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校服:中華校服的璀璨「東方之珠」

2022-01-10 愛校服

美麗七月,藍天如洗,鴿哨嘹亮

迷人七月,江山如畫,笑語歡暢

神聖七月,彩旗飄揚,鮮花怒放

2020年7月1日

斯沃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熱烈祝賀

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華誕

暨香港回歸祖國23周年紀念

二十三年風雨同舟

二十三載共同發展

在香港,校服不僅是學生身份的象徵、青蔥歲月的印記,也是學校的招牌,校風校訓融於一件衣衫。大部分學校都規定學生須穿著校服,亦分為冬夏季兩套款式來配合各個季節。此外,不同學校的校服各有特色,包括旗袍長衫、水手服、格子裙等。

香港四間「真光中學」一直以藍色旗袍校服聞名,具有濃厚的復古風味香港真光中學由1872年在廣州創立的真光書院發展而來,「二戰」後確立長衫校服,一直沿用至今。

真光中學夏季藍色旗袍校服

真光中學是香港少數以旗袍長衫為設計的校服,企領斜襟,兩邊開衩的窄身藍色長衫連身裙,修腰設計展露傳統女性優美線條,充滿氣質及中國特色

真光中學的校服不但希望表現「女子讀書人」的形象,更希望能培養學生成為「語禁高聲,喜禁大笑,行禁闊步」的端莊淑女。

▲天涼時學生們會在旗袍外加一件毛衣保暖

將藍色長衫作為校服的學校還有香港協恩女中學、英華女學校聖公會鄧肇堅中學等。長衫穿著搭配也有講究,立式領口下別有統一的校徽,裙擺長度過膝兩三寸,通常搭配白色襪子與黑皮鞋。

▲協恩中學校服

▲公會鄧肇堅中學校服

香港培道中學則選用純潔白旗袍,看上去純淨自然,「淑女」氣息撲面而來。

香港培道中學

「一看穿長衫就知是老牌中學了,女孩子穿上不會大步流星。」——80多歲的林松坡是香港老牌校服公司「金綸」的創辦人,他曾這樣說過。據他觀察,越是歷史悠久、聲望高的學校,越不會輕易改動校服,有人認為這是保守,但大多數民眾認同穿上這身校服,是一份帶有歷史韻味的榮耀,把中國人的自信、自律穿在身上

◆半身/連衣裙——實惠耐穿

女生校服中,款式更現代化一些的還有半身裙、連衣裙。大多數的連衣裙校服在設計上都偏向於簡潔、樸素,而在做工上,「耐穿」是最主要的品質之一,一般採用不易縮水掉色、不易褶皺的面料。

⊙ 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

在香港,白色連身圓領校裙是非常普通的款式,而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就將普遍的圓領改為方形水手領,再配合百褶裙及藍色腰帶,令整條裙的設計非常獨到。

⊙ 保良局旗下中學

保良局是一個香港的慈善團體,除了社區工作外,更有開辦幼兒園及中小學。保良局大部分中學的校服都是統一全白連身裙,配搭一條紅白格仔領帶,以及一條紅色腰帶,簡樸整齊。只要在街上看到這套校服,就知道是保良局旗下中學,非常容易辨認。

⊙ 聖公會聖三一堂中學

大部分水手校服都是兩件頭款式,而聖公會聖三一堂中學這套水手裝則是連身裙款,當中的湖水綠領帶更增添一點獨特感

⊙ 銅鑼灣聖保祿學校

銅鑼灣聖保祿學校的蘇格蘭格子裙一直深受歡迎。夏季校服兩件套款式,上身白色恤衫搭格仔領帶,而下身是百褶裙配經典的紅藍格子圖案,亦帶點英國的古典優雅風味

▲夏季制服

冬季制服上衣為白色長袖方領襯衫,領口束有同裙子花色的紅、藍雙色系格紋領帶。裙子為深藍色百褶裙,天冷時可搭配深藍色毛背心或深藍色長袖毛衣

 ▲冬季制服

⊙ 德貞女子中學

德貞女子中學的夏季校服為天藍色V領背心連身裙,搭配一件白色短袖恤衫。在香港,普遍校服都設計成無領背心連身裙,德貞女子中學這個V領設計絕對是寥寥可數的款式。

⊙ 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

瑪利諾修院學校的校裙亦是一大特色,小學部穿著連衣裙校服,中學部則是一套兩件頭款式上身白色恤衫配襯一條白色領帶,下身是一條藍色窄身半截裙,穿起來恍如一名職場精英。

⊙ 港九街坊婦女會孫方中書院

港九街坊婦女會孫方中書院校服的剪裁跟普遍學校一樣都是百褶連身裙,而當中的獨特之處則是校服的用色。孫方中書院使用了女生最愛的湖水綠色為校裙主色,湖水綠配白色簡單不誇張,更令校服充滿夏日活力感。

