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華山全國首推香燭標準 叫停"燒大香"
安徽佛教名山九華山風光(資料圖) 虎年春節,中國佛教聖地九華山不見了昔日煙燻火燎的場面,傳統「燒大香」觀念得以破除,其在全國率先推廣的佛香佛燭省級標準,保證了風景區全面實現文明燃香。 「不文明的燃香方式,已對九華山一些寺院、景區的文化資源和生態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埋下了安全隱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九華山作為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的形象。」
-
聖輝大和尚視察九華山佛學院 察看學僧生活
大和尚察看學僧生活10月21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湖南省佛教協會會長、湖南麓山寺方丈聖輝大和尚來到九華山佛學院,視察指導佛學院的工作,看望全院師生,為學僧進行開示。上午,聖輝大和尚在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安徽省佛教協會副會長、九華山佛教協會會長、百歲宮方丈、九華山佛學院代理院長慧慶大和尚,安徽省佛教協會副會長、九華山佛教協會副會長、廬江甘露寺方丈慧光大和尚,九華山佛教協會副會長、肉身殿住持聖富法師,九華山佛教協會副會長、祗園寺住持道源法師,九華山佛教協會副會長、觀音峰住持開豪法師,九華山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化城寺住持常敏法師等陪同下,抵達佛學院,看望佛學院教職員工和學僧
-
通訊:探訪九華山「大願文化園」
8月16日電 題:探訪九華山「大願文化園」 中新社記者 成展鵬 歷時15年,耗資20億的安徽九華山「大願文化園」即將8月底舉行盛大的「開光」儀式。 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副主任吳少華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九華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舉世公認的地藏王菩薩道場。為順應海內外廣大信眾的願望,弘揚地藏菩薩「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大願精神,九華山佛教協會原會長仁德大和尚1995年,發願在九華山建造99米地藏菩薩露天銅身立像。 記者看到,「大願文化園」由銅像主體和大願廣場組成。
-
【ING】Cody instagram更新:香燭禮物
#神話 #andy 神話象徵顏色 (略) 為了喜歡#aimablej 香燭的 #Andy 的禮物! 請多多點燃哦顧客大人 ❤#神話 #金烔完 神話象徵顏色 (略) 喜歡#aimablej 香燭的 #烔完哥哥 謝謝你喜歡這個味道!!! 請多多使用哦顧客大人~❤
-
湖南芙蓉鎮土家摸泥節 傳遞傳統民俗文化
其中,行浸式演藝《花開芙蓉·畢茲卡的狂歡》全新上演,酉水號子、茅古斯、擺手舞等一個個融入非遺元素的土家民俗節目輪番上演,將土家族的歷史、傳說、民俗等呈現在舞臺上,為遊客們奉獻了一場原汁原味的土家文化盛宴。
-
祗園禪寺,九華山全山寺院之冠,位居九華山「四大禪林」之首
九華山,坐落在安徽池州市青陽縣境內,為皖南三大山系之一,九華山的稱號很多,是安徽名山、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遊景區,素有「東南第一山」的美譽。古時稱為九子山,因李白詩云「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而改名九華山,九華山山峰眾多,最主要的有99峰,山間風光秀麗,旅遊的好去處。
-
海口西門外街,一個民俗不曾遺失過的地方
附近的居民們會根據鑼鼓聲推測轎子什麼時候能到自己家,神轎接近後居民紛紛出來,接過管理者遞過來的香燭祭拜三次神像,祭拜完後接著要從神轎底下鑽過以祈平安。延續著古時流傳下來的傳統,不同的節日裡在西門外生活的居民都會有不同的祭拜方式。春節,這裡會有舞獅隊伍從西門外的牌匾出發,繞著整個西門外遊行。
-
中國傳統文化,古典服飾藝術論,喪服的民俗意味
本文乃作劉雲溪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可以想見,中國傳統服飾藝術中的民俗是非常豐富的,這些民俗的存在,使最初處於單純意義上的服飾行為,最終變得不再那麼單純,社會的意義、文化的意義經意不經意地被融入到了日常的服飾安排中
-
鎮巴傳統民俗-娶親
鎮巴縣博物館從即日起,以傳統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曲藝、傳統禮儀與節慶等國家級、省級、市縣級重點民間文化遺產項目,採用文學作品形式進行介紹,向公眾呈現我縣豐厚的民間文化遺產資源和優秀的民間藝人風採,宣傳展示我縣民間文化保護成果。
