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這5種行為,最損陰德,不要再做了!

2021-02-12 清心世界
佛門裡常說一句話: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世上一切事,有因必有果,因緣果報,真實不虛、絲毫不爽。不論你是否相信,因果一直在發生,它不會偏袒任何人。所謂「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切禍福皆是自我因果業力的感召,沒有無緣無故。種善因,結善果;種惡因,遭惡果,不要抱怨命運對自己不公。所謂命運皆是因果,都在自己手裡。一切幸運都是善業和福報的累積,一切災厄也都是自己造作過非的果報。「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人生積的德多了,總有厚報。我們當下所遭遇的,皆是我們起心動念所致;我們現在的言行舉止,皆是未來命運的根源。這5種行為最損陰德,不要再做了!

常聽一句話「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言多必失,修行首先要管住自己的嘴。我們到寺院禮佛時也會感覺到寺院裡總是非常安靜清淨,修行人要「止語」、修心,帶給人一種舒心安寧的氛圍。「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唯有心靜、心定,才能斷煩惱、開智慧。

愛在背後詆毀他人、嚼舌根的人,以取笑他人來取悅自己,這種建立在別人痛苦上的行為很損福報陰德,這樣的人看似無畏,實則內心是非常迷惑和苦惱的,沒有足夠的智慧找不到煩惱的出口,便以造口業來貶低他人、抬高自己。殊不知,這樣只會更加加重自己的業障,自己給自己挖坑。

佛說「一切唯心造、佛魔一念間」,其實世上沒有什麼絕對的好人和壞人。佛若生惡念,即是凡夫;魔若生善念,即是佛。永遠保持一顆如如不動的清淨道心是很難的,生活中有太多的人敬佛、學佛,自認為修行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境地,然而一遇到不同的境況、違緣就一下子打破了原來的清淨心,生出各種雜念、妄想、是非,這樣是不行的。人生的命運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會隨著我們的念頭和行為,即「因」,而時刻發生變化。今日有福,那是前日之因;來生福禍,皆由當下決定。不要利慾薰心,為了眼前得失而生不正之念,屬於自己的誰也搶不走,不是你的留也留不住。萬事隨緣,內心的清淨自在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福氣。「心淨則佛土淨」,心亂一切亂,無論到哪裡,都難以解脫。

許多人往往在外境中去尋找一種改變命運的風水之術,但縱使外在風水再圓滿,如果內心能量是負的,再好的風水也將土崩瓦解。風水隨人心而流轉,世上有一種最好的改善命運的方法便是孝順父母。佛說,父母是世間最大的福田。佛是出世間最大的福田,如果這世界上沒有佛,父母便是最大的佛。如果在家不孝父母,到寺院燒再多再貴的香,就是抱佛腳,也是無濟於事的。佛菩薩不會加持一個冷血無情、自私自利的人。不孝父母,就是在自己折磨自己,自己斷自己的路,這樣的人,縱使有再大的能力,也往往無福消受,因為陰德福報不夠。反之,那些非常孝順的人,縱使你看他現在過得窮困,但其實厚報在後面。

佛門裡常說一句話: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人一旦生氣、發怒,「毒氣攻心」,它會阻礙一切好運和福報的到來,讓你陷入窘境。一個人的氣場變了,風水也就變了,風水一變,命運也就隨之而轉。最好的風水不在外境,而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內心慈悲寬容,吸引而來的便是善良和幸運。

「諸法皆空,因果不空」,我們對他人所做的一切最終都會回到自己身上。若想被人善待,首先要學會善待他人。不要嫉妒和狹隘,那樣只會讓自己的心量和福報越來越窄。記住一句話:他人如何對待自己,那是我們的因果;我們如何對待他人,是自己的修行。

世上一切眾生皆為有情,都有靈性,也都在六道輪迴裡。今日多一分慈悲,多放生,他日因緣成熟,你所救助的眾生就會來報答你的恩情。相反,如果你今生不信因果,大肆造殺業,那冤有頭、債有主,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有些人覺得自己造殺業也沒有感覺到不順,但其實已經在慢慢磨損掉陰德福報,「行善之人,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作惡之人,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假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改變命運的真實方法永遠是行善積德,就如《易經》中所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願大家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百福駢臻、六時吉祥。南無阿彌陀佛。

