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英國首相詹森主持召開英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決定從今年12月31日起停止購買華為設備,直到2027年全部排除華為設備。
眾所周知,華為在英國的地位可謂是舉足輕重的,不僅投入大量的資金,還在英國劍橋投入12億美元建立光電研發中心,並作為華為光電業務的總部,為英國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但英國卻以德報怨,禁用華為,著實讓人大跌眼鏡。
然而英國政府不可能這麼潦草決定,那麼這背後到底是誰在給英國出餿主意呢?在兆明看來,這個答案已經非常明顯,此次英國政府「變臉」有美國施加壓力的濃重陰影。去年5月,美國當局就以「國家安全為名」將華為列入制裁打壓的「實體名單」,今年5月美國當局對華為再次重拳出手,不僅直接下令美國企業斷供晶片等華為的外採零部件,而且全球所有使用美國設備製造晶片等零部件的生廠商都不得向華為供貨,企圖把華為逼入絕境。與此同時,美國當局還不斷對所有與華為技術、產品、設備和業務有關的國家都進行遊說施壓,抹黑華為,排擠華為,打壓華為,雖然遭到了包括英國、法國、德國等多個西方盟國的質疑和抵制,不斷製造華為「安全威脅論」,強行要求別國拒絕華為。雖然,美國想通過在英國徹底打壓華為,為美國在世界各地打壓圍剿華為製造轟動效應、示範效應和連鎖效應。但目前,歐洲不少國家仍在設法抵制美國的施壓,客觀地認為繼續使用華為設備才是合情合理的,當然也是安全的,這讓美國很惱火。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月,美國總統川普就曾致電英國首相詹森,向英國施壓,要求英國電信運營商拒絕採用華為設備。據悉,就在幾天前,川普在白宮的記者會上宣稱「華為設備存在不安全設備,如果你們這些國家還想跟我們有業務聯繫,那就放棄使用華為設備。」面對川普的連番「威脅」,英國在權衡利弊後,最終頂不住了,決定全面禁用華為。
那麼問題來了,禁用華為到底會對英國造成怎樣巨大的影響呢?英國前議會議員喬治加洛韋給出了觀點。他認為英國禁用華為是國家自殘行為相當於對中國發起挑戰,而中國的反擊可能會摧毀萎靡不振的英國經濟。
事實上,他說的並無道理。首先英國電信公司已經與華為建立了深度和緊密的業務合作,英國電信公司被迫移除華為的設備,不僅需要很長時間,也將付出巨大的代價。對英國電信行業的廣大企業而言,則面臨著諸多風險。如果被迫停止與華為打交道,英國可能會面臨用戶「憤怒」和潛在的安全風險。華為已經是英國現有的4G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排除華為後這些公司將不得不大量更換設備。其次,英國拒絕與5G技術走在前列的華為合作,這將會導致英國5G網絡發展緩慢,有可能使英國陷入數字慢車道,增加帳單並加深數字鴻溝。此外,英國經濟在二季度下滑了20%,英國政府,而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宣布宣布禁用華為,勢必讓本就千瘡百孔的英國雪上加霜。
總而言之,在兆明看來,當前全球處於深重的疫情之中,美英兩國政府不顧國民生命安全風險,不將主要精力放在採取有力措施遏制疫情和拯救國民生命上,卻在繼續散布謊言,製造所謂的華為安全風險,實在不應該。如果英國還是一意孤行,那麼一切後果將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