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將給我們帶來什麼?

2020-12-26 求是網

    5月22日新中國首部民法典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這部民法典涉及每個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的切身利益,大到物權、債權、人格權,小到物業費、合同籤定等。胎兒出生到死亡,我們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法律依據。這部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的民法典,它的出臺何重要意義?有怎樣的鮮明特點?它將如何影響每個人的生活?圍繞這些問題,求是網採訪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閆傲霜女士。

 

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閆傲霜 作者供圖

    求是網:閆代表,您好!新中國成立後,先後啟動過五次編纂民法典,您認為它的出臺具有怎樣的非凡意義?

    閆傲霜:民法典的出臺,的確意義重大。 

    一是完成幾代人的夙願。制定民法典,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走向繁榮的標誌。編纂一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點、反映人民意願的民法典,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幾代人的期盼。從上世紀50年代首次起草至今,歷經60餘年不懈努力,五次編纂終成法典。

    二是具有歷史性、標誌性裡程碑。在民法典編纂的歷程中,第一個裡程碑上世紀80年代初決定按照「成熟一個通過一個」的工作思路,先制定民事單行法律這一做法完全符合當時的國情,而且實踐也證明相關單行法律對調整民事法律關係起到了重要作用,富有成效。第二個裡程碑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編纂民法典的任務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設部署。這次編纂民法典非常明確地採取「兩步走」的工作思路:第一步,制定民法總則,作為民法典的總則編;第二步,編纂民法典各分編,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和修改完善後,再與民法總則合併為一部完整的民法典草案。整體編纂戰略設計目標明確、步驟清晰、方法可行。今天來看,編纂民法典的建設部署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歷史性成果。

    三是編訂纂修形成「百科全書」。王晨副委員長在民法典草案說明中指出,編纂民法典是對現行的民事法律規範進行編訂纂修。「編訂纂修」這四個字,含義深刻。「編」不是對現行法的簡單彙編,而是將現有的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等民事法律和制度進行系統整理、統合,進行科學化、體系化的整理。「修」「訂」是對已經不適應現實情況的法律規定進行修改完善。「纂」是在總結現行立法和司法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改革開放實踐中出現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作出有針對性的制度設計和創新。因為民法是民事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要求完整性、系統性、協調性都非常好。編纂過程中,既要兼顧已經有的單行法律的連續性、穩定性,還要回應時代的發展、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人民群眾需求的變化帶來的新問題和新挑戰;既要考慮法律本身的邏輯嚴謹、語言專業,又要讓老百姓讀得懂、用得上;既要簡單明了,又要把事理說透徹、講明白,條款還需具備可操作性。總之,立法工作量巨大、難度很高、極富挑戰。,原有合同法200餘條修改後的合同編500餘條。

    四是充分凝聚人民智慧、力爭形成最大共識。在此次編纂民法典的整個過程中,立法機關努力在每一個環節凝聚社會生活規則的最大共識。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召開了多次論證會、聽證會和研討會,邀請了不同領域的法學家、全國人大代表、司法實務部門、各業務部門的同志參加。每一次提交給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草案也會上網公布,徵求社會意見。據統計,過去五年間,民法典編纂前後共10次公開徵求意見,有425600多人參與提供意見,總數達102萬條。形成的民法典草案充分凝聚了人民的意志、智慧和力量。

    求是網:民法典出臺意義重大,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您認為,這部民法典有哪些鮮明特點?

    閆傲霜:我覺得這部民法典有這樣幾個鮮明的特點。

    一是充分表達憲法精神和對民事主體賦予的權利我國憲法確立了保障公民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的原則,民法典草案落實憲法賦權,始終將維護最廣大人民群體的利益,作為編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將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具體化,將對權利的保護貫穿整個民法典草案,體現在每一條、每一款。例如,在總則編第二條強調,民法調整的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係和財產關係;第四條規定「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除了總則編草案專章提煉出民事主體享有的各種民事權利進行集中宣示之外,各個分編圍繞具體的民事權利保護進行規定。特別是將人格權獨立成編,對人格權進行系統的規範,保障了民法中的人格權制度和憲法人格尊嚴原則的精神統一,是對憲法規定的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要求的落實。此外,民法典草案物權編在第207條規定「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平等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在分別規定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和私人所有權,承認我國多種所有制經濟並存的基礎上,更加突出強調了對各類所有權一視同仁、受法律平等保護,更加凸顯了對產權平等保護的基本原則。

