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青島12月22日電 建設新型產業園,「平臺化 專業化」激發招商引資新活力;激活土地「沉睡」資源,拓展項目落地空間,讓企業快速開工生產;樹家風、強作風,強化服務保障,確保招商引資「質效」雙提升……今年來,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潮海街道立足鎮域資源優勢和區位特點,做好「家 」大文章,通過建設「家園」、盤活「家底」、樹立「家風」,以「家 」文化推動土地集約利用、項目快速落地、產業高質量發展。
生態體育綜合體項目建設
建設「家園」,引鳳築巢
建好新家園,引來「鳳凰」棲。該街道科學謀劃園區建設,為雙招雙引搭建平臺,按照「一園一產業、一園一特色」要求,高標準建設佔地900畝的潮海科技孵化園和佔地1600畝的都市產業園兩大新型產業園,同步推進綠化、路網、管網等系列配套設施建設,提高園區綜合競爭力和承載力。目前,都市產業園已全面完工,招商引資已進入實質化階段。科技孵化園區一期信旭高科技產業園按計劃順利封頂,正在進行樓體外立體建設。
「根據產業園區的產業定位和資源優勢實施精準化招商,都市產業園已引進康爾生物健康產業園、聯東U谷·青島即墨科技創新谷等20多個重大項目,涵蓋海洋醫藥、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等行業領域。」潮海街道相關負責人說。
鳳凰來安家,吸引鳳凰來。新型產業園吸引一個個龍頭企業安家落戶,龍頭企業通過以商招商、平臺化招商等方式又吸引一批上下遊配套產業蜂擁而至,形成一個產業集群。落戶都市產業園的聯東U 谷·青島即墨科技創新谷項目就是其中佼佼者。
據介紹,該項目佔地 89 畝,按照新型工業園區建設模式,規劃建設集生產、研發、辦公等於一體的標準工業廠房,圍繞智能製造、海洋生物、醫療科技等高新技術產業方向,定向聯繫、精準對接旗下優質項目,招引布局道萬科技、大連方正、海仕威科技等10多個旗艦型、基地型、龍頭型以及上下遊關聯配套項目到園區落戶。
據聯東集團山東區域總經理於曉東介紹,整個項目計劃籤約落戶50個項目,可容納30家企業。通過平臺運作,已形成聯東U谷招商模式,通過平臺化招商,已提前完成招商任務。今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是通過開展「雲招商」「雲籤約」,確保招商引資工作不斷「擋」、不掉「鏈」。同時開展平臺化服務,企業落戶後,聯東U 谷為入園企業統一提供物業、環衛、安保、食宿管理、政策諮詢等「一條龍式」配套服務,讓企業安得住、留得下、做得強。
即墨中心城區東部片區安置區建設
盤活「家底」,為鳳護航
供地有新意,產業有活力。在推進「雙招雙引」活動中,面對土地資源「緊缺」與閒置資源「沉睡」的現實矛盾,潮海街道轉變招引思路,打破招商引資土地先行的傳統觀念,採取多種舉措推行「零土地招商」,通過挖潛效益欠佳的存量閒置「家底」,盤活存量引進增量,實現「增資增效不增地」。
翻看潮海街道2020年雙招雙引成績單,青島宇東科技產業園項目躍然紙上。據介紹,該項目佔地55畝,項目總投資6.5億元,專注於智慧地圖、智慧環保、智慧水利、環境治理、公眾服務產業的研發孵化,為客戶提供行業智慧化整體解決方案與服務。
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土地證、立項手續,計劃2022年6月竣工投入使用。據潮海街道經發辦負責人介紹,青島宇東科技產業園項目是街道「零土地招商」實實在在的受益人。街道通過盤活土地「家底」,吸引優質項目安家落戶,落戶企業從立項審批到開工建設順利開展,激發了企業發展活力。
盤活「家底」,吸引外來企業安營紮寨;激活土地,又助推本土企業轉型升級。青島華美集團公司是一家集設計、開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民營家紡企業。今年以來,該公司轉型升級,計劃打造青島華美時尚文化創意產業園,該項目總投資6億元,佔地105畝。
一邊是「土地資源」緊缺,另一邊是「閒置資源」沉睡,怎麼破解?潮海街道按照「用好已建的、清理未用的、盤活閒置的」的思路,積極做好土地節約挖潛、盤活閒置資源,騰龍換鳥盤活該公司原有低效閒置土地200餘畝,為企業發展騰出新空間。同時成立專門項目推進小組,全面跟蹤、督促項目進度,確保新增項目當年籤約、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土地立項手續,正在有序推進規劃設計,計劃2022年底前全部竣工。
據悉,街道通過「騰籠換鳥」盤活土地資源,吸引聯東U谷·青島即墨科技創新谷、青島華美時尚文化創意產業園、青島邁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宇東科技產業園項目等10家入駐並獲得長足發展。企業受益於盤活閒通過盤活閒置資源,騰籠換鳥,去年以來,街道累計盤活項目用地500餘畝,為產業集聚和優質項目騰出空間,引進20多個項目落戶,實現資產存量與投資增量雙贏。
農民經濟適用房開工建設
潮海街道金華苑老舊小區改造
樹立「家風」,助鳳騰飛
潮海街道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理念,樹立家風,轉變作風,服務保障企業健康有序發展。
據介紹,該街道深入實施重點項目包靠責任制,將轄區內新建、續建以及前期洽談的項目逐一安排領導幹部進行包靠服務。從項目前期拿地到開工建設需求全程跟進、全面服務。針對處理難度較大的建設問題,成立工作專班,在協調上級部門、與項目方溝通交流、解決企業困難等方面分工協作,「1 1」專人專項服務,集中力量攻克難題。
同時,組織開展「上門服務·親商助企」活動,以幹部服務的「加法」做起項目招引落戶、建設、投產、運營的「乘法」。建立保姆式服務體系,為企業「量體裁衣」提供一條龍,確保項目引得來、留得住、建得好。
「說實在的,我們剛來的時候心裡也沒底。」山東金紅鷹工業自動化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寧表示,「項目落地以來,街道工作人員全程幫辦服務,幫助我們跑手續、協調上級部門、爭取相關政策,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項目就從洽談籤約到了試生產。接下來,我們將再加把勁,擴大生產規模,讓產值和能效再上一層樓。」(孫琳 華成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