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被一張簡潔又溫柔的海報吸引,走向MUJI的店鋪;用膩了熊本熊表情包,卻依然對去九州泡溫泉念念不忘;說起夏天,立馬想起可爾必思的藍色包裝;冥思苦想早餐菜單時,隨手拿起7-11貨架上的麵包;經過優衣庫,順便看看有哪些新款T恤……這些日常慣性悄無聲息地組成我們關於日本設計的印象,但大部分人卻不知道它們有一個共同的起點——JAGDA 。
成立於1978年的JAGDA 是亞洲最大的設計類團體,對平面設計師來說,每年的JAGDA新人賞是如登龍門一般的存在。
/水野學:臺灣7-11食品系列包裝
原研哉、佐藤卓、水野學、佐藤可士和……
這些如今響噹噹的名字
當年都是被JAGDA 選拔出的青澀「新人」。
/佐藤卓:明治meiji《設計解剖展》海報
在所有「設計」類目裡,平面設計通常是最被低估的——看似無法創造具有實際功能的物品或空間,實際上卻最無孔不入。圖像之美不僅關乎視覺,更悄悄滲入五感的縫隙,填充那些關於好吃、優雅、溫柔、涼爽的定義。它們在路邊埋下一個個低調的伏筆,通往可被信賴物品,以及值得追隨的品牌。
/原研哉:蔦屋書店品牌設計
何為最棒的平面設計?
在JAGDA 中,
我們會發現「好看」和簡明易懂
僅僅是基本中的基本,
從餘白處散發的魅力卻更餘韻十足——
這是作者苦心安排的彩蛋,
只供知音心領神會。
/今年獲得JAGDA唯一大獎龜倉雄策賞的是中村至男為自己的個展製作的海報
在JAGDA創立至今的40年裡,電腦代替了畫筆、手機屏幕代替了書本——簡單粗暴成了通行語言,快餐時代的鼓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急促。但很多時候便利僅僅是便利而已,那些被精心製造的「靈光一閃」永遠能從爆炸的信息裡脫穎而出。它們不僅替商品和品牌發聲,更能直抵內心,因而顯得格外珍貴。
來看看今年,
這個「下一個原研哉」獎
頒給了哪三位新人吧!
(以下三位你可能沒有聽過名字,
但他們的作品你很可能見過。)
本
金井AKI
/受賞作品:KOKUYO「THINK OF THINGS」系列包裝
創立於1905年的日本百年文具品牌國譽(KOKUYO),今年又火了一把,從國譽新開的概念店鋪「THINK OF THINGS」裡,你可以嗅到一絲親切的懷舊氣氛,卻不能在任何一個角落找到「衰老」的痕跡。
「改變視角便可產生新的價值」——這間讓人耳目一新的店鋪,很大程度上歸功於金井AKI操刀的視覺,簡潔利落的花紋是躍動的年輕底色,字體樸素到有幾分懷舊,像是隨時要滴下油墨的香味的老式印刷,卻暗示著一種全新的輕盈感。
/受賞作品:KOKUYO「THINK OF THINGS」系列包裝
老成穩重卻充滿活力,是國譽可供信賴的文化「堅守」、以及值得期待的新鮮詩意。
/受賞作品:KOKUYO DESIGN AWARD 2016 視覺
金井AKI目前就職於國譽,主要擔任店鋪和活動的藝術指導,也負責空間視覺系統和國譽內部的品牌設計工作。
/受賞作品:自主製作海報·行星大氣分子構成系列
花原正基
/受賞作品:資生堂LINK OF LIFE展覽視覺
花原正基任職於資生堂,有趣的是,除了負責平面設計工作,他還負責資生堂很多高科技產品的開發,例如讓在線會議變得更美的APP「TeleBeauty」、或是只有在經過的瞬間才能看清內容的櫥窗……大學畢業於土木學科的他,是介於Geek和設計師之間的神奇存在。
/受賞作品:資生堂LINK OF LIFE展覽視覺
材料與建築學的基礎讓他對先端科技保持著敏銳的思考,同時是感性和理性的高手。
/受賞作品:為法國餐廳設計的海報
在他的作品中,不僅有靈感迸發,更有如工藝品一般的細膩質感。他認為再好的創意,也需要完美的技術去落實。
/受賞作品:資生堂睫毛夾海報
