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亦茗 圖丨來源於網絡
前幾天看到個很有趣的熱搜:王大陸蹭了李沁鼻子瞬間打了高光。
點開一看,原來是電視劇《狼殿下》裡的橋段。
本來還不明白,為啥王大陸要把皮膚弄得這麼黑,看了劇才知道,他演的原來是個在山林中被狼養大的人類「狼仔」。
當時內心的OS是:王大陸在古偶劇裡演狼系男友真的可嗎?
帶著好奇繼續追劇,沒看幾集就發出了真香警告:天狼星CP太甜了!
光倆人在山間嬉戲打鬧的cut,我就反覆回看了好幾遍。
本來還期待著多撒點糖,沒想到劇情突然逆轉了。
狼仔變身渤王后,高冷男神附體,前後的反差還蠻大的。
雖然渤王對摘星表面上看起來冷冷的,但其實是刀子嘴豆腐心。
嘴上說不在乎,心裡卻處處想著摘星,不忍心讓她受傷害。
顧清平對摘星意圖不軌,他奮力解救摘星,還因此身受重傷。
可當摘星恢復神智,他卻否認自己是狼仔。
摘星主動去給渤王敷藥,被他冷冷地拒絕,可摘星還是堅持幫他上藥,渤王也就選擇默默接受。
摘星喝醉酒後,又把渤王誤認成狼仔,一邊撫摸他的臉,一邊吐露心緒,渤王把她一把推開。
儘管如此,可渤王還是想知道,到底狼仔在摘星心裡有多重要,就打算試探一番。
摘星清醒過來,不願讓狼仔捲入風波,語出狂言激怒了渤王,被推進了池塘裡。
看了渤王的一系列舉動,不禁感慨:這不就是典型的小學雞男主自我感動式愛情嗎?
表面上看是在疏遠你,其實心裡已經愛到不行,雖然總是說一些聽起來難聽的話,但其實是一種變相的保護。
之前看過不少古偶劇,一般作天作地的大都是大小姐脾氣的女主,當受氣包的大多是處處包容忍讓的男主。
《狼殿下》裡直接反過來了,感情裡更能「作」的一方反而是渤王,實在太有趣了。
其實對於渤王的這種「作」,剛開始還不太理解,甚至會覺得有點無理取鬧。
看了後面幾集,慢慢就懂了背後的深意。
當他還是狼仔的時候,摘星沒說明心裡的苦衷,就無情地要拋棄他。
加上摘星哥哥從中作梗,讓狼仔以為摘星是受利益驅使,背叛了他。
就因為這樣,他對摘星產生了誤解。
他始終不能確定,摘星心裡對他究竟是愛是恨,表面上變得疏離高冷起來。
但這只不過是,狼仔出於自我本能的一種保護而已,並不是有心要傷害摘星。
當他從別人口中得知,摘星的背叛,其實是為了保護自己,他就漸漸卸下堅硬的外殼,主動去救摘星。
說明狼仔的心裡還留有對摘星的愛。
剛開始看劇的時候,會認為他們愛情的阻力,更多是來自外界的幹預,還有兩人身份地位的對立。
狼仔與郡主,在世俗的眼光裡,他們的身份是不相容的。
狼仔變成渤王后,他和身為皇女的摘星,站在了對立的立場上,外在的隔閡,始終橫亙在兩人中間。
但隨著劇情推進,反而覺得他們的感情糾葛,並沒原來設想的那麼簡單。
真正牽絆住他們的,並不是這些來自外界的阻力,而是他們難以消除的心魔。
他們感情中存在的問題,更多是因為兩人的心結很難打開。
雖然互相愛慕對方,可他們之間卻存在著難以調和的矛盾。
馬摘星的家人曾把狼仔視作親人的狼群給殺光了,後來狼仔的手下把摘星全家都給殺死了,只剩她一個活口。
這樣的深仇大恨,讓兩人的關係變得撲朔迷離。
愛著對方的同時,也在無意中傷害了對方。
也正是因為這些愛恨交織,女主馬摘星的人設變得很飽滿。
剛開始看,以為馬摘星只是容易陷入戀情的單純小白花,對狼仔格外痴情。
到後面才發現,除了你儂我儂的兒女情長,摘星的身上還肩負著家國大義。
她一直在低調蟄伏,只為有朝一日能替父親報仇。
而且她還是前朝公主的身份,為了匡扶正義,勇敢地衝鋒陷陣。
摘星實現了這樣的蛻變,也是經歷了漫長的過程。
原來的她,懵懂青澀,可在遭到很多誣陷和詆毀後,她才變得成熟起來,努力與外界做抗爭。
雖然過程中有誤解、有辛酸、甚至有些暗黑系,但這樣不才更加真實嗎?
大女主一路高歌的路數,確實看起來夠爽,但總覺得缺乏對人性的深度探討。
看完之後沒有什麼值得反覆思考的地方,也只是多了些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
可《狼殿下》裡突破固有認知的女主角摘星,雖然看起來不夠完美,但反而更能折射真實的人性,好幾次都擊中了我的淚點。
摘星被迫對狼仔說出狠話讓他滾的無奈,再次遇到狼仔卻被冷漠對待的苦悶,以及後來和狼仔之間的難捨難分......
內心的情緒,也隨著推星曲折的經歷,在起伏波動。
剛開始以為只是單純的秀恩愛、撒狗糧,當作一部下飯爽劇來看,結果發現並不是看了開頭就能猜中結尾那種。
特別是發生反轉後,劇情的走向更有意思,到後面幾集,根本不捨得用二倍速。
虐戀式的故事內核,已經有些老套了,而真正想打動大家,真正走心的劇情很重要。
而《狼殿下》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真正能牽動人心的故事線。
無論是摘星複雜的轉變,還是她和狼仔之間「剪不斷 理還亂」的感情線,都很值得細細揣摩。
所以說啊,服裝道具再華麗,男女主顏值再高,都只是表面,而與眾不同的「反套路」故事線,才是真正讓古偶劇發光的靈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