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常嬤嬤為何見了明蘭之後打消了自己孫女做陪房的念頭

2020-12-26 湯圓小苑

常嬤嬤帶著媳婦孫子孫女去澄園,媳婦常胡氏看了澄園的擺設用品忍不住的羨慕,並不停地左觀右看看誇讚。

常嬤嬤很看不上媳婦行為,為了人前給她留面子,不停地用眼神提醒她不要再說了。可媳婦卻依舊我行我素。

還在回家的馬車上問嬤嬤不是準備把燕子(常嬤嬤的孫女)燁哥做陪房嗎?如今怎麼不提了!

這句話一說,常嬤嬤頓時火冒三丈:「有你這麼做姆媽的嗎!格種事體是大人自己商量的,你格恁好跟燕子講?這事麼有了!你們以後提都不要提了!」

常胡氏急出火了:「為啥?!如今顧爺的官兒是越做越大了,天大的富貴就在眼前,做啥子反而不讓燕子去了?」

常嬤嬤大罵:「放你娘的屁!儂骨頭沒四兩重,又開始發昏了!當初我兒子好好在讀書,就是儂,看人家屋裡富貴,眼睛發紅,糊弄年哥兒他爹去做生意,弄的家破人亡!現今剛過了兩天舒心日子,儂又開始骨頭癢了是伐?!」

不得不說常嬤嬤太了解自己的媳婦了,眼皮子淺,看到侯府的榮華富貴恨不得把自己也拱手送出去,也不管女兒是否願意。

常嬤嬤想起了兒子,怒氣直上衝,直著嗓子大吼道:「儂個敗家精!上勿了臺面的東西!當初我真是瞎塌眼睛,才會討你進門做兒媳!不少你吃不少你穿,偏偏儂要發毛病,害死我兒子!要勿是看在燕子和年哥兒面子上,我一早就撥儂趕出門去,儂還不知天高地厚!儂以為燁哥兒好看儂啊?他早曉得儂是啥貨色,才懶得理睬儂!」

嬤嬤說得是有道理的,有了曼娘的經歷,常胡氏的一個眼神,顧廷燁都知道她在想什麼,所以顧廷燁見常胡氏的第一眼表現出來的厭惡就被常嬤嬤看出來了,他只是為了顧及嬤嬤的面子,沒有開口說罷了。

常嬤嬤自己也說自己當初是有讓孫女燕子給顧廷燁做陪房的打算,因為顧廷燁自小喪母,又不被父親待見,小秦氏又對他捧殺,讓顧廷燁在侯府毫無立足之地。

嬤嬤想著顧廷燁可憐,身邊連個知心說話的人都沒有。想著讓燕子過去讓顧廷燁心裡有個安慰。可當她見了明蘭之後她就打消了這個念頭。明蘭的優秀豈是一般人家姑娘能比的,顧廷燁娶了明蘭是最好的選擇。

原著裡是這樣寫的,常燕看母親被罵的頭也不敢抬,忍不住道:「阿嬤呀,顧爺跟儂親,要是我撥他做小,他也會待我好的!」

常嬤嬤瞪圓了眼睛,一把扯住孫女的耳朵,大罵道:「儂生的跟儂阿娘一色樣子,眼皮子都格恁淺,我來問儂,這麼多年了,顧爺跟儂說過的話有十句伐?」

常燕捂著耳朵哎哎叫疼,紅著臉道:「顧爺當我是小孩子,不大搭理我的。」

「我呸!」常嬤嬤齜牙道,「儂今日看夫人年紀多大,跟你差不多吧,燁哥兒咋不當她小孩子?!我跟儂講,趁早死了心,今日見了夫人,拿面鏡子照照你自己,比比人家做派學問樣貌,你們倆,一個是天上的鳳凰,一個是田裡的螞蟥!」

