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創新推出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特色研學線路

2020-12-16 金臺資訊

儋州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升級改造後,設有東坡書局、文明實踐展廳、閱覽室各類功能室;配套有廣場舞場地、籃球場、羽毛球場等,集文化娛樂、少兒活動、教育培訓、作品展覽、體育健身等一體,覆蓋居民文化生活所需的眾多功能。特約記者 李珂 通訊員 李敏清 圖/文

儋州民族中學學生換上宋代服裝,走進東坡私塾,當了一回「古代儒生」。 通訊員 楊緊 攝

儋州市那大鎮第一小學學生體驗拓片技藝。 通訊員 楊緊 攝

近日,儋州市民族中學高一(9)班的50名學生,來到該市中和鎮東坡書院參加新時代文明實踐研學活動。走進東坡書院,觀蓮花湖、過載酒亭、敬載酒堂、拜東坡像,賞東坡詩詞,著宋朝服飾,感受中國傳統文化。「我印象最深的是東坡私塾。」學生邱勳勳說,蘇東坡被貶海南後,在儋州開辦私塾傳播中原文化,苦心勸農,移風易俗,著書立說,培養了許多舉人和進士,為世人所敬仰,而他對儋州的深厚感情也讓人動容。「蘇東坡的人生大智慧讓我欽佩。研學拓寬了我的眼界,讓我更愛我的家鄉,更愛我的祖國。」

據悉,儋州創新依託中和鎮東坡書院、七裡村文明實踐站,融入紅色文化、生態文化、傳統文化元素,推出東坡書院、七裡村2條新時代文明實踐研學線路,以紅色旅遊、鄉村旅遊、文化旅遊等自然景觀和人文資源為載體,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激活文明實踐的基層「神經末梢」,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領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從2019年來,儋州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研學活動60多次,其中學校組織活動44次,7600多名學生和遊客參加;今年該市還將舉辦10場新時代文明實踐研學活動,全市500名中小學生將參加。

「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作用,以志願服務為基本形式,以資源整合為抓手,圍繞『立德樹人、實踐育人』,探索課堂教育和文明實踐相結合機制,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研學活動。」儋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市教育局黨委書記溫龍說,組織發動全市中小學生參加新時代文明實踐研學活動,旨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感受傳統文化 激發愛國熱情

東坡書院是蘇東坡在儋州留下的重要遺蹟之一,其前身載酒堂始建於1098年。1996年,東坡書院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海南著名的文化旅遊勝地。儋州市委宣傳部以東坡書院為載體,常態化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並成立50人的東坡書院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伍,於2019年1月23日正式開通東坡書院新時代文明實踐研學活動線路。

該研學活動線路意在探索中小學生廣泛參與、活動品質持續提升、文化氛圍健康向上的新型研學形式。「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目的,讓中小學生在研學中感受東坡文化,發揚傳統美德。」儋州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梁定中說,研學活動教育性和實踐性並重,能引導學生走出校園,拓寬學生發展空間。

東坡書院志願者楊緊說,學生們在儋州東坡文化旅遊區大門宣誓後,走過蓮花湖石橋,進入東坡書院,研學正式開始。「志願者、導遊帶領學生遊園,欣賞載酒亭、載酒堂、東坡祠等古風建築,看280多年高齡的芒果樹,賞元代石刻、古井,聆聽東坡故事,吟誦東坡詩詞,領略東坡品格魅力,感受傳統文化。」

蘇軾的《別海南黎民表》是研學活動中第一首學習的詩詞,「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每個學生都為蘇東坡的這句話感動。蘇東坡手握書卷腳踏木屐目視遠方的銅像,引來儋州市民族中學高一(9)班學生鄭日倩用手機自拍:「遊園到此結束,聽了志願者、導遊的講解,我感受到蘇東坡對儋州的熱愛,從內心開始喜歡蘇東坡文化,更加熱愛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這是非常有意義的研學。」

