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抓著泡泡不放?
前幾天發過的吸管玩法當中,有一個方法,是用吸管制作各種立體形狀泡泡的方法。
幾根吸管,訓練娃的跨學科思維能力
其實,玩瘋了製作過很多條關於如何玩泡泡的視頻。
你也許會好奇:為什麼你們總是逮著泡泡不放?因為,沒有一個孩子不愛吹泡泡。正如歌中唱的那樣:陽光下的泡沫,是彩色的~這裡的泡沫,指的就是泡泡。想像一下,在陽光下一個個泡泡閃爍著魔幻般的七彩光澤,孩子追著泡泡滿處跑,那該是多麼唯美的場景!
吹泡泡是個操作簡單又安全、孩子百玩不厭的遊戲。但今天我們不談那些簡單的吹泡泡玩法,我們聊一聊那些將泡泡玩到極致的玩法,從而詮釋一個道理:用泡泡訓練孩子的科學和藝術思維,也可以如此簡單!
藝術家這樣玩泡泡
首先向會玩的家長們分享一個把泡泡玩到極致的藝術家:Dokoupil。
這位出生於捷克的藝術家,一直沒有按常理出牌。蠟燭燃燒的菸灰、滾動的輪胎都成為他的創作靈感來源。而泡泡更被他賦予了新的生命力。
美不美?夢幻不夢幻?
在別人那裡非常簡單的一個吹泡泡,是如何被他轉化成藝術創作的呢?他藉助了科學:用科學的方法將鹼液與顏料混合,然後用小棍在畫布上拉出大量氣泡,泡泡破碎之後,就留下了彩虹般的夢幻痕跡。
大師的方法娃也能學
雖然沒有藝術大師那樣的專業水平,但娃在家也可以採用這種方式,一根吸管,把彩色泡泡吹在畫紙上,泡泡破破裂之後,就形成了一張美麗的泡泡畫。最好用的上色顏料是食用色素,沒有的話,彩色墨水、水彩畫顏料都可以做出彩色泡泡液。
冰泡泡
常有家長問:為什麼我們家娃這個實驗沒做成功?實際上,玩瘋了做過的實驗裡,失敗的比成功的要多得多。而科學的探索,也正在於一次不行、總結問題調整方案,再嘗試。在多次的科學試驗和記錄之中總結出規律,最後獲得成功。所以,想跟孩子家長說的是:成功不是必然,科學的樂趣在於走向成功的過程。
這個做失敗的冰泡泡科學實驗,起因是看到一張唯美到心動得不行不行的泡泡圖:
為了做出一個「同款」泡泡,我們算計上了辦公室那個冰箱。在進行了無數次嘗試之後,還是失敗了。失敗一:吹出來的泡泡很快就破。失敗二:調整泡泡液讓泡泡更結實之後,在往冰箱裡放的過程中破碎了無數次。失敗三:沒凍上。失敗四:調整冰箱溫度,在終於有一個特別給面子的泡泡被放進冰箱裡、感覺溫度也夠低之後,三小時拿出來看,心碎一地。
好吧,那就冬天去戶外試試。眼巴巴等了好久,好久,結果,一陣小風吹過,泡泡和我們的心一起碎掉了。
所以,只能總結別人的經驗貢獻給家長們,也許你可以成功一次。如果不成功的話,繼續往下看那些別人家的、美到令人心碎的冰泡泡。
首先,我們需要選擇一個「好日子」——一個寒冷、平靜無風的冬日, 具體來說,溫度要低於-7℃。千萬不能有風啊!一陣小風,泡泡們就無影無蹤了。
然後,要有耐心。當你吹出泡泡時,你要控制好它,並將它輕輕放在冰雪表面上,一定要耐心、細心,因為能成功的瞬間很短,稍縱即逝,一不小心就會失敗。
如果是在晴朗的早晨或者傍晚,你還會有意外的收:柔和的陽光斜射在泡泡上,閃爍出燈火般的輝煌,美到極致。
泡泡破碎的剎那間
英國有個叫Richard Heeks的攝影師,當他看著自己的侄子們歡脫地吹泡泡玩兒時,他突然想到:若是能將泡泡破滅前那一瞬間的美麗用相機捕捉下來,豈不是很美好?
行動力max的Richard馬上買來了泡泡機。他選了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把不同的肥皂水攪拌過後,然後開始不停地吹泡泡,同時試圖用相機捕捉下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張意外的照片裡,他正好抓拍下了泡泡破裂的那一瞬,果然如他所想,真的美到窒息!
這張照片給了他無限大的啟發,他喊來了老婆,讓她幫忙用手指戳破泡泡,然後自己在一旁捕捉。在戳破無數個之後,他終於抓拍到幾次清晰而美麗的泡泡半破裂的狀態。
幾近破裂的
恰好半破裂的
Richard從此沉迷在拍攝泡泡的世界裡不能自拔,他開始致力於研究拍攝各種造型的泡泡。比如這種水滴泡泡:
子母泡泡
泡泡中裝了兩個小泡泡
2011年的時候,Richard在倫敦的一家店裡買到了一種新的配方,這能讓他的泡泡變得更清晰,更閃亮,甚至是五顏六色的。
再後來,他又想到可以把周圍景色或建築在泡泡裡的倒影也捕捉下來。
後來他又漸漸地不滿足家中有限的景色,他走出了家門,去到了世界各地,努力將世界的美和泡泡的美融為一體,完整地呈現在人們眼前。
就這樣,Richard已經玩了6年的泡泡。從未對此感到厭倦,也不打算就此結束,因為他知道泡泡的世界還有更多的美等著他去探尋、去發現。
看,把吹泡泡這件小事做到極致,是美得那樣驚心動魄!
看完記得分享轉發,
沒點讚的不許走~
點擊閱讀原文,發現更多趣玩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