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畫自己的?​

2020-12-21 澎湃新聞

原創 明白知識er 明白知識 收錄於話題#通識日曆176個

喜歡去美術館看畫的朋友都會注意到,在畫家的作品中總會有一些畫家的自畫像。倫勃朗、梵·高、畢卡索的自畫像都非常出名,數量也很可觀。在自畫像中,往往能看到畫家最本真、深邃的一面。

自畫像不只是畫家對自己樣貌的研究,更帶來自我意識的不斷覺醒。在小說《我的名字叫紅》中,土耳其細密畫家看到來自歐洲的精湛的自畫像驚嘆不已,書中是這樣寫的:

「只要看過那些圖畫一眼,你也會渴望這麼看自己,你也想要相信自己與眾不同,是個獨一無二的、特殊而又奇怪的有生命之物。」

可是,畫家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對自己感興趣的呢?自畫像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其實,在古代的很多地區,都有畫家對自己樣貌的描繪。最早的自畫像甚至可以推至古埃及第十八王朝,而在日本、中國和歐洲的古代,也都有一些畫家畫出了自己的樣子。

只不過,這些自畫像數量稀少,分布零散,屬於孤立事件。自畫像在古代大部分時間中沒有變成潮流。

自畫像成為普遍現象還是在15世紀的義大利,這一時期就是著名的早期文藝復興。在15世紀初,義大利畫家馬薩喬把自己畫在了一幅壁畫的角落裡,從人群中露出自己的側臉,若有所思。

| 馬薩喬的畫作

短短半個世紀後,馬薩喬就有了一大批模仿者。1465年,弗朗切斯卡在名作《基督復活》中客串了一個熟睡的士兵。

十年後,波提切利在名作《三博士來朝》中扮演了一名來自東方的智者形象。

又過了十年,菲利皮諾·利皮在關於彼得受難的壁畫中,畫了兩個自己,都朝向觀眾,眼神中透露出某種期待和驕傲之情。利皮的這幅壁畫恰恰與馬薩喬的壁畫同在布蘭卡齊教堂,遙相輝映。

到了16世紀初,自畫像潮流完全興起。拉斐爾把自己畫進了《雅典學園》,達·文西不僅畫了兩張著名的素描自畫像,還把自己的面部結構和肌肉組織揉進了《蒙娜·麗莎》中。

從此之後,自畫像傳遍歐洲,波及到全世界,成為畫家作畫的一個普遍選項。倫勃朗一個人就畫了100多張自畫像,梵·高只是油畫自畫像就有十多張,而墨西哥女畫家弗裡達則是一生都在畫自畫像,據統計,她的自畫像佔她所有作品的55%。

| 拉斐爾的《雅典學園》

問題是,為什麼在15世紀,突然同時出現了大量自畫像呢?

表面原因有二。第一,畫家在那個年代突然對自己感興趣,第二,畫家認為自己出現在畫面中是合適的。

這簡單的觀念轉變卻包含完整的邏輯。

畫家之所以對自己感興趣,首先有賴於當時高反光鏡子的出現和批量生產,這種鏡子取代了銅鏡和銀鏡,讓畫家看到更清晰的自己,並勾起對自我的思考。

其次,中世紀的神學受到了衝擊,人們已經不再重視天國,而開始對塵世生活發生興趣。延續千年的東羅馬帝國的覆滅、蒙古人的入侵、土耳其的崛起與黑死病的蔓延都是千年變局。

東羅馬帝國覆滅改變了歐洲的政治格局,土耳其人崛起讓西歐開始反思天主教是否會帶來繁榮,黑死病更是給宗教致命一擊,讓人們重新審視天主教的合理性。它們都把神學撕開了一道裂縫,文藝復興的精神就從這道裂縫之中生長出來。

而畫家之所以認為自己適合出現在畫中,則是因為人文主義的發展。在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意識到藝術並不是低級的技術,藝術家不是千百年來的普通工匠,而是和哲學家、詩人一樣應該受到尊重的創造者和思想者。

