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公眾號發布:2021國考申論熱點:「快遞箱換零食」事小意重,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一、熱點背景
近日,一些城市多個小區嘗試「快遞箱換零食」。快遞收貨後,居民憑快遞箱可按兌換規則免費換零食。
二、試題模擬
伴隨著電商的發展,快遞也迎來了井噴式的增長。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僅在今年「雙11」期間,全國郵政和快遞企業就處理了39.65億件快遞貨物。在消費者「買買買」的同時,快遞包裝物料的消耗問題日益嚴重,包裝材料消耗了海量資源,由此造成的環境汙染也越來越扎眼。近日,全國北上廣深杭等城市的多個小區嘗試「快遞箱換零食」。對此,你怎麼看。
三、熱點聚焦
今年「雙11」購物節,快遞數量又創新高,也意味著包裝箱數量創新高。現實中,很多消費者在拆完快遞包裝後,包裝箱往往會被當成垃圾扔掉,或攢起來當成廢品賣掉,真正能被回收利用的不多。這無疑是一種資源浪費,尤其是將快遞箱當成垃圾扔掉,還會對小區環境造成汙染,也增加了物業人員的工作負擔。城市小區嘗試「快遞箱換零食」的做法,對快遞企業、城市小區回收處理快遞箱都有借鑑意義。
「快遞箱換零食」的做法不僅可以打通快遞箱回收的「最後一百米」,還能大大提高快遞箱回收效率。讓快遞箱循環起來,還需各方多探索嘗試,以實現各方互利共贏,避免資源浪費。
小區「擺攤」收貨,既為居民提供了方便,又為快遞箱找到了一個好歸宿。更令人興奮的是,居民憑快遞箱可根據兌換規則免費換零食。這個小小的善舉,不僅彌補了快遞箱回收體系的缺失,而且大大增強了居民的環保意識和節約理念。
小小快遞箱,對接著多重主體,使其得到更好回收利用,有待多方攜手破題。顯然,這既需要源頭治理,減少過度包裝,同時也離不開末端努力,做好消費者「家門口」的回收工作。近年來,快遞箱回收已成為社會共識,不少快遞企業積極參與。比如,此前一些快遞企業嘗試讓快遞小哥收走還能用的紙箱,或讓消費者把紙箱送到菜鳥驛站、快遞網點,但因為要額外佔用時間,無論快遞小哥還是消費者,對於這種回收方式往往缺乏動力。
對於快遞企業來說,如果借鑑小區「快遞箱換零食」的做法,不僅可以打通快遞箱回收的「最後一百米」,還能大大提高快遞箱回收效率。筆者建議,不妨採取兩種途徑。一是藉助小區力量,複製「快遞箱換零食」模式。當然,這需要快遞企業與小區加強溝通、建立協作機制,相關人力成本、零食費用主要由快遞企業承擔;二是目前不少城市正在推廣垃圾分類,快遞企業可因勢利導,加大投入力度,在垃圾分類體系中配置快遞箱回收專門設施,並不斷升級技術手段、引入激勵機制,提高快遞箱回收的積極性。
「快遞箱換零食」,和一些地方實行的快遞箱回收積分制有類似之處,在垃圾分類漸成時尚的當下,自然有可借鑑之處。然而,要想徹底解決快遞包裝物料的消耗問題,亟待快遞產業鏈的轉型升級。
一方面,行業主管部門需要出臺剛性標準。目前,在快遞包裝方面標準大多為指導性標準,整體約束力較弱,因此迫切需要關口前移,從源頭上壓縮過度包裝的空間;另一方面,繼續完善垃圾分類標準。當下,快遞業使用的包裝材料分為運單、封套、紙箱、塑膠袋、緩衝物等七類,國家在政策上要鼓勵快遞企業多使用環保材料,帶動一批環保包裝生產企業發展;第三,快遞企業積極探索回收制度。快遞公司和寄件人儘量使用可重複使用的環保包裝材料,在收取快遞時主動回收,二次甚至多次利用資源,實現企業利潤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快遞箱回收是一個涉及政府部門、電商行業、快遞企業、居民小區、消費者的系統工程。讓快遞箱循環起來,還需各方多開動腦筋、多探索嘗試、多參與其中,以實現各方互利共贏,避免資源浪費。
(編輯:wangxuan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