除了遊園,還有儀式感很強的古代私塾課堂模擬活動,學生們換上宋代款式服裝,走進始建於1595年的欽帥堂東坡私塾,「穿越」古代,當一回古代儒生。東坡私塾志願者、導師張紅教學生學習傳統拱手禮儀,舉行敬拜孔子儀式,「正衣冠,雙手扶合與肩平行,男生左手在前,女生右手在前,雙手向前推出身躬90度緩緩起身,敬拜孔子。」她還講解蘇東坡的生平,帶學生賞析中國紡織活化石——吉貝布,講述吉貝布與蘇東坡的故事,學習東坡詩詞《減字木蘭花-己卯儋耳春詞》,「蘇東坡以歡快的筆觸描寫儋州絢麗春光,寄託他對儋州人民的美好祝福。」近日,那大鎮第一小學雅拉校區四年級學生劉佳慧當了一回古代儒生後很有感慨:「我體驗到時空穿越的感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現場互動項目能培養實幹能力,學生動手實踐也更能深刻感受傳統文化。拓片體驗項目中,志願者、導師符桂瓊講解了中國傳統拓片歷史和技藝知識:「先用水清洗碑面,把宣紙放在拓碑上,噴水溼潤紙張,用拓錘輕敲,使碑面文字圖案可見,宣紙略顯泛白時可上墨,宣紙七八成幹時迅速用拓包上色,均勻上墨、圖案清晰後,在取下宣紙自然晾乾。」那大鎮第一小學三年級學生李逸凡體驗著古老的技藝,十分驚喜:「拓片顏色均勻,圖案清晰,我學會了!」此外,體驗雕版印刷、臨摹書法等活動,都旨在加深學生對博大精深傳統文化的理解。

傳播紅色文化 繼承革命傳統

中和鎮七裡村坐落在北門江畔,建村已有1300餘年歷史,村裡長滿玉蕊樹,也因玉蕊花聞名:七裡村小河邊6公裡長的狹窄地段,約有400多畝地長滿玉蕊樹,近1.4萬株,最高的玉蕊樹高達15米,最粗的樹幹要兩個成年人才能合抱,最年長的玉蕊樹已生長了千年以上。這片野生的玉蕊林,是全國面積最大、也是海南第一片淡水溼地森林,是海南島內不可複製的活標本。

七裡村被譽為儋州「生態第一村」,良田萬畝、溼地森林、古風村落、田園畫卷,這裡也是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

近3年來,儋州投入3000萬元完善村裡道路等基礎設施,建玉蕊林中木棧道、觀景臺、涼亭、岸堤等,今年更成為省內外遊客喜愛的鄉村遊打卡點。儋州依託七裡村玉蕊生態資源、紅色文化、生態文化資源,開通七裡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研學活動線路。儋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共青團儋州市委書記李珠說:「這條線路旨在引導學生和遊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傳承紅色文化,繼承革命傳統,為建設海南自貿港作貢獻。」

返鄉大學生何家生是七裡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研學活動的志願者,他向前來研學的學生介紹七裡村的鄉規民約:若村民砍伐玉蕊樹,不僅要被村裡罰款,還要向其他村民道歉,接受批評。「千百年來,七裡村村民保護綠水青山,才換來今天的金山銀山,村民吃上旅遊飯。」何家生說,凌晨的玉蕊花開得最美,花蕊從花苞中炸裂,花香沁人,這是村裡數代人守護優美生態換來的美景。前來研學的儋州市民族中學學生蒲春月感動地說,家鄉還有這麼美麗的花,她也要接棒保護優美生態,守護綠水青山。

七裡村還蘊藏著紅色基因。1939年4月16日,侵華日軍在儋州白馬井登陸,經過七裡村時,儋州軍民打響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槍。學生們在村頭的「儋縣抗日第一槍」遺址和毛澤東思想夜校舊址參觀後,儋州市民族中學學生胡雪娟說:「我們要不忘國恥,傳承紅色文化,繼承革命傳統,將來報效祖國,做人民的好兒女。」

中和鎮黨委宣傳委員董淑薇說,七裡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研學活動線路還安排了「永遠禁賭碑」、東林堂等人文古蹟景觀項目,使研學內容更加豐富。七裡村「永遠禁賭碑」立於1787年,用於警示約束村中子弟,杜絕賭博,學生可感受崇法紀、重禮義、講誠信等健康民俗和文明鄉風。人文古蹟東林堂是古廟宇建築,是明代進士許子偉感恩圖報出資修葺的,1740年,七裡村村民重修東林堂後,許子偉還創辦儋耳義學(現中和東坡希望小學),參觀東林堂,學生們可體驗感恩圖報、尊師重教的古風,傳承傳統美德。

