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底的一天,客戶劉先生來到其購買保險的保險公司櫃檯,向客服人員提出想要退保的意願,客服在查詢劉先生的保單情況後發現已過猶豫期,遂向劉先生表示無法實現全額退保,只能退回保單現金價值。沒想到劉先生得知後情緒非常激動,稱他朋友就可以幫辦全額退保,如果保險公司不為他辦理,就馬上向當地保險行業協會投訴。
保險公司工作人員立刻安撫好了劉先生的情緒,和他進行詳細溝通後發現了問題所在——原來,劉先生家庭資金出了點問題,想要退保獲取一點資金支持,也知道自己的情況無法全額退保。某天一個不太熟悉的朋友得知他這個想法,聲稱可以幫助他辦理,但需要劉先生配合投訴保險公司,並交納一定的手續費用。
了解情況後,保險公司工作人員為了保障李先生的資金安全,為其耐心講解了保單責任,讓他了解到為什麼猶豫期後退保無法實現全額退保,並向他講解了退保後會面臨喪失風險保障,以及再投保時面臨保費增加、重新計算等待期等情況,甚至可能被拒保等風險。
在冷靜下來後,劉先生意識到自己可能是上了這個「朋友」的當了,最終表示保留保單,並且未向所謂的朋友支付任何費用,保障了自身財產平安。
事實上,劉先生的情況並不是個例,近段時間內,全國各地陸續發生了多起類似事件。有不法分子和機構抓住保險消費者想要全額退保的心理,通過網絡、社交平臺、電話等方式,鼓動慫恿保險消費者戶向保險公司施壓,謊稱可以全額退保,有的甚至誘騙客戶退保後購買理財產品,導致客戶的財產受到損失。
其實,這種惡意投訴保險公司的方式不僅無法獲得全額退保,還會嚴重誤導保險消費者,導致其失去原有的保障,面臨再投保時保費增加、重新計算保費甚至被拒保的風險,嚴重危害保險消費者的家庭平安保障以及合法權益,幹擾了保險市場秩序。
小編也從保險行業協會了解到,其實保險投訴是保險消費者的合法權利,但應由保險消費者本人或其合法受權人提出,若由不相關的第三方人員提起相關保單的投訴,監管部門是不會予以受理的,所以某些中介機構宣稱的通過惡意投訴方式獲得全額退保是行不通的。
若保險消費者對保單或者保險公司的服務有疑問,要明白保障人身財產平安才是保險的第一要義,建議最好直接聯繫對應的限公司尋求解決辦法,像平安保險、中國人壽、太平洋保險等保險公司都有專門的投訴處理人員,可以幫助客戶解決面臨的問題和困擾,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切勿因一時情緒掉入不法分子的陷阱讓其代為投訴,否則就會傷害到自己的合法權益,給自己和家庭帶來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