-
老天津除夕逛宮南宮北,緊俏貨有香燭金魚和鞭炮,過年好不能亂說
老年間的除夕年景圖舊曆新年前夕,生活在老天津衛的人們像傳統中國其他地方的人們一樣,習慣置辦一些時興年貨來表達對逝去歲月的戀戀不捨、對來年生活的美好期盼。寓意吉祥的年畫、家家必備的香燭、喜氣洋洋的春聯、花色百千的餐具、惟妙惟肖的年花、紅紅綠綠的彩燈、輕盈靈巧的空竹、好看活潑的金魚、創意迭出的玩具、精巧別致的首飾,都是老年間天津最緊俏的年貨。
-
文明城市創建|一格一姐開展迎端午民俗活動
文明城市創建|一格一姐開展迎端午民俗活動 2020-06-23 0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魚湯飯 品豐年」江南水鄉傳統民俗迎新春
當日,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東林鎮泉慶村舉辦「魚湯飯 品豐年」傳統民俗文化活動,迎接新春佳節。本次活動包括舞龍、腰鼓、戲曲等節目表演,還有柳編、做燈籠以及魚圓、魚餅、青糰子、魚湯飯等傳統美食現場製作,吸引了200餘名遊客參加。泉慶村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村裡大力發展特色養殖,成為漁業特色示範村。
-
體驗七夕民俗文化活動 過傳統節日
農曆七月初七,我國傳統的七夕節,古人在這一天,會開展穿針取巧、投壺等系列民俗文化活動,反映古代女子的心靈手巧。在忠縣,社區居民通過開展系列民俗文化活動,也體驗了一把古人過七夕節的樂趣。
-
中國傳統文化,服飾文化研究,服飾民俗
換句話說,每一件服飾組件的出現,在其背後都有一一個有趣而動人的故事,正是藉此,民族文化傳統的相當一部分內容,才以物質與精神相結合的方式被保留和傳承了下來,從而使今天的人們有可能從服飾藝術人手去探知每個民族文化的奧秘。
-
2017安徽池州(九華山)佛文化用品博覽會盛大開幕
9月22日上午,由池州市人民政府、省貿促會和省商務廳主辦的2017安徽池州(九華山)佛文化用品博覽會盛大開幕。依託「佛國九華」得天獨厚的佛教資源,安徽池州(九華山)佛文化用品博覽會已發展成中部地區乃至全國都極具影響力的專業盛會之一。
-
九華山寺廟等場所有序恢復對外開放
來源:證券時報網九華山風景區正在有序恢復對外開放。記者從業內獲悉,根據相關通知精神,經疫情防控安全風險評估,6月5日起,九華山風景區宗教活動場所將有序恢復對外開放。開放時間為早8點至晚17點。據悉,目前九華山風景區繼續實行線上實名制預約購票和限流等措施,遊客須至少提前1天(最多提前15天)在景區相關平臺進行票務預約。遊客到九華山風景區後,須佩戴口罩、持健康碼綠碼進入景區宗教活動場所,自覺配合工作人員進行測溫、掃碼。在排隊等候時須保持1米以上距離,嚴控人員扎堆和聚集。
-
九華山仁德法師與虛雲老和尚的法緣
1948年於南京古林寺受具足戒,後在江蘇觀音寺、伴孤庵、壽寧寺、高旻寺,陝西終南山茅蓬,江西雲居山真如寺等地參學,曾隨來果、虛雲兩位老和尚習禪;1957年9月到九華山參拜地藏菩薩,是年冬駐錫九華後山華嚴禪寺,過著農禪並重的生活;1958年住持九華山後山九子寺;1962年,當選為九華山佛教協會副秘書長,並先後任青陽縣政協一屆委員、二屆委員、常委;1965年任九華山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文革期間,組織僧尼成立九華生產大隊
-
「民俗融遊戲 傳統潤童年」——彭山區實驗幼兒園開展迎新年親子...
四川新聞網眉山12月31日訊(白玉媛 劉曉靜 文/圖)新年伊始,在元旦節來臨之際,為更好地弘揚傳統文化,傳承民族堅強、勇敢、自信的遊戲精神,彰顯華夏文明悠久厚重的歷史,12月31日,彭山區實驗幼兒園開展了趣味十足,年味濃濃的「民俗融遊戲 傳統潤童年」親子主題遊戲活動。
-
「東南第一山」,「蓮華佛國」,九華山旅遊攻略
推薦理由:九華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的東南部。九華山古稱陵陽山、九子山。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傳說因唐代李白《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詩:"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而更名為"九華山"。歷代高僧的肉身是九華山的一大特色。在終年潮溼的氣候中,高僧的遺體在逝世後仍將保持不腐化。這非常神奇。現在可供朝拜的有五尊肉身。在百歲宮,您可以看到明代無暇僧人的肉身,它是九華山上現存最古老的肉身。
-
飽覽九華山,要走哪些路?
攝影|仁河有人說九華山不能只去一次明代思想家王陽明二上九華>盤桓數月之久於東崖宴坐而頓悟成就一代傳奇有人說九華山值得一去再去因為山中每一條「路」都通往無盡的發現>山路蜿蜒徐行攝影|汪峰九華山,九十九座峰,九華路,九十九道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