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兄弟姐妹是個玩伴,長大後只是個親戚」,但我依然要二胎

2020-12-21 銀花育兒

文/銀花

二胎放開已經好幾年了,有人已經要了,有人還在猶豫要不要,但也有人堅決不要,比如我的朋友小雅,就是這樣一個堅定不要二胎的人。

小雅的家境不錯,養兩個孩子並沒有困難,但她不生二胎不是養不起,而是對生二胎又自己的現實看法。

「生二胎,小時候是個玩伴,長大了只是個親戚而已。」小雅說道。

小雅認為,經常有父母說要二胎就是要給孩子一個伴,但對孩子來說,能夠一起玩,一起成長,一起分享的小夥伴,就是玩伴,是非常純粹的友情。給孩子一個伴,其實這是很容易做到的,並不是只有兄弟姐妹才能做到。如果只是想要孩子多一個玩伴不寂寞的話,鄰居家的小朋友、朋友家的孩子,照樣可以發展成為青梅竹馬搬的友情來。

並且要了二胎,如果年紀相差比較大的話,根本成不了玩伴,比如一個上初中的孩子,有一個弟弟妹妹,兩個人生活的圈子、喜歡的東西都不一樣,又怎麼能成為玩伴呢?所以「生二胎讓兩個孩子有個伴」,這話的有效期在孩子的童年,還要滿足年齡差在三五歲的條件。

上學的時候可能還好點兒,因為都在原生家庭裡生活,如果要是成年進入了社會,有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有了更多自我利益的上的事情,那麼兄弟姐妹間也就成為了親戚。

尤其是各自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就意味著有了新的屬於自己的家人,更親的人不再是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和父母,一旦有什麼事情,倆人會優先考慮自己的小家庭,這是非常現實和真實的情況。並且兄弟姐妹各自有了孩子後,連稱呼都變成了「舅舅」、「阿姨」、「姑姑」,這樣也就變成了真正的親戚了。

小雅的一番話,的確很現實,但是我依然堅定地要了二胎。

因為在我決定要不要二胎前,有一件事情其實很觸動我。

我家大寶有一個小夥伴,兩個孩子玩得特別好,小夥伴的父母是雙獨,我家不是。有天兩個小姑娘在房間玩,忽然就聽到她的小夥伴哇哇大哭,我和她媽媽衝進房間,以為兩個孩子打架了,或是孩子受傷了。

問清楚了才知道,原來是前一天我家孩子去姑姑家了,跟表姐玩了半天,我家孩子很滿足。兩個孩子之間在顯擺,我家大寶就問她的小夥伴:「我有姐姐,你有嗎?我姐姐跟我玩圖畫捉迷藏,你有姐姐陪你玩嗎?」

她的小夥伴一聽就哭了,並且還對媽媽說:「羽毛有姐姐,我沒有姐姐。」

當時,這個場景給我很震撼,也促使了我要二胎的決心。

我們稱自己的兄弟姐妹叫手足,這說明了彼此的親密關係。人一生會遇見很多人,也會建立各種關係,但是除了和父母的血緣關係,兄弟姐妹的血緣關係是從一出生便攜帶了。

手足之情是任何一種感情都無法替代的,也是永遠無法割捨的,也會發生矛盾,甚至打架,說狠話,但是無論怎樣吵,還是一母所生,同一血緣的關係想甩也甩不掉的。

前兩年家裡出了一點兒事,朋友知道了,過來看了看就走了,也只有自己的兄弟姐妹出錢出力,所以即使是親戚,這個親戚也是對你不離不棄的親戚。

兄弟姐妹是除了父母以外,參與彼此幼時生活乃至一生時光的人,有快樂、憂傷、關愛,更多的是幸福兄弟姐妹是忘不掉的童年趣事,放不下的思念牽掛。

我婆婆兄弟姐妹4個,即使年老,四個人經常打電話,家裡誰有事了,都是一起商量。

兄弟姐妹是玩伴、益友,在家相互吵鬧打架,在外卻相互護短。

我家大寶有了妹妹後,雖然有時候在家裡也會爭搶東西、吵鬧,甚至打架,但是在外面誰都不能欺負妹妹,而妹妹買什麼好吃的,也總要給姐姐也買一份。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兄弟姐妹成家後,不論是得意還是失意,順境還是逆境,居住的距離是遠還是近,都有那麼個人,可以商量,彼此牽掛,不離不棄。

所以,二胎是玩伴、是親戚,但超越了玩伴、親戚。兄弟姐妹之情是人生難得的親情體驗,它比父母之愛更知心,比朋友之愛更穩定。

生二胎,小時候是個玩伴,長大後只是個親戚,你怎麼看?

高級育兒師,關注母嬰健康和0-10歲孩子的養育和教育,獲取更多育兒資訊,歡迎關注銀花育兒!