    二是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華文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國在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過程中,積極借鑑和吸收世界優秀法律文明的成果,與此同時更是努力從中國實際出發,形成鮮明的中國特色。例如民法典草案對黨中央的土地政策進行再次明確,規定農村土地「三權分置」、並對農村集體所有土地的徵地補償、土地承包經營權等相關制度加以完善。貫徹生態文明理念和民法的綠色基本原則,強化汙染環境和破壞生態侵權責任,並規定了兩種新制度,即恢復生態環境的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和破壞生態環境的國家損害賠償制度。

    在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將「誠者、天下之道也」「仁者愛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守望相助」「扶貧濟困」等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民法典,強化法律規則的道德約束和道德規範的法律支撐。民法典總則編草案第一條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項重要的立法目的,體現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鮮明中國特色。同時,確立了平等、自願、公平、誠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等基本原則。此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在各個分編中也都有所體現。例如,多條款聚焦婦女、未成年人、殘疾人、老年人權益保護更全面、有力地保護英雄烈士的名譽和榮譽總則編第八章第181-184條從邏輯、行為、道德上遞進式地規定了公民或自然人遇到危險時的保護行為,從自助行為、緊急避險、正當防衛到見義勇為再到主動施救,最系統地放大了人性的光輝,使法律在可能發生的「道德危機」中「挺身而出」在合同編草案體現道義公正誠信精神。通過婚姻家庭編草案、繼承編草案中的規定弘揚家庭美德,第1043條規定「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互相關愛;家庭成員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係」。這些現實針對性很強的條款,充分體現了法律對家庭倫理道德的引導規範,也為我國民事法律制度注入強大的道德力量。

    三是充分反映了人民的意願和時代特點民法典的編纂凝聚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體現人民意志,尊重人民意願,得到人民擁護。編纂過程就是了解社情民意、採集眾智民聲,「民有所呼,法有所應」的立法過程,對人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和經濟社會生活中出現的新問題,在民法典中都有所表達。法律是時代精神的體現,必然反映著最為鮮明的時代特徵。民法典在編纂過程中十分注重回應新發展帶來的新法律課題。有針對性地回應信息社會、技術進步所帶來的新問題。為適應電子商務和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規範電子交易行為,草案完善了電子合同訂立規則,增加了預約合同的具體規定,完善了格式條款制度等合同訂立制度。對於網絡侵權責任,現行侵權責任法中只有第37條有所規定,此次分編草案用三個條文對網絡侵權責任進行了明確。在網際網路、大數據的背景下,強化對個人信息的保護,總則編明確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應當依法取得他人信息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個人信息。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及時補充完善疫情防控的相關制度就顯得極為重要,例如草案在徵用組織、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的事由中增加「疫情防控」;明確物業服務企業和業主的相關責任和義務,增加規定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應當執行政府依法實施的應急處置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積極配合開展相關工作,業主應當予以配合。草案還對監護制度作了進一步完善,規定因發生突發事件等緊急情況,監護人暫時無法履行監護職責,被監護人的生活處於無人照料狀態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應當為被監護人安排必要的臨時生活照料措施。草案完善了國家訂貨合同制度,規定國家根據搶險救災、疫情防控或者其他需要下達國家訂貨任務、指令性計劃的,有關民事主體之間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權利和義務訂立合同。

       求是網:這部民法典涉及人的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您認為,民法典出臺以後,會對百姓生活帶來哪些變化,可否舉一些例子

    閆傲霜:以合同編草案為例,為積極回應人民需求專門規定了物業服務合同,其中不少具體規則都體現了對業主的保護。以侵權責任編為例,為保障好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草案規定了建築物和物件損害責任(第1252—1258條)對高空拋物、墜物、堆放傾倒物品、樹木折斷、施工等造成他人損害的行為治理規則作了進一步完善。特別是對百姓高度關注的高空拋物行為做出禁止性規定,同時針對此類事件處理的主要困難是行為人難以確定的問題,強調有關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並規定物業服務企業等建築物管理人應當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此類行為的發生。以物權編為例,草案強化了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和應履行相關義務,並在現行物權法規定的基礎上,明確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屆滿的,自動續期。以人格權編為例,強化對生命尊嚴的保護,強調從事人體基因、人體胚胎等有關的醫學和科研活動的,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不得危害人體健康,不得違背倫理道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對人格權的保護更為周全。