⊙ 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

石硤尾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的校服是不少學生妹夢寐以求的藍白水手裝。校服分為兩件套,白色上衣配搭寬大及延伸至背後的衣領,藍色領帶和簡約線條,時尚感十足。而下身為深藍淨色半身裙,令整套校服非常日系。

▲低年級夏季制服

▲高年級夏季制服

 

水手服在香港是比較常見的一類校服,而且各校水手服在花紋、材質等細節上都有所不同。從上世紀70年代新法書院的「海軍風藍色襯衫與白色百褶裙」經典搭配,到現在衍生出來的各色格紋百褶裙與白襯衫,校園裡的水手服已然發展出許多新鮮花樣

香港的男生校服在種類和款式上不如女生校服多,總結起來的「標配」一般是襯衫、西褲和皮鞋,常用的配飾有領帶、領結和皮帶,可以說是非常「紳士」

▲聖若瑟英文書院

▲皇仁書院校服

▲中華基金中學

冬季校服套裝還包括厚外套和毛衣,如此一套穿上身,男生們顯得更加正式和莊重,自身行為也在無形之中受到約束和規範。

▲伊莉莎白中學

自上世紀50年代起,香港校服款式層出不窮,逐漸走向時裝化和個性化。同時,很多歷史悠久的傳統名校卻不輕易改變款式,任憑時間奔湧向前,一席舊時光裡的老校服依舊風採奪目,見校服即知尊重,學生亦從校服中獲得榮耀