話糙理不糙,常嬤嬤的這段話看似在罵自己的孫女實際是對明蘭的最好評價。

特別欣賞常嬤嬤這樣的人,雖然沒有多少文化知識,但是她能做到守規矩,從不越矩。無論顧廷燁怎樣敬重自己,她始終知道自己的身份,以下人自居,特別的正。

特別的忠心,對顧廷燁可謂是盡心盡責,雖然顧廷燁的母親是她的正頭主子,但是對主子的孩子也絲毫不懈怠,叮囑顧廷燁做人,成家,立業一樣不可少。

不怕得罪人,當初在顧廷燁寵曼娘的時候直接跪倒在顧廷燁面前,告訴他曼娘不是個好東西,萬不可在這樣的人身上投注太多心思。

這也是顧廷燁一直特別欣賞嬤嬤的原因。正直,不虛偽,不討好。

其實他完全可以仗著自己是顧廷燁的奶媽,自己顧廷燁對自己的器重讓顧廷燁收了燕子當陪房,她為何沒這麼做呢?

因為她太器重顧廷燁了,她不會讓顧廷燁有一絲的為難,事事為顧廷燁考慮。尤其是看到明蘭這麼優秀的媳婦,她打心眼裡替顧廷燁高興,又怎麼可能允許別人去插足這段婚姻呢。

無論燕子是否與明蘭能相提並論,她都不會讓燕子到顧廷燁身邊。

相關焦點

  • 《知否》原著,常嬤嬤不讓孫女嫁顧廷燁,後讓蓉姐當孫媳婦
    常嬤嬤命很苦,父親、丈夫和兒子都早逝,常嬤嬤一個人撐著整個常家。幸虧她的孫子——常年比較爭氣。她的兒媳婦是一個目光短見,見識粗鄙的人。常嬤嬤一開始怕顧廷燁沒人照顧,娶的媳婦不可心,原想著讓自己的孫女——常豔給顧廷燁當個小妾。
  • 《知否》原著常嬤嬤:底層人物的逆襲,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讀《知否》原著更是對此話有了清晰的認識。 盛家的盛老太太,賀家的賀老太太,餘家的餘閣老,他們都是支撐家族的靈魂人物,他們的人生智慧,看後讓人受益匪淺。 只是,這些人都是起點較高的人,所以常嬤嬤底層人物的逆襲,對普通的你我來說,更具有借鑑意義。
  • 《知否》:治「婊」專家常嬤嬤
    作為海寧白家大小姐的陪房、顧廷燁的奶媽,常嬤嬤把這一對母子在侯府的冤屈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奶兒子落魄的時候,她想過讓自己的孫女給顧廷燁做妾,好生照料他日常起居,但顧二新貴騰達之後娶了明蘭,夫妻和睦,常嬤嬤便喝止孫女不許妄動心思。不得不說,常嬤嬤是真心疼愛顧廷燁又極具慧眼。
  • 知否:就算丹橘有心給顧廷燁做妾,那也是為了明蘭而犧牲自己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自從明蘭高嫁顧廷燁之後,那些想要給顧廷燁送妾室的人就沒有停過,明蘭趕了幾次便在外頭留下一個善妒名聲,最後一次顧廷燁的姑姑親自送了一個叫鳳仙的妾室來,明蘭實在不好推辭便只能留下了,顧廷燁對此氣得不行,明蘭心裡也不好過。
  • 《知否》原著:梁晗三朝回門時,第一眼看見明蘭,頓時後悔娶墨蘭
    《知否》原著中,對盛家的幾個女兒都有一番描述,那麼盛家的這幾個女兒中,誰的容貌是最好看的呢?第一,常嬤嬤第一次見到明蘭時,便打量著她,說她是個精緻的可人兒。原著作者也借常嬤嬤的話對明蘭進行了一番描寫,「只見眼前的少年夫人正當韶齡,一身淺紫雲紋折枝蓮花樣的紗襖,頭上髮髻挽了倭墮髻,簡單簪了只羊脂白玉蓮花頭的如意簪,如晨間初凝的露珠,清豔明媚,不可方物,言笑間,態度和氣溫雅,眼神善意清亮,氣質高潔。」