---為您推薦---

相關焦點

  • 最損陰德的十件事,哪怕做過一件,也要懺悔了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十件事是最損陰德的,最好一件也不要去做,一旦做了福報就會被損耗掉,福報少時災禍就會出現。要想積陰德,這十件事千萬不要做。第一、廣結惡緣。佛教認為,世間因果真實不虛,人的命運其實就是因果不斷循環的鏈條,世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我們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會種下一顆善惡之因。如果你相信因果,就會經常種下惡因,如果你不相信因果,認為惡因也會得到善果,有了這樣的想法很容易招來惡果。
  • 佛說:這三件事最損陰德,千萬不要做了!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佛法認為,世間有三件事最損陰德,這三件事千萬不要做了,否則容易種下惡因,招來惡果。第一件事:惡念。佛教認為,世間萬法,唯心所造,一個人念頭的力量,大如須彌,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我們要想避開災禍,一定要學會善護念,不生惡念。第二件事:惡語。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 這三種行為最損人陰德,千萬不要再做!
    所謂陰德,就是暗中做了善事,但不為人所知,只有老天知道。因果不饒人,一旦做了有損陰德之事,必定難逃報應。以下這三種行為最損人陰德,希望大家不要再做!遭怨恨,廣結冤家,種惡業因。一切眾生見皆生疑,被人懷疑,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旁人總疑心是她(他)幹的。所作之事妄語在先。人不能護自他身。還沒做什麼事情,就謠言四起。9、心志變壞、諸不善法日日增長,諸善法日日損減 邪淫損害人的靈性,人的心志會變壞,道德水平變差,就是所謂「變質」,由好人變成壞人。
  • 這四件事,最損陰德,最好一件也別做!
    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太上感應篇》上講:「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人們都希望自己能夠趨吉避兇,避禍得福,但因為不明白因果的道理,所以一旦獲得福報,就容易得意忘形;一旦遭遇災禍,又會怨天尤人。
  • 這三件損陰德的事,正在消耗你的福報!
    德有二十五種之多,我們今天來講陰德!積陰德歷來為古人所重視!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積陰德的人,雖然人們不知道,但是「人在做、天在看」,上天不會虧待善心!留家財萬貫給子孫,不如留子孫無量陰德!佛家講求因緣,因緣和合,行善積德才是真正改善命運的良策。下面這些最損陰德的事,奉勸不要去做!
  • 一位高僧的告誡:這3件事有損陰德,你最好不要去做
    所謂陰德,是指做好事不留名,不被人知道。陰德是隱藏的德行,與陽善的公開行善是相反的。佛學上說: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由此可見,陰德比陽善更具有無量功德福報。不論你信不信佛,生而為人,應該要多積陰德,不要去做有損陰德的事。
  • 佛教:積「陰德」的5件事,能做到2件以上,也要恭喜你了!
    提到「陰德」,可能很多人不太明白是什麼意思。在佛教裡,「陰德」是與「陽善」同時出現的。如果一個人做好事,想要受到世人的稱讚,帶有一絲功利的念頭,這種善業叫做「陽善」。相反,如果一個人是暗地裡偷偷做了很多好事而不求回報,不計名利得失,這種善業我們稱之為「陰德」。
  • 易損陰德的十件事,你做過幾件?哪怕做過一件,都可能招來災禍
    所以,多積陰德就是在不知不覺中在為自己的子孫後代做福報。一個人是否會得到福報,還是迎來災禍,其實都跟自己有關。如果經常做的是積陰德的事情,福報自然而來。如果做得是損陰德的事情,那麼災禍當然去找你了。《太上感應篇》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想要積累自己的陰德,那麼損陰德的事情就不要做了。
  • 佛教:折損人「陰德」的5件事,看看你做過幾個?
    「行善不見善,前世有虧欠;作惡不見惡,前世有餘德」,一個陰德厚重的人,利益的不但是自己,更是惠及子孫後代。有陰德的人,必有天佑。與陽善相比,暗地裡做好事所積攢的「陰德」,福報更大。「福禍無門,惟人自召」,不作惡,就不會感召惡果。以下這5件事,折損人的「陰德」,看看你做過幾個?
  • 「最損陰德之事,一看便知」:這十件事,會招惹災禍!要提防
    多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太上感應篇》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福報和災禍其實都是自己行為的因果,如果你經常做損耗陰德的事,自然會招來災禍,如果你經常做積德積福的事,自然會收穫善果。有人說,一個人要想積累更多陰德,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去做損耗陰德的事情。文字覺得,「最損陰德之事,一看便知」:這十件事,會招惹災禍!要提防!
