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嬤嬤帶著媳婦孫子孫女去澄園,媳婦常胡氏看了澄園的擺設用品忍不住的羨慕,並不停地左觀右看看誇讚。
常嬤嬤很看不上媳婦行為,為了人前給她留面子,不停地用眼神提醒她不要再說了。可媳婦卻依舊我行我素。
還在回家的馬車上問嬤嬤不是準備把燕子(常嬤嬤的孫女)燁哥做陪房嗎?如今怎麼不提了!
這句話一說,常嬤嬤頓時火冒三丈:「有你這麼做姆媽的嗎!格種事體是大人自己商量的,你格恁好跟燕子講?這事麼有了!你們以後提都不要提了!」
常胡氏急出火了:「為啥?!如今顧爺的官兒是越做越大了,天大的富貴就在眼前,做啥子反而不讓燕子去了?」
常嬤嬤大罵:「放你娘的屁!儂骨頭沒四兩重,又開始發昏了!當初我兒子好好在讀書,就是儂,看人家屋裡富貴,眼睛發紅,糊弄年哥兒他爹去做生意,弄的家破人亡!現今剛過了兩天舒心日子,儂又開始骨頭癢了是伐?!」
不得不說常嬤嬤太了解自己的媳婦了,眼皮子淺,看到侯府的榮華富貴恨不得把自己也拱手送出去,也不管女兒是否願意。
常嬤嬤想起了兒子,怒氣直上衝,直著嗓子大吼道:「儂個敗家精!上勿了臺面的東西!當初我真是瞎塌眼睛,才會討你進門做兒媳!不少你吃不少你穿,偏偏儂要發毛病,害死我兒子!要勿是看在燕子和年哥兒面子上,我一早就撥儂趕出門去,儂還不知天高地厚!儂以為燁哥兒好看儂啊?他早曉得儂是啥貨色,才懶得理睬儂!」
嬤嬤說得是有道理的,有了曼娘的經歷,常胡氏的一個眼神,顧廷燁都知道她在想什麼,所以顧廷燁見常胡氏的第一眼表現出來的厭惡就被常嬤嬤看出來了,他只是為了顧及嬤嬤的面子,沒有開口說罷了。
常嬤嬤自己也說自己當初是有讓孫女燕子給顧廷燁做陪房的打算,因為顧廷燁自小喪母,又不被父親待見,小秦氏又對他捧殺,讓顧廷燁在侯府毫無立足之地。
嬤嬤想著顧廷燁可憐,身邊連個知心說話的人都沒有。想著讓燕子過去讓顧廷燁心裡有個安慰。可當她見了明蘭之後她就打消了這個念頭。明蘭的優秀豈是一般人家姑娘能比的,顧廷燁娶了明蘭是最好的選擇。
原著裡是這樣寫的,常燕看母親被罵的頭也不敢抬,忍不住道:「阿嬤呀,顧爺跟儂親,要是我撥他做小,他也會待我好的!」
常嬤嬤瞪圓了眼睛,一把扯住孫女的耳朵,大罵道:「儂生的跟儂阿娘一色樣子,眼皮子都格恁淺,我來問儂,這麼多年了,顧爺跟儂說過的話有十句伐?」
常燕捂著耳朵哎哎叫疼,紅著臉道:「顧爺當我是小孩子,不大搭理我的。」
「我呸!」常嬤嬤齜牙道,「儂今日看夫人年紀多大,跟你差不多吧,燁哥兒咋不當她小孩子?!我跟儂講,趁早死了心,今日見了夫人,拿面鏡子照照你自己,比比人家做派學問樣貌,你們倆,一個是天上的鳳凰,一個是田裡的螞蟥!」
話糙理不糙,常嬤嬤的這段話看似在罵自己的孫女實際是對明蘭的最好評價。
特別欣賞常嬤嬤這樣的人,雖然沒有多少文化知識,但是她能做到守規矩,從不越矩。無論顧廷燁怎樣敬重自己,她始終知道自己的身份,以下人自居,特別的正。
特別的忠心,對顧廷燁可謂是盡心盡責,雖然顧廷燁的母親是她的正頭主子,但是對主子的孩子也絲毫不懈怠,叮囑顧廷燁做人,成家,立業一樣不可少。
不怕得罪人,當初在顧廷燁寵曼娘的時候直接跪倒在顧廷燁面前,告訴他曼娘不是個好東西,萬不可在這樣的人身上投注太多心思。
這也是顧廷燁一直特別欣賞嬤嬤的原因。正直,不虛偽,不討好。
其實他完全可以仗著自己是顧廷燁的奶媽,自己顧廷燁對自己的器重讓顧廷燁收了燕子當陪房,她為何沒這麼做呢?
因為她太器重顧廷燁了,她不會讓顧廷燁有一絲的為難,事事為顧廷燁考慮。尤其是看到明蘭這麼優秀的媳婦,她打心眼裡替顧廷燁高興,又怎麼可能允許別人去插足這段婚姻呢。
無論燕子是否與明蘭能相提並論,她都不會讓燕子到顧廷燁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