相關焦點

  • [關注愛心消費扶貧文明實踐活動] 把文明實踐細化為建設海南自貿港...
    據《今日儋州》消息    革命老區、儋州市大成鎮調南村委會調南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點近日建成,成為調南村開發鄉村旅遊的推手。6月18日,儋州市委宣傳部、市扶貧辦、市總工會、市供銷社聯手,在新建的調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點舉辦「看古樹,摘黃皮,遊鄉村」愛心消費扶貧文明實踐活動,創新地把文明實踐化作為建設海南自貿港作貢獻的具體行動。
  • 「教育+旅遊」融合創新 成都郫都區全力打造研學旅行高地
    自此,成都郫都區開啟從戰旗精品研學到「戰旗+」的研學拓展,從「戰旗+」到「公園城市」全域研學的探索。近年來,成都郫都區呈現出全域研學實踐新樣態。  為全國近十萬名中小學生提供研學實踐服務  戰旗村通過挖掘歷史文化等資源優勢,編制出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目的,具有戰旗特色的系列教學課程。
  • 2020寧波市首批研學精品線路出爐!
    今年6—10月,寧波市教育局發起寧波市首批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精品線路評選活動,經過申報、初審和現場答辯等環節,圍繞紅色文化、寧波城市文化、海洋文化、寧波幫文化等主題,寧波市教育局多次組織專家研究和評議,設計出紅色精神之旅、文化傳承之旅、海洋探索之旅、寧波幫文化之旅、科技創新之旅、美麗鄉村之旅、文明風尚之旅、綜合實踐之旅等八條研學線路,作為2020年寧波市首批研學精品線路。
  • 蓬萊研學旅行首遊啟動!將推出6條特色線路,打造「蓬萊樣本」
    蓬萊雲上研學團正式開營,標誌著蓬萊研學市場踏上新徵程,開啟發展新模式。活動當日,蓬萊區對外正式發布「出發吧,船長!海上絲路歷險記!"和」跟著戚繼光學戰時操練「兩條特色研學線路,受到社會各界關注。2021年上半年,蓬萊將累計推出6條研學線路,豐富產品供給,精耕研學市場,助推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北安探索」
    六大平臺結合自身特點特色,創新活化載體,各自打造活動品牌,如理論宣講平臺在全市開展「百人千場」志願宣講活動,普法宣傳平臺重磅推出「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北安實踐」系列活動,文化文藝平臺著力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百姓大舞臺」「情詩烏裕爾文藝百花園」等活動品牌。受疫情影響,各平臺均線上推出各自專題專欄,志願者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滿足各個層面的宣講需求。
  • 禹城推出「三合一」模式 助力新時代文明實踐浸入「書香」中
    11月28日,時逢周末,走進禹城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圖書閱覽區,只見三五成群的讀者正沉浸在書香之中,在溫暖如春的閱覽室裡俯首品位書香味道。禹城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坐落在禹城市圖書館三樓,交通便捷,環境優越,功能完備。
  • 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今日走進下八裡村!
    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今日走進下八裡村!,7月8日上午,懷來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宣講進農村活動在東八裡鄉下八裡村舉行。
  • 浙江嘉善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揭牌成立
    本次活動分文明向善、文明鑄善、文明揚善三個篇章,舉行了嘉善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揭牌儀式,發布了專門製作的嘉善縣誌願者之歌《志願匯善城》、表彰了嘉善縣五星級志願者和第三季度勤儉節約類身邊好人、推出了升級的《嘉善縣誌願服務禮遇十條(修訂)》,發出了《嘉善縣「隨手做志願」文明實踐十條倡議》。
  • 2020首屆山東省「研學旅行創新線路設計大賽」及「精品旅遊文創...
    首屆山東省研學旅行創新線路設計大賽,以「讀萬卷書 行萬裡路」為主題,通過研學線路創新設計、研學內容創新設計、研學旅行方式創新設計、研學營銷管理與創新、研學品牌貢獻力和影響力等五個方面進行評選。  附件:大賽方案  讀萬卷書 行萬裡路  2020首屆山東省研學旅行創新線路設計大賽活動方案  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成績斐然,精品旅遊作為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之一,在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方面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和實踐
  • 新裡程!沙溪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揭牌暨「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啟動
    楊炯樂指出,作為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和橋頭堡,依託並用好用活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必能迸發出巨大的推動力、牽引力作用,必將有力地補齊沙溪在文明主題活動開展、重點工作任務落實、創文志願服務等工作上的短板。
  • 「新時代文明實踐」春風化雨沁人心
    「免費修電器,請找『陳平志願服務工作室』」「移風易俗靠大家 文明新風進萬家」……如今,走進碧江區,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新時代文明風尚成為共識。碧江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活動開展以來,用一個個精彩的「答案」,詮釋著燦爛文明、星光閃耀;展示出碧江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絢麗篇章,打造文明實踐「碧江樣本」。
  • 市外辦創新開展社區共建工作 助力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
    按照全市機關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工作部署,在市直機關工委的指導支持下,市外辦黨組高度重視與市北區大港街道內蒙古路社區共建工作,堅持黨建引領精心謀劃,發揮優勢服務下沉,創新形式提高質效,真正使社區共建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貢獻外事力量。
