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發|「史河科技」完成3500萬元PreA+輪融資,實現高空作業機器...

2020-12-17 36氪

36氪獲悉,智能高空機器人公司「史河科技」已經於2019年10月完成3500萬元PreA+輪融資,由中發展集團與銀盈資本聯合領投,盛世資本、京信供銷基金、科鑫資本跟投,公司估值數億元。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產品的下一步研發。

史河科技是一家聚焦於高空作業機器人研發,旨在用機器人替代人工從事高空工作。公司主要瞄準在船舶、火電、化工、建築等行業的高空作業機器人落地應用,目前,史河科技推出的船舶除鏽機器人已經小批量生產,化工打磨、火電檢測機器人也將進入量產階段,建築清洗等機器人正在研發測試中,主要客戶包括中船重工、中船工業、中遠集團、中石油、中石化、國電投、國家特檢院、浙江特檢院等多家大型國企與央企。

史河科技高空作業機器人產品布局

在高空作業場景中,傳統的解決方案是採用蜘蛛人、腳手架、吊籃、高空作業車等方式進行人工作業,但此類方案人力依賴大、危險係數高、效率低。在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高空作業的用工荒問題日益凸顯的大背景下,以機器人代替人工來改善了行業痛點正是史河科技要做到的事情。

高空作業機器人是一種將吸附功能與行走功能相結合的特種機器人,它把移動機器人的工作場景從傳統的海、陸、空拓展到立面空間。

基於超強磁吸材料及結構優化設計、柔性鉸鏈及曲面自適應機構、模塊化驅動單元、立面定位與導航算法等核心技術,史河科技設計的高空機器人具有高負載自重比、強曲面適應性,能實現自主的空間作業能力。

本質上說,史河科技的高空機器人就是立面空間上的移動平臺加上可執行具體任務的組件。通過搭載檢測儀、探傷儀、清洗頭、超高壓水射流、噴塗槍、打磨頭等功能上裝,高空機器人可以完成移動平臺與功能上裝的工藝結合和工序規劃後,便能滿足不同場景的檢測、探傷、清洗、除鏽、噴塗、打磨等具體任務需求。

具體行業來說,史河科技的船舶除鏽機器人已經實現批量化出貨和規模化落地應用。據史河科技創始人兼CEO許華暘介紹,傳統的船舶除鏽作業,需要幾十位現場工人,通過搭載數十臺高空作業車,手持幹噴砂槍或超高壓水槍進行除鏽作業,除鏽效率4-6m/h,作業周期一周左右,單次費用十幾萬元至幾十萬元不等。由於超高壓水槍會產生極大反衝力,人工手持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同時現場作業環境粉塵極多、噪音巨大,因此對人體存在嚴重傷害。

「對比傳統的除鏽方式,史河科技的船舶除鏽機器人只需要工作人員遙控即可進行除鏽作業,除鏽效率達20-40m/h,單次成本大幅降低,人員安全性亦得到充分保障。」許華暘告訴36氪。相關數據表明,國內每年船舶除鏽業務量為2000萬-3000萬平米,佔全球修船業務量80%。截至2020年4月10日,史河科技的船舶除鏽機器人已服務7家船廠,累計完成作業面積超過55000平米,參與40餘艘船舶維護。

史河科技船舶除鏽機器人多機並行作業現場

在火電行業,對標「GE Inspection Robotics 」與「Gecko Robotics」,史河科技研發了火電複合作業機器人與火電快速檢測機器人。複合作業機器人是一款火電鍋爐水冷壁檢修一體化產品,集成了驅控傳動單元可以在水冷壁面任意行走、自由轉向。同時,利用獨創的磁吸自適應優化技術及豐富接口,該機器人可以翻越折焰角,可以搭載多種功能單元組件,實現爐膛的清灰除焦、壁厚檢測、特徵標記等功能。