總體來看

香港的校服

既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特色

又結合了傳統與現代的設計

多元文化在香港匯聚和碰撞

從小小的校服中就能夠體現

來源:斯沃德校服

相關焦點

  • 香港校服一瞥:百年傳統與風情
    身著旗袍長衫、百褶裙、水手服的女生,以及襯衫西褲、白襪黑鞋的男生,都盡顯青春年少風採,比之規格樣式都很單一的內地要令人印象深刻得多。校服作為校風校格的重要載體,在香港的教育文化中非常受重視,幾乎全港所有中小學都有各自代表校園文化的校服,透過小小的校服可以窺見到不同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傳統習俗。
  • 香港的百年校服史
    說起香港校服的故事,可追溯至百年之前。校服不僅是學生身份的象徵、青蔥歲月的印記,也是學校的招牌,校風校格融於一件衣衫。長衫——斯文80多歲的林松坡是香港老牌校服公司「金綸」的創辦人,經營校服生意超過半世紀,委託其製作校服的200多所香港中小學、幼兒園中,不乏拔萃、聖士提反、協恩、德望等名校。
  • 香港校服穿越史
    當中國的運動校服十幾年來一成不變時,香港的校服已經隨著年代的變遷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經典!開聊香港校服之前,先說說香港的教育制度:香港教育主要由香港政府教育局管理,現行制度上大致分為學前教育、12年免費教育以及專上課程,其中12年免費教育包含6年小學教育以及6年中學教育。每個學校都有各自設計的校服,有些是我們內地人看到會充滿質疑的:天哪!這是校服?
  • 香港校服 五花八門 暗含規矩
    照片為香港中小學校服  寒冬退場,春裝上街,此時人們對服飾之美更加敏感,就連校服也仔細打量一番。  這種形似旗袍、帶有民國風味的長衫,以香港真光中學的校服為典型代表之一。該校由1872年在廣州創立的真光書院發展而來,「二戰」後確立長衫校服,一直沿用至今。真光希望將學生培養成淑女,創校之初曾提倡「語禁高聲,喜禁大笑,行禁闊步」的校風。  「一看穿長衫就知是老牌中學了,女孩子穿上不會大步流星。」林松坡笑說。
  • 校園文化香港校服的變奏曲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香港學生的校服。在香港,校服百花齊放,身著旗袍長衫、百褶裙、水手服的女生,以及襯衫西褲、白襪黑鞋的男生,看起來盡情展示青春年少風採,卻也暗藏規範,裙長、襪高、皮帶扣,這些細節都有講究。說起香港校服的故事,可追溯至百年之前。校服不僅是學生身份的象徵、青蔥歲月的印記,也是學校的招牌,校風校格融於一件衣衫。
  • 香港校服,哪家強?
    以下文章授權轉載自:港覺(id: gangjue_hk),去過香港的朋友應該在街頭見過不少穿著不同樣式校服的學生。跟內地整齊劃一的運動服或偶爾的小禮服不一樣,香港的校服形式多樣,而且每間學校都有著不同的特色。這些各具特色的校服也變成了香港的一種獨特文化。最先在香港引入「校服」這個概念的學校叫聖保羅女書院。
  • 香港校服流變:從長衫淑女到百花齊放
    「金綸」的創辦人,經營校服生意超過半世紀,香港200多所中小學、幼兒園委託其製作校服。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他講述了香港校服從旗袍長衫到百花齊放的發展史。中新社發 賈思玉 攝   中新社香港4月1日電 題:香港校服流變:從長衫淑女到百花齊放  中新社記者 賈思玉  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不久前參觀北京一所中學,引發校服美醜的爭論。
  • 香港校服: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碰撞
    說起香港校服的故事,可追溯至百年之前。校服不僅是學生身份的象徵、青蔥歲月的印記,也是學校的招牌,校風校格融於一件衣衫。  長衫——斯文  80多歲的林松坡是香港老牌校服公司「金綸」的創辦人,經營校服生意超過半世紀,委託其製作校服的200多所香港中小學、幼兒園中,不乏拔萃、聖士提反、協恩、德望等名校。
  • 香港的校服為何如此嫵媚多嬌?
    有的是一襲藍色長衫、白色旗袍,也有的是靈動的蘇格蘭裙、標準的襯衫西褲——香港的校服,既有傳統元素與英倫風格的碰撞,也蘊含著細緻而嚴格的校規校風,更是東西方文明在香港這片土地上有機交融的生動體現。 香港真光女中是一所傳統女子中學,校服也獨具傳統特色。他們的校服是一身水藍色長衫,可謂將傳統的中國元素保留到了極致,此舉大受傳統保守的港人的讚譽。
  • 又到開學季 來看香港這些獨具特色的校服
    開學時,學校一般都會為新生發統一的校服。在香港,由於學校類型眾多,校服的風格也各不相同。身著旗袍長衫、百褶裙、水手服的女生,以及襯衫西褲、白襪黑鞋的男生,看起來盡情展示青春風採,卻也暗藏規範:裙長、襪高、皮帶扣,這些細節都有講究。女生校服旗袍——素雅復古香港校服的故事可追溯至百年之前。
  • 香港——東方之珠!