正是這樣的態度,讓藝術家不僅對自己產生興趣,還對自己產生了敬佩,為自己的創造而驕傲。就像《我的名字叫紅》中所說的那樣,畫家們開始「相信自己與眾不同,是個獨一無二的、特殊而又奇怪的有生命之物」。

神性與人性的天平倒向了人性,個體意識最終覺醒。這些原因共同造就了畫家對自己的內心世界的觀照,也讓這種精神通過繪畫傳遞到其他領域。

因此,那些早期文藝復興的宗教繪畫角落中的自畫像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在它們中間,我們很可能瞥見了現代精神的第一抹光亮。■

原標題:《畫家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畫自己的?​》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畫到鬍子白了,他終於完成了這幅畫
    ​畫到鬍子白了,他終於完成了這幅畫 2020-09-29 1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人畫與畫家畫的區別
    文人畫與畫家畫的區別有關中國畫創作的思考,一直困擾著當代的眾多畫家。在一定意義上,圍繞中國畫創作的本源性思考得不到合理清晰的解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勢必還將會有更多爭論。之所以這種情況出現在今天的時代背景下,是因為繪畫的傳統、時代的變遷和畫家的經歷告訴我們,文人畫和畫家畫兩者之間存在著很大的聯繫,而往往在指向繪畫的某種具體價值判斷的時候,兩者又容易被混為一談,從而加劇了矛盾的衝突。不同價值體系下的繪畫方式,決定了彼此間的評判標準是不一樣的。
  • 畢卡索不光是畫家,還是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畫裡到底畫了什麼?
    畢卡索的《Violon》(小提琴)1911年—1912年與一生窮困潦倒的文森特·梵谷正好相反,畢卡索是看著自己的名氣如日中天的,他更是史上為數不多的親眼看到自己作品被掛進羅浮宮的畫家。在小娘子看來,其實這個時候大師的目的也不是用繪畫表達什麼了,而是自創一派。《Woman in a Corset Reading》(穿束身衣看書的女人)1914-1917年畢卡索除了在生前的成就上比梵谷幸運得多,女人緣也比梵谷好太多。作為熱情的西班牙人,畢卡索有三任妻子和眾多情人,他也畫過很多的她們。
  • 為了自己的畫家夢,讓一年級的女兒休學學畫,今成繪畫大師
    在年輕一代的畫壇中,也有一位父親,為了自己的畫家夢讓正在上一年級的女兒休學學畫,成為一個專業畫家。西茜油畫今天所講的便是90後畫家西茜,她被稱為「中國最年輕的女畫家」,而這個稱號來的卻著實不容易。西茜因為西茜從小就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安靜氣質,能夠坐在那裡不說一句話畫畫,也是在小時候就展露了他的繪畫天賦,這讓她的父親很是高興,他也想讓自己的女兒走自己的道路。
  • 80後美女畫家藝洋,以自己為模特,畫自己人體,你能接受嗎?
    藝洋,國際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高級美術師,80後美女畫家。她因「以自己為模特」進行美術創作而火遍網絡,年輕的藝洋大膽、自信、前衛,在飽受爭議的同時其作品也被瘋狂搶購。看過藝洋作品的人都會感嘆:太魔幻了!
  • 日本女畫家畫出女人的「痛苦」,男畫家畫不了,女同胞不忍看
