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市區在2015年之前還沒有像樣的水系湖泊,僅有的幾條水系不僅無法滿足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物質生活的需求,還嚴重製約駐馬店城市發展的框架,不利於城市擴張。為了讓城市更宜居,2015年後駐馬店市高標準規劃建設了清河湖和練江湖兩大水系湖泊,如今,一條驛城大道串聯兩大湖泊,北部的清河湖每到節假日人滿為患,南部的練江湖也人流如織。本文將詳細對比清河湖、練江湖的各項數據,為讀者出行居住提供參考:
總體對比:
清河湖練江湖的命名全部來源自所處河流——小清河、練江河,練江河是駐馬店市區最大的河流,橫貫駐馬店市南部,發源於西南山區的老樂山,水量充足季節變化大,而清河湖最早是幾條小河匯聚的窪地,主要河流小清河依靠板橋水庫南乾渠等通道補給水源,需要季節性調控。由於工程量巨大,兩個人工湖及配套設施建設周期都比較長,如果按照預期進度,2022年清河湖、練江湖會先後竣工。
面積比較:
清河湖南北長,東西長、周長,實測9月份水域面積約為1777畝,規劃流域總面積約5300畝;練江湖南北長0.9公裡,東西長2公裡、周長5.8公裡,實測九月份水域面積約為1400畝,規劃流域總面積約2943畝,相比之下清河湖是駐馬店市當之無愧的市區最大人工湖!
形狀比較:受河流流向的影響,清河湖形狀為南北縱向,而練江湖形狀為東西橫向。
周邊比較:清河湖周邊地區開發較早,北岸、南岸及東岸已經是樓盤密布,學校、行政機構也已經入住;練江湖周圍除了南部建設有皇家驛站景區外,還是一片待開發之地,從便利程度上看,清河湖優於練江湖,但是由於練江湖規劃更晚,設計也更超前,哪個周邊更好需要時間檢驗。兩湖相同點是都缺少商業中心。
規劃對比:
清河湖:
清河湖涉及依據自然之「勢」,重新界定山水的比例與關係,擴展的山勢重新帶入山環水抱的格局,由於面積龐大清河湖東西兩側規劃了數個公園,整個湖面的設計也被分為了三個部分,目前主要建設有西側的人民公園,東側的東湖公園,東北側的溼地公園、運動公園。
面積最大的人民公園規劃思路是—多主題生態體驗與多元城市休閒活動,以功能多樣性、活力持久性,空間人本性為核心理念,構建「山、水、湖、城相融合的空間格局」,建成為融「野趣、樂趣、藝趣、雅趣、童趣及科普」為一體,具有現代風尚的都市活力中心。
人民公園主要景觀有:西入口:天中之門、迎賓綠廊、休閒驛站、商業街、天中之臺、彩林問道、音樂噴泉、叢林攬勝、摩崖石刻、北入口:天中之翼、森林曲藝舞臺、文化景牆、戶外拓展場地、虹橋煙雨、花溪水岸、天中之星(摩天輪)、狹路相逢勇者勝。配套建設有兒童休憩區、停車場和廣場;其中天中之臺建在挖湖堆積的土丘上。
可以看出,清河湖人民公園主要融入了天中文化,景觀多以天中命名,建設風格很現代化,同時具有北方水系的磅礴浩瀚。
練江湖:
練江湖充分利用了南區依水望山的自然稟賦,與南岸皇家驛站景觀相織相融,由」一橋兩湖兩島兩廊道「構成,縱貫練江湖中部駐馬店市投資最多,橋面最長的練江湖大橋將湖面分為了東西兩部分,根據9月份蓄水情況來看,東部湖面約900畝,西部湖面約400畝, 東部湖中心規劃建有梅島文化園,東湖和西湖之間建有橋心島,名曰:觀山嶼,是為觀看老樂山山景的絕佳之地。
練江湖南北兩岸各有一條景觀廊道,北側廊道由東向西規劃的景點有盆景園、濱水大舞臺、天中之眼、活力運動園、森林漫步園、並配套建設一座綜合服務中心、兩座生態停車場;南側廊道由東向西規劃有荷塘月色、溼塘科普園、竹藝文化園、松石文化園、城市眺望臺、臺地花海園、浪漫廣場、天中閣、高山流水、四座四季景亭,並配套建設兩座綜合服務中心、兩座生態停車場。
整體設計上練江湖的景觀命名來源於中國傳統文化,有濃鬱的中國風,構造上也富有南方園林的精緻靈秀,和皇家驛站景區的「驛站文化」相得益彰,與清河湖形成「一南一北、一古一今、一中一西」遙相呼應的格局。
如果把清河湖比喻成潮流炫酷的北方漢子,那麼練江湖就是溫婉典雅的南方姑娘,兩者彼此相互成就,均源自駐馬店文化根基——「天中文化、驛站文化」,共同構建了未來駐馬店市生態園林城市的宜居格局。要說遺憾的一點就是兩個湖泊全部在駐馬店西部……那麼駐馬店東部未來會有什麼規劃呢?咱們下回接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