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王牌特工:特工學院》,其中一句話對我印象深刻:Oxford,not brogues。這句話大多被網友譯成"牛津鞋好過雕花鞋".
牛津鞋與雕花鞋並不屬於同類同級別,前者屬於款式,而後者屬於花式。這也是今天的第一個知識點,注重細節的男人一定要區分開。
也是由此得來本篇文章靈感,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皮鞋的種類,以便男士們在各場合都不會穿錯鞋說錯話。
牛津鞋
起源於17世紀英國的牛津大學,當時多數大學生思想解放,拒絕穿那幫"法國娘炮"的服飾,於是牛津鞋成為了他們最喜歡的搭配。
鞋面通常由兩大塊皮革拼接而成,在鞋面打三個以上的小孔,再用系帶固定,鞋子的高度要低於腳踝部。相對來講更傳統的牛津鞋實際是用一張完整的皮縫製而成,收口放在後跟處。
這款鞋是商務人士穿搭中最常見,給人正式端莊的感覺。下面牛津鞋的4個款式給大家簡單介紹下:
一片式牛津鞋:我們剛剛所說過的傳統款式,一整塊皮製作,除了後跟有一條接縫之外其餘地方沒有任何接口,最適合搭配禮服。
平頭牛津鞋:鞋尖上很乾淨,沒有拼接和雕花,款式大氣,適合出現在正式場合,搭配正裝。
翅膀牛津鞋:這款鞋又被稱為"巴洛克雕花鞋",兩側皮革向中間延伸,適合莊重的男人。
趾帽牛津鞋:一款有趾帽的牛津鞋,鞋頭處會多一塊拼接皮,相對休閒屬於半正式皮鞋,不建議配禮服,尤其是特別正式的燕尾服。
德比鞋
德比鞋是皮鞋的另一大分類,它與牛津鞋最大的區別就是鞋襟的開放程度,也一直是歐洲非常流行的綁帶鞋款,鞋舌與整個鞋面採用一張皮革,兩片鞋耳之間用鞋帶固定間距,便於調節鬆緊。
對比來講,牛津鞋的鞋耳緊緊相對,不能調節,這也使得德比鞋更加舒適些,正式場合穿著不懶散卻很輕鬆,更加適合腳板較寬或高腳背的型男。
另外還有一個款叫split toe,鞋頭位置有一直線左右分開的款式,最大的特點就是有U型裙飾和U型裙飾中分線兩種,整體感覺比較成熟,仿佛有特定的年齡才適合,但比起牛津鞋鞋型更加立體,也顯得更加休閒。
很多人說到牛津和德比鞋往往分不太清,但卻都知道是相對正式的皮鞋種類,其實不全對,二者皆具有靈活性,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正經鞋"。而且德比鞋不分性別,男生女生都能穿。
如果你已經工作,那德比鞋簡直是百搭必備,想要成為social達人,讓它為你助威,無論是商務、聚會、相親還是年會中總能脫穎而出。
孟克/僧侶鞋
僧侶鞋最早出現於系帶鞋發明之前,也是西方最古老的鞋的種類之一。
相對於以上兩種,倘若出席一些輕鬆場合,不想顯得太莊重的話,可以考慮一下有皮扣的僧侶鞋。
使用橫向皮帶扣代替系帶,一般可根據鞋扣數分為單、雙扣兩種。在鞋帶設計尚未出現 之前一直一統天下,歷史十分悠久,深受英國商人青睞。
僧侶鞋也有分3種,不過唯一的變化就是皮扣的多少。時下最常見的多為兩扣的鞋款,在英文的說法中即Double monk,單扣的叫Single monk,三扣為Triple monk。
樂福鞋
樂福鞋也被稱作"懶人鞋",原型是挪威漁夫手工製作的工作鞋。因為免去了繫鞋帶的步驟,穿脫十分方便,最早被作為人們周末出行選擇最多的皮鞋款式,能搭配各式的休閒服裝。一鞋多穿,一穿穿好幾年那種。
介於正式與休閒的邊緣,樂福鞋不能算正裝皮鞋。從鞋鞍兩側跨過鞋面上方的皮帶,或加入簡單的金屬扣環,金屬飾件越少越好,如果非要加上也儘量選擇簡潔、精緻和富有設計感的搭配。
如今樂福鞋已經不是單一的款,市面上能買到的有Penny loafer、Tassel loafer和Gucci loafer三種,碼尚先生在其裝飾上也為大家做了區分:
Penny:來源於美國長春藤名校的學生,他為了方便,經常把一美分硬幣(penny)塞到樂福鞋鞋面的切口處,方便好找以及付款打電話,因而被命名叫Penny Loafer。
Tassel:因鞋面上有兩個小流蘇(tassel)裝飾而被命名Tassel loafer。
Gucci:Gucci二代傳人Aldo Gucci的傑作,將馬扣設計用到樂福鞋上,因而被命名為Gucci loafer。
作為一名合格的紳士,為了不在其他人面前露怯,保持相對完美的甚是狀態,也為了讓自己的知識和逼格更上一層樓,這篇關於皮鞋種類的知識點一定要Mark住!
編輯:墨莊輕奢
來源:江西墨莊實業有限公司,融媒體信息服務平臺(全媒之家)