    90後女畫家畫出不一樣的女人,男畫家畫不了,女同胞不忍看最近一位90後女畫家的作品在網上引起了很多女性網友的關注,這位女畫家以非常自然、真實的角度,畫出了很多不一樣的女人,她的畫風大膽細膩,整體風格真實清新又自然,同時也透著一股淡淡的唯美氣息
  • 莫內,一個把陽光帶進畫中的畫家
    他用鉛筆或鋼筆畫人物素描,畫中的人都是當地的普通老百姓。一個賣畫材料的店主看到了商機,他把莫內的畫加了框,然後陳列在商店的櫥窗裡,一下子賣掉了很多畫。 這個店老闆不僅幫他賣畫,還把他介紹給當地一個叫尤金的畫家。尤金喜歡畫大自然,他邀請莫內一起去野外畫畫。剛開始的時候,莫內不想去。他心想,我的「卡通」畫比你的畫值錢多了,我為什麼要跟你去野外畫畫?過一段時間後,莫內同意了。
  • 妓女畫家和閨閣畫家的畫有區別嗎
    與妓女畫家相比,閨閣畫家創作的題材多樣而廣泛,繪畫風格也很豐富。這與她們生活於優越的環境,能夠閒適地修煉技藝有關。閨閣畫家們最熱衷於花鳥畫題材創作。花鳥畫具有託物言志的比興審美功能,這使深居中的閨閣女子,在描繪幽庭雅境的同時,對自己生活中最常見的花鳥,傾注出極大的創作熱情。
  • 達·文西畫《蒙娜麗莎》的時候,吳門畫家在感受人與自然的共存
    達·文西畫《蒙娜麗莎》的時候,吳門畫家在感受人與自然的共存西方和東方的藝術發展史是截然不同的兩條道路,不過在有些時間節點上又有著奇妙的相似之處。
  • 俄羅斯畫家畫美女,俄國女孩皮膚白嫩,看著讓人陶醉!
    艾德米爾·塞多夫出生於1979年,他的父親也是一位俄國的著名的藝術家,在父親的影響下艾德米爾·塞多夫從小就喜歡上了繪畫,自己的創新思維也被他的父親所激發,在上學的時候自己的繪畫作品也是多次得獎,在15歲的時候憑藉自己的繪畫天賦被克拉斯諾達爾藝術學校錄取,後來成功考到了聖彼得堡美術學院進修,上了大學以後艾德米爾·塞多夫專攻人體油畫,看到他的油畫人們都會被畫中的女孩所吸引
  • 俄羅斯畫家畫美女,畫中女子貌美如花,顏色處理非常的絢麗!
    安德魯·阿奇什柯出生於1965年,6歲的時候在俄羅斯兒童藝術學校學習,1981年的時候以非常優異的成績畢業,畢業2年以後安德魯·阿奇什柯就在一家美術學院當教師,把自己的繪畫知識傳授給自己的學生,通過教學把繪畫知識發揚光大
  • 烏克蘭畫家畫了幅肖像畫,先後賣出3次皆被退回,如今被列為禁畫
    達文西是世界美術史上最天才的畫家之一,也是一個著名的怪咖。,精通數學物理建築學等學科,非常全能。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歐洲大陸出現了一個傳說,達文西在他的作品中埋藏了很多的秘密,從此很多的藝術家、宗教信徒、文物學家開始研究達文西的畫作。
  • 人民畫家畫人民:評黃冑
    從《蘋果花開的時候》(1952)到《洪荒風雪》(1955),黃胄畫出了新時代的主題,新時代的格調,新時代的氣氛。黃胄的藝術創作得益於生活,而他的藝術表現得益於他的速寫。黃胄運用速寫的方式來實現他以情人畫的藝術理念,用速寫本快速地記錄著新疆人民的生活情境。黃胄說:「一個畫家離開了速寫本,不隨時記錄他在生活中的真實感受,他的藝術生命也將近枯竭。」
  • 這位金山畫家把二十四節氣畫進了農民畫裡!
    這位金山畫家把二十四節氣畫進了農民畫裡!金山農民畫家陳惠芳,她通過手繪「二十四節氣」的方式,展示每個節氣裡人們生產、生活的場景。一幅幅鄉村風情畫,生動形象地展現了人們在不同節氣裡的農事活動。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漸漸把傳統農俗遺忘了,許多年輕人對什麼節氣種什麼,什麼時節幹什麼農活,都不怎麼了解。「我們那會兒還會唱二十四節氣歌,也聽過二十四節氣故事。什麼時候耕種、什麼時候收穫都特別熟悉,現在即便是農村的孩子都很少知道。」就這樣,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傳統農俗,喚起大家對時序的敬仰,陳惠芳開始了創作之路。