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科技必須貼近於人。比起流於形式的耍酷炫技,蘊藏在物品深處的科技才擁有打動人心的魔力。
/資生堂Aging=Passage of Time展覽海報
科技與美,恰好也是是資生堂的主旋律。從可媲美藝術雜誌的企業內刊《花椿》,到由Nendo全新改造的銀座資生堂大樓,百年來一直走在時代資生堂,似乎早就是超越了化妝品本身的「美學先鋒」。
/資生堂 Construction Wall
福澤卓馬
/受賞作品:「D-BROS」月曆「I want to be...」
福澤卓馬任職於設計公司DRAFT,他的主要工作是為公司旗下以治癒系腦洞著稱的雜貨品牌「D-BROS」設計產品。「D-BROS」每年都會推出的人氣產品動物月曆系列,一直由福澤卓馬擔綱設計。
這次受賞的是今年新推出的月曆「I want to be...」,從名字就能看出設計師交予使用者的溫柔可能性。為過去的日子貼上貼紙,既是珍重的儀式感,也是充滿驚喜的自由創作。
/受賞作品:「D-BROS」月曆「I want to be...」
這個平時最愛看建築和生物學書的設計師的作品裡,同時可以看到嚴謹的秩序感和天真樸素。傳統與現代、童趣與成熟,因此取得了微妙的平衡。
/受賞作品:「D-BROS GINZA SIX」家紋系列
/茶室空間視覺「お茶のいろは by namacha」
👀
這些大師都是曾經的新人!
本
原研哉
/獲得1990年JAGDE 新人賞:威士忌「The Blend of Nikka Selection」與「Grand Age」的包裝設計
哪怕是再不熟悉日本設計的人,也一定聽過原研哉的名字。從1990年JAGDE新人賞嶄露頭角開始,原研哉開啟了作為平面設計大師的職業藝術生涯。
/2003年MUJI地平線系列廣告
作為MUJI的藝術總監,原研哉的設計理念可以用一個詞概括,就是「虛無」(emptiness)。畫面本身沒有明確的商品信息,呈現出看似空無一物,卻能容納百川的容器。無限的想像空間,任由人們去體會,去定義,這種不設限的包容性視覺語言也與MUJI品牌精神一脈相承。
在松屋銀座的翻新設計中,由於圍欄板規定不能用於廣告用途,原研哉便另闢蹊徑在板上繪出一個巨大的拉鏈,隨著項目進度逐漸拉開,如同緩緩揭開的序幕,讓人對新松屋充滿期待。
佐藤卓
/獲得1993年JAGDE 新人賞
不誇張地說,只要去了日本,隨便進入一家超市,到處都可以看到佐藤卓設計包裝的商品。從明治牛奶,樂天口香糖到可爾必思飲料等等,吃穿用度的日常之物因為佐藤卓的設計,像被施了魔法般變得親切而又天馬行空。
為樂天口香糖設計包裝時,佐藤卓在細節上做了點小「手腳」,人們發現時總會興奮地和身邊的朋友分享,由此產生自主傳播的效果。這種「總會有點不一樣」的包裝樂天已經用了27年,至今仍是日本同類產品銷量中的第一名。
三宅一生的平面廣告是佐藤卓最為人稱道的作品,為了凸顯PLEATS PLEASE褶皺系列不怕壓擠,輕盈不變皺,而且捲成一團就可以放進包裡的便攜特性,他將衣服組合成腦洞清奇、讓人過目不忘的壽司系列。
佐藤可士和
/獲得2000年JAGDE 新人賞:「STEP WGN汽車廣告」
關於設計,佐藤可士和推崇「傳達訊息於一眼之間」,視覺標誌的力量可以構築有效的品牌語言(ICONIC BRANDING),最著名的運用當屬他為優衣庫設計的標識。
由片假名和英文字母組成的logo,沒有圖像和複雜的隱喻,簡潔利落卻也讓人過目難忘。當看見名創優品的logo或店鋪門口,一眼便辨認出它借鑑自何處,大概就領會到這個在最大程度上提煉日本意向的紅白標識,給優衣庫帶來了多麼深刻而廣泛的影響。
發泡酒因為度數和成本都低於啤酒,在年輕人中受歡迎的程度一直不高。佐藤可士和在為KIRIN設計包裝時,力求在視覺上突出低麥芽度帶來的清爽口感,巧妙地突出特點,避開劣勢,單色畫面反而營造出強烈的視覺效果,KIRIN發泡酒也成為風靡一時的飲品。
服部一成
/獲得2000年JAGDE 新人賞:寶礦力飲料廣告