    小河彎彎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東方之珠 我的愛人你的風採是否浪漫依然月兒彎彎的海港夜色深深燈火閃亮東方之珠整夜未眠守著滄海桑田變幻的諾言讓海風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淚珠仿佛都說出你的尊嚴讓海潮伴我來保佑你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臉船兒彎彎入海港回頭望望 滄海茫茫東方之珠 擁抱著我讓我溫暖你那蒼涼的胸膛讓海風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淚珠仿佛都說出你的尊嚴讓海潮伴我來保佑你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臉
  • 孩子的香港校服有這些象徵!你知道嗎?
    說起香港校服的故事,可追溯至百年之前。校服不僅是學生身份的象徵、青蔥歲月的印記,也是學校的招牌,校風校格融於一件衣衫。80多歲的林松坡是香港老牌校服公司「金綸」的創辦人,經營校服生意超過半世紀,委託其製作校服的200多所香港中小學、幼兒園中,不乏拔萃、聖士提反、協恩、德望等名校。林松坡抖開一件蔚藍色的長衫。「這是協恩女子中學的,略微收腰。聖保祿的裙角不同,真光的是淺藍色。
  • 香港那些獨具特色的校服:旗袍素雅 連衣裙經濟耐穿
    校服不僅是學生身份的象徵、青蔥歲月的印記,也是學校的招牌,學風校格融於一件衣衫。學生統一著校服,被視為體現「一視同仁」的教育理念,以提倡儉樸之風,減少貧富歧視。  80多歲的林松坡是香港老牌校服公司「金綸」的創辦人,經營校服生意超過半個世紀,委託其製作校服的200多所香港中小學、幼兒園中,不乏拔萃、聖士提反、協恩、德望等名校。  林松坡抖開一件蔚藍色的長衫說:「這是協恩女子中學的校服,略微收腰。聖保祿學校的校服裙角不同,真光中學的是淺藍色。
  • 又到開學季,盤點香港那些獨具特色的校服
    開學時,學校一般都會為新生發統一的校服。在香港,由於學校類型眾多,校服的風格也各不相同。這裡我們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香港那些獨具特色的校服吧。 女生校服:素雅復古風 香港中小學的女生校服款式非常豐富,包括旗袍、長衫、連衣裙、水手服等,具有濃厚的復古風味。
  • 香港學生的校服,原來都有100年歷史演變了……
    長衫——斯文80多歲的林松坡是香港老牌校服公司「金綸」的創辦人,經營校服生意超過半世紀,委託其製作校服的200多所香港中小學、幼兒園中,不乏拔萃、聖士提反、協恩、德望等名校。這種形似旗袍、帶有民國風味的長衫,以香港真光中學的校服為典型代表之一。該校由1872年在廣州創立的真光書院發展而來,「二戰」後確立長衫校服,一直沿用至今。真光希望將學生培養成淑女,創校之初曾提倡「語禁高聲,喜禁大笑,行禁闊步」的校風。「一看穿長衫就知是老牌中學了,女孩子穿上不會大步流星。」林松坡笑說。
  • 香港校服故事:東西方文明交融 街頭一道特別風景
    資料圖片   踏入9月開學季,款式各異的中學校服再次成為香港街頭一道特別的風景。或一襲藍色長衫、白色旗袍,或靈動的蘇格蘭裙、標準的襯衫西褲,香港的校服既有傳統元素與英倫風格的碰撞,也蘊含細緻而嚴格的校規校風。
  • 香港學生的校服這麼美,原來經過100年改進啊!
    說起香港校服的故事,可追溯至百年之前。校服不僅是學生身份的象徵、青蔥歲月的印記,也是學校的招牌,校風校格融於一件衣衫。長衫——斯文80多歲的林松坡是香港老牌校服公司「金綸」的創辦人,經營校服生意超過半世紀,委託其製作校服的200多所香港中小學、幼兒園中,不乏拔萃、聖士提反、協恩、德望等名校。
  • 百年校服變遷史——中國校服是怎麼變醜的
    張愛玲與旗袍 在張愛玲的小說中,旗袍無疑是不可替代的主角,《半生緣》中曼楨穿的是淺粉色的旗袍,曼璐穿的是蘋果綠軟緞長旗袍;《色戒》中王佳芝穿的是電藍水漬紋緞齊膝旗袍;《封鎖》裡的吳翠遠穿的是一件白洋紗旗袍;《傾城之戀
  • 香港開學在即 課本校服漲聲一片
    南都訊 記者康殷 發自香港 下周一新學年即將到來,香港家長和跨境學童家長都要為子女準備開學用品,但經濟負擔卻越來越沉重。民建聯日前公布的開學調查發現,25%受訪的香港家長表示,開學支出已佔家庭月收入40%或以上。38%中學家長鬚花費3000元(港元,下同)以上為子女購買課本,即使幼稚園也須花費過千元買書。
  • 開學季看香港校服,那是旗袍風、水手風、蘿莉風……
    中國香港的校服則是這樣的.香港第一間規定學生穿校服的學校是「聖保羅女書院」(現在的「聖保羅男女中學」),該校於1918年起要求學生穿校服。從翌年的畢業照中可以看出,女生校服已改為旗袍,男生的校服則是襯衫搭配西褲。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香港人口不斷上升,政府和團體不斷開辦學校,僅是同一區就有十多二十間學校。為了區別不同學校的學生,校服變得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