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不能徒手摸你知道嗎?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在一檔韓國綜藝節目中,幾名韓國藝人違規近距離接觸只有3個月大的大熊貓寶寶「福寶」,並引發廣泛討論。
節目中,女藝人臉上帶著妝,擁抱和撫摸大熊貓寶寶,還有不戴口罩和手套觸摸大熊貓的畫面。更讓人擔憂的是,徒手觸摸大熊貓「福寶」的其中一名藝人家中飼養了寵物。
△視頻截圖:女團成員未佩戴口罩和手套撫摸大熊貓
△視頻截圖:女團成員摟抱熊貓寶寶
而就在視頻發布前一天,「福寶」作為首隻在韓國誕生的熊貓寶寶才在媒體前公開亮相,小傢伙的名字也在當天公布。
一時間,「韓國藝人違規接觸熊貓幼崽」的視頻迅速在網上傳播,引發了眾多中國網友的憤怒,批評聲不絕於耳。中國網友們紛紛表示這些動作可能會讓大熊貓染病,並對此進行了強烈的批評。
11月5日晚,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表示,就韓國愛寶樂園動物園違反大熊貓保護專業要求,組織演藝相關人員親密接觸大熊貓幼崽並製作娛樂節目一事,已正式去函該動物園,要求其立即停止此類行為,停止播放、傳播相關內容的視頻。要進一步加強管理,科學管護,堅決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大熊貓能徒手摸嗎?
事件發生後,媒體諮詢了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得到如下回覆:「(在中國)除了飼養員和獸醫這些專業人士,其他人是禁止接觸大熊貓的。而且不管對象是多大年紀的熊貓,非專業人士都不能摸。」
這樣的規定既是保護大熊貓,也是在保護人類自己。
△韓國藝人化濃妝摸抱熊貓幼崽引質疑(央視頻號:央視新聞)
犬瘟熱——大熊貓的「頭號殺手」
據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的專家介紹:大熊貓死亡大多是疾病導致,犬瘟熱是大熊貓的「頭號殺手」。犬瘟熱是一種高度致死的烈性傳染病,死亡率高達90%,其傳播渠道是通過與病獸直接接觸傳染。
家中有其他寵物的人,最好不要與熊貓「親密接觸」,以防病菌交叉感染。雖然人不會感染該病毒,但如果接觸過病獸,也可能成為病毒的攜帶者。這也就是為什麼人不能徒手接觸大熊貓。
2014年底至2015年年初,陝西省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就發生過一起嚴重的大熊貓感染犬瘟熱疫情,共導致5隻大熊貓染病死亡,損失慘重。
△2015年4月8日,陝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的大熊貓「龍龍」因患犬瘟熱醫治無效死亡。來源:新浪陝西
大熊貓:名字裡帶著「貓」卻是猛獸
因為大熊貓憨態可掬,頭圓尾短,自帶天然萌的屬性,收穫很多人的喜歡。但專家表示,大熊貓再萌,它依然屬於野生動物。正是因為野生動物這一定位,我們最好採用遠觀而不是近距離接觸的方式來表達對它們的喜愛。
另外大熊貓的名字裡帶有「貓」它卻不是貓,雖然食物中99%是竹子,但是它卻是食肉目的猛獸。
實際上,在八百多萬年前,大熊貓是類似於狐狸大小的食肉動物,體重大概在50千克到100千克,偶爾會吃素。
後來因為冰河時期突然到來,氣溫劇烈下降導致溫帶和亞熱帶的森林面積大大縮減,導致食物來源大幅度減少。為了活下去,大熊貓改善了自己的食譜,肉食動物無奈成為吃竹子的「素食動物」。
但是大熊貓這個「和尚」「戒齋」得有點兒不徹底,所以不要看大熊貓呆呆傻傻的,就以為可以隨便調戲,大熊貓雖然已習慣素食,但野性尚存。
國內對大熊貓飼養的相關規定
早在2018年10月,四川省林業廳就曾向川內各大熊貓圈養單位發出通知,要各大熊貓圈養單位必須儘快建立近距離接觸大熊貓的內部審查和監督管理機制,嚴禁組織開展投餵、合影等商業性近距離接觸人工圈養大熊貓活動。
通知中還強調,不得以「志願者」之名,行商業性近距離接觸、人工圈養大熊貓之實。
在國內,對大熊貓飼養員日常也有嚴格規定:
禁止化妝、噴香水、塗抹指甲油,禁止佩戴手錶、戒指、手鍊等飾品;
接觸大熊貓前要進行消毒,並且穿戴隔離衣、手套、帽子、鞋套等;
與大熊貓接觸的過程中需與其保持安全距離,切忌背對大熊貓。
喜歡動物,表達的方式有千種萬種,尊重動物、敬畏生命才能了解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
轉發分享
讓我們以正確的方式愛大熊貓
▍主編:江樂瑜
▍編輯:甄子燁
▍來源:綜合自澎湃新聞、央廣網、iPanda熊貓頻道、網友評論等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