    求是網:出臺民法典之後,您覺得還需要做哪些工作才能更好彰顯民法典的落地效能

    閆傲霜為了更好地彰顯民法典的落地效能,我有兩點建議:一是全面梳理與民法典法律規定相關的配套法規、規章,按立法法規定做出一致性調整。二是加大普法力度,用更多通俗易懂的案例回應百姓關切。

    

    

    

相關焦點

  • 「典」亮中山地標|《民法典》宣傳我們很用心!
    「典」亮中山地標|《民法典》宣傳我們很用心!不用擔心中山宣傳《民法典》招數多多讓你不知不覺中快速了解我們一起去瞧瞧有哪些華燈初上,《民法典》「典」亮中山市金鷹廣場樓體外立面,通過變換的文字、顏色和圖案照亮了城市上空。《民法典》公益廣告在中山市中銀大廈展播。
  • 充分認識民法典的重大意義 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
    民法典第一條旗幟鮮明地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寫入立法目的,彰顯民法典的價值追求,也為民法典具體規範的法律適用提供了價值指導和矯正作用。民法基本原則條款是為核心價值觀等法外因素進入民法典而設置的轉化程序,其基本功能除了實現對立法的指導和便利司法之外,更重要的則在於通過理性化的抽象設計,強化社會公眾對民法的內心信仰和價值認同。
  • 【法治嘉祥】走進民法典 | 看看民法典是如何從「吃穿住行」「生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總共1260條,下面小編將帶你走進民法典,分編分章總結50個你關心的問題。看看民法典是如何從「吃穿住行」「生老病死」各個方面影響我們的生活的。《民法典》第七百二十五條規定,租賃物在承租人按照租賃合同佔有期限內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8. 小周想在租的房子合同到期後繼續租,有其他房客來看房,這時小周有什麼權利?答: 相同條件下,小周有優先承租權。
  • 一周動態回顧丨《民法典》宣講 我們一直在路上
    陳律師從「民法典」這一詞彙被評為2020年中國十大熱詞第四名說起,講到民法跟其他部門法調整範圍的不同,點明民法調整的內容。並通過對民法典的「典」字的涵義,編撰與編纂民法典中「撰(zhuàn)/纂(zuǎn)」字的區別,中外就民法典的立法(編纂)歷史,以及為什麼說民法典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這四個方面的說明,讓公司員工從多角度認識民法典。
  • 以宏大視角去審視《民法典》的意義
    其實,對中國絕大多數人而言,大家根本不關心什麼民法典。宣傳者說,民法典如何如何重要,但是對普通中國人而言,現在的首要任務是:保飯碗、保存款、拼死拼活買地產。只要銀行不倒閉,只要自己有存款,管你什麼民法典。這麼多年沒有民法典,大家一樣日子過得很不錯。
  • 我們《民法典》來了丨網上被人匿名詆毀 平臺責任幾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從7月1日起,咱們的《法哥來啦》以情景劇的方式,推出我們《民法典》來了系列節目,來為大家解讀《民法典》裡的條款……《法哥來啦》>我們《民法典》來了:「網上被人匿名詆毀 平臺責任幾何?
  • 我們《民法典》來了丨購買「刷流量」服務 合同有效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從7月1日起,咱們的《法哥來啦》以情景劇的方式,推出我們《民法典》來了系列節目,來為大家解讀《民法典》裡的條款……《法哥來啦》我們《民法典》來了:「購買「刷流量」服務 合同有效嗎?
  • 學法用「典」,讓文本上的《民法典》「活」起來
    》普法宣講活動,使《民法典》家喻戶曉、深入人心。金律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司法實踐中的典型案例對《民法典》關於婚姻家庭及繼承方面的新變化、新亮點進行了一系列的講解。下階段,路橋區司法局將充分發揮法律工作者在《民法典》普法主力軍宣傳作用,組織普法宣講團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活動,以短視頻、展板等通俗易懂的形式,開展以案說「典」,生動普法,掀起全區《民法典》學習宣傳的熱潮。跟小編劃重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於2020年5月28日正式頒布。
  • 郭曄:中國民法典的法理定位
    而隨著對民法典的分析越來越精細、理解越來越深入、情感越來越濃厚,我們對一個基礎性問題的追問就越來越迫切,即如何從法理上為民法典做出科學的定位?筆者提出,中國民法典的法理定位可由四個命題概括:即「民法典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律」「民法典是經國序民的良法重器」「民法典是人民主體的權利寶典」。
