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贏商網
今天是正月初一,贏商網衷心祝福大家鼠年新春快樂、合家安康,平平安安過好年。
剛剛過去的2019年,無疑是充滿變化和挑戰的一年,商業地產行業也在面對變化和激烈的挑戰中往新的格局和方向發展。
每年農曆新年期間,贏商網都會推出「新春回顧」系列,溫故而知新,為假期提供乾貨,也為新一年工作提前掌握商業趨勢。此篇為「新春回顧」系列的第三篇「購物中心空間/設計研究」。
從門面擔當的入口處吸睛吸客、到如同導航般精準的動線設計,從「第五立面」的屋頂「種草」、到「不起眼」的衛生間狠抓細節……組成購物中心的各個部分,如同精密的部件,在有限的物理空間裡發揮自己的效能。
以空間為界,我們透過典型案例,從多個維度對購物中心的空間/設計進行深度研究,從中了解購物中心裡的「小心思」及背後的「大價值」。
01
能產生好感的商場外立面
作為商業項目的第一印象,通過外立面抓住人的瞬間視覺好感,為商業引流帶來直接可能性,往往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下低造價成本的建築立面的商業項目,成為「立面花錢少,商業效果好」好案例:
Antepavilion Theater:2018年兩位英國設計師在倫敦東部河流的一艘19世紀風格的駁船上上設計了一座漂浮的音樂表演空間 Antepavilion Theater,通過一個飛艇形狀的可充氣結構,形成供年輕人交流、聽音樂、休閒放鬆的多功能空間。
Mercado Del Rio:位於哥倫比亞麥德林市,項目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在3000平方米的空間範圍內布局了50多家各具特色的餐飲店鋪,通過設計揚長避短地創造了場所的品質。
Pacific City:位於洛杉磯的Huntington Beach,以衝浪文化主題的休閒、美食、生活街區為主題,運用當地獨棟木屋為原型,相對廉價的建築立面方式去表達項目。
購物中心「外立面花錢少」,也能做出效果!
02
購物中心的入口大有講究!
主入口是購物中心的核心流量入口,傾注了購物中心在空間規劃、外觀設計及運營的大量資源。
入口的常見問題:入口設計的同質化、入口與內部空間尺度搭配不合理、入口對項目流線的位置影響、入口附近業態品牌的設置、入口便利性、服務性不足。
通過幾個案例來詳細解讀,一個好的入口應該具備的特性:
標誌性—— 購物中心的名片與展示窗口:
日本表參道地區的Tokyu Plaza,其由鏡面拼接而成的萬花筒般的入口,疊加光線反射形成的炫目效果,色彩斑斕又現代感十足的空間,成為標誌。
泰國曼谷的Siam Center,入口處大面積的落地玻璃,將散落在室內空間中的各個精品店鋪完整地呈現在了到訪的消費者面前。
公共性—— 與城市融合,為城市服務:
奧地利格拉茨的 Shopping Nord,針對當地人群對餐飲、休閒娛樂空間的需求在入口處增設了高近10米的頂棚,為市民休憩、遊逛提供了宜人的環境。
打開這份購物中心入口「煥新」指南!
03
商場的「完美」動線設計
在中國各地目前最時髦的零售空間裡,動線設計決定了你將看到什麼,以及看到它們的順序和節奏。
尤其是,動線的設計不但直接決定了中國當代消費者的逛街體驗,還能反映國內零售生意的運營趨勢,並進一步影響其運營效果。
iapm的弧度動線:利用曲線環繞式的走廊串起商場內每一層的大小門店;加上設置「飛天梯」、懸挑結構搭建的走廊、汽車可直通商場二層、加裝大面積的玻璃頂棚和幕牆……
上海K11和北京中糧廣場的「向下走」:
上海K11捨棄商場中心位置的可租賃面積,打通為一個自上而下、完全通透的中庭;大部分樓面動線也由於圍繞中庭而變為簡單的C字形,引導人的流動。中糧廣場用一個大的螺旋樓梯作為引導,C座的一樓空間部分外露,呈現串聯起3棟樓的軸線將這些部分倒置,連通商場、酒店與寫字樓。
社區商街式的蘇州大悅春風裡:將大盒子按功能拆解成幾個小盒子,並在商場的地面部分加入了大量的綠化和公共空間,在垂直方向上做出一條多層次的遊覽動線。
上海世茂百聯的「公共舞臺」:將兩側建築間的內部動線做了最大程度的打通,並利用透明玻璃幕牆進行最大程度地對外露出,商場主入口用一架直通三樓的「飛天梯」代替。
商場動線4大設計案例
04
商場死角也可流量「爆表」
一座購物中心的空間效率,取決於每一處空間能否正常發揮應有的商業價值。本文採訪了彼山設計 BE DESIGN,從第三方視角解讀購物中心死角的認知誤區以及正確的「復活術」。
商業死角:如商場高區、視線阻隔區域、偏離水平主動線,人流難以到達區域、空間舒適度差區域和同質空間等,都是商場裡常見的死角空間。
