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過年給爸媽紅包嗎?給多少?
春節已經進入倒計時了,紅包大戰也開始蓄勢待發了。那麼,到底給父母多少錢合適呢,別人家又是給多少錢呢?
我們先來看幾個採訪:
小宇——剛畢業小青年
2017年7月畢業,月薪6k,給父母的錢為零。
小宇說他八月份才開始工作,工資看起來好像不低,但因為在上海消費比較高,所以每個月存不了多少錢,咬牙也就存個2500塊。
過年回家,有一個高中同學要結婚,所以送了一千塊錢的禮金,剩下的再過年走走親戚,和朋友聚聚餐,基本就沒有了,沒向家裡要就已經算懂事了。
小宇說他本來準備給他媽一千塊紅包,他媽沒要他的,就自己收起來了,但是給爸媽都買了一套衣服。
大飛家——85後小夫妻
給父母的錢是,一萬三千。
大飛和媳婦都是85後,兩個人在深圳工作,老婆是小公司會計,他在一家小公司做業務員,一個小孩留守在湖南老家。
大飛解釋說這個錢不是一次給的,是因為父母在家給他們帶孩子,所以每個月給父母寄了一千。
開學的時候多給了點,剛好一萬三,過年沒給父母紅包,就給老人家兩個人一人一套衣服。
我們問過年不給錢,爸媽會不開心嗎?
他不好意思笑著說:我們兩個人的收入一個月最多兩萬,扣去消費,也沒多少了,另外想攢錢在縣城買套房子。再說了爸媽就我一個兒子,我的錢就是他們的錢,沒給他們也不會介意。
彪哥——企業老闆
給父母一張卡,每年放20萬左右進去,他們要錢了自己去取,過年沒有給了。
果然土豪就是霸氣。
彪哥是在深圳開素食餐館起家的,手下還有好幾家連鎖超市,兩家金融公司。
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父母也從老家來深圳幫他帶孩子,因為孩子小,不太放心外面的保姆,老兩口非要自己來帶。
彪哥給了父母一張銀行卡,父母的零花錢完全夠了,過年彪哥和父母一塊回家過年走親戚,所以就沒有再給了。
彪哥媳婦說本來她給父母準備了兩萬塊紅包的,公公婆婆都給了孫子了,所以等於沒給。
彪哥笑嘻嘻的說:錢在一家人手裡轉來轉去的,其實都一樣,反正都是一家人,我爸媽他們也不在乎這個。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家庭狀況、收入情況,以及不一樣的家庭關係,紅包具體給多少,其實不關乎孝心的多少。
▼
有些人以為,錢給得多就代表孝心重。但對父母來說,陪伴比紅包更重要。
平時大家都很忙,忙工作,忙家庭,忙生活。最多也就打個電話問候一下,陪父母看會電視可能都是奢望。
所以,何不趁著春節,多陪陪父母呢。
陪父母看個他們喜歡的電視劇,和他們嘮嘮電視劇的劇情,也許比一個乾巴巴的紅包更溫暖。
和父母一塊搞搞衛生,一家人把家裡收拾的乾乾淨淨,也許能讓父母切實地感受到這種默默的陪伴。
幫爸媽準備過年的飯菜,邊做飯邊聊天,聊聊自己出門在外的生活,也是一個盡孝心的好辦法。
對父母來說,重要的不是那個紅包,而是做子女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