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說每個人會遇見誰,會和誰在一起都是命中注定好了的,但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因為緣分在一起的兩個人,有時候也會因為有緣無分而分開。
每個人的性格不同,經歷不同,成長環境不同,所以就註定了兩個人在相處的時候會存在差異,而如何解決這種差異很大程度上就可以決定感情的未來走向。
愛情中,爭吵是一個很敏感的詞彙,有很多情侶分手之前的最後一幀畫面,就是兩個人面紅耳赤的在為某件事情爭論,然後不歡而散,在人們的固有思維中,情侶是因為「爭吵」所以才分道揚鑣的,因此還沒有分開的情侶便因噎廢食,在相處的過程中儘量杜絕可能產生的爭吵跡象。
只是,爭吵對於情侶來說,真的是一個談虎色變的存在嗎?
「吵架「狀態的兩個人,更容易「交心」
《無問西東》中的許伯常和劉淑芬自結婚以來,就沒有過爭吵,因為本科畢業的許伯常嫌棄目不識丁的劉淑芬,他們之間連最基本的交流都是一種奢侈,更別說是大動幹戈的爭吵了。
他們的感情波瀾不驚,可是這樣好嗎?這樣不好,因為彼此在一起連宣洩這種最基本的欲望都懶得釋放,、。
就像是各自建造了一座圍牆,明明有著最親密的關係,卻只能保持著一牆之隔的距離,過著形同陌路的生活。
所以,他們的感情也從來都沒有升溫的跡象,一直都是停滯不前,雖然毫無波動,卻給人如一潭死水般的寂靜,時間久了,這段感情帶給人的只有數不盡的心酸和絕望。
有研究表明,情侶過著夫妻之間的爭吵看似是一種傷害感情的做法,但是兩個人之間的矛盾也能夠在暴露真實的環境下展露出來,而不至於因為矛盾隱形,導致誰都發現不了,任由它以滾雪球的方式愈演愈烈,最後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只能遺憾退場。
因此,「爭吵」看起來是一種感情的極端方式地傷害,但是這也意味著相處地兩個人願意把各自的不滿真實地表達出來,只要兩個人願意交流,就有利於感情的發展。
「溝通」是愛情成功的關鍵
例舉一個案例:朋友的男友是一個直男,雖然他很愛她,但是有時候在表達愛的時候過於直接,或者是沒有顧及到讀者的心意,以至於不太浪漫。
兩人剛在一起的時候,男友的做法會讓讀者不開心,但是她擔心自己生氣的點會讓對方覺得自己是在矯揉造作,於是,即便有時候情緒上來了,她也會選擇忍下去。
時間一長,男友粗糙的愛意依舊沒有改變,一直都是讀者在自怨自艾,而且在這種負面情緒的影響下,她甚至有時候看到男友就會覺得生氣。
這樣的狀態如果一直持續下去,兩個人很可能會走散,因此,朋友覺得她有必要選擇不再隱忍自己的情緒。
在紀念日的時候,男友依舊沒有任何心意的時候,朋友選擇了和他爭吵,在爭吵的過程中,朋友說出了對男友漫不經心的不滿,以及自己希望浪漫的儀式感。
後來,這次爭吵並沒有影響他們的感情,反而還因為矛盾的提出而讓兩個人有了第一次坦誠交流,在那以後,男友開始注重浪漫,也開始在意女友的心意,他們的甜蜜一如既往。
在心理學中,「爭吵」其實也是一種溝通的方式,它是本我的最真實表達。
相反,那些一直不吵架的伴侶才具有安全隱患,內心積怨已久的壓抑和不滿就像是一座隨時都可能爆發的休眠火山。
可能不知道什麼時候,情緒就會到達一個臨界點,時間久了,哪怕是爭吵也是無濟於事的。
因此,爭吵並非是百害而無一利的,相反,爭吵下的溝通才是愛情成功的關鍵。
合理的吵架模式,會讓感情變得更加長久
憤怒的情緒會讓人的大腦變得空白,然後很多傷人的話就是在意識不受控制下脫口而出的。
雖然事後也會後悔,但是那根刺已經在彼此心裡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印記,可能過了很長時間,也還是會有隔閡,因此,情侶之間吵架不可怕,關鍵在於怎麼吵。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爭吵」是為了防止矛盾從顯性變成隱形,從而成為一種隱患,它是為了讓矛盾得到解決,而不是在憤怒因素的推動下逐漸深化。
所以,我們在爭吵的時候,要避免受情緒的影響,讓不經過大腦思考的語言脫口而出去傷人。
吵架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吵架之後,彼此之間的矛盾沒有得到任何形式地解決,這才是得不償失。
每一段呈現出來的感情一定經過了千瘡百孔的磨合,所以,相愛不容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