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以來,喜歡的設計師品牌漸漸固定下來了。雖然新設計師層出不窮,時裝界又幾乎每三天都在更換當紅炸子雞。但是下過苦功夫和付出金錢試錯之後,我漸漸也對一些品牌保持了相當的忠誠度,而對潮流追捧就缺了點興致。
在開公眾號的第一篇,我就介紹了喜歡的Dries Van Noten,可惜那時候空有熱情但對寫這種專題文章一無所知,對圖片質量也毫無要求,所以很難將它的好處寫到大夥的心坎上。今天我從實際穿著的角度來說說,J.W.Anderson的啥衣服值得買。
Jonathan William Anderson紅了很多年了,幾乎從2010年秋冬第一場秀開始就被大力推薦了。他走進大眾視野的節點大概是2012年秋冬與topshop的合作款,再後來2013年下半年被LVMH任命為Loewe總監,他在Loewe做出的幾個it bag都大紅大紫,徹底扭轉了其刻板形象和品質有口皆碑就是賣得不好的悲慘命運。從此,J.W.Anderson作為被大集團招安的新設計師典範,其本人的品牌也徹底登堂入室。
▲Loewe Spring 2015
設計師本人,長得挺好。「出生北愛爾蘭小鎮,夢想當演員但是報考失敗,轉投LCF學設計「的身世也被嚼過一萬遍了。至少我在別的公眾號就看過好幾遍了,雖然我想也沒人關心吧?
我剛到倫敦時,看到J.W.Anderson辦sample sale,隊伍烏泱烏泱地排出了好幾裡地,隊伍裡一個個看起來又時髦又滿臉不爽,直接嚇得我進去溜達了幾圈什麼都沒敢試就跑出來了。心想:打折了還這麼貴,還不如拿錢去買包(對,我那時候滿腦子都是買包)。
轉眼一年過去,想買的包都買的差不多了,這時候的我就頗有點飽暖思淫慾的味道,能騰出心思來想想自己穿什麼衣服好看了。正好趕上topshop和J.W.Anderson的合作,這一看不要緊,天雷勾地火,愛上了。直到現在,我的大部分搭配裡都能找到這組lookbook的影子,而買的衣服無論是不是J.W.Anderson,設計師都多少跟他秉承同樣的思路。
同年,這幾件毛衣成為街拍爆款,尤其是第一張的配色和粗大毛線,無數次出現在我的夢中。
好啦,到此為止J.W.Anderson在我心目中真的算站起來了。但直到後一年《來自星星的你》裡全智賢穿了一整套,我才更風買了第一件JWA。拿到手發現這個牌子其實很難穿,有些雷區不能碰,比如下圖這件midi skirt。
說壞話前先來誇獎一下。喜歡J.W.Anderson當然是因為他的有趣,既玩結構廓形,又幾乎件件都有讓你覺得值得會心一笑的細節。你覺得你在笑的那一瞬間就和設計師本人心意相通了,也在審美趣味上終於找到了組織。不過這也是設計師本人的小技巧,他作品的有趣、幽默都是容易理解的,是非常直白的與眾不同,是能帶動實際購物慾望的。有些設計師的秀,像加密的PDF文件,旁觀者只能動用自己有限的知識去腦部其美學乃至哲學的意義。但是J.W.Anderson的秀,是人人都能摻合一腳的txt文本,讓人看一眼就知道它穿在自己身上的樣子。
而看完細節圖再看看街拍,JWA上身圖給人的印象,恰到好處,不會癲狂失控,與周圍環境脫節。
對大部分人來說,穿上心愛的設計師款衣服並不僅僅需要財力支撐,長相身材氣質都缺一不可。很多人靚條順的美女,就因為缺少一點乖張的習氣,所以沒有能力駕馭複雜設計的衣服。而能穿好J.W.Anderson的人,需要看上去詼諧、聰明、俏皮輕盈,外加一副好骨架。在我看過的中國街拍中,這一張穿著J.W.Anderson15秋冬外套的,給我印象十分深刻,第一次看到需要捂住胸口說一聲厲害。
厲害在哪兒呢?她搭配到和本人氣質天衣無縫的程度了。另外,雖然歐美街拍裡JWA有時會被時裝編輯們穿出凌厲,但是亞洲人只能詮釋出這衣服本身的小清新。沒有硬拗不適合自己的誇張,就是厲害。
對於我來說,穿J.W.Anderson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骨架小贅肉多,肩膀大輪廓或者好看的抹胸上衣通通不適合。褲子太長之外,直筒半裙也不合穿,可惜它們偏偏都是JWA的精髓所在。
▲過去那些年裡,那些試穿了又默默脫掉的有緣無份
JWA雖然成品率低,但是架不住我對他熱情大,試穿樣本多,因此長年累月也攢下了幾件好東西。這兒我首先推薦買襯衫,對大多數身材適中的人來說,穿襯衫難度係數不大,利用率高。
其次推薦買外套,雖然設計師本人對形狀很迷戀,但卻很少在外套的廓形上做文章,大部分都規規矩矩,適當的小細節,冬天穿一件J.W.Anderson,其他一副都可以穿基本款,點到為止就好了。
最後推薦買半裙,我的意思是,腿足夠好看的話。我直接從電商網站找些單品吧。
另外再說說J.W.Anderson的包吧。我曾經買過有名的twist bag,對我來說很好用,因為總穿一身黑色,但是款式又不算中規中矩,這時候配包就很尷尬了。自從買了這隻包後,用的很頻繁。小羊皮的材質經不起壓,容易出摺痕,我對待它比對待其他包都要上心一些,不會不假思索地往地上扔,總是整整齊齊地放在膝蓋上。這可能是這款包獨有的缺陷,其他硬挺的JWA都沒有這個問題。
不止一個人表示對這款實際上就是一個bucket的bucket bag表示極大的興趣▼
但我更加感興趣這些款式▼
總之,在5k-10k預算買包的這個檔位,J.W.Anderson是非常值得考慮的一個選項,傳言被LVMH收購之後,JWA的皮料更上一層樓了。
無論是買包或者是買衫,J.W.Anderson在買手店和實體店都經常折扣驚人,但是奉勸大家也不要硬穿,像我就只能選擇UK6,大一個號衣服都在身體上前後晃蕩得驚人。
我並不覺得J.W.Anderson身為Loewe總監能夠給他的個人品牌形象加分多少,也完全不想提他做出了幾個it bag這茬。喜歡他,是因為讓我找到了身為普通人又想穿得時尚的安全上限,比他的設計要求更高更複雜,我就自動放棄了。比他賣得更貴,我也基本放棄了。我認同他的小詭計,也打心眼裡覺得自己也很幽默,在氣質上和衣服是吻合的。當然如果有穿不好失敗的單品,不賴我不夠活潑俏皮,全賴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