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商業必須要有「文化催化劑」,大師隈研吾新作

2020-12-13 騰訊網

貓頭鷹日誌(MalltoWin Log)

疫情全球蔓延,商業地產人恐怕短期內難以出國考察。所以今年4月底,貓頭鷹研究所創刊了《全球商業場景季報》,我們有個小小的願望,足不出戶,讓商業地產人全球看盤。》》》點擊查看第一期

作為第二期的重要部分,昨天我們推送了2020第二季度全球新開業購物中心項目盤點的第一部分,盤點了澳大利亞、斯洛維尼亞、泰國、杜拜等地的新開購物中心(點擊查看全文)

今天,我們將重點移至日本。二季度,日本迎來了一次開業小高峰,不僅有建築大師隈研吾操刀的「東西方文化碰撞結晶」——京都新風館,還包括「庭院型」社區商業、東京市中心潮流地標、大型軌交樞紐型商業、特色濱海文旅商業等豐富類型。

我們也將於本周末在【貓頭鷹研究所】官方服務號正式發布第二期全文PPT版PDF文件,敬請期待!可掃描下方二維碼直達.....

2020-07-29

徒有樣子的商業,似乎很難留住人。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想和文化跨個界,讓整個商業設施看起來「很有內涵」。

特別是如果能在極富積澱感、厚重感的歷史文化上翻新出「花樣兒」,則更能得人心。

傳統建築形式 vs. 全新品牌故事,新與故,或融合,或衝撞,這種「對比強烈」的衝擊力,源源不斷獲取著消費者的關注。

比如月初在成都遠洋太古裡開幕的AIR DIOR獨家限定系列限時精品店,古色古香的傳統建築和天馬行空的內部設計元素,極具時代對比感的商業形式,被人們舔屏。

來源:成都潮生活

比如日本京都,一直以來也非常受到品牌青睞。

無論是香奈兒,還是愛馬仕,都曾經選擇京都典型的傳統建築町屋,作為落腳點。

來源:jiemian

星巴克在京都二寧坂開出的YASAKA茶屋店,是星巴克全球首間擁有暖簾與榻榻米座位區的分店,甚至讓不少人將其列上了「旅遊打卡清單」。

可以說,當品牌特點和文化遺產融合在一起,強烈的時代衝撞感,無疑帶給人一種意料之外的精彩

日本著名建築家吉田鐵郎,將其定義為「傳統文化催化下的商業」

他們會更加關注文化作為「催化劑」的作用,讓商業設施更好地在當地文化元素的加持下,呈現「新時尚氣息」、「新文化調性」。

不久前剛剛結束改造、全新開業的京都「新風館」,算得上是充分詮釋了這一概念。

舊與新的碰撞,呈現了一幅歷史建築的「潮流化重生」畫卷。

「百年新生」新風館

來源:Shopping Design

日本建築設計大師隈研吾●●

我希望可以延續吉田鐵郎當時所提出的「文化催化劑」概念,為更多來訪京都的人們提供一個與當地社區無縫交流與連接的可能。

來源:出店ウォッチ

具有歷史積澱的京都,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鎮。

京都中心商業區一直在致力於保留原本建築文化的同時,促進商業發展,從而打造富有內涵而又有獨具魅力的商業區,新風館同樣延續著這個設計理念。

來源:maga.jp

如果要講新風館的故事,要從回顧它的百年變遷歷史開始。

舊京都中央電話局時期

京都中央電話局(1926年竣工) 設計:吉田鐵郎

1926年9月,舊京都中央電話局第一期竣工,由當時以注重材料和細節著稱的日本著名建築家操刀建造而成。

1983年1月,這裡被認定為日本首批文化遺產

舊新風館時期

舊新風館(2001年~2016年)

2001年1月,舊新風館開業,2016年3月閉店整修。

當時這裡磚砌的建築外觀和環繞庭院的獨特結構非常有特色,受到10~20年代青少年的喜愛。

新風館時期

新風館 (2001年~2016年)