快速檢測機器人則體積更小,重量更輕,可以實現單人攜帶和單人作業。適用於循環流化床鍋爐和生物質電廠、垃圾電廠等小型鍋爐的自檢作業和緊急檢測。

「上述兩款機器人產品,與物聯網雲平臺和數據可視化軟體配合,也可以為火電鍋爐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系統解決方案。」許華暘說,「上述產品和技術已在國電投集團開展落地應用,三年來雙方建立了持續的業務合作關係。相關產品預計將於2020年實現小批量應用。」

史河科技火電鍋爐檢測機器人作業現場

在化工行業,2019年,史河科技配合中石油集團防腐公司在大連石化進行了3000立方罐體防腐除鏽作業後,正式成為中石油防腐公司戰略合作夥伴。後者於2019年12月出具工藝測試報告,結論為「使用除鏽機器人應用高壓水射流實現高效除鏽,滿足塗裝前所需的鋼材表面要求,效率大於人工除鏽作業方式,且提高了安全保障」。

此外,公司還與浙江省特檢院深度合作推出了化工罐焊縫打磨機器人,已順利推進兩期業務合作,「有望於2020年年中實現小批量出貨。該產品可替代傳統的腳手架高空作業檢修模式,解決化工行業焊縫檢修的高空作業危險、低效、高成本等行業痛點。」許華暘告訴36氪。

談及高空作業機器人的作業效果與作業效率,許華暘說:「人工作業隨意性較強、工藝平穩性有限,機器人作業可嚴格控制各項工藝參數,因此機器人的作業效果較人工更加穩定和一致。機器人在不同場景中表現有所不同,但是平均作業效率可達人工的3-5倍,綜合成本下降30%-60%,投資回報期在1-3年區間,並且機器人可以避免傳統高空作業存在的安全隱患,存在巨大附加價值。」

史河科技化工罐防腐除鏽機器人作業現場

許華暘還表示,未來,史河科技計劃持續在部件模塊化、作業自主化和工藝標準化三個方面強化底層技術,為公司全產品線提供技術支撐。同時,公司產品布局將從相對標準化的工業場景,逐漸拓展至更加複雜的工業場景和民用場景。

在業務模式上,史河科技以「服務運營+產品銷售」的模式進行商務拓展,在國內主導服務運營模式,在海外主導產品銷售模式。

團隊方面,史河科技創始團隊來自清華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具有世界500強企業工作經歷或豐富創業經驗。

據悉,近三年來,史河科技先後完成從天使輪到PreA+輪累計逾6000萬元融資,投資人包括百度風投、熊貓資本、中發展集團、啟迪之星、盛世資本等。

關於投資

中關村發展啟航投資合伙人馬建平表示:隨著機器人技術進步和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機器替人將在更大規模和更多場景下發生,我們看好智慧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領域的投資機會。史河科技選擇的船舶清洗除鏽、火電鍋爐探傷、化工罐體打磨等場景都是行業剛需且對從業人員不夠友好的環境,機器替人不僅能夠將人從高危作業環境中解放出來,還能夠顯著提高生產效率,有著廣闊的成長空間。團隊基本功很紮實,又深入理解客戶需求,產業化水平走在了行業前列。

銀盈資本合伙人王宏偉:銀盈資本長期專注於硬科技和智能製造領域的項目投資。特種機器人解決了目前行業存在的高危、低效、高成本的痛點,是我們重點關注的一個賽道。史河科技憑藉著深厚的知識儲備、技術研發實力和強勁的市場開拓能力在國內高空作業機器人細分領域的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率先實現產業化,產品在船舶、化工、火電、風電等不同行業的相繼落地也極大的推動了行業的進步發展。。

