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褲是最私密、最貼身的衣物。它雖「小」,關乎的健康問題卻很重要。
內褲最好是純棉的,化纖材質的內褲可能會與外陰皮膚摩擦,導致炎症、過敏和瘙癢。在顏色的選擇上,深色內褲使用染料多,所含化學物質像「大雜燴」,建議還是購買淺色的。女性最好穿白色棉質內褲,如果患上婦科疾病,分泌物異常等可以一目了然。有些女性喜歡蕾絲材質,在購買時要選擇襠部是純棉的。
很多人習慣將幾天的內衣內褲堆在盆裡,攢夠了再洗,甚至一條內褲穿兩三天。這樣會使內褲成為一個「細菌窩」,清洗也更困難。應每天用清水和專門的洗衣皂、內衣清潔劑手洗,和其他衣物分開,防止細菌交叉傳染。洗完後,先掛在陰涼處,晾乾後再轉移到太陽下殺菌,否則棉質內褲容易變硬。
很多人認為內褲跟衣服一樣,穿幾年都可以,尤其是老年人,常常穿爛、變形後才扔。有研究表明,髒內褲平均帶有0.1克糞便,含有多種病菌,即便每天清洗也無法消除。因此,最好每半年對衣櫃裡的內褲進行一次更換。另外,如果內褲出現掉色、變形、變硬、汙漬洗不淨等現象,也要及時更換。
孕婦體型發生變化後,最好選擇專用的內褲。這種內褲可以調節腰圍,不妨礙寶寶發育;高腰託腹的設計不但能保暖,還有助於託住腹部的重量。血液循環較差的老人最好選擇平角內褲,防止三角內褲勒在大腿根,減少束縛感。並且,老人適合褲腰高於肚臍的內褲,可保護腹部不受涼。
深色、花紋的內衣褲因不顯髒,成為不少老人的選擇。其實,內衣褲作為老人的貼身之物,不僅保護皮膚,還能幫助了解身體狀況。為方便觀察,最好選擇淺色的。
部分老人發現自己內衣穿不長時間就發黃,尤其是靠近腋下、背部、陰部等處。這是身體出黃汗的結果。老人出黃汗,主要由溼熱、脾虛引起,主要表現為腋下、陰部出現黃色分泌物。《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云:「黃汗之為病,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若同時伴有發熱、脅痛、食欲不振、口苦、尿黃、舌苔黃膩,屬於溼熱蘊積。如果汗出較多並局限於會陰和外生殖器部位,常見於外陰瘙癢症、陰道炎等婦科病、男性陰囊溼疹等,也多與臟腑溼熱相關。
如果老人發現內褲有紅印,要當心血尿。老年男性需及時去泌尿科就診;老年女性得考慮婦科感染,膀胱、腎臟結石或腫瘤可能。如絕經後再次出現陰道出血現象,不管出血量多少,連續還是間斷出血,都要高度重視,及時進行婦科檢查,以便儘早診斷治療。穿淺色的內衣褲能方便老人發現這些身體異常狀況,以免耽誤病情。
此外,老人皮膚較為乾燥、粗糙,抵抗能力差,褶皺多,應儘量穿柔軟寬鬆、吸汗性強、全棉材質的內衣褲。化纖的內衣褲通透性和吸汗性較差,會導致胸部及陰部的汗液不易蒸發,細菌大量繁殖,進而引起婦科炎症。老人內褲,平角的最好,腰部不要太緊。年紀大了,腰圍變粗,內褲過緊妨礙腹部臟器的血液循環。褲腰最好高於肚臍,注意臍部保暖,否則,受涼後易引發腹痛、腹瀉等多種胃腸道疾病。
(來源:人民健康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