設計:NTT Facilities & 隈研吾事務所

2017年10月,新風館再開發項目計劃並動工,2020年3月竣工,並於6月11日開業。

新面貌的呈現,讓這座代表京都百年文化的傳統建築,成為「東方與西方」的文化融合體,繼承了「傳統」,又引入了「新潮」,是京都目前極富特色的新地標。

「有內涵的」新風館

煥發歷史建築物的新活力,也是「新風館」名字的來由。

融入巧思的設計特點

整體設計

由建築設計大師隈研吾操刀整體設計,項目得以從一個傳統而保守的文化古蹟,逐步蛻變為文化時尚商業區。

從左:ACE Hotel社長 NTT都市開發的中川裕社長 隈研吾

來源:FASHIONSNAP.COM

街道的遊逛性

新風館地下2樓與地鐵鳥丸御池車站相連接,1樓商業區同樣設有一條通往鳥丸街道東洞院街道的道路,上下層內部空間與外部「曲徑通幽」似的便捷連接,增強了遊逛性,豐富了步行街的趣味性。

特色的外觀設計

項目整體保留了京都古色古香的韻味,同時將大量以木材、百葉窗等方式體現的現代時尚元素融入其中。

庭院設計

「通過中央庭院,舊的紅磚建築將和充滿京都傳統的新建築和諧相融」,隈研吾稱。

來源:NEWS Release

項目內一共設計有四個花園:「庭院」、「通道花園」、「光庭」、「屋頂庭院」,每一個都展現著京都傳統庭院的特色風格

別具一格的商鋪

新風館引入了約20家特色品牌,2樓到7樓是首進亞洲的ACE HOTEL。

行走在商業區域裡,你能看到更多的是京都獨特的手工工坊、體現出了日本文化特色的店鋪,與保持著文化特色的建築融合在一起,感受獨特。

亞洲首間ACE HOTEL

ACE HOTEL源自於美國西雅圖,選址偏好便是以設計為核心的具有歷史性意義的老建築,也因此被譽為極具個性化原創精神的連鎖酒店。

此次首進亞洲由隈研吾操刀設計,同樣注重文化精神的體現,設計主旨便是「東方遇見西方(East meets West)」

來源:Forward Stroke Ink.

房間以簡約原木色和白色為主,給人一種寧靜舒適感,並與京都的古色禪香相協調。

來源:出店ウォッチ

共計213間客房中除標間以外,設有日本傳統榻榻米和閣樓套間,內部擺放了日本當代藝術家的原創作品。

來源:booking

房間內還布置有唱片、吉他等物品,可以讓人隨時隨地感受著周邊的藝術氛圍。

關西首家迷你劇場「Uplink」

Uplink是一家備受人們喜愛的小型劇院,主要發行和放映全球高口碑電影、藝術類作品等。

來源:FASHION PRESS

此次「Uplink京都」位於地下一樓,包括一個類似現代地鐵站的大廳,以及四個分別有73、60、44和38個座位的迷你型小劇場。

每個小劇場內部空間都各有不同的設計概念,並配有Uplink特殊音響系統。電影院空間內還設有視頻畫廊、牆壁畫廊等,讓人們能夠更好地沉浸在對文藝作品的感知氛圍內。

具有文化底蘊的約20家品牌店鋪

日本首家集服飾和咖啡為一體的集合店

MAISON KITSUNE KYOTO ShinPuhKan

來源:maga.jp

品牌來自巴黎,秉承融合時尚與音樂的理念,是一個融匯了多元文化的生活品牌。

散發著濃厚日式元素氣息的

Beams Japan

來源:FASHION / SPOT

「BEAMS JAPAN KYOTO」希望傳遞與日本相關的人、事、物,未來將與更多日本文化元素相結合,並以原創產品的形式呈現。

高約3.5m的天花板上描繪了「鳳凰」圖案,整個空間既充滿日式風情,又具有摩登時尚的氛圍。

來源:FASHION / SPOT

和服男裝

Y.&SONS

來源:FASION PRESS

品牌傳遞的是一種時尚和服的理念,將日本傳統和服加入了現代時尚元素,也深受當今日本青年喜愛。

日本首家「圖書+蔬菜」複合店

OyOy

來源:京都速報 『2020年6月11日オープン 本と野菜OyOy(おいおい)』

店內營造出宛如都市綠洲般的空間氛圍,書海與綠色健康蔬菜的特殊搭配,也帶給人來自身心的雙重放鬆享受。

逾200年的高級針織品品牌

JOHN SMEDLEY

來源:Forward Stroke Ink.