相關焦點

  • 創投日報|「中裝速配」完成5000萬元B1輪融資,「牌技」完成2000...
    (查看更多請點這裡)消費融資披露36氪首發|「中裝速配」完成5000萬元B1輪融資,家居建材供應鏈何以成為投資熱點?36氪獲悉,家裝建材供應鏈平臺「中裝速配」已於本月初完成5000萬元B1輪融資,本輪投資方為元璟資本領投,老股東萬融資本追投,極值資本為獨家財務顧問。
  • 創投日報|「王飽飽」獲近億元B輪融資,「薄荷健康」完成C輪融資...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企業服務融資跟進36氪首發 | 為地產汽車等高淨值客服提供營銷服務,「原圈科技」獲5000萬元Pre-A
  • 36氪首發丨醫療AI研發商「深睿醫療」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已獲批...
    36氪獲悉,繼獲批中國創新AI產品NMPA三類證後,「深睿醫療」今日宣布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關村龍門投資領投,上海聯新資本等機構跟投,老股東君聯資本本輪繼續跟投加碼。這是該公司成立四年來的第五輪融資。
  • 36氪首發|發力雲計算PaaS及多雲管理,「博雲BoCloud」完成D輪融資
    36氪獲悉,雲計算PaaS及多雲管理廠商「博雲BoCloud」宣布完成D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國鑫創投、信峘投資、金浦文創、碧鴻投資、交銀國際共同戰略投資,原股東東方富海跟投。博雲是36氪多次報導的公司,成立於2012年,是一家專注私有雲產品的廠商。
  • 36氪首發|兒童藝術培訓機構「T臺之星」完成 2000 萬元 A 輪融資...
    36氪獲悉,「星之夢傳媒」已於今年7月5日完成A輪融資,融資金額為2000萬,投資方為北京國壹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富鉑創業投資(深圳)有限公司。據至善基金提供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 0~14 歲少兒群體人數超過2.2 億,群體基數龐大,少兒藝術教育市場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 創投日報|「嬴徹科技」完成1億美元融資,「泡泡瑪特」融資超1億...
    >36氪首發 | 已實現工業AI多維缺陷檢測跨行業落地,「東聲智能」完成千萬元人民幣天使輪融資36氪獲悉,工業領域的人工智慧視覺、聲音解決方案缺陷檢測服務商「東聲智能」最近宣布完成千萬元人民幣天使輪融資,由順融資本領投、產業基金跟投。
  • 36氪首發 |「無鋒科技」獲數千萬元 B 輪融資,由蛋募無限領投鬥魚...
    原標題:36氪首發|「無鋒科技」獲數千萬元B輪融資,由蛋募無限領投鬥魚跟投36氪獲悉,網紅數字營銷公司「無鋒科技」已於近日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蛋募無限領投,鬥魚跟投。據團隊透露,無鋒科技在今年上半年四個月內完成了兩輪融資。
  • 36氪首發|月子護理品牌「聖貝拉」完成B輪融資,獲新鴻基獨家戰略投資
    36氪獲悉,月子護理品牌「聖貝拉」及其母公司「貝康國際」(PrimeCare)宣布完成 B 輪融資,本輪由香港上市公司新鴻基獨家戰略投資,融資後估值近一億美元。創始人向華表示,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門店擴張,線上家庭健康管理,以及全產業鏈數位化的持續升級。此前,貝康國際曾獲得唐竹資本、高榕資本等知名機構共計數千萬美元的兩輪投資。
  • 36氪首發|「輔料易」完成B輪及B+輪數億元人民幣融資,專注為服裝...
    36氪獲悉,服裝輔料一站式供應鏈平臺「輔料易」今日宣布已完成數億元的B輪和B+輪融資。其中,B輪由光速中國領投,老股東經緯中國和鐘鼎資本跟投,由42章經旗下42 Capital擔任獨家財務顧問;B+輪融資由鐘鼎資本和樂耕資本聯合領投,老股東經緯中國、光速中國和真格基金繼續加碼跟投。
  • 創投日報|「Keep」完成8000萬美元E輪融資,低溫酸奶品牌「簡愛」獲...
    從去年10月份至今,極空間團隊一直在進行NAS產品的研發,目前首款設備已測試完畢,將在6月份量產並上市……(查看更多請點這裡)融資披露:36氪首發 | 加速認知智能多行業商業化落地,「樂言科技」完成1.5億人民幣C1輪融資36氪獲悉,認知智能公司「樂言科技」近日宣布獲得C1輪融資,融資金額為1.5億元,由藍湖資本、鐘鼎資本領投,崑崙萬維與老股東雲鋒基金、眾為資本、常春藤資本跟投
  • 創投日報|智能影像品牌「Insta360影石」完成數千萬美元D輪融資...
    ,「長木谷」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36氪獲悉,骨科AI產品研發商「長木谷」已獲得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中關村發展集團啟航投資領投,聯想之星、以太投資、萬輝資本等老股東跟投。」獲數千萬元B輪融資36氪獲悉,專注於化學發光POCT產品的成都愛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興生物」)已完成數千萬元B輪融資,投資方為宇杉資本旗下領銜健康醫療基金(以下簡稱:「領銜健康」),本輪融資後將主要用於擴大產能及市場推廣。