後天盤活商業死角,以下案例值得參考:
天津大悅城的5號車庫將散落在全國各地經營著「小生意」的設計師和手作匠人集合在5500㎡雙層空間裡,開啟了全國打造文創街區的風潮。
香港朗豪坊,通過在商場設置兩部飛天梯,分別從4樓直達8樓和12樓,為商場提高高層空間可達性提供了創新性示範。
日本難波公園、蘇州新光天地以及去年開業的泰國網紅商場ICONSIAM,則是「主動」拔高做高區,直接將高層打造為項目亮點區域。
Packing House運用了策展思維,採取店鋪依次排列再通過環形動線串聯的模式,大大提升了可視性,降低死角存在率。
這份圖鑑,隱藏了購物中心的死角「復活術」
05
運動空間的吸客秘訣
運動體育作為體驗消費的一大組成,可以有效結合購物中心與社交場景,被越來越多的商業地產運營商所關注。
小眾圈層文化形成差異化優勢:日本大阪森之宮 Q's Mall 打造了全球首個可以跑步的購物中心,再加上小型足球場、遊泳池等運動設施,吸引多圈層群體的到訪。
購物中心融合運動社交場景:可通過引入運動業態,打造運動空間,藉助線上平臺資源獲取用戶線上數據,實現社群運營、宣傳推廣,增強消費人群的吸引力和粘性。
與場匹配 空間重娛樂,輕功能:打造空間的娛樂性,可以通過增加裝置增強互動。增加投籃機等設備。還可以引入蹦床設備,增加蹦床扣籃的趣味玩法。
購物中心與運動空間的完美配對
06
文化空間,下一個「爆款」業態
參考萬象城「前簷YAN」及大悅城「度刻",這兩個都是由購物中心來開發主導的文化空間項目,業態的大膽嘗試,將成為未來爭奪消費者的爆款空間。
「前簷YAN」開設在由華潤置地打造的深圳灣萬象城中,面積2300㎡,由華潤置地攜手知名設計師池貝知子共同打造。
空間設計:前簷是由日本設計師池貝知子(曾為日本蔦屋的代官山店做創意總監,並設計了東京二子玉川的蔦屋家電)設計,風格更為日系化。
商業業態:一共有16個品牌呈現,太平洋咖啡、學古(茶及售賣)、青山花園(下午茶),珠寶、眼鏡、文創、保健品等。
北京的朝陽大悅城內的「度刻」,其最大的亮點是高曉松的「嘵島」,這也是朝陽大悅城中繼「悅界」「拾間」之後的第三個大型IP主題空間。
空間設計:度刻的面積接近於前簷的一倍,整體設計更為活潑,呈現是臺灣的那種設計精良感。
商業業態:花廚餐廳、See saw精品咖啡、超級猩猩健身、雪夜訪戴,以及一些零售類品牌,共十個品牌。
文化空間,購物中心下一個必備「爆款」業態!
07
標配的洗手間成購物中心新競爭點
在商業高度同質化的當下,如何以差異化的運營來獲得消費者「芳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贏商網「實探」上海新近開業的5大購物中心,通過母嬰室和衛生間的指示、分布、內部構造等細節,窺探他們貼心的軟硬體服務。
長寧來福士廣場:3樓、4樓、5樓、6樓都配置了母嬰室;除了B1及L1外,商場東區和西區每個樓層都有3個衛生間,基本每個樓層都有家庭衛生間(無障礙衛生間),並專門設有兒童衛生間以及兒童保護椅。
興業太古匯:B1層和2層均配置了母嬰室,配備了小冰箱、愛心媽媽小屋;而衛生間方面,設立了化妝整理區域,其中無障礙衛生間內有一個專門的洗手區及馬桶。
新天地廣場:B1層、3層、4層、6層均配置了母嬰室,並專門配備了智能背景音樂;衛生間設計色彩簡單且顯調性,並設有專門的兒童衛生間。
陸家嘴中心L+MALL:LG層、2層、5層、7層、9層均配置了母嬰室,每層風格不一;衛生間主要有兩個風格,家庭衛生間內設有專門的兒童衛生間。
LCM置匯旭輝廣場:從B1層到4層均配置了母嬰室,覆蓋率較高;衛生間方面,B1層打造特色衛生間,設專門的化妝區域,位於兒童樓層的衛生間特設2個兒童洗手區。
親測商場的衛生間,挖掘「廁所文化」價值
08
「砸錢」母嬰室,引爆好感度
母嬰室作為最能體現一個商場人文關懷的地方之一,贏商網跑遍武漢較為熱門的35個商業體,並選取了4個購物中心的母嬰室進行測評。
覆蓋率:凱德1818母嬰室數量最多、樓層覆蓋率最高;漢街萬達廣場母嬰室尿布臺與哺乳間的數量比例最高;群星城、M+購物中心母嬰室數量與樓層覆蓋率居中。
配置:漢街萬達廣場、群星城、M+購物中心的尿布臺舒服性較強,但相比凱德1818硬的尿布臺,在清理上難度會更大一些。
△凱德1818
△漢街萬達廣場
安全私密性:凱德1818、M+購物中心母嬰室的母嬰室和哺乳室有門鎖但無門帘,安全性較強,私密性較弱。漢街萬達廣場、群星城的安全性較弱,私密性較強。
△群星城
指引&環境:4個購物中心的母嬰室都有明顯的指引,漢街萬達廣場可通過導購手冊、樓層指引平面圖、標識指引多途徑找到,凱德1818與M+購物中心相對弱一些。這些「砸錢」的母嬰間,引爆商場好感度和客流!
