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C肝」而得到的諾獎,藥師科普來幫忙

2020-12-26 澎湃新聞

今日要聞

因"C肝"而得到的諾獎,藥師科普來幫忙!

快報

01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5點30分公布。在新冠病毒肆虐的今年,諾獎不負眾望得頒發給了哈維·阿爾特(Harvey J. Alter)、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以及查爾斯·M·賴斯(Charles M. Rice)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做出的貢獻。他們的研究成果是人類在對抗病毒和感染過程中裡程碑式的成就,使血液檢測和以治癒為目標的抗病毒藥物開發成為可能。

什麼是C肝?

丙型病毒性肝炎, 簡稱為C型肝炎、C肝, 是一種由C型肝炎病毒 (HCV) 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目前全球範圍內HCV感染率約3%, 感染總人數2億左右, 其中中國大約有4000萬感染人群。HCV感染後, 人體抗病毒的能力迅速減弱, 約85%的急性感染者在感染半年後轉為慢性,對患者造成長期影響並可能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癌。同時,HCV是高度易變異性病毒, 目前尚無預防這種病毒感染的有效疫苗。

如何預防C肝?

C型肝炎主要是經血液傳播, 包括輸血與血製品傳播、靜脈吸毒、針刺、醫源性傳播和母嬰垂直傳播等。現階段, 全球HCV傳播的最主要危險因素是靜脈注射吸毒和醫源性感染。近年來, 由於我國加強院內感染控制和血液安全管理,對血液製品進行了嚴格篩查, 輸血後感染HCV的病例在我國已經慢慢減少, 但新的感染途徑引起的新發病例不容忽視。

C肝如何檢測?

大部分C肝患者無明顯症狀,並不知曉已被感染,但HCV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炎是潛伏性的,健康的身體可被默默感染多年,並出現嚴重的併發症。C肝的檢測主要包括抗體檢測和核酸檢測。C肝抗體是由於人體免疫細胞對C肝病毒感染所做出的反應而產生的。抗體在血液中循環而且經常性檢測到存在。C肝抗體對身體沒有任何的保護作用,如果C肝抗體呈陽性,並不一定就代表患有C肝。對抗HCV抗體陽性的患者,需要通過HCV RNA定性試驗確證。HCV RNA定性檢測的特異度在98%以上,只要一次病毒定性檢測為陽性,即可確證HCV感染,但一次檢測陰性並不能完全排除HCV感染,應重複檢查。

有些人群感染C型肝炎病毒的風險較高,應該進行HCV檢測。這些人群包括:

有靜脈藥癮史者;

有醫源性暴露史,包括手術、透析、不潔口腔診療操作、器官或組織移植者;

HCV感染者的性伴侶及家庭成員;

有輸血或應用血液製品史者;

肝臟生化檢測不明原因異常者,如ALT升高、膽紅素升高。

C肝治療藥物有哪些?

目前抗病毒藥物有蛋白酶抑制劑、聚合酶抑制劑和mi-RNA拮抗劑、親環素抑制劑 (環孢菌素衍生物)等。近幾年, 幹擾素(Peg-IFN-α) +利巴韋林(RBV)+蛋白酶抑制劑的聯合治療方法被認為是治療C肝的標準療法, 目前臨床上約90%的C肝治療方案是使用抗病毒聯合療法。新藥聯合治療新的靶向治療給慢性C型肝炎的治療帶來了新的曙光,抗C肝藥的研發呈現遍地開花的狀態,帶來了提高療效、縮短療程、改善耐受性的希望。

幹擾素

幹擾素是美國FDA批准的第一個抗肝炎病毒藥物。幹擾素是機體細胞在病毒感染受其刺激後,體內產生的一類抗病毒的糖蛋白物質。有3種(α,β,γ)類型,分別由人體白細胞、纖維母細胞及致敏淋巴細胞產生,目前使用基因工程製得的幹擾素作為治療藥物。

幹擾素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除了治療病毒性肝炎、也可用於急性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心肌炎、流行性腮腺炎、乙型腦炎、流感等,慢性病毒性感染如慢性活動性肝炎等。與利巴韋林聯合應用較單用效果更好。用藥早期可出現一過性發熱、出汗、頭痛、疲乏、噁心、嘔吐等,大劑量可引起白細胞、血小板減少、肝功能異常等。

利巴韋林

利巴韋林又名病毒唑,三唑核苷,屬廣譜抗病毒藥,對多種DNA、RNA病毒有效,適用於:①嬰幼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所致細支氣管炎及肺炎的嚴重住院患者(氣霧劑);②用於治療拉沙熱或流行性出血熱(具腎臟症候群或肺炎表現者)(靜脈滴注或口服);③用於慢性C型肝炎的治療(與重組幹擾素α2b或peg幹擾素α合用);④防治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滴鼻)。