相關焦點

  • 「小時候兄弟姐妹是玩伴,長大就是親戚」過來人的話,戳中現實
    但這也只是父母自己的想法而已,給孩子找一個伴,孩子也可能並不願意,並且小時候是個伴,等將來會怎麼樣呢,能跟小時候一樣不變嗎?閨蜜就是那種堅持不生二胎的人,主要原因是覺得生兩個養不起,其次就是並不覺得一個孩子就肯定會孤獨成長。
  • 「所謂二胎,不過是小時候的玩伴,長大後的親戚」,很心酸
    文|文兒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很多家庭都生了二胎。對於父母而言,生二胎,就是想讓倆孩子有個伴,等他們去了,孩子之間有個依靠。但真的是這樣嗎?認識一位哥哥,他還有一個弟弟。他們兩個相差3歲,算是一起長大。雖然都是在一起玩,但基本都玩不到一起去。
  • 為什麼小時候相親相愛的兄弟姐妹,長大後卻越來越陌生?
    原來當初小娜生二胎的初衷就是將來讓兩個娃作伴,可生下二寶後,才發現倆娃年齡的差距,讓兩個孩子之間有很深的代溝。大寶已經十二歲了,二寶才剛出生,大寶根本不願意搭理二娃。再加上自己親弟弟對自己的態度,讓小娜更加後悔生下了二寶。小娜父母在世的時候,倆人關係挺好的,平時也經常走動 ,可前幾年父母相繼去世,小娜和弟弟來往卻慢慢變少了。
  • 看完《我們長大了》,覺得國家欠我一沓兄弟姐妹
    我們這一代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想擁有一個兄弟姐妹簡直是奢望,難怪「國欠哥」動不動就霸佔熱搜位置。
  • 兄弟姐妹間忌諱做四件事,關係再好也要慎重,很容易鬧掰
    案例 (網友自述)外婆在世時,很喜歡跟我們孫輩講舅舅、姨媽們小時候的趣事,作為獨生女的我,曾一度很羨慕有兄弟姐妹的家庭,因為有個人陪著一起長大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啊
  • 一個53歲女人的自述: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連親戚也做不成
    這也是父母在子女各自成家立業以後,僅有的心願,畢竟,除了父母以外,要說親情濃厚,當屬一起長大的兄弟姐妹了。只要父母在,家就在,但若是父母雙雙故去,有的兄弟姐妹就會因為彼此的隔閡,而漸行漸遠,來看看網友「一劍天涯」的真實經歷。
  • 珍惜兄弟姐妹情,我們來到這個世上是來要溫暖的,而不是要仇恨的
    這是二胎家庭經常能遇到的矛盾。父母想好事成雙,誰知子女卻成了「冤家」!子女沒成家之前,兄弟姐妹情誼還能深些,一旦成家後,每人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因而相互交往就能小一些,感情也會慢慢疏遠。兄弟姐妹在這個世上處好了就真的是一個好伴侶,互相有個依靠。這是朋友和沒有血緣關係以外的人都無法體會到的親情,非常溫暖。頭一段時間,我看到這樣一個報導,近80歲的妹妹去看望80多歲的老姐姐,妹妹臨上車走前,姐姐非要塞給她200元錢!這就是牽掛。這個世上有人牽掛多好啊!
  • 為啥父母去世後,血脈相連的兄弟姐妹越來越不親?實話扎心
    當父母在的時候,子女不管多大,永遠還能當孩子,永遠就有家,有根,每逢節假日還能有個心心念念牽掛相聚的地方。父母不在了,自己心中的家沒有了,家鄉只能成為記憶中的故鄉了,兄弟姐妹之間也漸行漸遠了。一個很殘酷的現實,父母不在後,從小一起長大,血脈相連的兄弟姐妹也會越來越不親,這好像是一個定律。為啥父母去世後,血脈相連的兄弟姐妹越來越不親?實話扎心。
  • 不出10年,「獨生」和「二胎」家庭差距會愈來愈大,原因很現實
    但是試想一下,如果她還有個親弟弟親哥哥呢?是否又不一樣了,在父母去世後,他們也有相互依靠的人,有相互商量的人。所以我心中認為生一孩子好好培養地堅持破碎了,我難以想像我的孩子在今後面對這種情況的模樣。我們總說,不生二胎是為大寶好,但其實生二胎才是為孩子好。
  • 黑貓警長葫蘆兄弟……長大後我還愛看小時候的動畫
    楊歆兒有個習慣,喜歡的動畫片會一直看,「高三時,有一天中午大家想放鬆,就在班裡的電腦投影放《人參王國》,熟悉的東西給我們帶來安全感和美好的回憶」。「這部片子比較小眾,小時候我也不知道自己為啥這麼喜歡。後來慢慢發現,片子裡那一家子人參,是我看過的動畫片裡家族感覺最強的,有爺爺、爸爸、姐姐、弟弟,一家人一起保護家園的感覺很溫暖。
  • 為什麼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感情就變淡了,3個現實原因讓人無奈
    世上除了父母是骨肉血親,兄弟姐妹也是這個世上和我們最親的人。可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會發現,小時候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們,長大後會越走越疏遠。等到父母離世後,很多兄弟姐妹也斷了聯繫。小林小時候雖然家庭生活條件不好,但是她作為「老么」,家裡最小的孩子,沒有受過委屈,哥哥姐姐們從小對她特別好,好吃的好喝的都留給她。全村都知道他們家兄弟姐妹感情好。可隨著慢慢長大,各自成家立業後,大家都開始為自己的小家忙活。除了逢年過節回家看父母,他們平時很難有時間聚在一起。小林一想到父母離世後,兄弟姐妹幾乎斷了聯繫,心裡很不是滋味。