相比極力貼近消費者的包裝、廣告創意,服部一成更對單純的照片排版和字形實驗著迷,因而作品帶有一種令人困惑的美感。2002年,他成為雜誌《流行通信》的藝術指導,《流行通信》也被認為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曾獲得第6屆龜倉雄策獎。
服部一成受池袋街頭文化,西方達達主義與雜誌《花椿》影響頗深。誇張的變形,和打破常規的想像組合是他標誌性的視覺風格。在2011年獲得每日設計獎時,他被評價為「開拓了新的表現方式」,而在這種表現下包裹的是服部一成對圖像、形狀等事物與生俱來的感知力。
水野學
/獲得2003年JAGDE 新人賞
說到水野學,你可能會下意識想到熊本熊。當然這位跨越平面、包裝、產品與空間設計的大師可不只是熊本熊之父那樣簡單。1999年水野學成立設計公司Good Design Company,願景是通過設計讓事物盡善盡美,而不只是追求引人矚目的外觀。
在人們競相生產奪目特別的商品時,卻忘記保有物品最初最本質的特性,自然而然地散發出這種魅力才是立足之道。水野學為臺灣7-11設計的新包裝,省去了誇飾與繁複細節,還原食物的日常樣貌,同時他還建議不提供塑膠袋,將有機與環保的理念通過包裝設計傳遞給顧客。
/久原本家茅乃舍logo
同樣,在思考如何傳遞高湯醬汁的魅力時,水野學將品牌永續發展的理念訴諸一個洗鍊的圓弧,而在下方增添了液態的垂墜感,凸顯了高湯的鮮活形象。
色部義昭
/獲得2009年JAGDE 新人賞
色部義昭曾任職於原設計研究所,在川村美術館的項目裡,他將「川」,「M」與美術館建築形態有機統一於標誌中,一舉獲得了2009年JAGDE 新人賞。
色部義昭擅長「以一個小的點開始,把整個設計恰如其分的統一起來,製造一個系統的形象」。市原湖畔美術館便是從館旁的蕩漾水波開始思考設計的,從水中抽離出具有現代感的線條形態,並由此生發出整體的視覺系統。
大黑大悟
/獲得2011年JAGDE 新人賞
畢業後,大黑大悟進入日本設計中心工作,如今已是日本新生代設計的代表。在2011年獲JAGDE新人賞的作品中,大黑大悟將公園椿山莊的標誌性建築「三重塔」,用天然去雕飾的圖形語言概括出來,既保留三重塔的辨識度,又有留白的意蘊。
在翻修落成後,大黑大悟被邀請進行後續設計,他把原先的紅色標識改為金色,寓意三重塔的新生。
dear mayuko是一個以蠶絲膠為主要成分的有機護膚品牌,大黑大悟將蠶絲給人的輕盈柔順的感覺化作不規則的橢圓形元素,打造出純淨簡約又親切的包裝風格。
🛒
好物推薦
#招聘實習生#
我們在北京798藝術區開了一個「情緒美術館」,這個美術館裡除了藝術展,還會有精品雜貨和吃喝。我們的辦公福利包括無限量擼貓、免費精品咖啡、最新海外生活雜誌、養身運動裝備、與園區內的大小藝術展零距離……
現邀請以下人才加入團隊,一起搞事:
🙋♂️🙋
「生活方式編輯-實習」
我們希望你:
自主搜集選題,
能進行新聞編譯。
細緻耐心,富有創意,
為商品量身定製有趣的文案。
職位要求:
至少掌握一門外語,
會日語加分哦!
愛好藝文,
最重要的是有一顆好奇心。
🙋♂️🙋
「線下運營專員-實習」
我們希望你:
熱愛生活方式和設計產品,
了解以及嘗試解決用戶的一切疑問,
維護與運營陳列空間。
職位要求:
18-30歲;男女不限,歡迎學生假期兼職;
形象氣質好,經驗不限,
但反正你得是一個快樂的人~
註:此職位也有全職崗位開放
簡歷請發送至:guochi@majormei.com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你也許還想看,點擊圖片查閱
我們在一家商場的地下,撞見了年輕人最新的秘密接頭地點
平凡生活中,這個詞總讓我們怦然心動
👇戳這裡,發現更多好玩的生活小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