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睡眠日」
2019年3月21日也被稱為「世界睡眠日」,讓我們通過攝影師尼古拉斯·布魯諾(Nicolas Bruno)的作品,關注睡眠健康。以下是「鳳凰藝術」帶來的編譯報導。
糟糕的夜晚對於攝影師尼古拉斯·布魯諾(Nicolas Bruno)來說並不陌生。因為他從七歲起,就開始經歷睡眠癱瘓的「洗禮」。在高中的時候,他幾乎每晚都會在「癱瘓」中掙扎醒來。布魯諾無法理解這種情況,他只有不斷地「告訴」自己:夢境是美好的。
多年之後,逐漸擺脫「睡眠癱瘓」困擾的布魯諾以自己的「噩夢」為主題,創作出一系列的超現實主義肖像作品,喚起人們對於這種睡眠障礙病症的關注。
在他的超現實創作中常常會出現兩個角色,象徵著夢境與自我。角色通常被布蒙住頭部或者被頭髮、水等物品遮住面部,寓意著身處麻痺之中的那種無法言語的恐懼與絕望,同時也意味著自我的逃避。陰暗的構圖和死氣沉沉的氛圍卻又告誡著人們:逃避無濟於事,唯有不斷掙扎才有可能「逃出升天」。而在現實中,布魯諾也想告訴人們,只有直面病症,扯掉逃避的「布料」才是有用的治療方式。
那麼,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這一天,讓我們通過布魯諾的作品,關注睡眠健康。
Tips:所謂的睡眠癱瘓則是一種睡眠障礙的病症,當人處於半睡半醒中,伴隨著各種幻覺,同時可以感知周邊的一切,但無法做出回應,想大叫也叫不出聲,想睜開眼或翻身起床,卻一動也不能動。此時需要掙扎數分鐘才能擺脫這樣的窘境。這種病症通常發生於青少年階段,由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引起。
來源:mymodernmet.com
(鳳凰藝術 編譯報導 撰文/謝彤、責編/Mimi)
北京鳳凰藝術
最具影響力的全球藝術對話平臺
藝術|展覽||對話
這麼好的新展覽 點圖去看看?
▲ 馬克·奎恩:皮相之下
▲ 王煥青:85新潮以來的藝術創作
▲ 「與時代同行——四川油畫邀請展」
▲ 歐茜·米蘭:我,我們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鳳凰藝術」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鳳凰藝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如需獲得合作授權,請聯繫:xiaog@phoenixtv.com.cn。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鳳凰藝術」。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