  • 文明花開春滿園 ——三星鄉下塘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紀實
    下塘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願者入院開展宣講活動他們進院壩、下田地,廣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成為該村的一道靚麗風景。2019年,下塘村在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時,吸納了村兩委成員、駐村扶貧幹部、脫貧致富帶頭人共20餘人為志願者。兩年來,該站以「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活動就開展到哪裡」為宗旨,與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同頻共振。在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該村移風易俗漸成共識,崇德向善蔚然成風,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 文明實踐|橋頭鎮信河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風採
    今天,請大家一睹橋頭鎮信河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風採!信河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於2018年底,位於橋頭鎮信河北村,是市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示範點,2020年投資15萬元進行改造,改造後280平方米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設有完備的功能活動室和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等基礎設施。
  • 【文明實踐在行動】奈曼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徽標(logo)寓意說明
    奈曼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徽標(logo)寓意說明為充分展示奈曼旗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整體形象,提高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公眾知曉率,經旗委宣傳部廣泛徵集,討論研究,確定了奈曼旗新時代文明實踐徽標(logo)。接下來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去了解徽標背後的含義。我們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徽標最明顯的就是在中心的中國共產黨黨徽標誌。
  • 新時代文明實踐精品項目下基層活動走進空港經濟區
    文藝展演活動場面。林碧鴻 謝 嫻 攝近日,揭陽市2020年新時代文明實踐「五個一」精品項目下基層活動走進空港經濟區,進一步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紮實開展。活動以「文明實踐 助力小康」為主題,圍繞「五個一」開展,安排了一場廣場文藝展演、一場百姓宣講、一批惠民志願服務、一次技能培訓、一批電影下鄉,進一步豐富轄區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廣大群眾深切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實現物質富足和精神文明同步提升。
  • 甘州區甘浚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多點開花」
    隨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建設工作的不斷深入,甘州區甘浚鎮緊緊圍繞「傳播新思想、引領新風尚」的目標,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特色品牌為抓手,構築「鎮、村、社」三級聯動的文明實踐工作格局,努力打通宣傳思想工作「最後一公裡」,讓新思想、新文化、新理念飛入尋常百姓家。
  • 香格裡拉新時代文明實踐在行動!五境鄉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時代文明...
    香格裡拉新時代文明實踐在行動!五境鄉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時代文明實踐力量!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及文明實踐站成立以來,五境鄉開展多樣化文明實踐活動。「快樂閱讀」活動一直在持續進行,每班每周都安排有一節閱讀課,文明實踐中心已成為小學生課餘生活的新樂園。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建設,是一種激勵,一種鼓勵,更是一種追求。
  • 東江印象特色農業園,東城又一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揭牌
    金燦燦的稻田裡,一家大小體驗收割、打穀,到農具體驗館學習農耕文化,到農業種植基地學習農業科普知識……這是7月18日剛剛揭牌的東城新時代文明實踐點之一——東江印象特色農業園。據介紹,位於東江南支流中的大王洲半島東江印象特色農業園,佔地近300多畝,是梨川社區打造美麗鄉村建設的特色項目,為用好特有的農業科普資源,提升社會效益,農業園積極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共建工作,與東城街道宣教文體局、農林水務局、梨川社區聯合打造以科普教育、拓展培訓為主要內容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點。
  • 濟寧曲阜市武家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迎來一場特殊的「回門宴」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8日訊一大早,濟寧曲阜市濟寧曲阜市小雪街道武家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門口放起《紅紅火火》的音樂,村幹部和志願者們身穿紅馬甲,張羅著布置文明禮堂。10月28日,武家村的文明禮堂迎來了第一對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