  • 《知否》原著:墨蘭和明蘭關係好,如蘭差點嫁齊衡,林小娘被騙了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和原著小說中,有很多沒來得及拍的劇情,人物關係也和電視劇中表現得不太一樣! 1.原著中墨蘭和明蘭關係不錯。 在盛府後宅裡,墨蘭原著中屬於斯文敗類型反派,面子上做戲足。明蘭有心計但是圓滑不得罪人,兩姐妹人前很和睦。
  • 《知否》原著:都是「心機女」,憑什麼明蘭好命?她們卻不得善終
    01 明蘭是很有心機的,這一點在《知否》原著中更是有體現。 幼年的時候,小明蘭處境堪憂,她為自己設計的職業規劃路線是,當裝傻時得裝傻,當告狀時得告狀。她心裡跟明鏡一樣,但是她待人向來會留有餘地。
  • 《知否》原著常年的成功常嬤嬤功不可沒:家人明理有分寸有多重要
    《知否》原著常嬤嬤的孫子常年考取狀元,娶了顧廷燁的女兒蓉姐兒,可謂是愛情事業雙豐收。他的成功常嬤嬤功不可沒,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明理的常嬤嬤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我們不否認常年有真才實學,但如果不是常嬤嬤真心對顧廷燁,第一次見明蘭時,約束兒媳和孫女,讓明蘭對她很有好感,明蘭是不會給常年機會展示他的才華,並用心給他推薦先生。試想一下如果常嬤嬤像她兒媳一樣不著調,仗著之前對顧廷燁的恩情,把孫女硬塞給顧廷燁,會得來明蘭的什麼?
  • 《知否》原著:在齊衡面前,眾女子爭先恐後,為何明蘭淡漠疏離?
    《知否》原著:在齊衡面前,一眾女子爭先恐後,為何明蘭卻淡漠疏離?文/無計讀書《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裡,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是這樣寫的: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知否原著:最恨康姨母的不是明蘭,而是她嫂子
    按理說最恨康姨母的應該是明蘭,畢竟在自己懷孕的時候天天跑跑充長輩,下毒荼害從小將自己培養長大的盛老太太,還在自己生產的危急關頭衝進來想要一劍了結自己。這一樁樁一件件,對明蘭來說可謂是有險之險。在原著小說中,康姨母在因為下毒謀害盛老太太被三家共同送入慎戒司之後,王舅母才對康姨母說出了自己這麼多年的恨意,並且告知康姨母,以後都不會有人來看她。為什麼王舅母會這麼恨康姨母呢?
  • 《知否》原著:明蘭的處事生活哲學,給所有女人都上了一課
    01 這些日子,我一直都在看《知否》的原著。來回地看了很多遍,越來越佩服盛明蘭這個角色。明蘭為什麼會好命,為什麼能過得好,是跟她本人的婚姻觀以及處事生活哲學都是息息相關的。 我們常說,你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也就會有怎樣的命?
  • 《知否》電視劇比原著改編高明之處:明蘭的為母報仇之旅
    祖母:你糊塗啊,這是一個未出閣的大家千金做出來的事兒嗎?!明蘭:殺母之仇不共戴天,什麼容貌、名聲、姻緣、這些都算什麼東西,林噙霜,害死我娘,一屍兩命,她今天是死了,死有餘辜,孫女就是死了,也要從墳墓裡爬出來,去報仇!《知否》的原著小說總體上來說要比電視劇精彩的多,但是有一點,電視劇卻更勝一籌。那就是明蘭的為母報仇之旅。