成立於1784年的英國品牌,繼承了傳統技藝,此次為京都首店。

藝術型外賣刨冰店

「茶與清酒 Tasuki 新風館」

來源:京都知新 『テイクアウトかき氷「お茶と酒 たすき 新風館」』

整體空間散發著濃厚藝術氣息,並展示有由The Chain Museum策劃Ryan McGinley的畫作。

自然和藝術相結合的咖啡廳

(THISIS)SHIZEN

來源:maga.jp

源於日本傳統的庭院藝術文化,這間自然咖啡廳將綠色植物與時尚生活相結合,店鋪內外還有兩個「種子」作品,象徵著店鋪的主題——生命來源於自然,自然生長空間內需要人、文、物三者合一。

人們在這裡可以坐在自然色調的圓桌邊,手握著暖暖的咖啡杯,欣賞著都市中難得一見的自然交織景象,在庭院藝術中體會寧靜祥和的感受。

一個個有著文化底蘊的店鋪,共同講述著一個具有文化內涵的商業故事。

事實上,年初開始的疫情對日本商業同樣重創明顯,甚至有媒體稱這場疫情為「百年老店終結者」。

二季度,伴隨對復甦經濟的強烈需求,日本快速重啟第一季度受疫情影響而被按下暫停鍵的項目。

所以在此次第二期《全球商業場景季報》中,可以看到日本本季度迎來了一次開業小高峰,不只有新風館這樣的特色項目,還包括社區商業、市中心潮流地標、樞紐型商業、文旅商業等豐富類型。

我們可以簡要回顧一下:

CASE 1

「城市庭院」

BRANCH 博多Papillon花園

開業時間:2020年3月13日

所在城市:日本福岡博多

開發商:Daiwalease

經營面積:約 18,697平方米

相關信息亮點

臨近JR吉冢站,是區域最新的改造型商業設施,約44家店鋪,包括戶外用品WILD-1、高級迴轉壽司すしえもんが等品牌的九州首店

項目基於「城市庭院」的理念而設計,希望創造「多代人可以相聚和放鬆的建築設施」,期望「人與綠色空間相交融」;

單體建築為1層或2層,留出相對寬闊的戶外公共空間作為活動舉辦地,並設有兒童設施,增加「人們可以相互接觸的空間」

CASE 2

全新潮流地標

WITH HARAJUKU

開業時間:2020年6月5日

所在城市:東京都渋谷區原宿站前

開發商:NTT都市開發(株)

經營面積:26,800平方米

相關信息亮點

以「將原宿的文化及創造力推廣至全世界,打造東京全新舞臺」為目的,不只追求流行,更集結各式各樣的創作者在此交流,創造更多可能,並產生全球影響力;

多個具有趨勢代表性的首店集合在此,包括:

日本首間都市型IKEA、全球第一家以「UT」為主的潮T旗艦店、日本第一家未來購物體驗店「Style Hint」、資生堂結合科技與美妝保養的美容旗艦店「Beauty Square」;

同時,項目集多功能活動廳、共享空間、綠色屋頂花園等設施於一體,為區域帶來更多新體驗。

CASE 3

濱海文旅商業

iias衝繩豐崎

開業時間:2020年6月19日

所在城市:日本衝繩縣豐見城市豐崎

開發商:Daiwa House Group

經營面積:135,000平方米

相關信息亮點

衝繩首個設於購物中心內的「DMMかりゆし水族館」,是全球首座結合AR的水族館,最新高科技影像技術,帶來全新的空間體驗;

商業部分共155間店鋪,包括知名零售、雜貨品牌的同時,引入日本規模最大的高爾夫主題樂園「PGA TOUR SUPERSTORE」等全新娛樂業態;

2022年將開業全球最大的室內迷你主題公園「SMALL WORLDS OKINAWA」;