大劑量可引起頭痛、腹瀉、疲勞、膽紅素升高;長期應用可致貧血和白細胞減少。動物實驗有致畸胎作用,孕婦禁用。

作者簡介:何萱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碩士

瑞金醫院藥劑科藥師

供稿/ 何 萱

審核/ 陳 冰

編輯/ 陳汝靜

END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諾獎生理醫學獎為何頒給他們?張文宏等第一時間解讀→
    今晚諾獎生理醫學獎揭曉,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Rice三位科學家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卓越貢獻而榮膺桂冠。C肝病毒被發現之初命名為「非甲非B肝炎」。三位諾獎得主發現病毒可以引發肝炎,並直接分離出病毒基因,「這是非常厲害的!為後續治療奠定了強大基礎」。科研上的突破助攻臨床療效,病毒基因被快速找到後,科學家很快得以進展體外藥敏程序,篩查出病毒治療藥物,正因此,在C肝病毒被發現的短短30年間,人類已能徹底清除C肝病毒。
  • C肝病毒發現者獲諾獎:傳染病仍是人類大敵
    C肝病毒發現者獲諾獎:傳染病仍是人類大敵■ 觀察家哈維·沃爾特等三位科學家因為「發現C型肝炎病毒」而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無形中,對於至今仍深陷新冠病毒泥淖的人類而言,也是莫大的鼓舞。這些片段大部分來自黑猩猩自身的基因組,研究人員預測,C肝病毒的一些片段可能來自這種未知的病毒。此後,霍頓等人發現了一種新的屬於黃病毒家族的RNA病毒,並將其命名為C型肝炎病毒。在非甲非B型肝炎患者中存在這種病毒的抗體,也暗示了這種病毒的存在。
  • 諾獎得主有話說
    哈維·阿爾特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獲得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安德烈亞·蓋茲,因發現人馬座A*——一個400多萬倍太陽質量的黑洞,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阿爾特:也曾與諾獎失之交臂
  • 想一睹「文青」氣質的諾獎得主?來這裡就對了
    【兩位2020年諾獎得主是「文青」?】 就在這個月新鮮出爐的兩位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哈維 阿爾特和安德烈亞 蓋茲,將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美國病毒學家阿爾特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獲得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剛剛,今年諾獎首發頒給C肝病毒捕手!英美三位科學家獲2020年...
    1970 年阿爾特博士展示了一種血漿,C肝能夠通過這種血漿從一個病人到另一個人身上,這只是研究的開始。1998年,他做出了突破性發現,使用了各種技術,提取了一種病毒——C型肝炎病毒。2013年,Alter 博士獲得了傑出的加拿大 Gairdner 國際獎,以表彰他對發現和隔離C型肝炎病毒病毒所做出的重要貢獻,該病毒促進了新的診斷和治療藥物的開發,並在降低輸血傳播性肝炎風險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 從諾獎看「中國被卡脖子的科技」
    2020年10月5日~12日,諾獎陸續揭曉。 從實際收入到價值觀上都被鄙薄,拿不到諾獎很正常。 一個缺乏諾獎的國度,那麼技術被卡脖子同樣也很正常。
  • C肝患者的好消息!特效藥進醫保 患者負擔降八成
    近日諾獎聚焦C肝病毒,霍頓等3位科學家因發現該病毒而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記者11日獲悉,國內C肝患者已多達千萬,隨著三種C肝藥物近期被納入醫保, 患者用藥費用降幅平均達8成左右。
  • 今日頭條上線科普視頻《科學家請回答2020》 連線對話諾獎得主
    今日頭條上線科普視頻《科學家請回答2020》 連線對話諾獎得主 站長之家(ChinaZ.com) 11月9日 消息:近日,今日頭條上線了科普視頻系列
  • 肝神在上:誰能拯救七千萬慢性C肝病患?
    這是繼1976年的B型肝炎病毒諾貝爾醫學獎之後,為第二種肝炎病毒的發現所頒發的諾獎。病毒性肝炎是一大類常見病。感染肝臟、引起肝炎的病毒共有五型。這些病毒傳染的途徑和預後各不相同。五型肝炎中最常見的是甲、乙、丙三型,危害最大的則是乙型和丙型。A型肝炎病毒通過糞-口途徑傳染,預後較好,絕大多數患者能自行清除病毒,完全康復,不會轉變成慢性感染。
  • 物理諾獎?天文諾獎
