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商鋪的閣樓加設逃生窗,懸掛逃生軟梯;試行「共享宿舍」,為「三合一」場所的人員提供住宿;利用「智慧豐澤」信息平臺,強化遠程監控預警。近段時間來,豐澤區在整治「三合一」場所的安全隱患中推出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工作人員深入企業和商家排查安全隱患
試行「共享」 解決經營者住宿問題
昨日,記者走訪泉州市區美桐街、妙雲街、湖心街等道路兩側商鋪看到,每家店鋪首層及閣樓上均安裝了若干個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樓梯處設置應急照明燈,樓上樓下擺放2—3具滅火器。
「老闆,你懂得滅火器如何使用嗎?」「會啊。提、拔、握、壓,四個要領,我們夫妻兩個都背得很熟,並且實際操作了許多次。」
記者了解到,目前,豐澤區經營性商鋪全部配齊「3+1」簡易消防設施,「3」即感煙報警器、應急照明燈、滅火器,「1」即1份消防安全手冊。對有夾層(閣樓)的經營性商鋪加設逃生窗,懸掛逃生繩或逃生軟梯,並採用實體牆、防火門與首層商鋪進行防火分隔。
另外,按就近原則協調解決住宿問題。實施共治共享機制,試行「共享宿舍」的模式,鼓勵閒置房屋業主進行對接,提供平價出租房。比如,華城社區有70家「三合一」店鋪集中的情況,豐澤區協調華城小區物業為經營人員提供宿舍,租金按市場價減半,得到了經營者的歡迎。
嚴格整治 不整改的斷水斷氣
「疏堵結合,樹好『三合一』場所安全隱患整改的『風向標』。」豐澤區應急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豐澤轄區內「三合一」場所大都屬於經營性質,在整治「店鋪住人」問題上難度大,早前的整治中觀望、整治後容易回潮等現象比較突出。為此,他們在「疏」上下實功夫,在「堵」上實施鐵手腕。
豐澤區主要採取「三斷、一清、一查封」三步走的措施,協調電力公司、自來水公司、燃氣公司對「三合一」對象實施斷電斷水斷氣,倒逼整改;對整改後的「三合一」對象,要求其將床鋪等生活用品、易燃物品清離出經營場所,並將全區劃分為89個網格,定期組織「回頭看」,確保不反彈回潮。對反覆回潮、拒不整改的「三合一」進行「貼條查封」,勒令停產停業停止使用,同時鼓勵和發動周邊群眾共同監督,現已從嚴查處查封13家重大隱患場所。
豐澤區還落實安全生產舉報獎勵制度,發動廣大群眾積極發現並舉報各類安全隱患,對經查實的舉報線索,給予500元—1000元獎勵。
「線上」輔助 強化遠程監控預警
除了疏堵結合,豐澤區還採取「雙線並聯」模式,在發揮「線下」傳統模式作用的同時,用好「線上」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等信息化科技手段,強化對「三合一」場所的遠程監控預警。「智慧豐澤」信息平臺新增高清視頻監控6000路,初步形成「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安全防控網。
此外,還依託微信小程序製作問題線上收集表,實現可查詢可追溯,簡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連日來,鯉城海濱街道組織對轄區新華南路、新門街等沿街商家私自搭建、存在安全隱患的遮雨棚進行拆除。
9日上午,專業拆除人員來到新華南路一家店鋪門口,一個長約30米的鐵皮遮雨棚鏽跡斑斑。拆除人員先是對遮雨棚下方電線進行規整,以防拆除過程中損毀電線,而後用切割機逐步拆除遮雨棚。海濱街道工作人員陳輝強介紹,這個遮雨棚為業主私自搭蓋,如今鐵皮生鏽,不僅影響市容市貌,而且遇到暴雨天氣容易發生危險。當天,街道共組織拆除5處私自搭蓋的遮雨棚。
據悉,此前,海濱街道組織街道城管辦、相關社區對轄區新華路、新門街、塗門街等重要街區沿街店面展開排查,共排查出110多處私自加蓋鐵皮遮雨棚,街道將陸續組織專業拆除人員進行拆除,預計4月17日完成全部拆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