建築設計體現琉球風格,與開敞的空間形成特有的海岸風情。

相關焦點

  • 各有各的「不規則」,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兩個新作賞析
    隈研吾,這個名字相信大家再熟悉不過了,每次有新項目落成,都會在設計圈引起熱烈的關注。他的作品體現了日本傳統與當代設計的融合,且頗具禪意,所以備受國人喜愛。他對木材的運用已是深入人心,那麼「石材」在他手中會玩出怎樣的火花呢?
  • 建築師隈研吾_2020年建築師隈研吾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摘要:隈研吾呼籲建築師要「謙虛」,在2011年日本海嘯周年紀念日,日本建築師隈研吾解釋了這場災難使他重新考慮他對建築的態度 大師隈研吾最新作品合集     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又出新作了!
  • 20000片花崗巖,每片60公斤,隈研吾新作「角川武藏野博物館」究竟有...
    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又有新作亮相,這座建築外牆貼了近20000片60公斤重的花崗巖,外觀奇特到炸裂的一個複合型文化設施——「角川武藏野博物館」。 項目信息●● 建築師: 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地址: 所澤, 埼玉縣, 日本 項目建造: kajima corporation 項目狀態:2020年
  • 隈研吾新作:亞洲首家 Ace Hotel
    由隈研吾操刀設計的 Ace Hotel 京都店預計將於今年的4月16日正式對外開放。該酒店是在既有歷史遺留結構的基礎上重新加建設計的,共可容納213間客房。酒店原有的歷史遺留結構是由吉田鐵郎所設計的京都電話公司舊址,並曾一度被認為是當地的「文化催化劑」。
  • 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將在上海留下「新作品」
    2018年,上海南橋新城將迎來南部地區首個文化商業綜合體——傳悅坊。該建築綜合體的中標者是國際建築大師隈研吾,無論是大家熟知的北京三裡屯SOHO或是2020年東京奧運會主場館,都出自其手。 據了解,傳悅坊是上海報業集團的文化產業平臺,以書店、少兒娛樂教育、影院劇場和文化創意辦公為特質,打造文化、商業、消費有機一體的綜合體。
  • 日本著名建築大師隈研吾入圍初選之一
    近日,小河公園概念方案徵集暨方案深化設計入圍單位結果正在公示中,《公示》顯示,有三家設計單位通過了設計方案的初選,將進行最後的PK。其中,日本著名建築大師隈研吾的名字在列。隈研吾的建築設計遍布世界各地——巴黎地鐵站、波特蘭日本花園、丹麥安徒生博物館、北京三裡屯SOHO、長城腳下的竹屋都出自他手;在杭州,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的民俗藝術博物館也是他的作品。
  • 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近期兩大新作:臺北白石畫廊與Coeda House
    來自:深圳觀築(ID:atuchina)本文已獲得授權近日,高產的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
  • 神級建築大師隈研吾又出新作,日本首個中國藝術大師美術館今日開業!
    設計大師與藝術家走到一定階段,這兩個疑問一定會圍繞其終生。對於王傳峰與隈研吾來說,亦是如此。一個是建築界的神奇,一個是美術界的大家,當他們聯手又會發生什麼?今日,隈研吾設計的王傳峰美術館落座日本銀座正式開幕。
  • 隈研吾新作惹爭議!
    隈研吾新作惹爭議!網友:大師也有靈感枯竭的時候?大師的設計也有靈感重複的時刻?——日站君要說2020年哪個設計師最忙,無疑是我們熟悉的隈研吾老師了。下圖為臺中巨蛋體育館:下圖為雪梨The Exchange市民中心:這兩個建築放在一起對比,無論是顏色材質外形,確實有異曲同工之妙。網友笑稱:可能是好靈感需要Re三遍吧。
  • 隈研吾新作惹爭議!網友:大師也有靈感枯竭的...
    大師的設計也有靈感重複的時刻? ——日站君 要說2020年哪個設計師最忙,無疑是我們熟悉的隈研吾老師了。
  • 隈研吾:國際大師在中國的作品令人失望
    隈研吾說,「所以經濟衰退、之前的次貸危機等等,其實是給了建築設計師一次機會:放慢建設的速度。」他指出,日本建築量持續增長的年代,雖然到處都有新的建築物拔地而起,但人們往往不注重建築的設計和質量,只是一味建造,「當時的建築不僅難有好作品,而且壽命都比較短,很多才建成一二十年就被拆掉」。「趕上歐洲文明是上一代人的目標。」