09
商場的屋頂可以很「值錢」
屋頂花園的出現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000年,而首個營利性屋頂空間是1882年的紐約卡西諾劇院的屋頂劇場……屋頂作為建築「第五立面」,在購物中心吸引客流、豐富業態上具有很大優勢。
Your Rainbow Panorama 位於丹麥奧胡斯 ARoS 美術館的屋頂,憑藉其絢麗的顏色和獨特的空間體驗將這個原本平淡無奇的屋頂變成了世界聞名的「打卡點」。
位於英國倫敦的 Second Home 聯合辦公空間加建屋頂時,在設計上延續了整個項目的通透感和平面布置的靈動性。
位於哥本哈根的 Stedsans 餐廳瞄準了成年人的社交休閒場景,用大部分屋頂種植蔬果香料,搭建蜂房和雞舍,將旁邊的溫室稍加裝飾用做餐廳。
出現在紐約第五大道上的 230 Fifth 在冬季通過用PVC材料製成的igloo帳篷可以容納多達12人,內部可以加熱,同時輕便、易收納,打破了氣候條件限制。
這份攻略,最大程度挖掘屋頂空間價值
10
購物中心的「綠植攻略」
近年,生態、自然、綠色等元素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到商業空間中,綠植在購物中心擁有增加空間靈活性、改善環境質量、營造購物氛圍、體現項目特色、提升購物體驗等功能。
結合國內外案例,解讀一下購物中心綠植:
邁阿密Bal Harbour Shops購物中心:項目位於美國邁阿密,其中亮點就是貫穿上下兩層的採光井和其中種植的棕櫚等本地植物。
曼谷新視覺購物中心:位於曼谷東區,佔地面積8.2公頃,項目斥資60億泰銖。其景觀通過設計將自然元素與動物工藝相聯合,在城市中創造「都市叢林」氛圍。
泰國Mega Food Walk:是Mega Bangna的一個延伸的半戶外擴展區,其中包含一個令人愉快的景觀庭院,一個輕鬆的圓形劇場和體驗木板路。
上海K11:擁有一面標誌性的垂直綠化牆,由18種常綠植物打造而成,是淮海路商圈抬眼可見的綠色建築。
購物中心綠植運用全解讀
11
購物中心的設計小細節讓人著迷
商場想要達到讓顧客一不小心就瘋狂掏錢的目的,也得有各種小心機。
營造人氣氛圍:首先,新穎絢麗的入口設計引發好奇心,其次,從動線設計上就要非常巧妙,對人流有效引導,覆蓋店鋪360°。最後,選用明亮的色彩催促顧客前行。
燈光色彩:不同主題的購物中心需要選擇不同色調,根據一種主色調,再輔以彩色光加以點綴的形式,更易營造獨特的視覺效果與氛圍。
購物中心的BGM:慢節奏BGM會使消費者在店內產生較慢的步伐,較長的停留時間和較高的消費金額。
香氛系統:商場香味的選擇不應過於單一,以免引起顧客反感,由多種香味調和製成的「複合香氛」,降低消費者的焦慮,提升服務體驗。
公共區域休息區分主題:可以針對性劃分休息區,休息區的座椅設計不宜太過創意化,或者邊角尖銳。
指引牌保證及時更新:購物中心的指引牌必須清晰且經常更新,每半年甚至每個季度就要更新一次,以保證指引的正確性。
購物中心超全「小細節」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