  • 為什麼兄弟姐妹之間要「相愛相殺」?
    因為二胎的到來,使得大孩變得焦慮不堪,甚至患上同胞競爭障礙的事情並不少見。前段時間有一個新聞,說的就是這件事。11歲的小晴,父母離異後媽媽再婚,家裡新添了一個同母異父的弟弟。小時候在兄弟姐妹中被忽視的孩子,會產生愛的匱乏感,如果這種匱乏感沒有在長大過程中被彌補,兒時潛伏的競爭意識會在長大後表現出來。
  • 小時候我們詞不達意,長大後我們言不由衷
    小編在抖音上看到這麼一句話很火的樣子:「小時候我們詞不達意,長大後我們言不由衷」。小時候總是在想,本寶寶多會兒才能長大呀,長大以後爸爸媽媽就不會那麼管著自己了,就可以幹很多自己想幹的事情了。慢慢地,我發現越長大,越憂愁,當我們真正獨立的時候,身前的風雨再無人能擋,這時候我們就又在想,我還是個寶寶呢!哈哈哈!長大了,小時的玩伴早已不在身邊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們一個個各奔東西,而我們就像小時候丟失去了玩具一樣,就那樣呆呆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想挽留卻又挽留不住。和小時候的唯一區別就是,小時候的我們可以肆無忌憚的哭出聲。
  • 生二胎有意義嗎?父母不想生,但孩子卻想要弟弟妹妹,原因有三
    孩子是需要兄弟姐妹的,原因總結如下:1、獨生子女的孤獨很多父母以為孩子不想要兄弟姐妹,尤其是早幾年還冒出過一個駭人聽聞的新聞,講的是姐姐不滿弟弟出生後自己被忽視,將弟弟扔到鍋裡,導致父母們對二胎更恐懼了。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不歡迎二胎。
  • 哥哥犯錯誤,爸爸發脾氣要打,妹妹拼命保護,二胎家庭讓人羨慕
    只給大家分享二胎家庭兄弟姐妹多的家庭中的趣事。哥哥和妹妹的二胎家庭,溫暖又感動。在廣東惠州一戶人家中,有兩個寶寶。老大是男孩,老二是女孩。有一天,哥哥犯了錯誤,爸爸忍不住發脾氣要打哥哥,妹妹挺身而出,趴在哥哥身上,拼命保護著哥哥,不讓爸爸打哥哥。
  • 為什麼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就疏遠了,這4個原因太過於現實
    為什麼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就疏遠了,這4個原因太過於現實"手足情深",兄弟姐妹之間互相陪伴成長,成年之後彼此幫襯照顧,這是人之常情。不過有一個現象也很現實,很多兄弟姐妹小時候親密,長大之後有了家室開始彼此疏遠,甚至在父母離開人世之後,孩子們之間就互不往來了,這其中的原因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案例小萍出生在多子女家庭,在她上頭還有一個哥哥和姐姐,作為家裡的老么她一直都很受寵。小時候她和哥哥姐姐的感情還可以,哥哥對她尤其照顧。
  • 長大是什麼感覺?小時候詞不達意,長大後言不由衷
    小時候一到夏天的晚上就會叫上幾個夥伴拿著涼蓆到樓頂睡,吹著夜風,看著滿天的繁星。長大後想跑上樓頂睡卻發現小時候的夥伴都不見了,樓頂的風也沒那麼涼爽了,星星也只有零星的幾顆了。小時候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家總是在爸媽面前哭著說,現在受了委屈回家要想著辦法在爸媽面前保持笑蓉。長大了終於到了小時候羨慕的年紀了,卻沒有成為小時候想要成為的人。
  • 為什麼一家人要感情和睦,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究竟多重要!
    當我們還比較小的時候,我們很多人對於自己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都是比較的不重視,並且對於自己在家中感覺自己的兄弟或者是姐妹總是會搶奪父母對於自己的愛,而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往往也是會面臨相互爭奪比較美好事物的情況,因此我們大多數人在這個年齡階段對於與兄弟姐妹之間的情感關係更多的是處於一種無意識的狀態,因此這個時候的家庭是否和睦一方面取決於我們的性格,更多的則是依靠家庭裡面的父母或者其他的長輩進行調節
  • 小時候沒錢卻能召喚一群小夥伴,長大後……
    小時候的時光總是那麼無憂無慮,雖然身上沒有錢,卻也玩得自在。每到周末,約幾個鄰家小夥伴,無論是田間地頭,還是山丘土堆,我們都能高高興興的玩上一天,有時候甚至忘了吃飯。爸爸媽媽還會去我們經常玩耍的地方扯著嗓子喊:某某,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