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星 Note 20 系列正式發布,其中Note 20 Ultra採用康寧大猩猩玻璃材質後殼,Note 20採用增強型聚碳酸酯後殼,也就是塑膠材質,國行版Note 20的 8GB+256GB 嘗鮮價為 7699 元,售價並不低,不支持高刷,後殼還是塑料材質,如此高的售價讓很多人不能接受。三星為什麼要在旗艦機型中使用塑料材質後殼?眾多手機後殼材質中那種更好?今天我們就來簡單探討一下。
圖源:微博
三星偏愛的聚碳酸脂有何優點?
三星在很早以前的產品中就採用聚碳酸脂材質,在2014年4月的Galaxy S5營銷宣傳中,三星對採用塑料後殼的解釋是這樣的:「我們的主要目標是可用性、友好性和更人性化的設計,希望有一些令人愉悅的感覺和更好的握持感。如果使用金屬,會感覺沉重和冰冷,而使用塑料質感更溫暖。我們相信用戶會發現該設備既溫暖又友好。這種材料在視覺上也是最能表現體積的,更能象徵我們的設計理念。」
聚碳酸脂材質具有高強度、耐衝擊、使用溫度範圍廣、可自由染色、本身著色、不會掉漆、信號表現好等優點,是高端塑料機的好選擇。聚碳酸脂還可以做出磨砂、高亮面、類皮革、豎條紋等肌理,其中接受度最高的是磨砂和高亮面,磨砂聚碳酸脂手感細膩、光滑,高亮面聚碳酸脂擁有陶瓷光澤和質感,手感也溫潤。比如,iPhone 5c就採用高亮面聚碳酸脂,表面採用UV漆處理後更加抗刮花。
圖源:網絡
而聚碳酸脂材質的缺點是導熱性差和廉價感。要克服這兩個缺點,則取決於在確定了選材和配色後的製作工藝是否精心。大部分廉價塑料機沒有質感,是因為廉價手機的工藝受成本限制,在接縫等部位誤差很大,給人做工粗糙的感覺,造成了塑料材質廉價的印象。但蘋果的iPhone 5c並沒有這種感覺,這說明塑料材質並不是不能做的高級,做工精緻一樣有高級感,還更加耐摔。從實拍圖來看,三星Note 20的後殼質感還是非常不錯的。
圖源:微博
手機後殼還有哪些材質?
以前的手機後殼除了塑料,還有很多旗艦機型採用金屬材質,常用的主要有不鏽鋼和鋁合金兩種,具有良好的導熱性、電磁屏蔽性和剛性,還十分輕薄。金屬材質的缺點是不耐磨、容易被氧化、難著色,只有黑、銀、金、粉幾種顏色,電磁屏蔽性影響手機信號只能加塑料天線,影響美觀。
圖源:網絡
目前手機後殼最常見的材質就是玻璃,玻璃本身晶瑩剔透有質感,著色容易,不屏蔽信號,硬度大耐刮,缺點是導熱性差,需要好好設計散熱,易碎不耐摔,玻璃材質也比較重。
圖源:愛集微
近幾年陶瓷也逐漸成為旗艦手機的選擇,手機後殼上使用的陶瓷是特殊材質的陶瓷,集合了玻璃和金屬的特性,有金屬的光澤、延展性好、晶瑩剔透、硬度高耐刮,缺點是易碎,對信號有一定的屏蔽性,良率低導致成本高,一般是旗艦機型採用。
圖源:微博
此外,最近素皮很受旗艦機型喜愛,素皮並不是真正的皮革,而是人造皮革材料,具有耐摔、不影響信號、不沾指紋、質量輕的特點,有親膚的溫潤手感以及高級的質感。素皮的缺點是導熱性差、不耐磨、厚度高。
圖源:愛集微
除了以上常見材質的手機後殼,還有碳纖維材質、竹木材質和凱夫拉材質,由於各種原因這些材質並沒有普及。未來可能還會出現更多材質的手機後殼,但沒有完美的材質,每一種材質都有自身的優缺點,所以喜歡什麼材質的後殼,預算支持的情況下買就行了,反正最後都是要帶手機殼的。不過素皮和陶瓷後殼建議裸機使用,這樣才能感受到這些材質的好手感。
圖源:網絡
(校對/零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