  • 自己畫不出好畫,他竟「毀掉」很多世界名畫,這是什麼操作?
    自己畫不出好畫,他竟「毀掉」很多世界名畫,這是什麼操作?因為一般情況下,無論是正在學畫的美術生,又或者已經成名的畫家們,如果畫不出好畫,就會選擇稍事休息,調整好自己的狀態繼續畫或者重新畫,但這位畫家卻做了一件令人出乎意料的事情,自己畫不出好畫,他竟然選擇「毀掉」很多世界名畫,這是什麼奇葩的操作?
  • 為什麼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都熱衷於黑白畫
    你一定會認為你錯過了什麼,但實際上灰色只是對現實的一種簡單的想像。幾個世紀以來,畫家們故意將其藝術中的色彩淨化,以達到更加微妙和複雜的效果。「人們認為是20世紀的抽象藝術家最先轉向了黑白畫,但幾個世紀以來,畫家們都是偉大的色彩主義者,並徹底地被他們的調色板所限制,」第一個探索這個主題的大型展覽共同策展人萊利亞·帕克(Lelia Packer)說。展覽有大約70幅畫,其中許多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機構和私人收藏,倫敦國家美術館的「單色:黑白畫展」證明了在沒有色彩的情況下畫作能夠有多少的展現力。
  • 抽象派畫家康定斯基的畫
    說實話,我也看不懂作者畫的是什麼,但是這些畫倒是挺好看的。[L] 下面這張畫,它用各種大小不同 的圓,非常鮮豔的色彩搭配組成一 張十分漂亮的畫面。這就是抽象派的畫。抽象派從誕生到現在已經有近100年 的歷史了。喜歡正統油畫的人,對它嗤之以鼻,甚至深惡痛絕。
  • 德國祭壇畫畫家:格呂內瓦爾德
    他的真正姓名,據畫家自己作品上的籤名M.G.n.以及16世紀遺留下的有關文件證實,應為馬西斯·哥特哈德(Mathis Gothardt) 。其次是他的生平資料很少,僅憑一些片斷史料,得悉他先後在 阿薩凡堡、美因河的法蘭克福、曼澤等地工作過。大約在1509年升任為宮廷畫師,後又受聘為美因茲大主教亞爾伯特的宮廷畫家。
  • 他是世界著名畫家,卻因畫人「不均」成被告,還差點丟掉飯碗
    他是世界著名畫家,卻因自己的畫成了被告,還差點丟掉飯碗他是世界著名畫家,卻因畫人「不均」成被告,導致聲譽一落千丈一位世界著名畫家,卻因為自己畫的一幅畫變成了被告?這也太奇葩了吧?奇葩的不止如此,他不僅因為這幅畫成了被告,還差點丟了飯碗,相信網友們看到這個標題一定會覺得很奇怪,怎麼會有這樣的事情?難道他畫了什麼過於奇葩、讓世人無法容忍的題材?又或者他畫了什麼非常「敏感」的內容?其實這兩者都不是,那這就更奇怪了!這位畫家是誰?這究竟是一幅什麼樣的畫?為什麼他會因為自己的畫成了被告?相信網友們肯定對這幾點都非常感興趣。
  • 畫家出車禍後畫出,這麼可怕真的是畫嗎?
    畫家出車禍後畫出,這麼可怕真的是畫嗎?、人類的生命只有一次,死而復生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事情,所以在死亡後到底人類會經歷什麼,會看到怎樣的世界我們也無從得知,這也成為了一大難題。在波蘭卻有一位畫家在他經歷了一次死亡之後,這在他的畫作當中畫出了最為接近死亡世界的景象,讓很多人都為之驚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他的名字叫做濟斯瓦夫貝克辛斯基。這是一位藝術家,可能很多藝術生都聽說過他的名字,他出生於192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