  • 創投日報 |「杭州國芯科技」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禾木公司」獲數...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 教育 融資報導: 36氪獲悉,企業培訓平臺「酷學院」近日正式完成億元級A+輪融資,由啟明創投及雲啟資本聯合領投,嘉御基金及頭頭是道投資基金跟投。光璞資本及熱球創服擔任本輪融資財務顧問。
  • ...A輪融資,「美運」完成近千萬元天使輪融資;以及今天值得關注的...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科技項目報導:深入紡織品纖維檢測細分領域,「冠圖科技」用人工智慧將檢測效率提升冠圖科技主要選擇了紡織品成分檢測作為行業落腳點,並通過多次迭代,完成了硬體設備和解決方案的商業化落地,具備行業領先性……(查看更多請點這裡)如何實現工業領域精準營銷?「有解」想從搭建工程師服務平臺入手「有解」是B2B營銷服務公司「傳聲營銷」孵化的項目。
  • 創投日報|「數坤科技」完成2億元B1輪融資,「清研精準」獲數千萬...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 企業服務 融資跟進 36氪獲悉,實時音視頻PaaS雲服務商拍樂雲(Pano)已完成紅杉中國種子基金領投的2500萬元人民幣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主要用於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
  • 36氪首發|企業錢包「分貝通」獲3600萬美元B+輪融資,將完善事後...
    36氪獲悉,「分貝通」宣布完成3600萬美金B+輪融資,由Ribbit Capital、斯道資本及Glade Brook Capital領投,BitRock Capital和老股東IDG資本、宜信金融科技基金及華創資本等跟投。
  • 創投日報 「博雲BoCloud」完成D輪融資;「潤德教育」完成1億元A輪...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  科技 融資披露  36氪獲悉,雲計算PaaS及多雲管理廠商「博雲bocloud」宣布完成D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國鑫創投、信峘投資、金浦文創、碧鴻投資、交銀國際共同戰略投資,原股東東方富海跟投。
  • 創投日報|「深圳靈矽微」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優農科技...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 企服 融資跟進 職業背景調查機構「知了背調」近日完成了A+輪戰略融資,由創業板上市公司易聯眾投資。在易聯眾的支持下,知了背調會獲得資金、資源、業務拓展等方面的幫助。
  • 36氪首發丨蜂窩物聯網晶片公司「智聯安」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加速...
    36氪獲悉,蜂窩物聯網晶片公司「智聯安」已於近日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投資方為SIG海納亞洲創投基金,所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公司發展商業化並加大晶片測試及研發投入。「智聯安」全稱北京智聯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9月,是一家物聯網應用領域晶片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業從事晶片設計,總部位於中國北京,在矽谷、武漢、合肥等多地設有子公司和技術研發中心。
  • 創投日報 | 「長揚科技」獲1.5億元C輪融資,「芯來科技」獲小米...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 科技 融資披露 36氪獲悉,RISC-V處理器內核IP和生態平臺公司企業——「芯來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由小米長江產業基金領投,老股東藍馳創投和新微資本繼續追投。
  • 36氪首發|「iDrip」完成億元臺幣Pre-A輪融資,想做精品咖啡機界的...
    36氪獲悉,咖啡機品牌「iDrip」近日宣布完成1億新臺幣(約人民幣2200萬)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心元資本。據介紹,本輪融資將用於加強供應鏈周轉能力,市場營銷以及生產研發。 臺灣的咖啡市場已經比較成熟,如果用萬人擁有咖啡館的數量比較,上海每萬人擁有2.18家咖啡館,而臺北的這個數字是12.1家,接近上海的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