後兩塊手錶的電量消耗情況對比。
從早上6點14分開啟兩塊手錶,到下午1點22分,使用時間為7個小時零8分鐘,其中跑馬拉鬆開啟 GPS 的狀態為3小時35分鐘,其餘3小時43分鐘為普通的正常待機使用狀態,Forerunner 235 電量從最初的98%下降到57%,下降幅度為41%,Forerunner 920xt 的電量從最初的99%下降到67%,下降幅度為32%,可見,FR920xt的電池性能還是強過Forerunner 235。
1、Connect IQ
首先重點提一下兩款跑表的 Connect IQ 功能,Connect IQ 是 Garmin 推出的應用程式商店,類似於蘋果的 App Store 或是谷歌的 Google Play,可以在 Connect IQ 商店下載你喜歡的應用程式,再同步進 Garmin 手錶,原來 Connect IQ 功能專屬Forerunner 630、FR920xt、fenix3,vivoactive,epix 所有,現在Forerunner 235 也可以使用 Connect IQ 功能,大大增加了跑表的可玩性,Connect IQ 裡光是可以變換的錶盤樣式就有上百款之多,另外還有一些實用的應用程式與一些好玩的小工具,下面就 Connect IQ 商店裡下載的一款 ActiFace 錶盤應用程分別在兩款跑表上的表現展示如下。
這款錶盤應用除了可以顯示時間、日期之外,還可以顯示當天的運動距離、消耗的卡路裡、運動歷史的曲線圖、電量、藍牙、鬧鐘、睡眠圖標等等。雖然都為 ActiFace 錶盤,但在步數顯示的位置、智能通知的位置等小細節上兩塊跑表的顯示還是略有區別。
2、Forerunner 235 新增的特色功能
相比於Forerunner 920xt,Forerunner 235 還新增了兩個非常有意思的特色功能,一個是4小時心率數據回顧功能,通過按壓跑表左側的向下按鍵會跳出一個心率數據折線圖界面,可顯示當前的心率數值,靜止狀態時的心率數值以及剛過去的4個小時心率的變化情況。方便用戶對全天的心跳變化做一個直觀的了解。
另一個特色功能是通過跑表控制手機中的音樂播放,先通過藍牙將跑表與手機連接,按住跑表左側的向上按鍵會跳出一個音樂控制界面,再通過按壓跑表左側的上、下選擇按鍵,就可控制手機上一曲、下一曲的音樂播放,讓跑步者邊跑步邊聽歌的同時還要從兜裡取出手機選擇歌曲的繁瑣。
通過兩塊跑表路線追蹤、心率監測兩大主要功能對比看出,在距離測量方面,正如文章在手錶特性介紹裡講到的,由於都採用 GPS+GLONASS 雙衛星系統定位,跑步距離測量上兩者相差不大。在總爬升高度與心率監測方面,Forerunner 235 採用的「Garmin Elevator」光電式監測技術測得的數據和傳統方式的Forerunner 920xt 採用「Garmin HRM-Tri」心率胸帶測得的數據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偏差,光電式心率監測方式精確性還有待更長的時間檢驗與進一步完善。但Forerunner 235 新增的藍牙音樂播放控制與4小時心率數據回顧功能則大大增強了跑表的日常使用性,讓用戶的有了更好的使用體驗。
文章的最後曬一下包裝盒內的全家福,一塊跑表,一條可供更換不同顏色的錶帶,兩把更換錶帶用的 T6 螺絲刀(為什麼要兩把?因為必須兩把T6螺絲刀同時卡住錶帶左右的兩顆螺絲才能把固定錶帶的螺絲轉下來),一根同步充電線和一份說明書。
通過兩周的使用,我喜歡上了這塊國行版Forerunner 235,雖然光電式心率監測可能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但Forerunner 235 時尚大方的錶盤,柔軟舒適的錶帶,方便快捷的心率監測,優秀的待機時間,智能擴展的 Connect IQ,讓我可以擺脫Forerunner 920xt 過於專業的外形而不太適合出街的尷尬,讓我可以告別 Apple Watch 一天一充電,時刻得考慮電量狀況的窘境。誠然,由於定位的原因,Forerunner 235沒有Forerunner 920xt 那麼多更為細分的運動功能,但對於不是重度跑步發燒友的大部分跑者來說,精準的雙衛星系統路線測距,新型的光電心率監測,高顏值的錶盤設計已足夠讓人心動。如果你在跑步至餘還希望在平時工作生活中佩戴,那麼,Forerunner 235 無疑是比Forerunner 920xt 更適宜的選擇,如果你是一個重度跑步發燒友,並準備向遊泳、騎車等鐵人三項運動發展,那麼 Forerunner 920xt 才能滿足你的要求。
文章摘自:極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