    這次瑞典皇家科學院的頒獎決定可謂又一次「打臉」了物理諾獎在凝聚態-天體物理-粒子物理-光學中循環的不成文的規定,也同時使得之前的大量預測紛紛翻車。掐指一算,近四年內物理諾獎有三次都頒給了天文領域的發現,也難怪大家紛紛高呼物理諾獎改名天文諾獎。接下來就跟著牧夫一起揭開今年天文諾獎的真面紗吧。
  • 諾獎得主呂克·蒙塔尼做了什麼偽科學?
    這一觀點旋即被歐洲同行駁斥,其錯誤之處也有一些文章科普過(可參見筆者博客),在此不再贅述。本文想說的是,蒙塔尼曾在 2008 年因首次分離愛滋病毒而獲得諾貝爾獎,然而獲獎後不久就深陷「偽科學」的輿論泥沼,這也讓他備受學界質疑。本篇試圖回答如下幾個問題:第一,呂克·蒙塔尼究竟在做什麼?第二,他有沒有做偽科學?第三,他什麼時候開始做偽科學?第四,他是不是從事偽科學多年?我們先講第一個問題。
  • 連續拿了18年的諾獎,日本卻高興不起來
    截止2019年,日本在諾獎的舞臺上保持著連續獲獎的姿態,18年18個自然科學諾獎!有人說,日本這是在吃老本,但我們也要知道,吃老本的前提,是有老本可以吃,如果你原本就什麼都沒有,那麼何來老本吃呢?日本曾經制定過一個50+30的諾獎計劃,也就是50年內要拿到30個自然科學的諾獎!
  • 諾獎解讀|霍金的研究夥伴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去年諾獎獲得者「神...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網【新民晚報·新民網】北京時間今天18時許,在大家焦急等待了十多分鐘後,諾獎委員會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以表彰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
  • 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如何成功探測到中微子?
    他也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學生,其中梶田隆章因超級神岡實驗發現的中微子振蕩而分享2015年物理諾獎。 01 神岡和超級神岡中微子探測實驗 中微子是很重要的基本粒子,1930年首先由泡利(W. Pauli)預言 [2],1956年萊因斯(F. Reines)和科萬(C. Cowan)最早在實驗上發現 [3]。
  • 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如何成功探測到中微子
    他也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學生,其中梶田隆章因超級神岡實驗發現的中微子振蕩而分享2015年物理諾獎。1神岡和超級神岡中微子探測實驗 中微子是很重要的基本粒子,1930年首先由泡利(W. Pauli)預言 [2],1956年萊因斯(F.
  • 打耳洞、紋身紋眉竟能感染C肝?生活中哪些事容易得C肝?
    「腹脹,面色暗黃,醫生說是C肝?咋回事?」「深讀君,男票有C肝?還能親親抱抱舉高高嗎?」C肝病毒靠啥傳播的?又是咋玩壞肝臟的?親們先坐坐,吃點餅乾喝口茶,深讀君這就收起廢話,進正題。跟別人混用牙刷、剃鬚刀這類私人物品啦,都有可能感染C肝病毒。xing-傳播xing-傳播也是C肝病毒重要的傳播途徑之一。那啥時,容易引起皮膚黏膜破損,待在菁液或yin-道分泌物中的C肝病毒,就能通過破損處進入血液,造成感染。
  • 600萬C肝患者,七成毫無徵兆?如何識別潛在殺手C肝的隱匿徵兆
    肝炎病毒家族,靠甲乙丙丁給娃起名字,大哥A肝病毒,二哥B肝病毒,三哥C肝病毒,其中三哥英文名叫HCV。感染C肝病毒後,6 個月以內的,叫急性C肝。超過6個月的,可就是慢性C肝啦!本期專題,主要講的就是慢性C肝。老規矩,上數據。
  • 鮑勃·迪倫致信瑞典學院:無法出席諾獎頒獎典禮
    【財新網】(記者 劉爽爽)當地時間2016年11月16日,諾貝爾官網稱,11月15日晚,瑞典學院收到鮑勃·迪倫的私人信函,「由於已有的安排,他將無法於12月前往斯德哥爾摩,也因此將缺席諾獎頒獎典禮。」
  • 搞笑諾獎2020:搞笑背後,發人深省
    和往屆一樣,今年的搞笑諾獎,讓人捧腹大笑,又發人深省。比如,川普等九個國家的領導人,因在過去的半年多時間裡,給奮戰在一線的科學家和醫生們頻頻 「上課」,而榮獲醫學教育獎。再比如,5 位廣西人因在 「僱兇殺人」 過程中層層外包,導致酬金從 200 萬降至 10 萬,最終執行人反水,向暗殺對象傳遞信息,而這五位已經入獄的團夥,獲得今年的管理學獎。
  • 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授予研究C肝的科學家,那麼C肝有哪些新研究...
    Rice因發現了C肝病毒而獲得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近年來科學家們在C肝研究領域都取得過哪些重要研究成果呢,本文中小編對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1】JAMA:肝癌風險降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