  • 關於虛擬財產,《民法典》這麼「說」
    作為一部網絡時代制定的法典,回應時代的訴求是我國《民法典》的鮮明特性之一。將對虛擬財產的保護明確寫入《民法典》是我國的一項立法創舉。《民法典》於總則篇127條明確規定: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 《民法典》「近」群眾 為民「典」亮生活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趙明)高空拋物傷人頻發,守護好「頭頂上的安全」;孩子給遊戲大額充值,可要求退款;設立離婚冷靜期,離婚衝動30日內可撤回……2021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正式實施。
  • 巾幗維權課堂/民法「典」亮生活(二)
    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提出要把民法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民法典普法工作成為「十四五」時期普法工作的重點。「倡導男女平等價值觀,保護婚姻家庭關係和婦女合法權益」是民法典的鮮明特色之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 【沛法動態】與「典」同行 | 沛縣法院《民法典》宣講進銀行 為...
    【沛法動態】與「典」同行 | 沛縣法院《民法典》宣講進銀行 為金融機構保駕護航 2020-12-18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杜萬華 | 《民法典》 總則編重點問題解讀
    這次編纂《民法典》將原來的《民法總則》與各分編合併到一起。我們回過頭 再來學習《民法典》總則編時,可能會理解得更清楚、更透徹。這就為法律實施特別是法律適用帶來了較大的障礙。這次 《民法典》 編纂的重要意義就在於構建起一個完整的民法體系。《民法 典》 將這些龐大的民事法律進行了系統地梳理、 規範, 建成一個具有內在邏 輯聯繫的規範性體系。2、《民法典》 包括總則編和分則編, 共有 6 個分編。
  • 公證傳民法 ——揭陽市公證處開展《民法典》宣傳活動
    公證傳民法 ——揭陽市公證處開展《民法典》宣傳活動 2020-08-27 19: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意定監護的「是是非非」
    《民法總則》正式確立成年意定監護制度後,社會新聞中偶爾提及,「意定監護」已開始進入公眾視野,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意定監護」仍是一個令人感到陌生和新奇的詞彙。今天我們將通過了解一些「是是」與「非非」以揭開《民法典》中意定監護的神秘面紗。
  • 有「典」不一樣 學「典」進行時——隨縣法院《民法典》講堂第三講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距離《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施行
  • 透視各地民法典第一案 裁判背後體現了什麼?
    此前不久,2020年12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內容涉及《民法典》時間效力、物權、婚姻家庭、繼承、建築工程合同、勞動爭議等方面,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第十九條之規定,《民法典》施行前,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的規定,故本案應適用《民法典》。
  • 普法| 民法典學習(16)民法典頒布後史上最全的法律年齡對照表!附送...
    《民法典》實施後,法律年齡隨之改變,當我們從一個受精卵那天起,按下年齡的計時器,我們的故事就計時開始了。其實,法律也和年齡一樣,伴隨著我們的一生。0歲以下 胎兒還不能稱做法律上的「人」,法律只認可其為「胎兒」。
  • 2021年元旦《民法典》正式實施,婚姻法將廢止,準備離婚的注意了
    《民法典》將於2021年的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也意味著我國即將進入民法典時代,民法典正式實施的同時,包括現行《婚姻法》在內的九部法律將同時廢止。比如,大家最為關注的《婚姻家庭編》,就新增和修改了一些條款,尤其是關於離婚和財產分割的,準備離婚的人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