  • 隈研吾新作:一個房子的三層表皮
    作者: 巢尚會懸浮住宅Suspended Forest隈研吾是日本建築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設計有著日本藝術品般樸素優雅的形式美但他卻主張「負建築」讓建築「消失」 在自然中。△隈研吾最近他所帶領的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公布了在瑞士的住宅作品再一次讓人領略了隈研吾式的天然設計。01.
  • 建築一周 | 隈研吾新作京都Ace Hotel即將開業;RPBW電影學院博物館...
    過去一周(2月8日—2月14日)世界建築界有哪些重要新聞?看有方的新聞簡報:隈研吾新作京都Ace Hotel即將開業;RPBW電影學院博物館將於年底開放;OMA峇里島酒店竣工;杜拜世博園區大門建成;福斯特事務所為深圳設計模塊化公寓;MVRDV將對凡·艾克辦公綜合體進行翻新與擴建;2020蛇形畫廊展亭設計者公布;尼古拉斯·德·蒙肖將任MIT建築系系主任。
  • 「建築界」隈研吾作品波特蘭日式文化村,將東西方景觀園林完美結合
    在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日本花園文化村,具有濃鬱的日本傳統文化氣息,它將東西方景觀園林完美結合,這也成為了隈研吾在美國的首個公共作品。在美國俄勒岡州有一座東方花園——波特蘭日本花園文化村。日本在海外設立了數百座公共日本文化村,波特蘭日本花園位居榜首,具有濃鬱的日本傳統文化氣息,它將東西方景觀園林完美結合。波特蘭日本花園1967年起對公眾開放,這座擁有52年歷史的花園裡見證了遊客人數從每年30000人上升到了每年350000人,因此,為了保持花園的環境,擴建改造成為必須。
  • 日本著名建築大師隈研吾入圍小河公園方案設計徵集競標 去年他曾...
    近日,小河公園概念方案徵集暨方案深化設計入圍單位結果正在公示中,《公示》顯示,有三家設計單位通過了設計方案的初選,將進行最後的PK。其中,日本著名建築大師隈研吾的名字赫然在列。隈研吾的建築設計遍布世界各地:巴黎地鐵站、波特蘭日本花園、丹麥安徒生博物館。
  • 國際大師隈研吾主創設計!
    好消息是  未來  在翠亨新區  可能會矗立起一座  由隈研吾主創設計的  文化藝術中心    該項目包含展廳(城市規劃展、創意展覽、藝術品鑑、文化交流)、演藝廳(歌舞、交響、主體音樂)、報告廳(主體講座、學術交流、會議活動)、圖書閱覽(圖書館藏、檔案館藏)、文藝培訓、商業配套服務等多種功能,為
  • 伯立森景觀分享|2萬片花崗巖構成,建築大師隈研吾操刀新博物館
    說起隈研吾想必不管是不是設計界的都對這個名字不陌生當之無愧的日本四大建築巨擘之一每個作品都會在世界上引起巨大的轟動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欣賞大師近期的一些作品隈研吾大師隈研吾日本著名建築設計師,1954年生於日本神奈川縣,1987年建立「空間設計」事務所,1990年創辦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並贏得了多項國內國際大獎,包括芬蘭自然木造建築精神獎(2002)、日本建築學會東北憲章設計大獎
  • 花蓮貨櫃星巴克後,建築大師隈研吾臺中再打造「勤美之森」
    「未來勤美術館是要送給臺中市民的一封情書。」這封情書是建築大師隈研吾親手建下,勤美集團攜手國際建築大師隈研吾發表「勤美之森」設計概念,透過負建築創作手法,全面串接臺中草悟道藝術文化生活軸線,透過從11月3日起開始的隈研吾的材料公園展覽,以戶外大型及互動參與的作品,打造大型展覽空間。
  • 隈研吾為星巴克設計了一家新門店,是貨櫃做的
    該店由日本建築設計師隈研吾操刀,用穿插的貨櫃材質設計成大樹開枝散葉的景象,背後的圖案以臺灣當地阿美族原住民文化為靈感。為了這間特色門市,星巴克找來曾打造福岡太宰府天滿宮表參道門市的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操刀。
  • 隈研吾新作又把木頭玩出新花樣,這是要集齊建築材料的一百種玩法?
    隈研吾新作亮相NGV三年展  畫廊規模的半圓形拱門亭的形式  如同一個感官通道    其紋理、構造、原始狀態 無一不為諸多項目帶來了非凡改變 接下來,一起來看 隈研吾對建築材料的一百種玩法!01 隈研吾新作『植物館』 木質立體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