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徐巖 中國化工報
武漢加油!
近年來,以5G、工業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成為推動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同時也帶來了諸多信息安全風險挑戰。在11月30日舉辦的2020年中國網絡安全產業高峰論壇上,綠盟科技相關負責人詮釋了新基建中網絡安全產業的重要作用和價值,特別是在工業網際網路安全方面補短板的路徑與成果。
綠盟科技集團副總裁李晨(右一)為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劉烈宏(左三)、 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局長趙志國(左二)等領導介紹綠盟科技在工業網際網路安全方向的研究成果
信息安全產業快速增長
綠盟科技高級副總裁葉曉虎博士表示,近期國家明確了新基建的七個領域和產業數位化轉型方向,這是整個社會發展和經濟轉型的驅動力之一。隨著數位化轉型的推進,信息安全的問題逐漸暴露。國家戰略層面的監管要求與社會和企業自身運行本身的業務需求相結合,對網絡安全行業的發展產生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諮詢機構的數據顯示,從IT投入角度來講的話,中國和北美地區在量級上差不多,但是中國的網絡安全行業規模只有北美的1/10,所以整個市場的潛力很大。」葉曉虎表示,「在十多年前,很多企業覺得信息安全是可有可無的。今天,在所有的企事業單位中,網絡安全都是一把手的責任。」
在新基建的推動下,我國工業行業數位化升級快速發展,安全風險也隨之提升。根據上周中國工業信息安全大會發布《中國工業信息安全產業發展白皮書(2019—2020年)》,2019年,我國工業信息安全產業規模為99.74億元。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信息安全市場增長率將達23.13%,市場整體規模將增長至122.81億元。
今年上半年媒體評出的十大信息安全事件中,超過半數都與生產企業直接相關。「包括能源化工行業,很多製造業企業對IT的應用已經非常先進,這導致企業必然要去考慮安全的要求。以上這些情況直接推動了工業網際網路等安全行業的加速發展。」葉曉虎介紹說。
安全服務機遇挑戰並存
快速發展的工業信息安全產業,在給安全服務商帶來更大市場空間的同時,也對服務商的技術、產業和服務水平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葉曉虎表示,安全服務商一方面要去滿足國家的技術要求,這需要企業的技術研究實力進行支撐;另一方面要從服務企業視角出發,理解生產場景的一些變化,去提升產品、技術、服務等。
在葉曉虎看來,企業的安全從來都不是一個孤島,需要有多方的參與。包括上級主管機關監管的要求,還有集團內部不同專業單位之間的協作。工業網際網路方面,要更加注重與運營商和企業之間在技術方面的合作和研究。
「從安全本質的角度出發,雖然應用場景發生很多變化,但是本質的核心要素沒有發生轉移,其實都是圍繞著對核心資產的梳理,了解其所面對的威脅和目前所存在的脆弱性情況。」葉曉虎認為,目前好多工業信息安全的問題來自於組織管理的問題。很多大型央企安全做的很好,但確實有一些客觀困難。從這個層面來講,安全服務商對現有的在線生產系統,更多應該採取的是從監控、審計的角度去分析、觀測可能產生的安全的風險情況。對於新建的一些業務系統,需要整體去考慮安全構架,包括在工控系統裡面,內置安全相關的一些要素。
從安全體系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出發點就是信任。今年一些安全戰略一直在強調技術可信、組織可信、標準可信。葉曉虎認為,安全廠商要加強與工業控制系統廠商的合作,把安全的業務放到整體設計裡面去。
「這幾年綠盟科技與很多國內供貨廠商進行了這樣的合作,包括和利時、中控等。希望在能源化工等行業,本土企業可以快速發展,這樣企業的安全才會有更多的保障。」葉曉虎說。
深耕工業智能化市場
作為巨人背後的專家,綠盟科技致力於為新基建各領域提供堅實的網絡安全保障,憑藉深厚的技術積累與豐富的實踐經驗,從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5G、大數據等方面,提出先進的網絡安全框架及解決方案,以助力企業應對愈加複雜的網絡安全環境。
工業智能化是綠盟科技重點關注領域。目前很多中小企業在安全專業能力方面相對缺失。對此綠盟科技副總裁宮智建議,企業一方面要主動培養專業安全人才,另一方面要購買專業的安全產品及服務。
宮智介紹說,綠盟科技在2018年成立了安全運營公司,主要就是面向中小企業,應用安全服務賦能行業客戶。綠盟科技還成立了五大實驗室,其中格物實驗室專門針對物聯網、車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等方面進行安全研究,並基於研究成果,轉化為安全產品,比如綠盟工控網絡安全監測預警平臺等。
工業網際網路安全是綠盟科技未來業務發展的重要戰略方向。綠盟科技基於多年在IT、OT和IOT領域的研究積累,從基礎設施安全入手,兼顧原有的控制安全及設備安全,考慮控、邊、雲端新的業務運行架構,結合網絡安全、應用安全、數據安全等方面的能力建設,解決工業企業上雲及雲端安全保障的問題,近年來中標多項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工程項目。
在5G安全研究領域,面對5G安全的網絡架構服務化、業務場景切片化、海量終端異構化和威脅攻擊邊緣化的技術挑戰,綠盟科技提出的5G網絡安全框架主要包括終端安全、邊緣計算安全、網絡層安全、行業平臺/技術中臺安全以及應用層安全。
葉曉虎表示,作為深耕網安行業二十載的網絡安全企業,綠盟科技將進一步提升監測和檢測的能力,持續為用戶提供基於自身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級網絡安全產品、安全解決方案和安全運營服務,為推動我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貢獻安全力量。
本文刊登於《中國化工報·智能製造》周刊,熱線010-82037404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工業網際網路如何補信息安全短板》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