  • 《知否》原著碧絲:丫環命卻有公主病,因鐲子害了團哥,明蘭驚醒
    我之前寫過兩篇關於明蘭身邊丫鬟的文章,一個是小桃,一個是若眉。有讀者留言,希望我把明蘭身邊的丫鬟都寫一遍。那我們今天就來讀一讀,碧絲這個人,是怎麼把自己的人生過涼的。原著裡這樣寫道:「就沒見你這麼好吃懶做的;分衣裳胭脂了,你跑頭一個,有活計要做了,你躲的沒影兒了;肥鵝大鴨子,綾羅綢緞,只得了您碧絲姑娘每日描半片花樣子,做三兩針刺繡。閒了,不是看書,就是吃吃喝喝。」日子過得比明蘭還逍遙快活,別忘了明蘭在侯府,可是一直「刀光劍影」。
  • 《知否》:華蘭出嫁十裡紅妝,那明蘭陪嫁是多少呢?
    但原著裡還原得更為詳細。 作為盛家嫡長女,華蘭出嫁時,風光無限,這讓當時受寵的林小娘分外眼紅:華姐兒足有一百二十八擔嫁妝,還有田地莊子和許多陪房人口,正好氣派啊!這滿滿的酸味。
  • 知否原著中明蘭的婚姻哲學,很值得學習
    知否原著中明蘭的婚姻哲學,很值得學習導讀:縱觀全書,與其說是庶女明蘭的奮鬥史,倒不如是她在各種人生道路上權衡利弊。最終走向幸福的彼岸。明蘭一直以來對她的婚姻,就沒有過多的要求,在封建時代,哪有那麼多情愛可講。大多新婚夫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往後就這麼過一生了。
  • 《知否》常嬤嬤大罵康姨母,為何小秦氏不敢處罰她呢?
    《知否》裡,明蘭嫁給顧廷燁後,康姨母時常來侯府,每次來都仗著長輩的身份讓明蘭來請安,如果明蘭不來,她就會陰陽怪氣說她目無尊長,忤逆長輩,讓明蘭煩不勝煩。 明蘭那會剛懷孕,常常吐得七葷八素,可還被折騰去請安。 好在常嬤嬤的到來解決了這件事情。
  • 《知否》原著:將門虎女蓉姐兒,被明蘭嫁給常年,原來並非低嫁!
    在顧廷燁還未求娶盛明蘭之前,曾經有過一個外室朱曼娘,這人本就是個戲子身份,為人低賤還總想著飛上枝頭,她先是賣可憐讓顧廷燁收了自己,還和他生下兩個孩子,這樣一來,常嬤嬤著急了,直接跪在顧廷燁跟前求他不要再糊塗。
  • 知否:常嬤嬤為救明蘭被曼娘害死,卻意外得知昌哥死因,馮紹峰淚崩
    美是飄浮在藍天中的白雲,美是纏繞在青山腳下的綠水,美是春天小雨打溼了的淺綠,美是秋天田野上的一片金黃,大家好,我是娛樂達人滄桑歲月,我喜歡和大家分享娛樂方面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我的作品,知否中常嬤嬤為救明蘭被朱曼娘殺害,昌哥死因也大白於眾。
  • 知否全集劇情第1-73集劇情介紹 明蘭拒絕親事齊衡為明蘭絕食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25~26集劇情預告第25集預告:淑蘭婆婆為侄兒說親明蘭品蘭最愛耍燈,可是因為不願見淑蘭姐姐的家婆,所以很少有機會。還抱怨孫家婆婆老是覺得自己兒子是秀才,看不起盛家經商人家,當年是因為窮才與盛家結親。
  • 《知否》:明蘭回應了齊衡的感情,原著中明蘭自保,避齊衡如毒藥
    劇中的虐戀《知否》中,要說最讓人心疼的男性角色中,可能非齊衡莫屬,齊衡深情告白明蘭,字字飽含著的真心,可明蘭四個字的回應「你別說了」,無論齊衡怎麼證明自己的真心,明蘭都讓他別說了,其實明蘭不是不懂齊衡對她的真心,但更懂得隔在他和齊衡中間的距離,可謂是隔山隔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