  • 「佛說」「損陰德,折福報」的4件事情,別再做了,會得報應的
    有的人善良一輩子卻吃盡苦頭,有的人罪惡滔天卻享盡榮華,這不是不公平,幾輩子的陰德積累的不一樣,這輩子的餘蔭或餘禍罷了。但是,如果一個只知道索取揮霍,不能積善求福,只是一味地去消耗陰德,那麼總有陰德耗盡的那一天,福氣走了,報應也就來了。
  • 有損陰德的6件事,儘量少做,看看你做過幾個?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聽到要積陰德,尤其是老一輩的人常用它來勸人行善,那究竟什麼是積陰德呢?陰德就是幫別人做了好事,卻不為人所知,是為別人好卻不掛在心上,生活中有不少事情是有損陰德的,看看你做過嗎?一、以惡先行
  • 盤點人生中最損陰德10件事,最好一件也別做
    我們每個人都知道,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我們平時多做點好事,都會獲得讚美和誇獎,但是有時候大家一讚嘆,一誇獎,有的人就慢慢的就失去了初心,因此古人經常建議我們積累美德。陰德就像在銀行的存款。如果做得好,存款會增加一點;如果做壞事,則存款會減少一點。
  • 「陰德」厚重的人,往往有這三種行為,看看你是嗎
    古語云:「有陰德者,必有陽報。」陰德是指暗中施德於人,行善不留名。積陰德之人,哪怕默默無聞,也會收穫福運,讓自己人生得福。有人或許會認為這些是迷信,但從佛學的角度來說,這並不是迷信,而是因果之道。這種行善積德的福報,並不是自己做了善事,就會給予,而是萬物的自然規律。
  • 佛教:淫邪的10大危害,愚人自損陰德,諸佛不佑!
    這是在教誨我們要做正確的選擇,不走邪途;也在警戒我們:不要因為身處「暗室」別人都看不到,就可以動邪念,這樣其實是在自我欺騙!因為「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起意神先知」,你未曾動念之前,天上的神佛就早已經知道了。積德行善之人必有福報,這當中又以「積陰德」為最善。
  • 佛教:佛說,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這樣積陰德,才會有大福報!
    佛教:佛說,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這樣積陰德,才會有大福報!什麼是陰德?陰德就是一個人暗中做好事,不告訴別人。而陽德卻恰恰相反,做了一點點好事,就喜歡到底虛揚,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得知道。佛教認為,陰德是使命運向好裡發展,最重要的動力。
  • 佛教:這4種話,千萬要少說,因果報應很大!
    佛教說人的業力分為三種,即身業、意業和口業。要想人生吉祥,就要懂得做好事、存好心、說好話。一個人業力不清淨,人生就難以順遂。口業重的人,最明顯的表現莫過於相貌的不端莊,就是相貌粗鄙,使人難以親近,和邪淫的果報一致。因為「相由心生」,心裡刻薄,自然言語尖酸,相貌醜陋。
  • 「陰德」厚重的人,身上會有這5大特徵,你身上有嗎?
    那麼,「陰德」究竟是什麼?如何才能積累陰德,福佑子孫呢?所謂的「陰德」就是陰性、隱藏的,不為人所知的德行。「陰德」厚重的人,也是一個修行之人,他或許信佛或許不信佛,但終究是信因果的。其實信佛不僅是尋找心靈依託,而更是要尋找生命意義。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此,竟然就這麼簡潔地被表達出來。
  • 佛教:因果報應,這4件事損人陰德,別再做了!
    不要總妄想著世界之外有某種神秘的力量可以改變你的命運,可以幫你改頭換面,這不是正信,而是無知的迷信。佛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唯有深信因果、敬畏因果,戒惡修善,才能究竟改善命運。如果你濫用和誤解佛菩薩的慈悲,那就是造業了。「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你種下什麼因就要遭受什麼樣的果報,縱使當下不現前,因緣也早晚會到,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而已。
  • 佛教:「陰德」厚重之人,身上都有這4大特質,看看你有嗎?
    《了凡四訓》裡有講道: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我們將「善」分為兩種,即「陽善」和「陰德」,陽善指一個人公開做好事,想要得到大家的稱讚,帶有一絲功利性質,雖利益他人卻也希望自身能得到便宜。而陰德指的是人暗地裡偷偷做好事,不想讓別人知道,不圖任何人的回報,如此,我們稱之為「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